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10/07
經文:歷代志上二十九章10-17節
10所以,大衛在會眾面前稱頌耶和華說:耶和華─我們的父,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直到永永遠遠的!11耶和華啊,尊大、能力、榮耀、強勝、威嚴都是你的;凡天上地下的都是你的;國度也是你的,並且你為至高,為萬有之首。12豐富尊榮都從你而來,你也治理萬物。在你手裡有大能大力,使人尊大強盛都出於你。13我們的神啊,現在我們稱謝你,讚美你榮耀之名!14我算什麼,我的民算什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15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兒,不能長存。16耶和華-我們的神啊,我們預備這許多材料,要為你的聖名建造殿宇,都是從你而來,都是屬你的。17我的神啊,我知道你察驗人心,喜悅正直;我以正直的心樂意獻上這一切物。現在我喜歡見你的民在這裡都樂意奉獻與你。
引言
幾年前的母親節前夕,網路上傳遞著一篇小故事,是關於一個孩子在某天做完家事後,列出一張工作清單放在餐桌上,並且要求媽媽必須支付他多少工讀金(掃地、拖地、洗碗、洗衣服、曬衣服…等),然後他就和同學出去玩了。
媽媽看見桌上的工作清單和請款的費用之後,也寫了一張紙條放在餐桌上,內容是關於媽媽對這個孩子從小到大的工作項目(懷孕十個月、餵奶、換尿片、帶他去看醫生…等),只是這些工作全部都是免費的。
從這篇小故事可以知道,這個孩子以為他能夠用「做甚麼」來得到應有的工價,因此才會那麼大膽地向媽媽列出工作清單和對應的價格。只是他未曾認真想過,原來打從出生開始(正確來說是從母胎開始),他就一直備受禮遇,享受免費的服務,而這一切身為媽媽的人從未向孩子索取一分一毫,因為這一切都是媽媽疼愛孩子自然流露出來的天性,是無法用「價錢」來衡量的。因此,孩子敬重自己的父母、服務自己的家庭,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同樣的,基督徒「無條件」領受了天父上帝的憐憫、慈愛和恩典,不是因為我們有什麼「值得誇獎」的作為,而是祂本身就是「愛」(約壹4:8),是一位疼愛世人的父親。祂甘心將「最好的(包括世界和自己的獨生子)」賞賜給一切信靠祂的人。因此,舉凡每一位領受這份禮物的人,豈不是也要向這位仁慈的父親獻上感恩的祭嗎?
大衛對創造主的頌讚
今天所讀經文的背景(代上29章),是當大衛的王位穩固(以色列各支派在希伯崙膏立大衛為王)之後,他決心要為耶和華上帝建造殿宇,只是上帝透過先知拿單告訴大衛,建造聖殿的事是由他的兒子所羅門完成的工作。因此,大衛除了特別為所羅門預備所有建殿需要的材料之外,他也將自己積蓄的金銀獻上,作為建造聖殿的開銷。
當眾族長和以色列的首領、千夫長、百夫長並監管王工的官長知道大衛為建殿的事奉獻金銀之後,他們也都誠心熱意獻上自己的財富(金、銀、銅、鐵、寶石)給耶和華,有份於建殿的工程。大衛看見以色列的官長也願意齊心為了建造耶和華的聖殿盡一己之力時,心中非常歡喜,於是他在會眾面前吟詩頌讚耶和華的聖名(v.10)。
首先,大衛尊崇耶和華是掌管世上萬有的主宰,他說:「耶和華啊,尊大、能力、榮耀、強勝、威嚴都是你的;凡天上地下的都是你的;國度也是你的,並且你為至高,為萬有之首。豐富尊榮都從你而來,你也治理萬物。在你手裡有大能大力,使人尊大強盛都出於你。」(v.11-12)
從大衛對上帝的尊崇和頌讚中,我們得知他真的是一位謙卑的君王。大衛知道並不是因為自己擁有什麼特殊的身分、條件和才能而成為以色列的君王,這一切都是出自於上帝的憐憫和揀選,是上帝親自將以色列的王權賞賜給大衛,使他擁有權柄來治理「上帝的百姓」──以色列。由此可知,雖然大衛身為一國之君,卻沒有因此而驕傲自負,反倒是更加謙卑虛己,尊主為大。各位親愛的兄姊,我們是否願意學習大衛,在每天的生活中不斷高舉上帝尊貴、榮耀之名呢?
第二,大衛指出所有一切都是耶和華豐富的賞賜,他說:「我算什麼,我的民算什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我們在你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與我們列祖一樣。我們在世的日子如影兒,不能長存。耶和華-我們的神啊,我們預備這許多材料,要為你的聖名建造殿宇,都是從你而來,都是屬你的。」(v.14-16)
基督徒必須清楚知道,我們生命中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上帝豐盛的供應和賞賜,誠如約伯雖然在經歷家破人亡的悲劇之後,他仍然憑信心宣告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1:21)。我相信,沒有人會否認我們都是「赤手空拳」來到這個世界,我們現今所擁有的看似是倚靠自己的能力掙得的,但實際上,這一切都是上帝豐富的賞賜。因此,我們當為生命中的一切供應獻上感謝。
第三,大衛和眾百姓為耶和華擺上的都是甘心樂意的奉獻,他說:「我的神啊,我知道你察驗人心,喜悅正直;我以正直的心樂意獻上這一切物。現在我喜歡見你的民在這裡都樂意奉獻與你。」(v.17)
正因為大衛、文武百官與眾百姓都曉得「萬物都是從上帝而來」這個重要的信仰意涵,他們才會甘心樂意、毫不保留地奉獻自己的財物,作為建造上帝殿宇的所有開銷。誠如大衛向所有以色列人的勉勵:「這殿不是為人,乃是為耶和華神建造的。」(代上29:1b)
各位兄姊,我們是否也能明白「萬物都是從上帝而來」的信仰意涵?今天我們甘心樂意將「生命中所領受的一切恩惠」奉獻給上帝,全然是為了見證上帝從不虧待任何一位「存心正直」並且「敬畏祂」的人。誠如詩人如此說:「因為耶和華上帝是日頭,是盾牌,要賜下恩惠和榮耀。他未嘗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詩84:11)
奉獻~回應救恩的具體行動
或許我們不難發現,教會中總是有些靈命不成熟的基督徒以為,奉獻就是將「自己所擁有的(時間、金錢、才能…),甚至是多餘的(剩下來的)」拿出來捐獻給教會使用(講難聽一點叫做施捨)。
之前就曾經聽聞有某間教會的信徒對牧師很沒有禮貌的說:「你每個月的薪水都是我們會友捐獻給你用的,所以你必須要聽我們的話去做這個,做那個。」其實這種心態就好像是一般民間宗教信仰的信徒,為了有求於神明,或是為了從神明得到什麼好處,或者為了向神明還願,才會向神明捐獻(添香油錢)。這看似是一種拿錢出來交待神明辦事,意思是「我是頭家、你是薪勞,拿了錢就乖乖聽話,認真做事情」。
只是,從今天經文中大衛這首頌讚詩的內容我們得知,「向上帝奉獻」真正的意涵是為了「回報主恩」,誠如俗話所說:「飲水思源(台諺:吃果子拜樹頭)」。
有個人星期天照例去教會做禮拜,也照例從口袋裡拿10元奉獻。有一次,當他把錢塞進奉獻箱後,忽然發現自己搞錯了,塞進去的其實是一張100元面值的鈔票。他很懊惱,就去找牧師,要求退還90元。牧師感到很為難,恐怕破壞了教會的財務制度。這個人只能無可奈何地說:「算了!算了!就當我多給上帝90元。」牧師卻回答說:「不,你並沒有多給,上帝只收到你10元。」
各位兄姊,上帝並不缺乏什麼,因為祂是世界的主人,如祂所說「…因為世界和其中所充滿的都是我的」(詩50:12)。我們都知道,沒有人在出生時手中就握有金銀財寶,我們本是「空手而來」,是上帝的恩典慈愛使我們享有世上的創造物(正確來說,世上的一切資源本來就是上帝所擁有的)。因此,「向上帝奉獻」只是將原本就是屬於上帝的東西(從上帝領受的恩典),用感恩的心歸還給上帝(作為聖工的用途,不是給牧師用的)。
再者,「向上帝奉獻」也是上帝給我們的命令,不甘心或不願意奉獻的人就是竊取上帝的財物。上帝曾曉喻先知瑪拉基警告以色列人說:「人豈可奪取上帝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因你們通國的人都奪取我的供物,咒詛就臨到你們身上。」(瑪3:8-9)
起初,上帝要求以色列人必須向祂獻上出產的十分之一,目的是為了使祭司和利未人可以專心於會幕(聖殿)的聖職,因為他們是特別被揀選出來服事上帝的人。可惜的是,後來以色列人不再遵守這項命令,以致祭司和利未人必須放下祭祀上帝的工作,用勞力養活自己,怠忽了自己的本分。這事讓上帝相當震怒,於是祂將咒詛臨到以色列人身上。
然而上帝也應許以色列人,只要他們願意認罪悔改,就要再次領受上帝的賜福。祂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3:10)當我們願意誠心實意遵從上帝的命令,並以歡喜、感恩的心向祂奉獻,祂必要賜予超乎我們想像的福分。
最後,「向上帝奉獻」除了是一種回應救恩的具體行動,也是一種甘心樂意的服事,而不是為了要留名千史。誠如保羅所說:「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上帝所喜愛的。」(林後9:7)
高雄衫林區有一處天主教的靈修營地——真福山,在其行政大樓的一樓大廳裡有一面牆,牆上畫了許多的葡萄果實,果實上面記錄著為這個靈修營地捐獻者的名字和金額,小至幾千元,大至幾百萬元。這面牆的存在讓我感到十分訝異,因為耶穌豈不是曾如此說:「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太6:3)?既然如此,為何要特別記錄這些捐獻者的名字和金額呢?
從寡婦兩個小錢的故事我們得知一個事實,上帝所看重的奉獻絕對不是金額的多寡,也不是我們擁有多少的才能,而是在於我們的動機和心態是否正確。一個靈命成熟的基督徒所看重的絕對不是自己為上帝做了多少,而是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成為上帝合用又喜悅的器皿。
結論
各位親愛的兄姊,我們是一個「知恩圖報」或是一個「忘恩負義」的基督徒呢?我們要如何報答主耶穌的救命之恩呢?其實上帝並不需要我們特別為祂獻上什麼,因為萬物本是祂所造,全都屬於祂。上帝只要我們知道,我們所領受的一切都是白白得來的恩典,當常常存著感恩的心,向世人頌讚上帝榮耀之名。
此外,我們也要將生命中所領受到的各樣恩賜(時間、金錢、才能…)甘心樂意地獻給上帝,以成為建造教會、成全聖徒的器皿。事實上,當我們愈願意付出生命的所有給上帝時,祂也會照著所說的應許將更多的福分賜給我們,使我們豐盛有餘、毫無欠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