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3/10
經文:詩篇二十二篇22-31節
22我要將你的名傳與我的弟兄,在會中我要讚美你。23你們敬畏耶和華的人要讚美他!雅各的後裔都要榮耀他!以色列的後裔都要懼怕他!24因為他沒有藐視憎惡受苦的人,也沒有向他掩面;那受苦之人呼籲的時候,他就垂聽。25我在大會中讚美你的話是從你而來的;我要在敬畏耶和華的人面前還我的願。26謙卑的人必吃得飽足;尋求耶和華的人必讚美他。願你們的心永遠活著!27地的四極都要想念耶和華,並且歸順他;列國的萬族都要在你面前敬拜。28因為國權是耶和華的;他是管理萬國的。29地上一切豐肥的人必吃喝而敬拜;凡下到塵土中─不能存活自己性命的人─都要在他面前下拜。30他必有後裔事奉他;主所行的事必傳與後代。31他們必來把他的公義傳給將要生的民,言明這事是他所行的。
引言
身為現代的小孩真的是相當幸福,因為父母親都會為他們預備好各樣東西,他們實在是不需要去煩惱什麼事情。也許是時代已經變了,我們傳統上所稱的「孝子」,似乎在現代的社會中已經角色互換了。以前我們所稱的「孝子」,是在指對父母親孝順的子女;而在今日我們所稱的「孝子」,卻是在指父母親對自己子女的溺愛。
而現代的父母親到底如何溺愛自己的子女?或許,我們可以常常在生活中看見,比如說:帶他們上下學;滿足他們所要的慾望,無論是衣、食、住、行、育、樂各方面的要求;為他們打理好生活上的一切,讓他們沒有任何的煩惱。
很多時候,我看見這些為人子女的,不但沒有感謝父母親為他們所做的一切,反而將父母親為他們所做的都視為「理所當然」。更離譜的是,當父母親沒有為他們預備好東西時,居然還對父母親大呼小叫,甚至是責備父母親。也難怪有學者認為,身為現代的父母親實在是愈來愈沒有尊嚴了。
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所謂「理所當然」的事情嗎?這個答案絕對是否定的。一旦我們將生活周遭的一切事物都視為「理所當然」時,我們的社會絕對會變成一個「自私自利」、「目中無人」的社會,因為大家都不懂得用「感恩的心」來回應所領受到的恩惠,不懂得用「感恩的心」來報答父母親的養育之恩,不懂得用「感恩的心」來回饋我們的社會。
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是否有常常存著「感恩的心」來感謝天父上帝所賜給我們的各樣恩惠呢?我們是否也被世俗化影響,認為「基督的十字架」只是「廉價的恩典」呢?上帝所賜給我們的各樣恩典都是「理所當然」的呢?
上帝永不離棄我們
在上週的講道中有提到,信實的上帝永遠不會離棄我們,因為祂應允我們,無論我們處在各樣的境遇中,祂都會引領我們前面的道路,只要我們信靠祂,並且遵行祂的旨意來行,祂必要為我們擊退所有的仇敵,勝過一切的患難,使我們的心中滿有喜樂平安。誠如今天的經文中第24節所說:「因為他沒有藐視憎惡受苦的人,也沒有向他掩面。那受苦之人呼籲的時候,他就垂聽。」
這是大衛的信仰見證,當他在遭遇極苦難而大聲呼求上帝時,上帝應允了他的祈求,使他真實地領受上帝的救恩。因此,他真的願意將這樣的恩惠與所有在上帝面前敬拜的會眾分享,並且獻上他的讚美。此外,他更希望所有參與在敬拜中的每一個人,也能夠與他一同歡呼歌頌上帝偉大奇妙的救恩。
從23節的經文中所說的「你們敬畏耶和華的人,要讚美他。雅各的後裔,都要榮耀他。以色列的後裔,都要懼怕他」我們得知,這樣的領受絕對不只是大衛個人的信仰經歷,而是每一位雅各的後裔、以色列的後裔所共同擁有的信仰經歷,這個經驗就是「出埃及經驗」。
當以色列百姓在埃及受苦時,上帝聽見他們的呼求,也看見他們被埃及人欺壓,祂記得曾經與以色列先祖所立的約定,就是要領他們進入流奶與蜜的迦南美地。當以色列百姓出埃及一直到迦南地的這段期間,上帝全能的手無不牽引扶持他們,祂用雲彩指引他們的方向,用雲柱、火柱保護著他們,用嗎哪餵飽他們,讓磐石出水來解他們的口渴,當他們向祂呼求時,上帝應允他們所求的一切事。
一個真正領受過上帝恩典的人,一定會知道上帝是信實的,祂永遠不會失信,永遠不會離棄我們。因此,我們要用敬畏的心、感恩的心、謙卑的心來到上帝面前,用讚美來回應祂。讚美並不是由人主動發動的,我們之所以讚美上帝,是因為上帝先愛我們,是祂主動將恩典賞賜給我們,使我們能夠經驗祂無比的大愛。
這也是經文中25節所說的:「我在大會中讚美你的話,是從你而來的。我要在敬畏耶和華的人面前還我的願。」大衛的讚美絕對是先領受了上帝的恩典後才發動的,為了答謝上帝垂聽他在苦難中的呼求,他必須在所有參與在敬拜中的百姓面前來見證上帝的信實。
建立讚美及感恩的人生
各位親愛的兄姊,想要在順境中讚美上帝並不困難,只不過,當我們在逆境中想要來讚美上帝時,那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往往我們在逆境中所經驗到的,多是一些負面的、消極的、悲觀的、毫無希望的想法,而這些想法常常會使我們盲目,看不見上帝的信實、上帝的應許。
有個樵夫辛苦地搭建自己的房子,不料有天卻發生了火災,且因風勢過大,熾熱的火焰很快就吞噬整間木屋。大火熄滅後,樵夫拿了一根木棍跑進倒塌的房屋裡不斷翻找,鄰人以為他在找屋裡的寶物,但樵夫找的只是一片斧刀,當他找到時,興奮的將木頭嵌進斧刀裡,充滿自信的說:「只要有這把斧頭,我就可以再建造一個更堅固耐用的房子!」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生命中失敗及失去的部份,我們已經走入絕境想要放棄,我們已經完全失去了盼望。身為基督徒,當苦難來臨時,是否依然充滿信心,看見上帝無比的愛及恩典仍不改變,不斷伴隨在我們的生命中呢?當苦難來臨時,是否依然充滿信心,確信祂必要為我們在曠野中開道路,在荒漠中開江河呢?
有一本書《讚美的震撼力》是由以琳出版社所出版的,聞其書名便知道這本書真的是深具「震撼力」的一本書。作者 唐.高塞特在書中告訴我們,「讚美」能使我們挫敗的心靈再次重新得力,且得著內在平安的確據,更是痛苦化為甘甜,沮喪化為喜樂的得勝之鑰。
無論我們是處在順境或者是逆境之中,都要學習讚美上帝,特別是當苦難來臨時,讚美更能夠帶來前所未有的改變。讚美能使我們領受上帝更多的恩典,當我們愈讚美上帝的同時,我們也就能夠愈明白上帝的心意。
讚美是發自於內心深處一種對上帝慈愛的回應,一個愈謙卑的人,就會愈尋求上帝、讚美主帝,因為他們願意悔改轉向上帝,他們看見了自己的軟弱、自己的有限,唯有倚靠上帝才能得勝。在今天的經文中26節說:「謙卑的人必得飽足,尋求耶和華的人必讚美他。願你們的心永遠活著。」
謙卑的人的讚美聲,將使他們在靈命上得到飽足,因為他們倚靠上帝而擁有一個活潑的生命。當他們隨著讚美聲尋求上帝,思想上帝的作為時,他們必定再次回到祂的面前,獻上感恩敬拜的祭典。各位親愛的兄姊,我們是否願意建立一個讚美與感恩的人生,來回應上帝的慈愛與恩典呢?我相信,上帝的賜福將伴隨著我們的讚美與感恩,豐豐富富地賞賜給我們。
一生一世見證主恩典
透過《詩篇》二十二篇的描述,我們看到大衛真實地表露出他對上帝堅定的信心。雖然在他的生命歷程中,曾有許多的逼迫患難,使他陷入絕境之中。然而,大衛終其一生都沒有離開過上帝,因為他深刻地經驗到上帝的信實,他知道,無論在任何處境之中,只要他向上帝呼求,祂必定回應,也必定賜下更多的福份在他的身上。
大衛將上帝賞賜給他的恩典,見證給所有的以色列百姓以及他的後裔知道,使他們也能夠一生一世見證上帝的恩典,並且在祂的聖所恭敬地敬拜,訴說那一位全能的創造主是公義、信實的上帝。
大約在一百多年前的,有一個名叫孫大信的男孩,誕生在印度有錢人家庭裡。父母親很疼愛他,他擁有一個小男孩想要的每一樣東西。大信的母親很溫柔、仁慈而且很有智慧,她常教導大信說:「即使擁有一個家,以及所有的財產,都不比心靈的平安,或內心的快樂重要。將來你一定要成為一個有智慧又聰明的人。」大信從不懷疑自己將來會成為那樣的人。
當大信14歲那年,他的母親去世之後,他就開始尋求母親一直教導他的心靈平安。他閱讀所有印度教和回教的聖典、書籍;默背了許多篇章,去見過一些有名的僧侶;也跟學術上有名望的人談過話,但是依然得不到真正的平安。
大信雖然知道有基督教,卻一點也不喜歡,因為它所教導的和小時候所學的大不相同。一天晚上,基督顯現在大信面前,並對他說:「為什麼你不喜歡我呢?我是你的救主,我為你死在十字架上。」當大信看到基督臉上所彰顯的愛時,所有的敵意都融化了,他知道他被上帝寬恕,也被接納了。
從那一刻起,長久以來所尋求的平安進入大信的內心,他的掙扎過去了,帶著充滿喜悅的心到他父親的房間,對父親說:「我信了耶穌,成為基督徒了!」大信的父親並沒有把他的話當真,他只叫大信去睡覺。但是當大信決志追隨基督,並加入這個讓人輕視的基督教時,他的家人大為驚駭且無法相信。
最初,大信的父親好言相勸,認為他不應該離棄他所深愛的母親的信仰。當大信看到父親為了他信基督的事流淚時,心裡非常的難過,可是他知道,他必須愛耶穌。大信的叔叔帶他到地窖去,打開保險箱,讓他看許多的金銀財寶,叔叔告訴他:「如果你跟我們在一起,不要信基督教,這些將來都是你的。」
大信一時眼花撩亂,何時才能賺這麼多錢呀!可是當他想到基督的愛時,就很果決的拒絕了這樣的試探。大信做大官的姊夫,帶大信去見侯爵和那地區的王爺,請王爺為大信安排一個大職位,條件也是不准信仰基督。雖然如此,也不能改變大信獻身基督的決心。
雖然大信成功的通過了這三個考驗,然而更大的考驗卻在後面。既然無法誘騙大信離棄基督,他的家人決定用威嚇的方式。由於大信仍堅持信仰基督,因此他被父親趕出家門,從此離開了曾經愉快生活過的美麗家園,出外流浪。他無家可歸,沒有錢,也沒有朋友,只有身上所穿的衣服。他放棄了一切追隨基督。
後來大信投靠了在沙巴戶的美國醫療團隊,他在那裡勤讀《聖經》、裝備自己為主使用。當大信16歲生日時,正式受洗成為基督徒,並且在印度傳福音。他赤著足,除了手中的《聖經》外,身無他物。雖然大信在傳福音的過程中,常飢寒交迫,被人嘲弄,有時還挨打、受折磨。但他一直堅持他為基督所做的一切工作。
孫大信不怕艱難的在印度傳講基督的福音,慢慢地信主的人愈來愈多。成千上萬的人蜂擁而來聽他傳道,深怕無法領受到上帝的賜福。最後,連他的父親也成了基督徒,甘心聽從他兒子的教導。孫大信不僅聽了主耶穌的教訓,更在實際的生活中表現出來,到了最後,不僅成為大有能力的傳道者,更把自己的父親帶到耶穌面前。雖然他為了實踐主的教訓,吃盡苦頭,但是最後上帝的賜福是無窮盡的。
各位兄姊,我們曾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方式來見證上帝的恩典呢?對於為主作見證,我們是感到恐懼害怕,還是勇往直前,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就像在《詩篇》二十二篇22節中,大衛所說的:「我要將你的名傳與我的弟兄,在會中我要讚美你」一樣,因為他真實地經驗到上帝垂聽他的呼求,應允他的禱告,使他在軟弱無助時,可以重新得力。
我相信,我們都曾有像大衛一樣的體驗,我們都領受上帝豐富的恩典與賜福,我們都經驗到上帝在生命中賜予的平安與喜樂。那麼,我們是否也願意學習大衛,將這樣的信仰見證分享給大家聽呢?
結論
各位兄姊,在〈大齋節期〉的這段期間,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具體行動來思想主的恩典呢?我們應該在信仰上有什麼樣的反省呢?我們都是耶穌基督用「重價」贖回的,這是出自於十字架的恩典。因為十字架的恩典,我們得以重新認識上帝豐盛的愛;透過耶穌基督所流出的寶血,我們得以重新與上帝建立和好的關係;藉著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的憑據,我們得以重新擁有一個嶄新的生命。
既然我們的罪已經與耶穌一同釘死在十字架上,我們就不應該再穿著舊的衣裳,過著舊的生活,讓罪的枷鎖繼續捆綁、糾纏、挾制我們。新的生命是必須顯明上帝的榮耀、聖潔以及尊貴,新的生命應該隨時與復活的基督相連結,倚靠聖靈所賜的力量,過著得勝的生活。
我們的言行舉止必須見證復活的基督,我們四周圍的人必因為我們得著賜福,我們要因為上帝的恩典,心中充滿感恩與讚美,時時歌頌上帝的名,使所有的人都能認識這位宇宙的創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