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 星期四

上主的自我啟示—我是…(4)

日期:2020/11/15

經文:約翰福音十章11-18

11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12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13雇工逃走,因他是雇工,並不顧念羊。14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15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捨命。16我另外有羊,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17我父愛我;因我將命捨去,好再取回來。18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

 

引言

 在電影心靈小屋〉中,當男主角 麥肯帶著大兒子 賈許大女兒 凱特以及小女兒 蜜思來到一個風景區馬特諾瑪瀑布時,他在賈許凱特慫恿之下,向蜜思講述了一則有關瀑布如何形成的〈印地安公主〉的故事

 從前有一位印第安公主,他非常美麗,這個公主老酋長唯一女兒,而他是個很大印地安人部落首領,後來有一年夏天,一種可怕瘟疫在大地蔓延,來勢兇猛,就連最強壯勇士們患了病,他們處在死亡的邊緣,所有酋長們聚到一起商量想辦法

 公主父親講到一個預言,只要有一個酋長女兒,為她的子民獻出生命瘟疫才能結束。經過漫長的爭論,他們知道無法開口提出這樣的要求。但當公主聽說了這個預言之後,她知道必須這麼做,因為她非常愛她的子民

 一天早上,她爬上懸崖毫不猶豫地跳了下來,第二天早上,部落的人開始迅速痊癒患病者開始能下床了,人人都很高興。但酋長知道他的女兒不見了,他知道她做了什麼,他很傷心眼淚沿著臉龐流下來,他呼喊著,要求能紀念女兒犧牲印地安大神被他的眼淚深深感動回應了他的祈禱馬特諾瑪瀑布就是這麼形成的

 「犧牲捨己」一直是基督信仰核心價值,若沒有主耶穌甘心捨命,我們今天仍在罪惡之中,如同剛才〈印地安公主故事瘟疫所苦部落子民一樣。如今我們可以坦然無懼來到上帝面前敬拜讚美,就是因為主耶穌犧牲的愛」,為了將上帝的百姓撒但的捆綁中贖回,祂選擇走上十字架。今天就讓我們繼續透過主耶穌所說「我是好牧人」來認識上主的自我啟示

 

牧羊人與雇工的差異性

 對於畜牧為業猶太人而言,羊群除了是他們的身家性命財產),必須生命全力保護牠們的安全之外,羊群多寡也象徵他們的身分地位,擁有愈多羊群的人,在眾人面前也愈被人尊崇大財主)。一般來說,擁有眾多羊群的人都會僱用牧羊人為他們看管牧放羊群,這時,牧羊人就得要小心謹慎,免得羊群走失受傷,否則他們就得按價賠償

 據猶太人傳統說法受僱看管羊群牧羊人若是遇到羊隻猛獸攻擊吞噬時,只要他們能夠拿出野獸撕碎證據,就不須承擔賠償的責任(出22:13)。問題是,當羊群真的遭遇野獸攻擊時,牧羊人為了考量自身的安全,他們多數還是會而逃,畢竟人的性命還是比較重要。這也是耶穌為何會說「若是雇工,不是牧人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來,就撇下逃走」(v.12)之原因

 主耶穌為了區別自己與猶太宗教領袖法利賽人)的身分差異性,祂開宗明義的指出:「我是好牧人好牧人捨命……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我的也認識我。」(v.11,14)一個真正顧惜羊群牧羊人,他會將所有的羊群視為己出,並且生命保護牠們的安全

 主耶穌在此我認識我的,我的也認識我」來形容天父上帝之間關係:「正如認識我,我也認識一樣」(v.15a)。誠如俗話所說:「母子連心、父子連性」,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承接父母血脈習性,在某種程度父母都會知道我們的想法思維,而我們也都能了解父母喜好期許。因此,耶穌一切作為都能夠反照出上帝的心思意念

 在《聖經》中「認識這個字無論在希伯來文יָדַע)或是希臘文γινώσκω)的用法上,都是指向關係的建立以及生命的交流」,而不單指一般通過感官以及思想所得到的「認知」。比如說當我說,我認識蔡英文總統,有可能我只有新聞媒體報章雜誌看過,但實際上我並沒有與她有直接的接觸交往。這種「認識」就只是知道」,並不是聖經》所要表達的「認識」之意。

 也因著耶穌世人完全的認識——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了上帝的榮耀,祂決定自己的生命成為贖罪祭,將世人從罪惡裡救出來耶穌順服上帝的安排「道成肉身」來到世界,就是為了顯明上帝世人慈愛。因此耶穌甘願自己捨命」,以完成上帝預備成就救贖計畫。這個「捨命」是來自耶穌權柄,但這並不是結束,因為祂有權柄自己的生命取回,就是從死裡復活

 或許對猶太人來說,主耶穌以「大衛的子孫」之身分來到他們當中,是為了實現舊約先知所說關於彌賽亞預言,這位彌賽亞再次統治以色列,並恢復大衛王朝盛世。只是,在上帝完美的計畫中,不單只有猶太人主耶穌拯救的對象,而是全世界的人都有份。誠如天使曠野牧羊人所報的喜信:「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路2:10

 因此,耶穌明白的指出:「我另外有,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v.16)從耶穌親近罪人醫好那些猶太人視為不潔淨的病人看來,祂並不認同上帝的救恩停留猶太人選民)而已,因為「上帝愛世人世界),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約3:16a)。彼得也說:「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3:9b)。

 可惜的是,猶太人不認同上帝的救恩是「普世」的,就好像有些教會牧師會將某些特定的族群拒絕於「恩典的門」之外一樣,這並不是福音所要傳達的目的以及要帶出來的果效。我們應該要接納所有的人都有領受福音機會,如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所說:「我們信,教會上帝子民團契,蒙召來宣揚耶穌基督的拯救,做和解的使者,是普世的,且根植於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而成為盼望的記號。

 

我是好牧人

 各位兄姊,主耶穌用「我是好牧人」的啟示,讓我們在信仰上什麼省思呢?主耶穌曾指出:「一個人若有一百隻羊,一隻走迷了路,你們的意思如何?他豈不撇下這九十九隻,往山裡去找那隻迷路的羊嗎?若是找著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他為這一隻羊歡喜,比為那沒有迷路的九十九隻歡喜還大呢!」(太18:12-14

 的確,在我們尚未認識主耶穌之前,就好像是那隻走迷路的羊,在羊圈外任意妄為偏行己路,我們以為那是一種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豈料,有許多強盜豺狼虎視眈眈要將我們殺害吞噬。所幸主耶穌這位好牧人因為愛我們,甘心冒著生命的危險,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的性命),將我們從死蔭之地尋回免致遭遇死亡。祂再次帶領我們回到羊圈裡給予妥善的照顧餵養保護

 誠如保羅所說:「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7-8主耶穌也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15:13)既然我們已經被這位好牧人從罪惡中尋回拯救,就要緊緊跟隨祂聽從祂的聲音,如此一來我們才能夠得到充足的餵養,在羊圈裡享有豐盛的生命

 雖然主耶穌不在我們當中持續給予生命的餵養,但祂有吩咐使徒將自己的教訓言行教導所有的信徒遵守,並藉著聽道行道來顯明我們真是主耶穌門徒。此外,主耶穌也在教會中設立許多領袖牧養祂的羊群,誠如保羅所說:「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1-12

 因此,當我們決心信靠主耶穌救恩重新回到羊圈裡成為上帝的百姓之後,我們仍要持續信仰上成長進步,使靈命益發成熟穩健,才不致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弗4:14)。教會牧者就是代表主耶穌扮演牧羊人角色,為要幫助信徒可以得草吃有水喝,以培育每位基督徒都擁有健康成熟靈命

 但問題是,有多少人在成為基督徒之後是真的用心跟隨基督?我們平時花多少時間在研讀聖經》、尋求真理?我們是否有積極參加禮拜參與教會生活,並透過各種培育課程建造自己的靈命

 從前美國有位大學教授,他非常相信演化論學說,也認同教育具有能力,甚至還說可以猴子教育成人。於是他就養了一隻猴子,讓牠穿上人的衣服起居生活像人一樣睡覺時是在床上吃飯時是坐椅子,也使用刀叉學人的言語猴子善於模仿一舉一動,儼然像一個人。但究竟牠只能像人,不能說牠是人,因為牠的心沒有改變猴性還在

 當教授猴子身旁監視時,牠吃飯用傢伙教授離開,牠還是用手抓著吃;當教授看著睡覺時就睡在床上教授走了,牠還是喜歡睡在地上。因為生的終究還是不能把牠教育成人,除非能夠把牠的心變成人心,有了人性,自然就成為人的樣式。然而那大學教授只能教牠不能人的生命給他不能重生牠,因此最終牠還是一隻猴子

 同樣的,在我們尚未成為基督徒之前,我們身上所穿的舊人罪人),擁有舊的性情被罪捆綁);但當我們決定主耶穌拯救自己的性命之後,我們就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這新人必須在每天的生活中持續與連結,並且領受祂的教導,在聖靈幫助之下不斷成長蛻變,如此才能愈來愈像基督耶穌

 主耶穌曾說:「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太11:12)各位兄姊,我們是一個「努力」的基督徒,或是一個「馬虎」的基督教徒?如果我們信仰態度馬馬虎虎毫不在意,如何能夠讓人相信信耶穌」是一件很美好令人羨慕的事呢?如果我們信耶穌之後生命仍是穿著舊人的性情」,仍與信耶穌之前生命沒有分別誰會在意自己有沒有信耶穌

 既然主耶穌說:「我另外有,不是這圈裡的;我必須領他們來,他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群,歸一個牧人了。」這意謂著每位基督徒也都是一位小牧童有責任使眾人聽見福音並且帶領他們重回主耶穌羊圈之中,因為他們也是主耶穌要拯救羊群,需要主耶穌餵養照顧

 

結論

 各位兄姊,主耶穌這位「好牧人」因為愛我們,為了將我們從罪惡之中拯救出來,祂甘心捨棄自己的生命,使我們可以重回天父上帝家中享受一切的福分。雖然我們已經藉著耶穌基督救恩重新獲得一個新的生命,但這不表示我們在信仰這條道路上就已經滿足完全了。我們仍需竭力追求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為要使我們可以成為一個成熟的基督徒

 主耶穌呼召我們來跟隨祂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要我們如同牧人一樣出去尋找那些迷失的羊群,使所有上帝的子民都能夠回到祂的家中,因為上帝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3:9);凡是上帝所賜的人主耶穌一個也不失落(約6:39)。為此,我們必須更積極的裝備自己建造整全的信仰根基培育愈來愈成熟的靈命隨時隨地勇敢走出去成為主耶穌見證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