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4日 星期四

獻上感恩的祭(創21)

日期:2017/09/17
經文:創世記十三章1-18
1亞伯蘭帶著他的妻子與羅得,並一切所有的,都從埃及上南地去。2亞伯蘭的金、銀、牲畜極多。3他從南地漸漸往伯特利去,到了伯特利和艾的中間,就是從前支搭帳棚的地方,4也是他起先築壇的地方;他又在那裡求告耶和華的名。5與亞伯蘭同行的羅得也有牛群、羊群、帳棚。6那地容不下他們;因為他們的財物甚多,使他們不能同居。7當時,迦南人與比利洗人在那地居住。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相爭。8亞伯蘭就對羅得說:你我不可相爭,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9遍地不都在你眼前嗎﹖請你離開我: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10羅得舉目看見約但河的全平原,直到瑣珥,都是滋潤的,那地在耶和華未滅所多瑪、蛾摩拉以先如同耶和華的園子,也像埃及地。11於是羅得選擇約但河的全平原,往東遷移;他們就彼此分離了。12亞伯蘭住在迦南地,羅得住在平原的城邑,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13所多瑪人在耶和華面前罪大惡極。14羅得離別亞伯蘭以後,耶和華對亞伯蘭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15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16我也要使你的後裔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後裔。17你起來,縱橫走遍這地,因為我必把這地賜給你。18亞伯蘭就搬了帳棚,來到希伯崙幔利的橡樹那裡居住,在那裡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

引言
 自古以來,手足相殘、兄弟鬩牆的事總是讓人感慨萬千充滿遺憾,推究其原因多半都是兄弟姊妹之間為了爭奪家產權力地位等等的問題而發生的。在中國魏朝曹植的《步詩》可以說是道盡手足之間相殘殘酷無奈
 曹植從小聰明非凡,十幾歲時候,就讀了不少書,能寫很出色的文章。因此曹操多次想把他封為皇太子,只是因為有些大臣反對,才遲遲無法決定。最後曹操認為曹植那種不拘小節的個性,實在難以擔任一國之君,因此就將皇位繼承權交給曹丕曹丕做了魏王以後,一心想要將曹植這個心頭大患除掉,卻一直找不到機會。後來,有人向曹丕告發曹植經常喝酒罵人,還把他派去的使者扣押起來。於是,曹丕認為機不可失,立即派人將曹植帶回皇宮審問,準備將他處死
 這件事讓他們的母親知道了之後十分地著急,連忙在曹丕面前,幫曹植求情,要他看在同胞兄弟份上,寬恕曹植曹丕不能不聽母親的話,再說,為了一點小事殺了兄弟,自己也不體面,就只曹植侯爵位撤了降為一個比較低的爵位。據說,曹丕曹植召來以後,為了要懲罰他一下,要他在走完七步的時間裡做出一首詩。如果做得出,就免他一死曹植略略思索一下,就邁開步子走一步念一句隨口就念出了一首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聽了,覺得自己對弟弟也逼得太狠,心裡感到慚愧,就免去曹植死罪
 的確,手足骨肉之間本來就是出自於同一個血緣,應該要好好珍惜彼此幫助互相友愛,怎麼可以為了一點小事或是利益而撕破臉呢?就好像今天我們所讀的經文中,亞伯蘭對姪兒羅得所說:「你我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各位親愛的兄姊,世界上還有什麼事情會比親情更重要呢?

亞伯蘭與羅得分離
 在上次的講道經文中有提到,由於亞伯蘭擔心迦南地大饑荒會使全家人無法生存下去,因此他就帶著所有的家眷前往埃及地避難。只不過,這趟埃及之旅並不是上帝的吩咐,而亞伯蘭自己的決定,這使得他到了埃及之後隨即面臨夫妻分離的困境。亞伯蘭要妻子撒萊謊稱是自己的妹子,以致撒萊埃及人帶入皇宮成為法老王妻子。耶和華上帝因為這件事情,就降大災法老和他的全家。法老王知道事情的始末之後,將撒萊還給亞伯蘭,並且派人將他們送離埃及
 經過這次埃及信仰之旅」的洗禮之後,亞伯蘭又帶著他的妻子姪兒羅得,以及所有的一切(金、銀、牲畜等),再次回到迦南地南部。後來,他離開那裡,漸漸向北遷移接近伯特利。他回到伯特利之間,就是他從前扎過營建了祭壇的地方;他就在那裡敬拜耶和華再次與上帝相交v.1-4)。從經文中我們無法得知亞伯蘭向上帝禱告什麼內容,但我們大概可以猜得到,亞伯蘭一定會為之前埃及做了荒唐的事祈求上帝的赦免,現在他願意再一次過著用信心倚靠上帝的生活
 這時,亞伯蘭羅得之間發生了一些問題。由於他們彼此都擁有許多牛群羊群,以及自己的家眷奴隸,以致沒有夠大的空間可以容納得下兩家的財產,因此亞伯蘭的牧人跟羅得的牧人常常為了羊群吃草、喝水的問題發生爭吵。於是,亞伯蘭羅得說:「我們是至親,不可爭吵;你的牧人跟我的牧人也不可爭吵。我們分手吧!這一大片土地在你眼前,你選右邊,我就選左邊;你選左邊,我就選右邊。」(v.5-9
 為了避免骨肉之間彼此相殘亞伯蘭主動向羅得提出分開的建議。雖然亞伯蘭長輩,理所當然有資格有特權優先選擇想要居住的地方,但他卻甘心放棄了這項特權,讓羅得先做選擇。在此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事實-真正敬畏上帝的人,他會和平與別人相處,他的心胸一定非常寬闊不會斤斤計較凡事忍讓盡力與人和睦。他也會疼愛自己的親人,並且願意將最好的部份留給他們,而不是佔為己有。他更相信上帝所賞賜的一定是最適合自己的
 羅得沒有因為亞伯蘭釋出長輩的權利感到羞愧,反倒是順水推舟接受了這項提議,優先選擇了自己想要擁有的土地。他向四周觀看,看見約旦谷一直伸展到瑣珥的整個平原;這平原水源充足,好像伊甸園,又像埃及的土地。於是羅得選了約旦谷的那一片平原,往東遷移。他們兩人就這樣分手了。亞伯蘭住在迦南羅得住在河谷平原的城鎮,終於在所多瑪附近紮營(v.10-12)。
 的確,任何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居住在一個安逸舒適的環境之中,因為在那裡我們可以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只不過,愈是安逸、舒適的地方愈是充滿墮落和撒但的誘惑創世記作者特別在這段經文中補充說明:「那時上帝還沒有毀滅所多瑪蛾摩拉」(v.10b)又說:「所多瑪人邪惡,他們大大得罪上主。」(v.13作者似乎在介紹羅得所居住的地方是個邪惡之地,也在預告將來這個城市會被上帝毀滅
  或許從世人的眼光來看,羅得選擇一個「滋潤的(滿足肉體慾望」土地,一個世人認為最適合居住」的環境;只是從上帝的眼光來看,羅得卻是選擇了一個上帝認為最枯乾的(使靈魂墮落」的地方,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毀滅」之路。
 羅得離開以後,耶和華上帝對亞伯蘭說:「你要從你所站的地方向東、西、南、北四周觀看。我要把你所看見的這片土地都賜給你和你的子孫;這片土地要永遠歸屬你們。我要使你的子孫多到沒有人能夠計算;人若能數算地上的塵沙才能數算你的子孫。起來!你走遍整片土地;我要把它賜給你。」於是亞伯蘭收拾帳棚遷到希伯崙,在幔利的聖樹附近住下來;他在那裡為上帝建造了一座祭壇v.14-18)。
 雖然亞伯蘭放棄了優先選擇權,讓羅得選擇了世人認為最適合居住的環境,但上帝卻要他明白:一個資源再怎麼豐富的地方,如果缺少了上帝的同在和祝福,它也將成為貧乏或是罪惡之地。就這樣,上帝又向亞伯蘭顯現,並且再次應許他所居住的地方必要成為他後裔居所。此外,上帝更向亞伯蘭保證,他的後裔會像「地上的塵土」一樣多。亞伯蘭為了回應上帝的恩典,又為祂建了一座祭壇,作為他信心的憑據

獻上感恩的祭
 各位親愛的兄姊,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想要多為自己爭取一些權益和好處,深怕自己會吃虧或是被人佔便宜。於是就想盡各種辦法和別人爭得死去活來,最後不但沒有多得利益,也失去了人與人之間親密的關係,真的是得不償失呀!
 從今天的經文中我們知道,亞伯蘭並沒有因為羅得選擇了「滋潤的約旦河平原,自己只能夠待在「寸草不生」的高山地區而跟他翻臉。為了不讓「利益」變成一個阻礙與姪兒羅得親密關係的破口亞伯蘭選擇了「退一步」的和平方式羅得決定要往哪個方向去。在此,我們除了看見亞伯蘭氣度智慧之外,更看見了他對上帝的信心。也難怪,當亞伯蘭選擇專心倚靠上帝順從上帝的帶領之後,上帝再一次亞伯蘭承諾祂的應許,而亞伯蘭也以感恩的祭作為回應
 因此,從今天的經文中我們可以學習的第一個功課,就是用和平與眾人彼此聯絡耶穌曾教導我們說:「使人和睦(台漢、現中:和平;英:peace makerwork of peace)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上帝的兒子。」(太5:9耶穌要所有跟隨祂的基督徒知道,與眾人和平相待乃是見證上帝最好的方式之一。
 在今天的經文中有提到,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常常爭吵,而那時候迦南人比利洗人還住在那地方v.7)。接著亞伯蘭就對羅得提出他們是骨肉,彼此不可相爭。為什麼亞伯蘭要對羅得出骨肉不可相爭呢?第一個原因就是不讓迦南人比利洗人趁虛而入,在他們叔姪倆爭得你死我活之後漁翁得利。第二個原因就是要讓這些不認識上帝的人明白,敬畏上帝的人絕對不會用暴力來解決問題,而是採取和平的方式來解決
 在聖法蘭西斯祈禱文中有說:「啊,求使我成為和平的器皿。那裡有仇恨,就散播愛;那裡有傷害,就散播寬恕;那裡有懷疑,就散播信心;那裡有絕望,就散播希望;那裡有黑暗,就散播光明;那裡有傷悲,就散播喜樂。基督徒使命就是要成為和平的器皿,用耶穌基督的愛化解所有的仇恨,也用耶穌基督的愛建立人與人之間和睦的關係
 第二個我們要學習的功課就是凡事謝恩使徒保羅曾勉勵我們說:「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上帝。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4:6-7詩人也曾告訴我們:「你們要以感謝為祭獻與上帝,…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詩50:14,23)又說:「上帝啊,我向你所許的願在我身上;我要將感謝祭獻給你。」(詩56:12
 在密室The Hiding Place)這本書中,作者科麗Corrie Boom)曾提到自己與姐姐貝西Betsie),在第二次大戰時被送到另一所集中營,那兒情況比起原本的集中營更糟,不但空間窄小髒亂不堪,甚至還充滿了許多跳蚤。有一天早晨,她們在靈修讀經的過程中,讀到《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6-18節:「要常常喜樂,不住的禱告,凡事謝恩」時,貝西突然叫停,因為她要集中營的一切感恩。起初,科麗怎麼樣也不肯為這麼多跳蚤感謝上帝,但她勝不過姐姐堅持,就開始為集中營每一件事,包括跳蚤向上帝感恩。過了不久,她們竟然可以開始在集中營公開舉行查經班,而不受德國士兵干涉,原因是德國士兵為了跳蚤太多不願前來查看。藉著這件事,科麗學習了「凡事謝恩」這個重要的功課
 的確,一個懂得常常向上帝獻上感恩的人,上帝不但不會虧待他的,反而會加添更多的恩典和福氣。各位親愛的兄姊,你是否常常為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感謝上帝呢?或者你總是在向上帝埋怨為什麼讓你遭遇許多的挫折困難呢?或許從今天開始,當你願意學習凡事感謝」之後,上帝會讓你看見每一天都是「恩典、福杯滿溢」。

結論
 各位親愛的兄姊,讓我們常常為生活中所經歷的一切向上帝獻上感恩的祭感謝上帝賜給我們一切所需,感謝上帝保守我們出入平安,感謝上帝應許我們各樣福份,感謝上帝在各種境遇中安慰、看顧。或許我們有時會遭遇不如意的事不愉快的經驗,我們與人(親人、朋友)有發生衝突,我們仍然要感謝上帝,因為上帝的恩典永遠夠我們用的(林後12:9a)。
聖靈幫助我們,讓我們可以成為福音和平使者,在人與人之間搭起」的橋樑,使眾人因此認識經驗耶穌基督。此外,我們也要時時用「感恩」來回應上帝的恩典,因為一切都是上帝賞賜的福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