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1/29
經文:以賽亞書六十四章1-9節
1願你裂天而降;願山在你面前震動,2好像火燒乾柴,又像火將水燒開,使你敵人知道你的名,使列國在你面前發顫!3你曾行我們不能逆料可畏的事。那時你降臨,山嶺在你面前震動。4從古以來,人未曾聽見、未曾耳聞、未曾眼見在你以外有什麼神為等候他的人行事。5你迎接那歡喜行義、記念你道的人;你曾發怒,我們仍犯罪;這景況已久,我們還能得救嗎?6我們都像不潔淨的人;所有的義都像污穢的衣服。我們都像葉子漸漸枯乾;我們的罪孽好像風把我們吹去。7並且無人求告你的名;無人奮力抓住你。原來你掩面不顧我們,使我們因罪孽消化。8耶和華啊,現在你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泥,你是窰匠;我們都是你手的工作。9耶和華啊,求你不要大發震怒,也不要永遠記念罪孽。求你垂顧我們,我們都是你的百姓。
引言
今主日開始進入教會年曆的聖誕週期中的待降節期,待降節的信仰意義主要在向世人宣佈那位我們等待許久的救主耶穌已經降生在世上了。這個好消息是由天使首先向在伯利恆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宣佈的,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路2:10-12)
後來,上帝也將救主降生的好消息啟示給東方幾位非猶太裔的星象學家知道,為要證明這位救主的降生是與全人類習習相關的福音。於是他們從東方啟程來到了耶路撒冷,並向當時在猶太作王的希律詢問,說:「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太2:1-2)只是,這件事卻引來希律王的嫉妒以致屠殺了許多無辜嬰孩的性命。
或許,主耶穌的降生對那些執政掌權者而言是一個極大的威脅,有誰願意將自己好不容易取得的王位拱手讓人呢?因此,他們一定會採取各種手段來殲滅一切的攔阻。然而,對於那些長久以來一直受到不公平對待又處於社會低層的邊緣人來說,這位先知所預言的救主(彌賽亞、基督)是改變他們命運的福音,因為祂的出現將帶領他們重新被上帝憐憫和接納。
的確,主耶穌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除了可以指引世人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之上,更是為世人帶來新的盼望。這正是待降節第一主日所點燃代表「期待、盼望」的第一根蠟燭所要帶出的信仰意涵。
絕境中的呼求
自從猶大國在主前586年被巴比倫王 尼布甲尼撒滅亡並且將所有人(只剩下最窮的百姓)擄至巴比倫之後,上帝對於大衛後裔可以永遠繼承以色列王位的應許似乎就此斷絕,伴隨而來的是許多外邦民族對以色列人的統治。雖然以色列人在上帝所設定的期限(70年)又再次回到猶大和耶路撒冷,但他們並沒有因此感到喜悅,畢竟他們只是外邦殖民統治之下的次等百姓。
的確,身為殖民地的百姓如何能夠活的自在、活的快樂呢?即便身軀仍然是居住在自己祖先的鄉土,呼吸自己土地上方的空氣,吃喝自己土地耕植的農作物以及湧流出來的泉水,卻無法體會到置身於自己土地那份真實情感,也無法感受到土地對自己的真實擁抱。就好像我們向車行租賃一輛汽車,雖然我們可以盡情地使用它、駕馭它、享受它,可是最終仍得將車子歸還給車行。
當我們回顧台灣自1895年開始被日本殖民統治的那段歷史時,同樣可以看見當時的百姓就是生活在一種「無魂有體」的悲慘日子當中。百姓在表面上看起來似乎依舊過著一如往昔的生活,然而在內心深處卻有著極大的不平與憤恨,無怪乎有些不甘心被日本人統治的異議份子會密謀造反,因為台灣的百姓不該淪為戰爭底下的犧牲品,台灣的未來也不該由外來統治者決定。
雖然以色列人對於被外族統治同樣感到心生不滿,並且極力想要擺脫這個悲慘的處境。但以色列人會經歷這一切並非沒有原因,是因為他們的祖先犯罪,不再忠心事奉上帝,因此國家才會被外族所滅。的確,在以色列尚未亡國之前,上帝曾多次派遣先知去向王和百姓傳遞悔改的訊息,為的就是希望自己的選民可以回轉歸向祂。可惜的是,這群病入膏肓的頑劣百姓早已無藥可治了。
或許對以色列人而言,在外邦受苦、被人凌辱是必經的過程,如此一來才能夠使他們為罪悔悟,重新倚靠全能上帝,再次向祂呼求憐憫和救贖。誠如《歷代志下》七章14節中,上帝對所羅門獻殿時向祂禱告之後的回應所說:「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
的確,上帝不是永遠記恨、記仇的神,如詩人所說:「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祂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詩103:8-9)只要我們願意在上帝面前謙卑承認自己的軟弱和惡行,祈求祂的憐憫、赦罪,祂就要再次向我們施行慈愛,恢復我們聖潔子民的身分,並要將曾經應許的福分再次賜給我們。
今天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就是先知 以賽亞從以色列人被擄的絕境當中,因為對上帝的應許持守信心,繼而由哀歎轉為懇求,祈願上帝可以如同昔日在西乃山顯現那樣,再次向百姓的仇敵顯出祂的威榮來,而當時上帝就曾藉著十災和擊敗埃及軍兵於紅海之中來顯明祂的權能和榮耀,這是以色列人所知的。
的確,知曉出埃及歷史的以色列人對於上帝在西乃山顯現並頒佈誡命、律法一事肯定不陌生,在這場神聖的會遇中,以色列人除了承認「上帝是救主」之外,也與上帝立下「永遠敬拜祂」的約定。以賽亞刻意將以色列人帶回到「初次與上帝面對面」會遇的場景,那時百姓全都發顫、恐懼,因為聖潔的上帝隨時會取走每位不潔之民的性命。或許我們可以用「談戀愛」來做為比喻。
談過戀愛的人是否還記得第一次與戀人見面時的心境?我們在約會的前一個晚上肯定會將要穿戴的衣服和飾品準備妥當,早上出門之前也會先沐浴、整理儀容、梳妝打扮。直到與戀人相見之後,我們也會特別注意自己的談吐儀態,免得讓對方覺得我們輕浮、不夠穩重。總之,在戀愛中的男女在每次約會時總是會將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現出來,因為雙方都很珍惜那個屬於二人世界的美好時光。
可惜的是,有許多人都會如此抱怨,當他們由戀人變為夫妻之後,好像過去那種美好、甜蜜的感覺都沒有了,伴隨而來的竟是各種粗魯的行徑,令人厭惡的言語以及難以忍受的壞習慣。
迎接那歡喜行義、記念祢道的人
同樣的,我們對信仰的態度是否也與「由談戀愛進入婚姻之後的狀況」一樣,已經逐漸忘記起初與上帝第一次相遇的那份激情和感動,以致開始用「輕率的態度」來與上帝見面呢?我們是否也認為跟隨耶穌毋須付上任何代價,反正只要舉行一個「形式上」的入會儀式(洗禮)即可?至於入會之後呢……有空就來參加禮拜和聚會讓牧師點名,心情好時就參與一些服事,有多餘的錢時就加減奉獻。
德國神學家 潘霍華曾將上述這類的信徒定義為「領受廉價恩典的人」,因為他們不願意持續在上帝面前悔改,不願意接受教會的管教,不願意在領受聖餐時再次認罪,不願意付出作為門徒的代價,不願意讓主耶穌掌管自己的生命。潘霍華指出,基督徒所領受的是一個「重價的恩典」,而這恩典是必須持續尋找的福音,是必須用心祈求的禮物,是必須用手迫切叩門。
詩歌〈頭一次的愛〉的歌詞如此說:「當頭一次遇見了祢,我的心充滿歡喜。哈利路亞,喜樂滿溢,主耶穌充滿在我裡。頭一次的愛,最甘甜的愛,耶穌,耶穌,我的愛。超過一切真實的愛,竟然臨及我;甘甜的愛,最真實的愛,耶穌,耶穌,我的愛。」各位兄姊,透過這首詩歌讓我們再次省思,我們是否願意在信仰上再次尋回對上帝(耶穌)「起初的愛」呢?
在今天的經文中,以賽亞提醒我們一件很重要的事——救贖的福音(上帝的恩典)是為那些「歡喜行義、記念主道」的人所預備的禮物。只有願意在上帝面前承認自己是犯罪又不潔淨的人,他才有機會領受到上帝的救恩。就好像一個人要能夠發現自己的臉上有沾到污垢,他才知道要去將臉洗乾淨。否則,他永遠不曉得為什麼身旁的人都會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
那麼,什麼是「歡喜行義、記念主道」呢?簡單來說,就是謹守遵行上帝起初在西乃山頒佈給以色列人的誡命、律例和典章。當我們將眼目定睛於上帝時,自然會行在上帝的公義之中。以色列人之所以會敗壞的原因,就是因為背離主道、崇拜外邦人的神明,不再信靠上帝。這導致整個國家上自君王、官員、宗教領袖,下至平民百姓都不再按著上帝的公義行事,最終走向敗亡的結局。
因此,要重新尋回對上帝(耶穌)「起初的愛」,首先就是要重新將眼目定睛於上帝,行走在祂所指示的道路之上。我相信,我們都曾有迷路的經驗,會迷路的原因多數都是對該地點不夠熟悉,又沒有事先做好查詢地圖的功課,最後只好上演〈道路迷航記〉。當然,有些人會迷路是因為過度自信,以為倚靠自己的方法一定可以找到正確的道路,但最終卻是愈走愈偏離正確的道路。
上帝為了讓我們能夠順利找到正確的道路並且行在其中,祂已經幫我們設定好GPS系統,就是透過祂的獨生子
耶穌基督成為我們生命的領航員,我們將再次重返到「公義的國度」之中。事實上,這就是救主降生最重要的目的,為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太1:21),使他們能夠再次恢復上帝聖潔子民的身分,好使上帝公義的國度臨到世界。
當然,要重新尋回對上帝(耶穌)「起初的愛」,除了要能夠「重新將眼目定睛於上帝,行走在祂所指示的道路之上」之外,另一個重要也是必要的課題就是要誠心在上帝面前認罪悔改。這也是起初主耶穌開始在加利利地區傳道時所要宣講的重要信息:「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悔改」在原文中有「回轉」之意,在信仰上不只是「轉變心意」,更是指「離棄罪惡,全然轉向上帝」。
我們都知道,若是將乾淨的水倒入一只裝有污水的杯子內,無論我們倒再多乾淨的水於其內,杯子裡面的水都還是污水。除非我們先將杯子內的污水倒掉,並將杯子洗乾淨,這乾淨杯子內所倒入乾淨的水才能保持潔淨。同樣的,如果我們不能先在上帝面前認罪悔改,將老我和舊我完全剷除,我們便無法穿上公義的新袍。誠如耶穌所說:「惟獨把新酒裝在新皮袋裡,兩樣就都保全了。」(太9:17b)
結論
各位兄姊,我們是上帝準備迎接「那歡喜行義,記念主道」的人嗎?當我們在每年待降節期來到時,除了滿心期待主耶穌的降生,感受祂為我們點燃盼望的亮光之外,我們也該做好什麼樣的預備工作呢?這個預備工作絕對不只是做好禮拜堂的聖誕佈置,不只是舉辦一場隆重的讚美禮拜和充滿歡樂的聖誕慶祝會,而是我們有否將眼目定睛於上帝,誠心在祂面前認罪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