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2/16
經文:馬可福音一章14-20節
14約翰下監以後,耶穌來到加利利,宣講上帝的福音,15說: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要悔改,信福音!16耶穌沿着加利利的海邊走,看見西門和西門的弟弟安得烈在海上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17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18他們立刻捨了網,跟從他。19耶穌稍往前走,又見西庇太的兒子雅各和他弟弟約翰在船上補網。20耶穌隨即呼召他們,他們就把父親西庇太和雇工留在船上,跟從了耶穌。
引言
俗話說:「名師出高徒。」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出自於「某位名師」的門下,因為那代表自己也擁有與「名師」同等的名聲和地位。還記得國小都尚未畢業前,我父母就開始打聽我即將就讀的國中有哪位「名師」?甚至透過「關係和管道」要將我安排到「這位名師」的班級,使我可以在「這位名師」的指導之下,將來考取知名的高中。
事實上,當我剛升上國一時,才發現原來班上有八成的同學都是透過「關係和管道」得以進入「這位名師」的班級,因為他們的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在「這位名師」的指導之下,在將來考取知名的高中。
可惜的是,並不是每位出自「名師門下」的學生都能有好的表現(我就是其中之一),在三年後高中聯考的戰役中,我們班的同學幾乎都考取公立高中(當時台北市的公立高中只有十所),只有不到十位同學(班上有59位同學)落榜,而我就是其中一位。
正當我計劃就讀私立五專的前夕,我父母又聽取「這位名師」的建議,他說:「郭明智是一個讀書的料,最好是送他去重考班再衝刺一年,到時他肯定能考取一所好學校。」就這樣,父母幫我報名重考班(日佳補習班),而我就成為電影〈國四英雄傳〉裡面的男主角,在重考班渡過我人生中極為悲慘的一年。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名師」的高徒,有時「名師」也會根據那人的素質、品格來決定是否收他為徒,免得在將來「名師的招牌」被某位不成材的學生毀了。因此,當「名師」決定要收某人成為學生時,一定會先認識他、了解他,一方面是確定是否要收他為徒,另一方面是思考要用什麼方法來教導他。或許這就是孔老夫子所說的「因材施教」吧!
同樣的,當耶穌要揀選門徒的時候,一定也會用很長的時間來觀察、認識、了解他們,畢竟他們將來都要為福音出征,除了要有過人的勇氣,更要有願意順服的心。
耶穌呼召四位漁夫
在今天經文的開始作者提到:「約翰下監以後,耶穌來到加利利,宣傳上帝的福音…」(v.14)這句話顯示施洗約翰「為主開路的預備工作」已完成,如今《馬可福音》將進入本書的核心——耶穌「傳道事奉」的開始。如果以一首樂曲來形容《馬可福音》,施洗約翰的工作就是序曲,耶穌基督的事奉就是主曲。
在此作者並未指出施洗約翰為什麼會被關進監獄,他只用「約翰下監」這一句話簡單帶過。然而,我們可以從《路加福音》的記載得知,施洗約翰是因「責備希律王娶了兄弟之妻—希羅底」而被收在監裡(路3:18-20)。
就在此時,耶穌來到加利利,宣傳上帝的福音,說:「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v.15)從經文的敘述得知,耶穌與施洗約翰的工作內容明顯不同,施洗約翰是呼籲眾人必須認罪悔改,也就是心意完全轉向和改變,這是一個必要性的準備動作,為要領受且信靠耶穌所宣講上帝國的福音。
就像一杯充滿雜質的水,無論我們再倒入多少乾淨的水進去,杯內的水都還是會有雜質,永遠不可能像乾淨的水一樣。除非我們將這杯充滿雜質的水倒掉,並將杯子清洗乾淨,然後再倒入乾淨的水,我們才能夠喝到一杯真正乾淨又沒有雜質的水。
只是,要宣講上帝國福音的服事,單靠耶穌一人並不容易,祂需要尋找一些有才能且願意委身的人來與祂同工。於是,耶穌就開始尋覓可以成為自己左右手的人選。
作者說:「耶穌沿着加利利的海邊走,看見西門和西門的弟弟 安得烈在海上撒網;他們本是打魚的。耶穌對他們說:來跟從我,我要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他們立刻捨了網,跟從他。耶穌稍往前走,又見西庇太的兒子 雅各和他弟弟 約翰在船上補網。耶穌隨即呼召他們,他們就把父親 西庇太和雇工留在船上,跟從了耶穌。」(v.16-20)
或許我們想要知道,耶穌揀選門徒的條件是「隨機取樣,沒有特定的目標,看見誰就揀選誰」,還是「心裡早已預定好某些特定的人——對耶穌已經有相當程度的認識,並且願意委身於祂的人」。如果從這段經文的描述我們大概會認為:「耶穌揀選門徒的條件似乎就只是一種隨機取樣,沒有特定的目標,看見誰就揀選誰」。
因此,祂只是在沿著加利利海邊走路時,遇見西門、安得烈和雅各、約翰這兩對兄弟,然後就隨機的揀選他們。然而,《約翰福音》的內容卻有更深入的剖析,作者特別指出西門和安得烈原本是施洗約翰的門徒,而當施洗約翰告訴他們二人耶穌就是「上帝的羔羊」時,他們隨即跟從了耶穌(約1:35-42)。由此可知,早在耶穌呼召西門和安得烈成為門徒之前,他們已經知道耶穌的身分,也因此,當耶穌在加利利海邊呼召他們時,他們隨即放下手邊的工作,跟從了祂。
至於雅各和約翰為何在耶穌呼召時也會立即回應,有學者認為因二人的母親 撒羅米就是馬利亞的姊妹,他們與耶穌是表兄弟的關係。因此,當耶穌招呼雅各和約翰時,他們沒有理由不挺自己的表兄弟。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雅各和約翰同為西門和安得烈補魚的同伴,在他們一起工作的過程中,西門和安得烈多少曾分享關於耶穌的事,因此,他們對耶穌也有相當程度的認識。
無論如何,耶穌絕對不會無緣無故就呼召西門、安得烈、雅各和約翰成為祂的門徒,祂一定透過禱告和仔細評估之後才會做如此的決定。我們不難發現,在〈福音書〉中,每當耶穌要做重要決定時,一定會先退到曠野禱告,尋求上帝的心意。
但會不會也有一種可能,就是當耶穌在曠野接受撒但試探的那四十天裡,祂也在為尋找適合的門徒人選求問上帝,也因此,耶穌在傳道事奉的開始,就可以很果斷的揀選四位門徒,而他們也在耶穌升天之後,不只是成為初代教會中重要的使徒,更為了福音的緣故紛紛走上殉道之路(除了約翰)。
一生無悔的抉擇
各位兄姊,當耶穌呼召西門、安得烈、雅各和約翰時,似乎也宣告了他們將來的命運。的確,「跟隨耶穌」並不是一條易路,雖然這一路上會經歷許多不同的境遇,或順境、或逆境,但這絕對是我們「一生無悔的抉擇」。誠如保羅所說:「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腓3:8b),既然我們決定跟隨耶穌,就表示我們願意與祂一同出生入死,成為祂的得力助手。
或許,有人對於要全心全意跟隨耶穌仍感到遲疑和不安,因為耶穌曾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8:20;路9:58)如果跟隨耶穌會影響三餐溫飽和家庭生計,那麼,還有誰願意勇敢的放棄一切來跟隨祂呢?對西門和安得烈而言,「補魚」是主要的經濟來源,如果他們放棄謀生的工作,將來該靠什麼來過生活呢?這真的是一件很頭痛的問題。
只是,當耶穌呼召西門和安得烈跟從祂時,他們似乎沒有任何遲疑,經文指出「他們就立刻捨了網,跟從了祂」(v.18)。如剛才所提及的,西門和安得烈會有這種立即性的行動,是因為他們對耶穌的身分已有清楚的認識和了解,他們才會立刻捨了網(謀生工具),跟從耶穌。他們知道,還有比「補魚」更有意義的事等著他們去做,那就是「得人如得魚一樣」。
不可否認的,有些人誤以為要「跟隨耶穌」就是必須放棄原有的生活(如家庭、工作、課業等),這使他們感到相當困惑。但事實上,耶穌從未要求我們必須放棄原有的生活,也沒有要求每個人都得要獻身成為全職事奉者。耶穌希望我們知道,生命除了原有的生活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事——讓更多的人可以認識上帝國的福音。
以保羅為例,他本是以製造帳棚為業,當他領受耶穌的呼召之後,並沒有因此就放棄原來的工作,他是一邊工作維持自己的生計,又一邊與猶太人和希臘人分享上帝國的福音(徒18:2-4)。由此可知,耶穌所說「得人如得魚」的真正意涵,是透過我們現有的身分或目前的職業來參與福音事工。因西門和安得烈是以「補魚」為生,所以耶穌才會用「得人如得魚」的比喻來邀請他們。
我相信,如果今天耶穌所呼召的人是農夫,祂一定會用「得人如收割農作物」的比喻來邀請他們,因為耶穌是一位說比喻的高手。事實上,耶穌希望每位跟隨祂的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工作崗位成為福音的見證人。這也再次提醒我們,如果我們的生命沒有因為接受耶穌成為救主之後而改變,我們就無法用重生的生命來見證福音的甘甜。
此外,當耶穌呼召雅各和約翰時,經文提到「他們就把父親 西庇太和雇工留在船上,跟從耶穌去了。」(v.20)雖然這裡並未說明雅各和約翰是否有向父親和雇工交待什麼事情,但我相信,他們一定有請父親能夠成為生活上(提供日用所需)和精神上(為他們禱告)的後盾,使他們可以全心跟隨耶穌。的確,家人的支持絕對是我們跟隨耶穌的最大動力,使我們在服事的道路上無後顧之憂。
記得當我決定要讀神學院時,我們家庭的經濟正面臨極大的困境。於是我問家父,如果我去讀神學院是否會造成家庭更大的負擔?因為註冊費、書籍費、住宿費和生活費都是一筆很大的開銷。但感謝主!家父家母對此事都給予支持和肯定,而我們也都相信上帝的恩典永遠夠用。
當然在此同時,我也獲得屬靈家庭——士林教會(母會)的支持,每學期都能提供學雜費的補助。再加上每學期都還有神學院所提供的獎學金,因此,每學期家裡所要負擔的註冊費只要一萬多元。至於書籍費和生活費的部份,也在我一年級下學期開始到地方教會實習之後,由實習助學金中獲得充足的供應。
最重要的是,自從我進入神學院就讀,一直到畢業後在教會服事的這段日子,家人和母會都持續為我代禱,成為我生活上和精神上的後盾,使我在跟隨耶穌的這條道路上可以恩上加恩、力上加力。事實上,從我決定讀神學院的那一刻起,就一直經驗保羅所說「主的恩典夠我用」(林後12:9)的奇妙旅程,因為上帝就是「耶和華以勒」的上帝,祂早已為我預備好一切所需。
在此我要提醒弟兄姊妹,如果我們的親人目前有參與教會服事,我們就是他們最大的支持與後盾。盼望我們可以成為他們的助力,而不是阻力。他們有機會可以參與教會服事,是上帝特別的恩典與揀選,因此,我們必須時時為他們禱告,使他們可以更加得力,並享受服事所帶來的甘甜滋味。
結論
各位兄姊,跟隨耶穌絕對是我們一生無悔的抉擇,只要我們願意將生命的主權交給祂,祂一定會為我們的人生負責到底。耶穌呼召我們並沒有要求放棄原有的生活;有些人被呼召是要成為全職的服事者,有些人被呼召是要在工作崗位上為主作見證。無論我們是什麼樣的身分,都要用生命在宣揚上帝國的福音,都要成為福音的見證人。
此外,我們也要成為教會服事者的支持。無論是我們本身或是家人,以及教會內的弟兄姊妹,有機會參與教會服事是上帝極大的恩典。可惜的是,我們有時真的很少給參與服事的人支持、鼓勵,甚至是肯定,最糟糕的是竟在背後批評、責備,甚至是潑冷水。我們都希望在服事中可以獲得支持、鼓勵和肯定,如此一來,我們才會更用心、更積極的參與和投入。
求聖靈幫助我們,可以成為教會服事者的後盾,使他們的服事可以恩上加恩、力上加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