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2日 星期五

上主的自我啟示—我是…(10)

日期:2021/03/14

經文:約翰福音十四章1-14

1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2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3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4我往哪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5多馬對他說: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往哪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6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7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8腓力對他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9耶穌對他說:腓力,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你怎麼說將父顯給我們看呢?10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你不信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父做他自己的事。11你們當信我,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即或不信,也當因我所做的事信我。12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父那裡去。13你們奉我的名無論求什麼,我必成就,叫父因兒子得榮耀。14你們若奉我的名求什麼,我必成就。

 

引言

 或許我們都曾玩過吹牛」的撲克牌遊戲,這遊戲原則上是四個人一起玩。遊戲開始時會將撲克牌分成四等份每人13張牌,並且將有四張同樣數字的牌先整理出來。接著,第一個人開始出牌要將牌面朝下),並說自己所出的是什麼牌(如三張A、一張10),然後第二個人第一個人所說的牌接著出牌,並且說「加幾張(一張、兩張」,依此類推

 在玩牌的過程中若有人懷疑出牌的人所拿出來的牌是在「吹牛(沒有所說的那麼多」,其他人就可以挑戰出牌的人並翻開牌來看。若是翻開的牌正如出牌的人所說的,挑戰的人就要將這些牌收回;若是翻開的牌並不如出牌的人所說的,出牌的人就要桌面上所有的牌都收回。我們常常可以藉著這個遊戲認清」是那位最會吹牛」的人。

 俗話說:「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話雖如此,我們真的有足夠的智慧能力分辨何為「」,何為「」呢?前一陣子網路上流傳著化妝前、化妝後」的影片,從每位化妝者臉上所下的功夫,我們真的只能用讚嘆」來形容,「化妝」果然有鬼斧神工之妙,可以使醜小鴨變成天鵝」。只是,當我們看到這些人在卸妝之後素顏」的面容時,常常都會「嚇一大跳」!

 有一個諷刺中國製造的都是假商品笑話提到,某天有一個人因為想不開,於是就去買了一瓶農藥來喝。然而,因為農藥假的,這個人喝完之後並沒有死去。為了慶祝自己大難不死,後來又去買了一瓶酒來喝。可惜的是,這瓶酒也是假的最後這個人竟是因為喝到假酒死去

 其實,信仰有時也必須面臨真假」的問題,我們是否都能清楚辨明?

真理在何處?

 在上主日的講道中,我們提到主耶穌所說「我是道路」之主題,在此主耶穌明白地指出自己就是「唯一」一條通往上帝國道路,若不藉著這條路」,沒有人能夠天父上帝那裡去,或者說是真實認識天父上帝)。這是基督信仰核心價值,誠如彼得所說:「除祂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4:12

 既然如此,我們要如何知道自己已經行走在這條路上」了呢?就是要能夠「認識耶穌認識真理」。耶穌告訴門徒:「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祂,並且已經看見祂。」(v.7)過往在講道中曾分享認識這個字原文所要表達的是「藉由在經驗中之體認」的意思,在此耶穌使用現在式動詞,意即這是一個「持續存在的事實和經驗」。

 其實當我們在讀《約翰福音》時或許不難發現整卷書內容就是在描寫耶穌是上帝的永恆之道」(太初有道,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1:1),並且祂「成為人的樣式,住在我們當中」(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1:14作者目的是要本書的人耶穌基督上帝的兒子,並因為這樣信獲得永恆的生命(約20:31)。

 因此,當耶穌說「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時,是希望門徒已經從祂自己與他們同在那麼長的日子裡認識真理,也認識天父上帝。根據希臘文古抄本,這句話有包含耶穌門徒責備的語氣你們若真的認識我——其實你們到如今是應該認識我的,可惜並沒有——就必認識我的),以及表達一個期許作一個假設你們一旦認識我以後,也將會認識我的)。

 然而,從多馬腓力回應啊,我們不知道往哪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求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耶穌聽了之後似乎感到有些失望。的確,好歹這些門徒已經跟隨耶穌三年多的時間,他們也曾親耳聽見耶穌充滿權能教導親眼看見耶穌所行神蹟奇事,怎麼會在耶穌即將受難之前,這些門徒還是不認識自己的老師

 或許耶穌此刻的心境,我們多少可以稍微理解,尤其是身為父母老師的人。當我們花很長的時間教導自己的小孩做一件事或是教授學生做某個題目,但他們卻是怎麼教不會不能理解時,我們很有可能就會耐不住性子,甚至會說出一些傷害他們自尊心,如「你怎麼那麼笨、你有沒有在用腦、你到底有沒有用心在學、教畜牲都比教你容易」。(如果我們曾說過類似的話,求憐憫。

 於是,耶穌多馬說:「我與你們同在這樣長久,你還不認識我嗎?人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你怎麼說將顯給我們看呢?」(v.9)對於門徒竟然也和那些不信懷疑猶太人一樣,耶穌表達了對門徒失望,也帶著幾分的責備。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的比喻理解耶穌的心情:一個已經吳寶春師傅學了三年多如何做麵包學徒,某日被要求做出一個麵包時,他竟然說「什麼是麵包」。

 為此,耶穌再次提醒門徒自己與上帝的關係:「我在裡面,在我裡面,你不信嗎?我對你們所說的話,不是憑著自己說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做祂自己的事。你們當信我,我在裡面,在我裡面;即或不信,也當因我所做的事信我。」(v.10-11

 的確,凡是真正認識耶穌就是天父上帝兒子的人絕對不會懷疑耶穌具有行神蹟使人相信福音能力,尤其是那些曾經跟隨過耶穌門徒。不但如此,門徒被賦予耶穌同等的能力,去各地宣揚救恩好消息。這正是耶穌門徒所說聖靈降臨之後應許:「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做的事,信我的人也要做,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因為我往那裡去。」(v.12

 

我是真理

 各位兄姊,我們對自己所信仰耶穌基督是否有清楚和正確的認識?我們對基督信仰論述真理是否也可以有清楚和正確的辨識能力?其實要對耶穌基督真理清楚和正確的認識辨識能力方法無他,就是熟悉上帝的話語。誠如保羅所說:「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後3:16-17

 我們知道建造房屋最重要的就是要立好地基,如此一來房屋才能堅固安穩不怕任何風吹草動耶穌曾以〈兩種根基〉的比喻提醒所有祂的教導又去做的人,要像一個聰明的人房子蓋在磐石上,而不要像一個無知的人房子蓋在沙土上;因為蓋在磐石上的房子總不倒塌,但蓋在沙土上的房子卻會在經歷風吹雨打水沖之後倒塌,並且倒塌得很厲害(太7:24-29)。

 同樣的,基督信仰根基必須建造基督這個磐石πέτρα)之上,而不是建造彼得這塊小石子πέτρος)上。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羅馬大公教會天主教誤解耶穌所說「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的意思,以致至今他們仍將彼得視為建造教會磐石。其實耶穌所要強調的是祂才是教會磐石地基),而所有承認耶穌基督」的門徒都是其上建造教會小石子

 不可否認的,有些人總是會將《聖經》的內容斷章取義,將神學思維視為真理,將神學家解讀視為真理。這就好比「瞎子」的比喻,每個人因為觸及大象部位不同,對於大象形體也會有不同的描述詮釋。因此,要對真理上帝的心意)有全面性理解,就不能只從自己喜好自己關心議題探討上帝應該是怎麼樣的神、祂應該要怎麼做」。

 身處於二十一世紀教會基督徒該如何聖經》中的教導上帝的心意探討這個世代的諸多議題,或許這是我們必須嚴肅面對無法逃避的事。我們無法否認每個世代中都會有不同議題產生,也在這些議題當中我們得重新做信仰反省。但我們的信仰絕不是議題牽引,而是必須以上帝的話語根基,從上帝歷史中作為思想每一個議題信仰意義

 或許我們都曾聽聞此敘事,有人瑞士神學家 巴特Karl Barth):「你是如何預備主日講道的?巴特回答:「我一手拿《聖經》,一手拿報紙」其實此敘事正確的內容根據Time雜誌〉的文獻,也就是1963531巴特普林斯頓神學院講詞,他說:「年輕的後輩神學家們,拿起你的《聖經》,也拿起報紙。兩者都讀,但是要用你的《聖經》解讀你的報紙

 其實巴特的話是要提醒基督徒信仰生活的必要連結常讀報紙目的除了可使傳道人基督徒知道當下生活處境消息,更可使傳道人講道以及基督徒生活不致社會產生脫節最重要的是幫助我們更加認識人性發掘世界

 比如說最近發生在台灣社會議題——藻礁公投連署,因中油打算桃園 觀塘工業區興建第三個天然氣接收站提供台電大潭電廠作為發電。但生態學者保育團體卻站出來反對,他們認為這會破壞當地的藻礁生態起初長老教會 教社委員會幹事同意參與公投連署,後來除了因不符合長老教會程序,也發現連署行動乃是某政黨政治操作而宣告中止

 我們該如何藉由此議題從《聖經》的教導上帝的心意信仰反思呢?或許我們都知道在《創世記》的記載中有提到人類被賦予治理土地以及管理一切有生命活物責任。但「治理」和「管理」並不是依自己的喜好來做事情,而是了解上帝起初創造整個世界生態系狀況,並且要能夠控制自己的慾望適當管理環境,成為忠心好管家,才不致於耗盡一切資源摧毀了整個地球

 

結論

 各位兄姊,這個世界到處都充滿似乎而非的事,我們該如何分辨真偽呢?特別是在這個後現代思維充斥社會中,一些人不再有所謂「非黑即白」的觀念,而是認為許多事都有其「灰色地帶」,這對於身為基督徒的人而言,有時還真的是很大的挑戰。還好主耶穌有對我們說「我是真理」,因此,只要我們能夠完全認識祂,並且常常與祂連結,必然可以曉得祂的心意

 基督徒無法避免得要面對社會上的諸多議題,因為我們也是這個社會一份子。當然,這些議題也會在教會中被人談論,以致我們必須好好正視這些議題,而不能將之置身事外。只是,身為耶穌的門徒,我們必須耶穌教導真理)來看待一切的議題,而不是用自己主觀的感受認定上帝會怎麼處理這些議題,因為那只是將上帝形塑為自己所期待形像

 求聖靈幫助我們熟識真理連結真理,如此一來,我們才能有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不致世界的謊言誘惑撒但厲害之處就是牠也會化妝成光明的天使」(林後11:14),如果我們愈認識真理愈親近真理,自然不會被欺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