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0/06
經文:以弗所書五章15-20節
15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無知的人,要像智慧的人。16要把握時機,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17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18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要被聖靈充滿。19要用詩篇、讚美詩、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地讚美主。20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上帝。
引言
古有云:「謹慎能捕千秋蟬,小心駛得萬年船。」〈老莊哲學〉這句話的釋義是:「謹慎的人可以捕到上千隻難捕的蟬,小心的人可以駕駛萬年的船而不沉。」一般是用來比喻「小心謹慎不容易出錯,能長久平穩發展下去」。
的確,從小到大我們在做任何事時,父母或長輩都會提醒我們:「要小心謹慎!」比如說,吃飯的時候不要說話或嘻鬧,免得噎到或嗆到;走路的時候要注意周圍的狀況,不要低頭或四處張望;考試的時候要確實了解問題之後再作答,不要用自己的以為來解題;與人發生衝突的時候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不要逞一時之快而兩敗俱傷。
在這次休假期間,有兩個上午我都是單獨一人爬山(太平山、拉拉山),這麼做的原因除了是不想被吵雜的人聲影響我浸淫在大自然中,更是為了從上帝所造的萬物聆聽祂的聲音和啟示。但我們都知道單獨爬山是非常危險又不明智的行徑,若是途中有什麼意外狀況發生時將會孤立無援。正因為如此,我非常留意自己所行走的每一個步伐,免得失足跌落山谷中。
其實基督徒都必須要謹慎過每一天的生活,因為「主耶穌快要再來」,如果我們在主耶穌再來時不能成為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就會被祂丟到外面黑暗裡哀哭切齒。此外,如果我們在主耶穌再來時無法用聖潔、更新的生命迎接祂,我們將無法與祂同在樂園裡享受永生的福氣。
棄絕無知,做智慧人
今天所讀的這段經文是保羅向以弗所信徒在「成為光明的子女」這個課題的另一項教導,保羅提醒弟兄姊妹「要謹慎行事」(v.15a)。「謹慎」這個字在原文中是指一個人小心翼翼,嚴格把持做事的分寸,惟恐行事為人不符合基督徒該有的形像。有些譯本將此字譯為「小心自己的行為、留心自己的生活」,而「不要像無知的人,要像智慧的人」(v.15b)是進一步說明這個思維。
接著保羅說明了智慧的人具體的行事原則。
首先,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v.16)。「愛惜光陰」原文是「把握時機」的意思,是一個商業用語,指商人一旦遇到好的機會就會將商品全部買下。耶穌曾用比喻指出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又好像買賣人尋找好珠子,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太13:44-46)。
希臘有一個象徵機會的雕像,長像非常怪異。雕像是一個雙腳和背上都長有翅膀、額前留有長髮、後腦卻是光禿的青年,這樣的呈現是在說明「機會當前就要趕緊抓住」。保羅要基督徒「愛惜光陰(把握時機)」是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也就是說基督徒在當時的環境中,信仰是很容易受到影響而再次走向「敗壞生命」的回頭路。
初代教會的基督徒一直對「主必再來」這個應許充滿期待,畢竟當主耶穌再來之後,他們就不必再受到肉體的苦楚,可以永遠與主耶穌居住在天上的國度。只是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主耶穌卻遲遲未出現,這使一部分的基督徒產生很大的失落感,漸漸對信仰失去起初的熱忱,最慘的是他們又再次活在以往尚未認識福音的舊生活。
為此,保羅接著指出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v.17)。在邪惡的世代中,基督徒要關心的不再是個人的好處和名聲,也不是賺取金錢和享受安逸的生活,反倒是要能夠仔細分辨何為主的旨意,以及實踐祂所託付的重要使命和工作。一個沒有智慧的人很容易又會沉迷於世俗的享樂,最後在道德上繼續沉淪敗壞,而保羅在此指明「醉酒」是使人做出糊塗行為的主要原因。
其實《聖經》並沒有禁止我們飲酒,甚至我們會發現「酒」在猶太人的日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飲料。然而,《聖經》卻明確的禁止醉酒行為,因為那會使人「越軌、放蕩、敗亡」;因此保羅提醒我們:「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v.18a)。的確,當我們每天打開電視新聞時,總是會看到又有人因醉酒而發生脫序、失態或是暴力的行為。長輩曾提醒:「酒品差就不要喝酒!」
為了避免我們再次被世俗影響,甚至過著終日醉酒、放蕩不羈的生活,保羅勉勵我們要被聖靈充滿(v.18b),意即「接納聖靈的同在和能力,順從聖靈的治理」。而這樣的人具有「用詩篇、讚美詩、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地讚美主。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上帝」(v.19-20)的行為表現。保羅在此使用的複數主詞和現在動詞,指的是每位基督徒都該如此常常去行。
的確,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其生命必然會有保羅所說的行為表現,也可稱之為「被聖靈充滿的生命印記」,而這生命印記其中之一就是心中充滿喜樂。因此,我們不但會常常在日常生活中吟詩讚美上帝,也在同信的弟兄姊妹中同心吟詩讚美上帝。簡單來說,無論人生會經歷何種境遇(順境或逆境),聖靈都會賜給我們喜樂的心學習「在順境中讚美,在逆境中也讚美」。
另一個生命印記就是常常向上帝獻上感謝,我們除了為生活中領受的恩典感謝天父,更為生命因耶穌基督的救贖不住感謝。詩人曾說:「你們要以感謝為祭獻與上帝;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上帝)。」(詩50:14a,23a)一個懂得「凡事謝恩」的人,他會滿足於生命中領受的一切,或多或少,他曉得這都是上帝的恩典賜福。
把握時機的智者
各位兄姊,我們是一個懂得「愛惜光陰(把握時機)」的人嗎?或者我們也沉浸在這個世代所推崇「及時行樂」的潮流之中?或許有些人會認為「及時行樂」就是「把握時機」,趁著年輕、還有強健的活動力之時,盡情的遊玩享樂、各地旅行,賺多少就花多少。千萬不要等到退休有足夠的積蓄之後才想要安排「人生下半場」,因為到那時早已力不從心,甚至成為醫院的常客。
然而,從保羅關於「愛惜光陰(把握時機)」這部分的教導,其前提是「要謹慎行事…要像智慧的人」,而不是用「世界的思維」或「自以為正確的角度」來做決定。那麼,我們該如何成為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社會所認定擁有高智商、獲得高學歷、知名度很高、很會經商賺錢…等等這類的人嗎?其實詩人早已告知:「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聰明人。」(詩111:10)
我們不難發現,當我們想要在21世紀的今天向人提起「敬畏耶和華、遵行他命令」這樣的論點,肯定會被狠狠的打臉,因為沒有人想要繼續活在宗教信仰的框架(約束)之中。對多數人而言,「享受自由、不受限制」才能活出真實的自己,傳統的包袱(倫理道德、宗教信仰、法律條文)只會使人無法喘息,壓抑與生俱來的生命力。
可惜的是,那些期待可以「享受自由、不受限制」的人常常都不能明白「自由」的真正意義。就以保羅所說的「醉酒」為例,我相信大家都清楚「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雖然如此,我們仍會在每天的新聞報導中看到又有人酒後開車拒絕臨檢,甚至肇事逃逸。有些人則是酒後亂性,因一點小事就與人大打出手。的確,喝酒是每個人的自由,但我們在酒後是否能夠自我約束呢?
由此可知,「自由」並不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而是必須能夠先學會「自我約束」,也就是以「不侵犯、傷害他人」為原則。只是,依照人都是「自私的(有罪性的)」之劣根性,若沒有制定一套「具約束力」的規範,這個社會肯定會目無法紀,這正是法律存在的目的。但我們都知道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要改變一個人的思維首先是要能改造他的心。
《箴言》四章23節曾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生命的泉源由心發出。」這段經文明白指出:「只有心思純正的人才能行事端正,而純正的心思是必須與上帝有緊密的連結」。誠如詩人所說:「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詩1:3)一個能夠「愛惜光陰(把握時機)」的智者首先要曉得與上帝建立良好的關係。
那麼,我們該如何知道自己確實與上帝關係良好呢?保羅的回答就是「要被聖靈充滿(接納聖靈的同在和能力,順從聖靈的治理)—常常讚美上帝、感謝上帝」。
在這次休長假期間,有一個主日我前往淡農教會參加禮拜,剛巧那主日是培靈會,由一位來自非洲
奈及利亞的黑人牧師——伊美(Ime)牧師主理。不曉得我們當中有多少人曾參與過黑人基督徒的禮拜(或許我們只在電視或電影中看過)?從伊美牧師帶領會眾吟唱詩歌的過程中,我才真正感受到什麼是「全人敬拜(被聖靈充滿)」,他是用全身上下的每個肢體在讚美、感謝上帝。
伊美牧師提到,他很訝異有些人來到教會中參加禮拜時竟然對上帝沒有熱情,有的是一直低頭滑手機,有的是面無表情的吟唱詩歌,有的是將自己視為局外人。坦白說,剛開始我還真是不習慣這種「全人敬拜」的方式,甚至心裡想著「我在第二堂培靈時要先離開了」。然而,我聽到有一個聲音(聖靈)對我說話「留下來,你需要領受這份喜樂的恩典」。於是我就繼續參與第二堂培靈。
就在我聽從聖靈的聲音繼續參與培靈會之後,我發現自己的心靈漸漸被打開,願意將一切的憂愁、難過和悲苦全然交託給主耶穌,並隨著伊美牧師的帶領吟唱詩歌讚美、感謝上帝(雖然我的動作沒辦法那麼誇張),我感受到自己所遭遇的傷害開始被主耶穌醫治和安慰,也從伊美牧師的分享中聽見上帝要啟示給我的話語。後來我非常享受在這場聚會當中。
各位兄姊,我們無法改變外在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和壓力,有些人面對的是生活的問題,有些人面對的是升學、就業的問題,有些人面對的是家庭的問題,有些人面對的是健康的問題。然而,只要我們願意把握與上帝連結、讓聖靈充滿的機會,主耶穌一定會陪伴我們走過各種試煉與挑戰,誠如祂所應許的話:「凡勞苦擔重擔的人都到我這裡來,我要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
結論
先知
以賽亞曾吩咐以色列百姓說:「當趁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他,在他接近的時候求告他。」(賽55:6)各位兄姊,「愛惜光陰(把握時機)」並不是這個世界所說的「及時行樂」,而是在人生有限的日子裡尋找那位賞賜生命的源頭——天父上帝,並與祂重新建立和好的關係。如此一來,我們才不會蹉跎歲月、浪費生命,甚至失去上帝所應許永生的福分。
一個生命重新與天父上帝連結的人,也會是一個「改頭換面(新造)」的人,因此,他的言行舉止不再憑著自己的血氣和情慾,他會被聖靈充滿,明白上帝的旨意。最重要的是,他的生命不但會常常讚美上帝、感謝上帝,他也會在信仰群體(教會)中天天與所有的弟兄姊妹一起口唱心和的榮耀上帝的名,見證主耶穌的救贖恩典。各位兄姊,讓我們都能學習成為「把握時機的智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