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2日 星期四

聖經中的婦女—來自邊緣的聲音(9)

日期:2021/08/15

經文:路加福音十章38-42

38他們走路的時候,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女人,名叫馬大,接他到自己家裡。39他有一個妹子,名叫馬利亞,在耶穌腳前坐著聽他的道。40馬大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就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他來幫助我。41耶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42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

 

引言

 我相信,我們都曾受朋友邀請到他們家作客吃飯的經驗。通常當我們來到朋友家時,一定會看到女主人廚房裡面忙進忙出,而男主人則是坐在客廳與我們談天說地,直到女主人來到客廳大喊一聲開飯囉」之後,我們就會被請到餐桌上就定位享受餐桌上美味佳餚。但此時我們也看到女主人早已累到沒有食慾,更不用說她怎麼可能還有精神與我們聊天

 不過,在外送平台非常便利的今天,朋友邀請到家裡作客吃飯時,不一定仍由主人親下廚,只要事先手機訂好餐點告知送餐時間,在等候的過程中主人就不用獨自一人待在廚房,我們可以盡情的聊天直到外送人員將點購的餐點送抵家門口,接著我們就可以大快朵頤,好好的享受用餐的美好時光

 其實,我們都希望親人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吃飯的時候,大家都可以愉快的用餐,而不會只有哪個人廚房忙得暈頭轉向,或是邊煮邊埋怨都沒有人可以給予協助。這兩年我們家在農曆過年年夜飯時,都是採用訂購年菜」的方式免得媽媽又得在廚房忙得天昏地暗的。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家人更多的時間聊天分享,也可以減輕媽媽煮飯的辛勞

 當然,有些飯局卻是讓人感到不是很自在,比如說和女朋友父母親一起吃飯,和公司主管一起吃飯,和酒品很差的人一起吃飯,和不喜歡的人一起吃飯。如果我們不能愉快的心情享受飯局之中時,我們的五臟六腑可能會提出嚴重的抗議了。我們不會否認吃飯需要有好的環境好的氣氛,否則再怎麼令人垂涎佳餚也會令人反胃,甚至不想要餐桌前多停留片刻

 

何為生命最有價值的?

 關於今天我們所讀的經文,是一段教會老信徒熟悉故事,而許多牧師也常使用這段經文分享,不過多數的見解都是勉勵兄姊在教會參與服事時千萬不要像馬大一樣那麼愛碎唸,而是要學習馬利亞安靜聆聽主耶穌教導。然而,《聖經》的作者 路加似乎沒有這則故事講完,他並沒有指出馬大馬利亞二人到底誰是誰非

 有學者曾為這個故事做了幾種結論

 (1)馬大憤然奪門而出,讓每個人餓肚子

 (2)馬大坐在耶穌腳前,和馬利亞一樣保持靜默,但讓每個人餓肚子

 (3)馬利亞感受到馬大的需要,起身到廚房去幫忙,把耶穌獨自留在客廳,不再理會祂的教導,不再聽祂的話

 (4)耶穌也感受到馬大的需要,就把祂更重要的教導暫時閣下,起身到廚房馬大馬利亞

 我相信,上述這些結論不能令人感到滿意,畢竟《聖經》的內容故事、言談、詩歌)都是具有教導性啟示性的,絕不能世人的眼光理解

 從《約翰福音》十一章5節所說「耶穌素來愛馬大和她妹子馬利亞)並拉撒路」,我們可以知道耶穌這個家庭非常密切關係連結。的確,在耶穌傳道生涯三年多的時間裡,祂常常門徒來到伯大尼且在馬大馬利亞家庭休息,這正是經文一開始描述。因此,有學者認為這個家庭耶穌門徒補給站,只要他們在各地結束忙碌的福音工作後,就會回到馬大馬利亞家庭充電

 其實在《四福音書》的記載,我們常會看到耶穌門徒傳福音過程中,每隔一段時間耶穌就會帶著門徒避開人群退到曠野,然後教導他們一些信仰課題。有鑑於此,我相信當耶穌門徒來到馬大馬利亞家庭時,祂也一定會找時間教導門徒。既然馬大馬利亞也是耶穌門徒,而她們平時又不可能跟在耶穌身邊,因此,馬利亞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門徒一起領受教導

 反觀馬大,她正忙於伺候耶穌門徒的事,但因事情太多而感到忙亂不堪以致心情紛亂經文並沒有告訴我們馬大忙於什麼伺候正式的服事),一直以來,我們都會認為馬大是在廚房裡預備晚餐的事。在耶穌的時代婦女通常都會忙於家庭內務事情,因此,當有人進入家門之後,她們要先幫客人洗腳,接著帶領客人就座準備吃飯用的器具食材,最後還要料理餐點

 既然如此,伺候耶穌門徒的事絕不可能只落在馬大的身上,因為在這個家庭裡還有另一個婦人——馬利亞,她理當分擔馬大服事,可是她竟然是耶穌的腳前坐著聽祂講道。這時已煩躁不安馬大再也無法忍受馬利亞那種事不關己態度,於是她直接來到耶穌面前向祂投訴:「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祢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v.40

 記得小時候媽媽廚房準備晚餐時,剛好那個時間是播放卡通影片的時間,因此我和大哥都會坐在客廳緊盯著電視。有時媽媽突然廚房大叫「某某某,幫媽媽雜貨店調味料」,或是「某某某,過來幫忙擺碗筷盛飯」。只是,因為電視節目吸引力實在太大了,以致我們二人都沒有任何動靜。這時媽媽就會從廚房出來直接電視關掉,以執行她交代我們的任務

 若是當時我和大哥正在爭搶自己想要看節目,而媽媽剛好是大哥去做事時,我就會可以一人獨享觀看喜愛的節目。當然,有時事情並不會如己所願,因為大哥會用威脅的口吻叫我去做事,否則就要痛扁我一頓。這時,我就會跑去媽媽投訴大哥惡行惡狀,不用說,他後來就會「討皮疼」了。

 或許,馬大以為自己「合情合理」的投訴會得到耶穌正面回應,並且請坐在腳前馬利亞前去幫忙馬大。但事與願違耶穌反而是對馬大說:「馬大馬大!妳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v.41-42)其實耶穌並沒有責備馬大服事不對的,而是要提醒她「上帝的話語是一切事奉的基礎和根本」。

 耶穌明白的指出,祂進入馬大馬利亞家庭中並不是要成為客人,而是要成為主人,是為了要分享上帝的話語。因此,祂希望馬大也可以馬利亞一樣,先安靜受教與主親近,然後她才能夠用正確的態度服事主人

 

來自邊緣的聲音—馬大和馬利亞

 各位兄姊,在教會服事的過程中,我們都是用什麼樣的態度參與呢?我們是扮演馬大角色或是馬利亞角色呢?這兩者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

 或許以往我們都會期待自己不是喜愛發牢騷馬大,而是安靜主耶穌面前坐著馬利亞;似乎馬大不良示範馬利亞首推之選。只是,在整個故事當中耶穌並未批評馬大不該在祂來拜訪時給予貼心的伺候,也未曾提到後來祂是否也有鼓勵馬利亞加入伺候的行列。事實上,耶穌在此只是要提醒我們服事之前應該做好什麼樣的預備以及服事當中應該持有什麼樣的態度

 在剛才有提到,馬大馬利亞位於伯大尼住處耶穌及其門徒經常造訪的地方,在這裡耶穌除了可以與門徒身心靈獲得充份的休息之外,祂也可以利用時間檢討門徒在各地傳福音遇到的狀況,並且給予他們信仰上造就。這對平時不能長時間跟隨耶穌身邊的馬大馬利亞而言,肯定是她們領受上帝國信息絕佳機會。可惜的是,馬大沒有這樣的看見

 我們不難發現,有些人在剛開始加入教會之後就汲汲營營想要參與教會的服事,或許他們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報答主恩,又或許是為了獲得教會接納肯定,又或許是為了刷存在感。雖然牧者都會鼓勵教會的兄姊參與服事,但牧者更期待的是在參與服事之前,大家都可以在信仰上接受裝備和造就,否則我們很容易就因為一些磨擦衝突不願服事或是離開教會

 過去某教會就曾發生因服事者不明白服事的意義而做出令人傻眼荒腔走板服事某主日某教會長老邀請一位擅長拉小提琴青年禮拜開始時演奏序樂曲,只是禮拜時間都已經到了都還不見這位青年司會長老等了十分鐘之後決定要宣佈開始禮拜。此時,這位青年慢條斯理的從禮拜堂門口走到台前拿出小提琴開始演奏

 奏畢,就在司會長老開始宣讀宣召文時,他就小提琴收好,然後又緩緩的離開禮拜堂。此時,司會長老禮拜堂內所有的兄姊都看傻了眼。當然,從此這位青年不再教會邀請參與禮拜音樂服事,顯然他的信仰服事態度很大的問題

 另外,愛餐服事也是教會內經常會發生服事者諸多怨言情形尤其是廚房內有兩位婦女)。因此,有些人才會將在廚房參與服事的人比喻馬大,因為他們「伺候的事多,心裡忙亂」。我們不否認這些願意花時間預備教會愛餐的兄姊之辛勞,畢竟廚房真的是一處非常悶熱充滿油煙的地方,特別是夏天待在廚房內工作根本就是一種極大的考驗

 有鑑於此,有些教會禮拜後不再提供愛餐,或是改以外燴買便當的方式解決愛餐問題。如此一來,所有來參加禮拜的兄姊才能專心敬拜上帝,而不再只有某些人待在廚房內忙碌犧牲自己敬拜上帝的時間。我們每主日來到教會目的不正是要敬拜上帝領受祂的話語餵養我們乾渴靈命嗎?

 因此,我們不要主耶穌提醒我們「馬大馬大!妳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而是要讓祂稱讚我們「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主耶穌的意思並不是不鼓勵我們參與服事,而是在服事之前要先好好裝備自己,當我們能夠正確的認識上帝明白祂的心意,我們才能夠擁有正確的服事態度,在所行的各樣事上得到祂的喜悅

 剛才有提到,「上帝的話語是一切事奉的基礎和根本」,我們千萬不要讓教會個人事務上的忙碌活動分散或者佔去了應該用在上帝話語上注意時間。現在有許多教會主日都有增設許多堂禮拜,為的是讓教會的兄姊可以先敬拜上帝,爾後再參與各項聚會服事團契主日學膳食)。

 此外,參與服事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證明我們擁有什麼特殊的才能其實一切的才能都是上帝賜予的恩賜),而是為了回應上帝無條件的恩典。如果服事只會為我們帶來無謂的擔心」,以及內心的「煩躁不安」,甚至影響到我們與上帝的關係,若是如此,那真的不如不要做了。

 

結論

 猶太人非常重視與人同席吃飯這件事,因為這是他們彼此建立關係甜蜜時光,因此能夠被邀請某家庭一起吃飯的人,肯定與這個家庭有緊密的連結,我們可以從耶穌門徒經常出入馬大馬利亞家庭得知此事

 同樣的,我們在每主日也是主耶穌邀請來到上帝的大家庭中,為的就是享受上帝為我們預備豐盛享宴,我們是否有用歡喜的心恭敬的心領受這頓大餐呢?只有當我們先與上帝建立關係之後,才能明白祂的喜好,並且擁有正確的服事態度,而我們的服事也才能更加得力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