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6/11
經文:約翰壹書四章7-21節
7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神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神而生,並且認識神。8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神,因為神就是愛。9神差他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著他得生,神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10不是我們愛神,乃是神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11親愛的弟兄啊,神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12從來沒有人見過神,我們若彼此相愛,神就住在我們裡面,愛他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13神將他的靈賜給我們,從此就知道我們是住在他裡面,他也住在我們裡面。14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這是我們所看見且作見證的。15凡認耶穌為神兒子的,神就住在他裡面,他也住在神裡面。16神愛我們的心,我們也知道也信。神就是愛;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神裡面,神也住在他裡面。17這樣,愛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我們就可以在審判的日子坦然無懼。因為他如何,我們在這世上也如何。18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因為懼怕裡含著刑罰,懼怕的人在愛裡未得完全。19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20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21愛神的,也當愛弟兄,這是我們從神所受的命令。
引言
在前兩週的講道中有提到,「愛」向來是基督信仰所提出的重要論點,我也介紹了基督教文學與神學家C. S. Lewis對「愛」的四種歸類及其本質。這也是在希臘文中,以四個字所要表達的「愛」的意思:
第一個字就是大家最熟悉的「agape」,通常這個字用來描述「上帝對人類世界的愛」,這是一種「純潔」、「神聖」、「無條件」、「犧牲」的愛。在《聖經》中,只要提到「上帝愛我們」時,就是用「agape」這個字來表達,如《約翰福音》三章16節所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子賜給我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又如《羅馬書》五章8節,使徒保羅所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上述這兩段經文都是在表明上帝的愛是透過耶穌基督顯現在人類世界之中。
第二個字是用來表達「親情的愛」,諸如父母對自己兒女的愛,或兒女對父母的愛。這種愛也可以在夫妻間找到。這種愛是用「Storge」這個字來呈現,在家庭中最為常見。
第三個字是用來表達「友情的愛」,就像兄弟姊妹之間關懷的愛,長輩對晚輩。這種愛比較會用「phileo」,有時這個字也用在非常親密的朋友之間的愛。在教會之間,大家都像是兄弟姊妹一般的親情關係,彼此相愛著,這樣的愛,就是用「phileo」這個字來表達。
第四個字是指一般性的,含有「慾望的念頭」之愛,這種愛稱之為「eros」。這個字在希臘神話是指「愛神」的意思,就是使人對愛情有貪念的慾望,因此,通常這個字就帶有「性愛」的意思在裡面。
基督徒彼此之間不僅要學習「phileo」-親情之愛,基督徒更要學習的就是「agape」-純潔、神聖、無條件、犧牲的愛。這種愛就是上帝所命令的愛。
上帝如何證明祂的愛
「彼此相愛」是上帝的命令,也是整卷《約翰壹書》的作者所要傳遞的重要信息。在今天的經文開始又再一次地告訴我們這個重要的命令,這是作者第三次提醒所有的信徒要「彼此相愛」,前兩次分別記載在二章7-11節及三章11-18節。作者說:「親愛的弟兄啊,我們應當彼此相愛,因為愛是從上帝來的。凡有愛心的,都是由上帝而生,並且認識上帝。沒有愛心的,就不認識上帝,因為上帝就是愛。」(v.7-8)
在這段經文中,作者很清楚地告訴我們「愛是從上帝來的」,愛的源頭就是上帝,因為上帝就是愛。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說,任何被稱為「有愛心」的基督徒,也就是願意落實「彼此相愛」命令的基督徒,他是真正認識上帝,並且真實經驗到上帝的愛,所以他也願意分享這份愛給每一個人。
或許有人要問:「我要如何真實經驗到上帝的愛呢?我又看不見上帝,怎麼知道祂是愛我的呢?」作者在此提供了一個見證,來證明上帝是真的愛我們的,他說:「上帝差他獨生子到世間來,使我們藉著他得生,上帝愛我們的心在此就顯明了。不是我們愛上帝,乃是上帝愛我們,差他的兒子為我們的罪作了挽回祭,這就是愛了。」(v.9-10)
上帝的獨生子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來到世上,並且為我們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使我們可以脫離罪惡的網羅,重新獲得新的生命,這就是上帝愛世人最好的證明。加爾文說:「上帝稱耶穌為獨生子,目的是在於加強注意力,因為這更明顯表示出祂是怎樣專一地愛我們,甚至連祂的獨一兒子也為我們而死。」
我相信,沒有人會將自己最心愛的寶貝隨便丟棄,或是隨意送給別人當作禮物;我們一定會將自己最心愛的寶貝(物質或非物質)好好地保護、收藏起來,絕不會輕易地割捨或丟棄。如果說我們真的願意將自己最心愛的寶貝送給別人,也是因為我們與那個人的關係非常密切,我們是真的很愛那個人,才會將最心愛的東西送給那個人。
幾年前,我和岳父、岳母去拜訪一對青年夫婦,他們在學生時代曾在我岳父的教會(關西教會)協助兒童夏令營的工作,之後,他們有一直與我岳父保持聯絡。這對青年夫婦有一對子女,小兒子很喜歡汽車,他收集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玩具汽車。在那次的拜訪中,他拿了一台小汽車送給我岳父,那是一台他非常喜愛,就連最好的朋友也不會送的車子,他居然會來送給我岳父。而這個舉動也讓他的父母相當驚訝。
雖然這位小朋友並沒有用什麼言語來表達他對我岳父的愛,但我們相信,從他願意將最心愛的玩具汽車送給我岳父的這個動作上面,已經證明了他對我岳父的愛。同樣的,上帝也為了愛祂所創造的人類世界,祂甘願割捨自己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這樣的割捨就好像是割掉自己身上的一塊肉,是如此地痛不欲生。上帝不只是割捨自己的獨生愛子,更讓祂成為祭壇上的羔羊,為世人的罪流出寶血,犧牲生命。由此可知,上帝愛的偉大可以從耶穌基督死亡的贖罪性質顯示出來,上帝偉大的愛是一種對罪人珍貴、自我犧牲的愛。
各位親愛的兄姊,你是否有感受到上帝愛你有多深呢?我相信,在座每位弟兄姊妹一定都有被上帝的愛觸摸過的經驗,上帝的愛使我們更加確信救恩所帶來的盼望,更重要是,上帝的愛為我們帶來一股動力,使我們願意去見證、分享上帝的救恩。
或許,在我們今天回家之後,可以利用一點時間仔細回想,上帝的愛是如何觸摸我們、幫助我們、安慰我們、激勵我們,然後再將這些經歷寫下來,放在我們可以常常看見的地方,如書桌前、梳妝枱前、冰箱上面,或是門板的背面,我相信,當我們愈思想上帝的愛時,我們也會愈珍惜上帝的愛,愈願意去見證、分享上帝的愛。
看得見的愛
的確,要讓上帝的愛被人看見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我們的生命來訴說上帝的愛,因為基督徒就是上帝愛的見證人。《約翰壹書》的作者告訴所有的信徒說:「親愛的弟兄啊,上帝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從來沒有人見過上帝,我們若彼此相愛,上帝就住在我們裡面,愛他的心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了。」(v.11-12)
近代中國著名文學作家林語堂,曾經說過:「中國人信仰基督教,大多數人是因為和遵守基督教訓的基督徒的人格有了親密的接觸,發覺他們之間『彼此相愛』以後才開始信的。」此外,台灣初代教會的基督徒,絕大多數也是受到那些「充滿愛心」的宣教師為他們付出「無條件的愛」,因而歸信耶穌基督。因為他們確實從宣教師的身上看見了上帝。
要讓世人可以看見上帝的愛的最好方式,首先就是透過基督徒的生命見證。基督徒要時時充滿生命見證的不二法門,就要持續與上帝有緊密的連結。「聖靈」就是幫助我們持續與上帝有緊密連結的導師。當一個人信耶穌基督之後,聖靈就會時時與他同在,指引他行走在上帝的旨意之中。
一個人若是有聖靈同在,他的生命就是和上帝交融在一起,無法分開。而這種交融在一起的力量,就是上帝的愛。因此,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有愛的地方,就有上帝的靈。聖靈所賞賜的力量就是要「將愛實踐出來」,而不是用許多宗教禮儀,也不是用許多自稱有聖靈感動而別人聽不懂的方言(或是靈語)。
誠如保羅所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5:22-23a )各位親愛的兄姊,我們的生命是否真的有「聖靈」的同在呢?我們的生命是否真的有讓人看見「上帝的愛」呢?
第二個讓世人可以看見上帝的愛的方式,就是透過基督徒熱情又積極傳福音的精神。基督徒為什麼要傳福音?其實很簡單,因為這是耶穌基督在升天之前所吩咐的命令,祂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
只不過,傳福音並不是一件簡單、容易又輕鬆的工作,反而是一項極大的挑戰,因為在這當中充滿了許多的不確定因素,很有可能會遭受患難、逼迫,甚至是死亡的威脅,我們可以在整個基督教會的宣教史中看見許多的例子。
既然傳福音充滿了那麼多的危險性,為什麼這些人仍然勇往直前、不畏艱難的為主作見證呢?那是因為他們親眼看見上帝的救恩透過耶穌基督成就了,他們也確實經歷了上帝的愛,他們不得不去為這件事作見證。這也是作者所說:「父差子作世人的救主;這是我們所看見且作見證的。」(v.14)
曾經有歷史學家在研究基督教的宣教史之後下了一個結論:「若是耶穌基督沒有從死裡復活,基督徒又何必冒著生命危險來傳福音呢?若是耶穌基督沒有從死裡復活,基督信仰如何能屹立兩千多年的時間呢?唯一可以證實的是,耶穌確實復活了,祂是上帝的獨生子。」
第三個讓世人可以看見上帝的愛的方式,就是透過教會內弟兄姊妹彼此相愛的見證。真正的基督徒不只是要愛上帝,他還必須要愛教會內的弟兄姊妹。作者說:「人若說我愛上帝,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上帝。愛上帝的,也當愛弟兄,這是我們從上帝所受的命令。」(v.20-21)
常常會聽一些兄姊說:「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會有衝突發生,教會也不例外,因為教會也是人聚集的地方。」基本上,我並不完全認同這種說法,因為教會不是「一般人」聚集的地方,教會是一群「蒙上帝呼召的百姓」聚集的地方。而這群百姓有著相同的信仰,順從耶穌基督的教導,實踐上帝的命令,因此,教會與一般的社會是全然不同的團體。
既然教會不同於社會,教會內的弟兄姊妹就應該表現出不同於社會的行為模式。「彼此相愛」就是表現教會不同於社會的最大特色,如果教會內不能以「落實彼此相愛」的命令成為見證,反而表現的與社會沒什麼兩樣的時候,請問,還有誰敢相信教會是一個充滿愛的團體,還有誰會相信基督徒所說「上帝是愛」的見證呢?
上帝的愛是接納和饒恕,而不是排擠和怨恨,耶穌曾說:「所以,你在祭壇上獻禮物的時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懷怨,就把禮物留在壇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後來獻禮物。」(太5:23-24)真正的基督徒不應該對弟兄姊妹彼此懷恨,而是應該用上帝的愛彼此饒恕,我們要讓世人來到教會中所看到的,是與社會全然不同、充滿彼此相愛氣息、榮神益人的美好見證。
結論
各位親愛的兄姊,有一天我們都得面對上帝的審判,我們是否已經預備好要見主的面呢?《約翰壹書》的作者告訴我們:「住在愛裡面的,就是住在上帝裡面,上帝也住在他裡面。這樣,愛在我們裡面得以完全,我們就可以在審判的日子坦然無懼。」(v.16b-17a)真正有落實上帝所吩咐「彼此相愛」命令的人,在將來審判的日子,他就能夠坦然無懼地面對上帝,而他在世的日子也不會有任何的懼怕,因為他知道自己是一個遵守上帝命令的完全人,上帝的愛是可以從他的生命當中清楚地被人看見。
求聖靈幫助我們,使我們的生命真的能夠充滿「愛的見證」,因為上帝的愛是透過聖靈在我們身上所結的果子、我們對耶穌基督的信心,以及我們在教會內彼此相愛的見證反應出來,上帝的愛是「看得見的愛」,而不是高高在上,或是相隔甚遠的愛;上帝的愛就在你我的身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