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何西阿書十三章1-16節
1從前以法蓮說話,人都戰兢,他在以色列中居處高位;但他在事奉巴力的事上犯罪就死了。2現今他們罪上加罪,用銀子為自己鑄造偶像,就是照自己的聰明製造,都是匠人的工作。有人論說,獻祭的人可以向牛犢親嘴。3因此,他們必如早晨的雲霧,又如速散的甘露,像場上的糠粃被狂風吹去,又像煙氣騰於窗外。4自從你出埃及地以來,我就是耶和華-你的神。在我以外,你不可認識別神;除我以外並沒有救主。5我曾在曠野乾旱之地認識你。6這些民照我所賜的食物得了飽足;既得飽足,心就高傲,忘記了我。7因此,我向他們如獅子,又如豹伏在道旁。8我遇見他們必像丟崽子的母熊,撕裂他們的胸膛。在那裡,我必像母獅吞吃他們;野獸必撕裂他們。9以色列啊,你與我反對,就是反對幫助你的,自取敗壞。10你曾求我說:給我立王和首領。現在你的王在哪裡呢?治理你的在哪裡呢?讓他在你所有的城中拯救你吧!11我在怒氣中將王賜你,又在烈怒中將王廢去。12以法蓮的罪孽包裹;他的罪惡收藏。13產婦的疼痛必臨到他身上;他是無智慧之子,到了產期不當遲延。14我必救贖他們脫離陰間,救贖他們脫離死亡。死亡啊,你的災害在哪裡呢?陰間哪,你的毀滅在哪裡呢?在我眼前絕無後悔之事。15他在弟兄中雖然茂盛,必有東風颳來,就是耶和華的風從曠野上來。他的泉源必乾;他的源頭必竭;仇敵必擄掠他所積蓄的一切寶器。16撒瑪利亞必擔當自己的罪,因為悖逆他的神。他必倒在刀下;嬰孩必被摔死;孕婦必被剖開。
引言
在我們人生的歷程之中,身邊總是會有許多不一樣的條例在規範著我們。比方說:在家庭,我們就要遵守家庭倫理規範;在學校,我們就要遵守學校規範;在軍中,我們就要遵守軍紀規範;在國家社會,我們就要遵守法律規範。當然,這一切的條例不只是要消極地約束我們不能做的事情,更是積極地幫助我們可以成為正直的人。誠如《創世記》四章7節所說:「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如果我們心中所存的都是慈愛、良善、公正的意念,很自然地,我們所行出來的必當利益自己、造就他人。相反的,如果我們心中所存的都是怨恨、嫉妒、紛爭,很自然地,我們所行出來的只會危害社會、損人又不利己。
我很喜歡《聖經 箴言》一開始所說的那段話:「以色列王大衛兒子所羅門的箴言:要使人曉得智慧和訓誨,分辨通達的言語,使人處事領受智慧、仁義、公平、正直的訓誨,使愚人靈明,使少年人有知識和謀略,使智慧人聽見,增長學問,使聰明人得著智謀,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懂得智慧人的言詞和謎語。敬畏耶和華是知識的開端;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箴言1:1-7)
所羅門王可以說是以色列王國最有智慧的國王。當上帝問所羅門:「你願意我賜你什麼,你可以求。」的時候,所羅門回答:「求你賜我智慧,可以判斷你的民,能辨別是非。」(王上3:5,9)上帝對所羅門向祂所求的,並不是為自己求壽、求富,也不求滅絕仇敵的性命,而是只求智慧這一件事上感到相當喜悅。於是,上帝不但應允了他所求的,還將他所沒有求的也全賜給他,只要他願意永遠跟隨智慧的源頭-耶和華上帝。
一個有智慧的人,必然會遵守各樣規定,善盡自己的本份,而不會到處找法律的漏洞,時時游走在法律的邊緣,甚至是以身試法,或是操弄法律。綜觀古今中外那些不遵守規定的人,他們最後的結局必然逃不過法律的制裁。即使他們不被法律定罪,最後也會每天過著提心吊膽、疑神疑鬼的生活,因為他們無法逃避良心的譴責、法律的制裁。基督徒一定要學習所羅門王,成為有智慧的人;基督徒更要清楚明白,唯有上帝才是智慧的開端,唯有遵行上帝話語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
忘恩背義、驕傲自負
當以色列人在約書亞的帶領之下,從約旦河的東岸進入迦南地之後,他們好像一陣強烈的旋風,讓約旦河西岸亞摩利人的諸王,和靠海邊迦南人的諸王聞之喪膽、色變,因為耶和華上帝成為以色列人的元帥,在他們的前頭爭戰,他們可說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我們可以從今天經文一開始所說「從前以法蓮說話,人都戰兢,他在以色列中居處高位…」(v.1)的這句話得知,以色列人在進入迦南地之後所帶來的震撼力。這樣的震撼力並不是因為以色列人有多麼強大的軍力,說句難聽一點的,他們根本就像是一群從埃及地逃出來的難民,哪裡有什麼精良的武器裝備,更不用說他們根本就沒有受過什麼專業的軍事訓練,哪裡能夠抵擋敵人的強大戰力。
誠如詩人在《詩篇》六十篇12節所說:「我們倚靠上帝,才得以施展大能,因為踐踏我們敵人的就是他。」以色列人能夠在進入迦南地之後橫掃千軍,是因為倚靠上帝全能的手為他們爭戰。
只是好景不常,當約書亞和那些曾經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諸事的長老死了之後,以色列人開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離棄了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惹耶和華發怒。以色列人去事奉巴力已經算是得罪上帝了,只是他們不因此而感到滿足,他們甚至開始為自己鑄造偶像。
在今天經文第2節如此說:「他們罪上加罪,用銀子為自己鑄造偶像,就是照自己的聰明製造,都是匠人的工作。有人論說,獻祭的人可以向牛犢親嘴。」究竟是誰讓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奴隸的生活?究竟是誰在曠野中賞賜各樣的食物使他們飽足?究竟是誰帶領他們進入應許之地?究竟是誰使他們豐衣足食、五穀豐收?這些問題對以色列人而言,已經不再值得他們放在心中記念了。
好像經文第6節中所說:「這些民照我所賜的食物得了飽足;既得飽足,心就高傲,忘記了我。」安逸、富足的生活讓以色列人的心充滿了自負與驕傲,而自負與驕傲所帶來的就是背叛,背叛的結果將是自我敗壞、自取滅亡。
《箴言》十六章5節說:「凡心裡驕傲的,為耶和華所憎惡。」《以賽亞書》二章12節也說:「必有萬軍耶和華降罰的一個日子,要臨到驕傲狂妄的。」以色列百姓的驕傲自負,對上帝的忘恩背義,已經讓祂忍無可忍,祂的刑罰必要速速臨到,祂要透過歷史上最慘絕人寰、極為殘酷的亞述人攻擊他們,他們必擔當自己的罪,倒在刀下,嬰孩必被摔死,孕婦必被剖開。
的確,當人處在安逸、富足之時,最容易產生驕傲自負的心,也最容易受到撒旦的攻擊,始祖亞當和夏娃就是最好的例子。當上帝完成所有的創造之後,祂將亞當和夏娃安置在伊甸園中,他們在那裡享受上帝所預備的一切,不愁吃、不愁穿,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生活。上帝唯一禁止他們做的事,就是不准他們吃分別善惡的果實,因為他們吃的日子必定死。只是,他們寧可聽信蛇的話,認為上帝只是危言聳聽,於是將上帝的話當成耳邊風,吃了那不該吃的善惡果之後,上帝便將他們趕出伊甸園,並且承受背叛所帶來的咒詛。
大衛是另一個因為過著安逸、富足的生活而得罪上帝的人。當大衛王朝已經全然穩固之後,大衛就不再親自出兵與敵人爭戰,而改派身邊的大將約押出征。某日,大衛睡到太陽平西才從牀上起來,無所事事的他在王宮的平台上散步。突然間,他看見一位容貌甚美的有夫之婦-拔示巴正在沐浴,於是心中起了淫念,差人去將她帶回宮中,並且與他發生不當的性關係。後來拔示巴懷孕了,大衛為了掩人耳目,便暗地裡將拔示巴的丈夫 烏利亞給除掉,好讓拔示巴可以名正言順地成為自己的妻子。對於大衛的惡行惡狀,上帝差派了先知 拿單去斥責他,並且讓拔示巴為大衛所生的小孩重病而死。
各位親愛的兄姊,安逸、富足的生活,是我們最容易輕忽信仰生活,也是導致我們靈命倒退的時候。因為在安逸、富足之中,我們常常會忘記自己基督徒的身份,忘記基督徒應盡的本份,甚至認為所得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我曾聽過許多基督徒作見證,他們都是在安逸、富足的時候開始離棄上帝,沉溺在淫亂、罪惡的生活之中。他們總是認為自己很有能力,可以掌控一切的局勢,信仰對他們而言可有可無,並不會影響他們的生活。他們甚至認為金錢是萬能的,只要有錢就能夠解決一切的問題。
只是,這一切就像早晨的雲霧、速散的甘露,像場上的糠粃被狂風吹去、煙氣騰於窗外(v.3)。上帝讓他們在自以為最能掌控的情況之下,讓他們付出最慘痛的代價,也在那個時候,他們才重新悔悟,承認離棄上帝是最無知的事。
上帝必要拯救
當我們仔細瀏覽整本《聖經》時,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恆久不變的真理,上帝總是「主動」要與人類建立關係,「主動」要介入人類的歷史之中。祂不願意看見人類沉溺在罪惡之中,也不願意看見人類因為罪惡的緣故,遭受極大的苦楚。雖然以色列百姓選擇離棄上帝,去隨從迦南人的神明,但上帝卻沒有因此而棄絕他們,祂再一次「主動」向以色列百姓發出警告,並且提醒他們說:「自從你出埃及地以來,我就是耶和華-你的上帝。在我以外,你不可認識別上帝;除我以外並沒有救主。我曾在曠野乾旱之地認識你。」(v.4)
上帝與以色列的關係,可以追溯至他們的列祖亞伯拉罕、以撒與雅各。我們可以從《創世記》十二章的記載清楚看見,是上帝「主動」呼召亞伯拉罕,與他建立關係,並且應許要賜福給他,使他成為大國。上帝也「主動」與以撒、雅各建立關係,並且將與亞伯拉罕所立的約定,再一次與他們立約。當以色列百姓離開埃及地,行走在曠野時,上帝「主動」用雲柱和火柱指引他們的道路,使他們不至於在曠野迷路。當以色列百姓來到西乃山下時,上帝更「主動」與他們立約,使他們可以永遠敬拜那位救贖他們的上帝。
我們可以發現,上帝一直「主動」與以色列百姓建立關係,一直「主動」提醒他們要持守〈聖約〉,一直「主動」告誡他們要回轉歸向祂。只是,以色列百姓卻對上帝的「主動」視而不見,甚至故意惹動上帝的怒氣。因此,上帝將不再寬容他們,他們必要承受得罪上帝所帶來的一切審判,他們必要看見背叛上帝所帶來的恐怖結果。
雖然我們知道以色列最後的結局,誠如今天經文16節所記載的,是被亞述人殘酷的殲滅。或許我們會覺得,他們是自作自受,因為他們違背了上帝的命令。但上帝卻依然疼惜、憐憫這群百姓,祂不願意看見祂的百姓受苦,因此上帝依然要「主動」拯救、贖回他們,祂說:「我必救贖他們脫離陰間,救贖他們脫離死亡。死亡啊,你的災害在哪裡呢?陰間哪,你的毀滅在哪裡呢?在我眼前絕無後悔之事。」(v.14)
各位親愛的兄姊,上帝永遠不會在祂的百姓選擇離棄祂時無動於衷,祂絕對會給予適當的教訓,好使那些驕傲自負的百姓學習謙卑、認罪悔改,不要再自以為是,背叛〈聖約〉。上帝更不會在祂的百姓遭受極大的苦難時置之不理,因為祂是憐憫、慈愛的天父,祂疼惜所有的人,不願看見他們為罪受苦,甚至為罪喪命。
因此,上帝願意「主動」與所有的百姓重新建立關係,拯救那些在沉溺在黑暗權勢之下的靈魂,使他們可以脫離死亡;上帝也期待所有的百姓也能夠「主動」尋找祂,重新與祂建立合宜的關係。上帝是慈悲的上帝,只要我們願意回心轉意歸向祂,祂永遠要伸出手來扶持、牽引著我們走正路。
結論
耶穌曾經告誡祂的門徒說:「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太26:41a)基督徒的生活若失去了儆醒,很容易就會被撒旦攻擊,特別是當我們處在安逸、富足的環境之中。當然,我們並不會一下子就感受到撒旦的攻擊,牠會緩慢地、有計劃地讓我們掉入牠精心設計的陷阱之中。就好像當我們將一隻青蛙放入滾燙的熱水中時,牠會立即跳出來,因為熱水讓牠的生命受到極大的威脅。只不過,當我們將一隻青蛙放入冷水中,然後慢慢地加熱時,牠並不會感受到生命有立即的危險,最後,牠就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被煮熟了。同樣的,撒旦也是利用這種方式來迷惑我們,使我們慢慢離開上帝,離開信仰。牠會告訴我們,上帝的話語不是那麼重要,有些事可以用自己的意思來決定;牠也會告訴我們,我們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用自己的能力贏得的,我們的生活有沒有上帝並不重要。牠甚至會告訴我們,我們自己就是上帝,我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掌握自己的生命。就這樣,我們一步一步踏入撒旦的陷阱之中,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愈行愈遠,最後,我們與基督的救恩完全脫離。
各位親愛的兄姊,當我們蒙上帝的揀選,成為基督徒之後,並不是信仰的終點,而是信仰的起點;並不是一帆風順,而是處處充滿危機;並不是原地踏步,而是不斷更新靈命。我們一定要在每天的生活中親近上帝,聆聽上帝的聲音,明白上帝的心意,使我們有智慧辨明是非善惡。當我們違背了上帝的命令時,祂會透過各種方式,主動親近我們、告誡我們、拯救我們,使我們可以重新回到正確的路途。求聖靈幫助我們,將上帝的話語銘記在心,勝過撒旦的各樣誘惑,聆聽牧者的聲音,重回救恩的家庭之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