日期:2015/02/15
經文:約拿書一章1-16節
1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說:2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3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下到約帕,遇見一隻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給了船價,上了船,要與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4然而耶和華使海中起大風,海就狂風大作,甚至船幾乎破壞。5水手便懼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他們將船上的貨物拋在海中,為要使船輕些。約拿已下到底艙,躺臥沉睡。6船主到他那裡對他說:你這沉睡的人哪,為何這樣呢?起來,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顧念我們,使我們不致滅亡。7船上的人彼此說:來吧,我們掣籤,看看這災臨到我們是因誰的緣故。於是他們掣籤,掣出約拿來。8眾人對他說:請你告訴我們,這災臨到我們是因誰的緣故?你以何事為業?你從哪裡來?你是哪一國?屬哪一族的人?9他說:我是希伯來人。我敬畏耶和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神。10他們就大大懼怕,對他說:你做的是什麼事呢?他們已經知道他躲避耶和華,因為他告訴了他們。11他們問他說:我們當向你怎樣行,使海浪平靜呢?這話是因海浪越發翻騰。12他對他們說:你們將我擡起來,拋在海中,海就平靜了;我知道你們遭這大風是因我的緣故。13然而那些人竭力盪槳,要把船攏岸,卻是不能,因為海浪越發向他們翻騰。14他們便求告耶和華說:耶和華啊,我們懇求你,不要因這人的性命使我們死亡,不要使流無辜血的罪歸與我們;因為你─耶和華是隨自己的意旨行事。15他們遂將約拿擡起,拋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16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華,向耶和華獻祭,並且許願。
引言
提到《約拿書》,或許我們第一個聯想到的就是──大魚的故事。有些人會認為,《木偶奇遇記》這本童話故事裡面,關於「小木偶在大魚裡面找到爺爺」的情結,是參考《約拿書》裡面有關「約拿被大魚吃掉」的內容而來的。也許,對於《約拿書》的內容,我們最深刻的印象只停留在「約拿被大魚吃掉」的描述,因為這段記載真的是「相當離奇、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有些小朋友甚至會希望自己能夠體驗一下在大魚肚子裡的感覺,那似乎是一段「有趣又刺激的冒險」。
只不過,《約拿書》的內容只是要告訴我們關於「大魚吃掉約拿」的事嗎?絕對不是。在《約拿書》當中,有許多可以探討、可以思考的問題,這些問題或許都曾經出現在我們的生命中,甚至影響我們對「上帝的絕對主權」之觀點。在接下來的幾週裡,就讓我們一同來查考《約拿書》的內容,雖然它只有短短四章的篇幅,卻充滿了曲折離奇的內容。
上帝首次的呼召與約拿的叛逃
關於先知
約拿的背景,我們實在難以從《約拿書》當中得知。唯一可以知道的線索,就是在經文中第1節:「耶和華的話臨到亞米太的兒子約拿…。」根據聖經學者的研究,約拿應該是屬於主前八世紀時的先知,大約與阿摩司、何西阿同一時期。在《列王紀下》十四章25節中有提及一位名叫約拿的先知,他在耶羅波安二世作王時擔任先知的角色,這是《聖經》當中唯一有提及先知約拿名字的地方。
我們要知道,身為一位先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傳講上帝的話」,因為先知就是「上帝的發言人」。因此,當我們在查考《先知書》時,最常看見的就是「耶和華的話臨到某某人的身上」、「耶和華如此說…」、「這是耶和華說的」等等的字眼。先知所要傳遞的話語,並不是隨隨便便、按著自己的意思來說,而是透過上帝對他們的啟示,告訴他們該說什麼話,如此才能夠正確地傳達上帝所要啟示的內容。否則,就是「妄稱耶和華上帝的名」。
因此,我們可以從一章1節的內容得知,是上帝要約拿去為祂傳話,擔任先知的角色。既然如此,上帝是要約拿去哪裡傳講?上帝又要他要傳講什麼信息呢?在今天經文第2節提到:「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
「啥?祢講啥?我有沒有聽錯呀?要我去尼尼微大城傳話!上帝祢嘛卡幫幫忙咧!尼尼微大城住的是亞述人咧!我幹嘛去警告他們!他們可是以色列人的死對頭耶!他們死了最好!」或許,在約拿的心中正如此的murmur(喃喃自語)著。接下來,我們看的約拿一連串的動作:他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下到約帕,遇見一隻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給了船價,上了船,要與船上的腓尼基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v.3)。據聖經學者的推論,他施應該是今天西班牙西南方的一處港口,是腓尼基人的殖民地,在當時以色列人的觀念中,他施算是世界的盡頭,也就是我們一般所稱的地極。
約拿自以為逃到一處「上帝不可能到達」的地方,他自以為可以「躲避上帝的面」,這是他所做的第一件蠢事。身為一位先知,怎麼會不曉得上帝是「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的呢?約拿這麼做,完全是「故意輕看上帝的全能,故意違背上帝的心意」。因此,上帝便使海中起大風,海就狂風大作,甚至船幾乎破壞。就連有豐富航海經驗的水手,也個個心驚膽跳,開始哀求自己的神,並且將船上的貨物拋在海中,為要使船輕些(v.4-5)。
就在這裡,我們看見了一幅相當極端的畫面,當大家都處在危亡旦夕之際,約拿居然在船的底艙沉睡,絲毫沒有感覺到死亡就迫在眉梢。船主把約拿叫醒,要求他起來求告他的神(v.6)。諷刺的是,原本約拿就是要逃避上帝的面,只是,現在他又逃不過要被人要求去求告上帝的名。
這時,船上的人用掣籤的方式,想要找出誰是造成這場暴風雨的元凶,他們便掣出約拿來。於是他們問約拿:「你以何事為業?你從那裡來?你是那一國?屬於那一族的人?」約拿回答:「我是希伯來人,我敬畏耶和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上帝。」船上的人因為約拿的回答都感到相當的害怕,因為約拿提到他所敬畏的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上帝。從後來約拿又將他躲避耶和華上帝的事情告訴船上的人之後,他們肯定約拿就是眼前危機的起因(v.7-10)。
後來,船上的人就問約拿,該如何化解這場危機呢?約拿回答,只要將他丟入海中,就可以使海平靜了。雖然船上的人聽了約拿這一番話,卻沒有立即行動,將約拿丟入海中,他們仍努力的盪槳,希望能「用人的力量」將船攏岸,而不要輕忽任何一個人的性命。這與約拿毫不顧惜尼尼微大城裡的生命相比較,實在是天壤之別。為了顧全船上其他人的生命,在最不得已的情況之下,他們終將約拿丟入海中,狂浪在此時也就平息了。船上的人便大大敬畏耶和華,向耶和華獻祭,並且許願。在這裡,我們又看到了另一件事,就是身為先知的約拿明知上帝是全能真神,卻故意躲避祂的面,逃避祂的呼召;而這群拜偶像的外邦人,在得知耶和華上帝是全能真神時,便大大敬畏祂,並向祂獻祭、許願(v.11-16)。
從約拿的舉止所帶來的省思
先知 約拿引人爭議的地方,在於當上帝的話臨到他的身上時,他不像其他的先知隨即回應上帝的呼召,並且去傳達上帝的話語,而是往另一個方向逃跑,故意要躲避上帝的面。上帝要他往東邊的尼尼微大城去,他偏偏往西邊的他施海港,這與我們所認知關於先知的角色,真的是大相逕庭。約拿明明知道,無論他往哪裡去,都無法逃出全能上帝的掌握,只不過,約拿卻仍意願冒著「九死一生」的危險,逃避上帝的面。
從約拿的身上我們是否也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呢?對於「上帝的呼召」,我們所採取的態度就是:「能閃則閃、能躲則躲、能逃則逃」。我們很怕被選為「長執、同工」,很怕「擔任什麼職務」,因為一旦我們被這些事情綁住時,我們就會失去很多自己的時間。同時,也會被人「嫌東嫌西」、「做甲流汗,人嫌甲流jōa」。或許,在這個忙碌的社會中,「我很忙」或是「我沒有時間」,常常成為我們的口頭禪。為了避開一些教會的服事,我們也會將「我很忙」或是「我沒有時間」放在嘴邊。我們是否想過,當我們需要上帝,並且向祂禱告的時候,祂曾否跟我們說「我很忙」或是「我沒有時間」呢?
《詩篇》一百三十九篇7-8節大衛告訴我們:「我往那裡去躲避你的靈,我往那裡去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裡;我若在陰間下榻,你也在那裡。」沒有任何人能夠躲避上帝的面,無論任何地方都無法逃過上帝的眼睛。當上帝呼召我們的時候,當牧師需要同工的時候,當教會需要人手的時候,我們是像約拿一樣,選擇逃跑,還是學習以賽亞大聲回應:「我在這裡,請差遣我」呢?
從約拿的身上所看到的第二件事,就是毫無憐憫的心。上帝呼召約拿的目的,就是要去向尼尼微大城的人宣告,他們所行的惡已經達到上帝的面前,上帝希望約拿去警告城裡的人,期待他們聽到這樣的信息之後能夠悔改向善。只是我們看到的,是約拿以自己是以色列人,也就是上帝選民的高姿態來看那些外邦人,或許約拿所想的是:「這些外邦人真的是死了最好!這樣他們就不會再來侵犯以色列的國境了!」相較於那些在船上的腓尼基人,雖然他們不是敬拜上帝的外邦人,卻擁有著對神敬虔的心,並且視人命之重要,即使他們的船快要被大浪吞沒,他們仍願意盡全力保全約拿的性命,不輕易將他投入海中。
曾幾何時,我們也常常用基督徒的高姿態來看待那些非基督徒呢?我們在信仰上存在著某些程度的優越感。我們常常會稱非基督徒為「外邦人」或是「世俗人」,我們輕看他們對自己信仰的忠實態度,認為他們都是拜偶像、沒有道德、沒有愛心…的人。只是俗話說的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如果我們不能真正去了解這些非基督徒心中的想法,他們真正的需要是什麼,只是用基督徒的價值觀來認識他們,我們永遠無法將生命之道-耶穌基督的福音-介紹給他們認識,我們永遠只會用基督徒的高姿態來輕視非基督徒。當曉得,我們原本都是罪人,是上帝用重價將我們贖回,我們實在沒什麼可誇口;即便要誇口,也是像保羅所說:「要靠著耶穌基督誇口」。求聖靈幫助我們,常常用耶穌憐憫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
從約拿的身上我們所看到的第三件事,就是約拿完全不把上帝放在眼中。當船上的人問約拿,他是哪裡人時,他回答:「我是希伯來人,我敬畏耶和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上帝。」諷刺的是,一位敬畏耶和華的先知,居然逃避祂的呼召,瀟瀟灑灑坐上開往他施的船。這與後來船上的人在經驗耶和華的大能之後,對祂心存敬畏,並且向祂獻祭、許願,實在是天壤之別呀!各位親愛的兄姐,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否也有過:口裡說敬畏上帝,可是行為卻總是違背上帝的命令呢?上帝要我們往東,我們偏偏往西;上帝說不行,我們偏偏要去行;上帝呼召我們,我們卻充滿許多藉口。
在多年前,我曾經在一本書上看到一段話,從此,我將這段話放在桌面下,成為我的〈座右銘〉,時時提醒我要敬畏上帝。今天,我就將這段話與各位兄姐分享,希望大家也能將這段話牢記在心。這段話是這麼說的:「尊敬上帝並不一定要為祂做偉大的事,只要我們凡事遵行祂的命令,體貼祂的心意,在生活中隨時見證上帝,榮耀上帝。」各位親愛的兄姐,我們真的敬畏上帝嗎?這個答案或許只有我們自己與上帝知道。
結論
俗話說:「逃得了一時,逃不了一世。」我有認識很多傳道人,他們都曾經是上帝的逃兵,當上帝呼召他們成為全職傳道人時,他們多是選擇逃避,或是希望上帝選擇更好的人選。只不過,上帝的心意已定,再多的理由或藉口,都只會讓我們遇到更多的「大風暴」,就像約拿一樣。能夠與上帝同工,成為上帝的左右手,是我們一生中最大的福氣,也是出自於上帝的恩典。基督徒就是被上帝呼召來與祂同工,當我們決志接受耶穌基督救贖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是上帝的同工,就是真理的見證人。
我們要以基督的心為心,看見這世代當中,仍有許多被黑暗權勢捆綁的人。我們不以自己已經是基督徒的身份而沾沾自喜,並有種宗教信仰上的優越感,以高姿態來看待那些非基督徒。千萬不要忘記,基督徒被上帝呼召的使命之一,就是進入社會之中。我們不是抱著看好戲的心態進入社會,而是用憐憫的心來關心社會上的每個靈魂,因為他們都需要耶穌基督的救贖。
最後,我們必須用敬畏的心過著儆醒的生活,千萬不要成為一個只有用嘴巴敬畏上帝的人,而是用行動來證明我們是敬畏上帝的基督徒。如果我們行出來的生命,與我們所做的見證背道而馳,如何能夠讓非基督徒相信,基督徒真的有別於這個世界呢?求聖靈幫助我們,用真實的態度敬畏上帝,勇敢接受上帝的呼召,並學習用憐憫的心來關心每個失喪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