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4日 星期四

上主的自我啟示—我是…(9)

日期:2021/03/07

經文:約翰福音十四章1-7

1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2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3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4我往哪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5多馬對他說:主啊,我們不知道你往哪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6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7你們若認識我,也就認識我的父。從今以後,你們認識他,並且已經看見他。

 

引言

 當我們有家人受徵召服兵役時,一定都有機會前往新兵訓練中心面會自己的親人。以往因軍營國家極為重要要塞,一般人絕不可能隨隨便便就進入營區參觀拜訪,只有在家人面會時才會對外開放。因此,當我們來到人生地不熟營區時,根本不曉得該去哪裡探望親人。這時,我們就會看見一些新兵手舉著一塊上面寫著「請跟我來」的看板,只要跟著他們就不必擔心迷路

 在以往科技尚未如此發達時代裡,要前往我們未曾去過的地方,總是會手拿著一張該地地圖仔細地研究一番,待確定要行走的路線之後,我們才能順利抵達目的地。雖然一路上我們還是會搞不清楚方位或是走錯路,但至少看著地圖行路還是比較不會迷路。這對今日習慣使用導航找路的人而言,或許會感到不可思議。但我們也不能否認導航系統有時也會出錯以致迷路

 如果說人生的旅途也是在行走一條路,那麼這條路通往何處,有沒有人可以指點迷津,或許是我們都想要知道的事。特別是當我們走到人生的盡頭時,究竟哪裡才是我們最後的歸宿清朝有位才子金聖嘆臨刑時感到前途茫渺,對於未來一無所知,在恐懼徬徨之際寫出兩句詩:「黃泉無客店,今夜宿誰家?」這兩句話可代表人在面對死亡時的懼怕死後靈魂不知要往哪裡去

 因此,許多宗教信仰成為眾人面對此一問題時的解套方法。只是,多數宗教信仰無法清楚地指出死後該何去何從,畢竟沒有人教主信仰者)曾在死後回來告訴大家死後的世界如何?只有基督信仰中的主耶穌曾經歷死亡,並且從死裡復活,所以祂可以正確地告訴每位信靠祂的人將來要去的地方今主日就讓我們繼續透過主耶穌所說「我是道路」來認識上主的自我啟示

 

耶穌去為要預備的住所

 耶穌在世上傳道三年多的時間裡,曾三次門徒表示自己雖然會被交給祭司長長老文士受難,但祂會在三天之後復活。遺憾的是,門徒根本搞不清楚狀況,因為他們的心智尚未聖靈開啟。當耶穌門徒一起吃完逾越節晚餐之後,耶穌對他們說:「你們都要跌倒了」。只是,身為大弟子彼得不以為然大聲的指出:「我就是必須與祢同死,也總不能不認祢。」(可14:27,31

 或許彼得以為耶穌一定會因為他所說的這番話給予肯定讚賞,只是沒想到耶穌竟然對他說:「你願意為我捨命嗎?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認我。」(約13:38耶穌的話猶如一盆冷冰冰的水澆滅了彼得心中的熱情,就好像我們小時候滿懷希望地爸爸媽媽說:「我長大之後要做……」,可是他們卻冷冷地回應我們說:「做夢吧你!

 其實耶穌並不是故意要打槍彼得給他難堪,而是要提醒他不要太過自信,以為自己一定可以承受跟隨主之後必須面對逼迫苦難逆境,即使「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可14:38)。的確,在彼得尚未遇見復活後的耶穌之前,他總是憑著血氣說話行事,直到他真正面臨生死關頭時,他才驚覺到自己其實是非常軟弱的。

 或許我們在教會中常會遇見類似像彼得這樣愛說大話的人,他們總是喜歡牧師長執提出許多意見,或是認為教會還可以再進行哪些事工。然而,當教會開始積極推動一些事工並且邀請這些人出來參與服事時,他們又躲得遠遠的,甚至找各種理由推諉拒絕,似乎這事與他們毫不相干這類的人就好像台灣一句諺語形容的:「雞卵無,放雞屎有。

 雖然彼得曾有過三次不認」的經驗,但耶穌並沒有因此而將他逐出師門,反而讓他可以親眼看見自己復活的形體,且多次與自己同席吃飯建立、恢復關係)。最重要的是,耶穌除了吩咐彼得要「餵養、照顧主的群羊,祂更指出彼得將來也會為了福音的緣故犧牲自己的性命

 當然,不只是彼得無法理解關於耶穌將要受難之事,其他門徒也同樣是一無所知。因此,當耶穌告訴門徒即將離去被人釘十字架、受死)時,所有的人都還以為耶穌只是要暫時離別前往某處像以往一樣到各地傳道),但耶穌在此卻是指明自己即將經歷死亡埋葬下到陰間,那不是一處門徒可以到的地方。

 不知各位兄姊小時候是否有父母走散經驗,當我們與父母一起外出百貨公司遊樂場風景區時,因為自己一時貪玩或是剛好被某些東西吸引轉移注意力,而當我們回過神時才發現自己已經找不到父母身影了。我相信,那時我們一定會感到相當恐懼害怕

 同樣的,當耶穌指出自己將要離去門徒心境也一定有著像找不到自己父母小孩那般的焦慮不安,如果耶穌今後不再帶領他們,那他們該何去何從呢?難道他們要回去家鄉從事原來的工作,或者再去跟隨其他的老師

 為了堅固門徒信心耶穌門徒說:「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上帝,也當信我。在我父的家裡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我往哪裡去,你們知道;那條路,你們也知道。」(v.1-4

 這話聽在實事求是(多疑」的多馬耳裡似乎不太能夠明白,於是他問說:「啊,我們不知道你往哪裡去,怎麼知道那條路呢?」(v.5)或許我們會認為多馬是一個「生性多疑」的門徒他曾要求要親眼看見的傷口),但他只不過是反應出門徒不敢提出疑問。也因為多馬疑惑耶穌再次明白的指出:「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那裡去。」(v.6

 在此,耶穌提醒門徒幾件事(1)耶穌並不是要去一處未知的地方,而是回到天父的家(2)耶穌回到天父的家是為了幫門徒預備住處,使他們將來也和祂一同住在那處(3)耶穌會再次回到門徒的身邊,並且接他們回到天父的家(4)耶穌門徒通往天父的家唯一的媒介

 

我是道路

 各位兄姊,當主耶穌說「我是道路……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那裡去」時,我們是否有真的認識這句話所要闡明的意義呢?我們真的相信主耶穌引領我們與天父上帝相遇重回天父懷抱)的管道嗎?

 近幾年來,隨著愈來愈多人罹患所謂的「文明疾病」,許多人開始重視養生之道,(講難聽一點就是怕死啦!)因此我們常常可以在電視媒體廣播電台看見聽見許多關於「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的廣告。(過去在高雄牧會期間,有位長輩因為聽廣播電台節目而買了許多成藥在家堆放。)這些健康保健食品都會特別標榜有哪些功效,但問題是誰敢保證每個人吃了都有效

 其實信仰也是如此,或許我們都曾非基督徒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只有信耶穌才能上天堂基督教怎麼那麼鴨霸(排他性)!」的確,在許多宗教信仰之中,幾乎都是自我修行、靈性提升、公益行善」的方式來幫助自己將來可以天堂或是有更好的輪迴。只是,有誰敢保證自己所做的都足夠或是達標了?再者,該由「」來評斷必須做到什麼程度才能得到果效?其實沒人敢回答

 然而,主耶穌卻能夠明確地指出:「我是道路……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那裡去」,因為祂是天父上帝兒子,只有祂才知道通往天國之路,如祂所說:「因我知道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與原為一…」(約8:14,10:30)。在希臘原文中「道路(ὁδὸς這個字前面有加上一個定冠詞the)」,代表它的絕對性,意即「耶穌絕不是許多條通往上帝的途徑橋樑其中之一,而是唯一」。

 英國有一女王 維多利亞,很得人民愛戴。有一小孩,常常聽到母親講說女王的事,很想去看女王。一天,他就自己一人走到白金漢宮門前想要進去,兩位高大衛兵就將他攔住並問他要做什麼小孩說他要見女王衛兵大聲呵斥說:「不行!不行!小孩只好坐在王宮外面哭泣

 那時,有一個人走來,問他為何哭泣。他說想要去見女王,但衛兵不准他進去。那人說:「不要緊,你拉住我的衣角,拉緊了跟我走。」那人帶他走進宮門,這次兩位高大衛兵沒有攔阻,那人也沒說什麼話,只是一直走進去

 到了女王寶座前,他叫了一聲母親」,接著說「這個小孩要看你」。小孩就是這麼容易到了女王面前瞻仰女王丰采接受女王恩賜。原來那個小孩進入王宮的人就是女王的兒子,也就是以後的英王 愛德華七世

 同樣的,主耶穌也是我們得以來到上帝面前的唯一管道,因為祂上帝的兒子,只有祂才真正知道進入上帝國度路徑,有祂的引領我們絕對不會受到任何攔阻,一定能夠順利見到上帝瞻仰祂的容面接受祂的恩賜,並且以祂為樂。誠如保羅所說:「我們既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和好,也就藉著祂,以上帝為樂。」(羅5:11

 事實上,關於耶穌所說「我是道路」這個絕對性宣告,除了讓我們確定耶穌身分使命,這是《聖經》的中心信仰價值。只不過,這個信仰價值卻也造成基督教其他宗教思想之間的張力誤會。簡單來說,基督信仰強調的就是「人無法自救」,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3:23)。因此,必須透過無罪的主耶穌成為橋樑才能聖潔的」上帝見面

 可惜的是,人心因驕傲自負不願接受上帝所提供最簡單」的方法,反倒是絞盡腦汁想要找到自以為至好」的方法。雖然世人不斷地想用自己的方法,諸如善行道德宗教哲學等來尋求上帝的豐盛的生命,但總是得不著。因為沒有人敢說他的方法絕對正確的,沒有人敢保證做了這些之後就已經足夠完全了。誠如《聖經》所說:「有一條路,人以為正,至終成為死亡之路。」(箴14:12

 或許我們都會同意,如果今天我們要前往一處陌生之地,有一位曾經去過的人主動提出要帶我們前往,我們一定會非常高興心存感激,因為我們可以省去許多找路的時間,也可以避免走許多冤枉路

 

結論

 各位兄姊,主耶穌已經明白地指出自己就是那位引導我們認識天父上帝返回永恆國度媒介我是道路),凡是接受救主生命的主的人,都要再次被上帝稱為祂的兒女。誠如《聖經》所說:「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約1:12

 這是上帝所賜恩典,給那些願意用信心領受的人,我們毋須付出任何代價就可以前往上帝永恆的國度居住。因此,我們不要再試圖用自己憑空想像方法和一些徒勞無功修練行為來尋得永生之道,這些都沒有任何幫助。如保羅所說:「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上帝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8-9

 主耶穌已經為我們預備好那「最後的住家」,如祂所說:「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我們是否願意跟隨這條路前往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