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日 星期四

聽從主命令(創3)

日期:2016/06/05
經文:創世記二章4-17
4創造天地的來歷,在耶和華神造天地的日子,乃是這樣,5野地還沒有草木,田間的菜蔬還沒有長起來;因為耶和華神還沒有降雨在地上,也沒有人耕地,6但有霧氣從地上騰,滋潤遍地。7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8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9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裡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和分別善惡的樹。10有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從那裡分為四道:11第一道名叫比遜,就是環繞哈腓拉全地的。在那裡有金子,12並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裡又有珍珠和紅瑪瑙。13第二道河名叫基訓,就是環繞古實全地的。14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結,流在亞述的東邊。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15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16耶和華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17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引言
 在許多電影之中,通常在接近整部電影關鍵時刻時,主角都會有一段沉思選擇的時間,往往這段時間也是整部電影轉折點。「魔鬼代言人」就是一部深刻描繪人性正反黑白善惡兩面的經典電影,在整部電影當中,我們可以看見男主角如何選擇他的人生,如何一步一步掉進撒但所設下的網羅裡面。
 由於慾望以及虛榮心的趨使,男主角寧可選擇為有罪的人辯護,將黑的說成白的,以致正義無法伸張。只不過,男主角卻也因為這樣的選擇而失去了心愛的妻子。就在百般的誘惑和折磨之中,男主角最後選擇了維護正義,這使他原本已經絕望的人生,再次出現了另一個轉機
 的確,在我們的人生旅程中,實在有太多選擇需要做決定,而每一個決定都會導致不同的結果選擇並不是用擲骰子或是丟硬幣來決定該何去何從,這樣的選擇只會導致怨天尤人事不關己的心態;選擇是用理性以及道德判斷來決定做哪一件事才是最正確的,這樣的選擇不只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身邊所接觸的每一個人負責
 我非常不認同一句話:「沒辦法!我沒有選擇!」事實上,對一個「心智發展正常」的人來說,這是一句非常不負責任的話。會說這樣一句話的人正意謂著他是一個「沒有行為能力」的人,所謂的沒有行為能力,就是仍有心跳呼吸,卻不能思想失去意識)、不能行動生命延續得依照他人的照顧才能持續),通常這樣的人在醫學上稱為「植物人」。
 上帝同樣給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有選擇的權利,畢竟上帝創造我們的目的並不是要成為一個傀儡,任由祂隨意擺佈。上帝給我們有自由意識可以做決定。做什麼樣的決定呢?就是選擇聽從上帝的命令,或是選擇違背上帝的命令聽從上帝命令的人,無疑的,會永遠蒙上帝的祝福,並且領受豐盛的恩典;相反的,違背上帝的命令卻只有一條路,就是進入永刑的火裡。你會怎麼選擇呢?

第二個創造故事
 今天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聖經學者將它稱為「第二個創造故事」的記載(二章4至三章24節),它與《創世記》一章1節至二章3節中「第一個創造故事」的內容有幾個不同點。
 首先,就是人類墮落的開始。在第二個創造故事中,除了可以看見《創世記》的作者再次以「不同的角度(世人的角度」切入來述說上帝對世界的創造之外,他同時也記載了亞當夏娃人類的始祖)如何違背上帝的命令偷吃禁果開始走向墮落滅亡的路徑。這一點與我們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因為人類在墮落之後,除了必須承受上帝的處罰之外,上帝也開始了祂一連串對人類有計劃的拯救行動
 第二,就是上帝名字的改變。在一章1節至二章3節中,上帝的名字是「以羅欣」(ElohimE),這個名字代表上帝擁有超越又無限的能力,在這裡共出現了35次。在二章4節至三章24節中,上帝的名字則是用「耶和華雅威」(JehovawJ),這個名字具有降卑滿有恩慈願意向人顯現垂聽禱告的上帝的意思,在這幾章裡共用了20次。
 「以羅欣」的意義很適合第一個創造故事的內容,因為這段經文的記載正彰顯了上帝創造的權能。「耶和華」的意義則很切合第二個創造故事的內容,在這段經文中我們看見了上帝降下來,與被造的人在伊甸園同行共話
 在第二個創造故事當中,我們並沒有看見上帝用了幾天的時間創造世界,而是簡單的陳述了「創造天地的來歷,在耶和華上帝造天地的日子,乃是這樣。」(v.4作者在此不再用很大的篇幅來詳細說明上帝如何創造世界,他反而將整個創造的重心放在人的創造作者說:「野地還沒有草木,田間的菜蔬還沒有長起來;因為耶和華上帝還沒有降雨在地上,也沒有人耕地。」(v.5)從這段經文的內容我們可以發現,野地的草木田間的菜蔬還沒有長起來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耶和華上帝還沒有降雨在地上,其二是還沒有人耕地
 於是,上帝使霧氣從地上騰,這霧氣就是地底下的水源,它開始蒸發至天空中形成雨水,降下來形成河流滋潤灌溉所有的土地v.10)。當然,作者在這裡提到,草木和菜蔬生長的關鍵除了需要雨水之外,另一個關鍵就是需要有人在地上耕地,也就是創世記一章2628節所說的「治理、管理」地面;有了這兩個條件才能夠使草木和菜蔬有秩序按照時節地生長起來
 於是「耶和華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v.7)。上帝將人安置在祂所設立的伊甸園中,在這個園子裡有各樣美麗的樹木從地裡長出來,這些樹也能夠出產好吃的果子供給人作食物。上帝還特別在園子裡安置了生命樹分別善惡的樹。(v.8-9
 在上次的講道中有特別提到人類與萬物與眾不同的地方有兩項:其一是人類是依照上帝的形像和樣式所造,其二是人類具有管理世界的責任。在今天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中提到了第三項,就是人類擁有上帝所賜的生命氣息。從《創世記》二章19節的內容當中我們知道,地面上所有各樣的走獸、空中各樣的飛鳥以及人類都是上帝用土所造成的,唯一不同的是,人類具有上帝所賜的生命氣息。因為有這個生命氣息,人類才能成為「有靈的活人」。
 「」所指的就是與上帝團契,講得比較白話一點的意思就是與上帝建立非常親密的關係,也就是非常認識上帝熟知祂所有的喜好和厭惡作者特別強調上帝將吹入人的身上,來說明「生命是來自上帝,失去上帝就是失去生命」這個主題。
 各位親愛的兄姊,你是否與上帝建立非常親密的關係呢?你是否有非常認識上帝呢?你是否熟知祂所有的喜好和厭惡呢?

聽從主命令
 一個能夠「與上帝建立非常親密關係」的基督徒,他的生命必然時時刻刻都會聽從命令教導,因為他知道,一旦他離開了上帝的命令教訓,他就會失去生命永遠與上帝隔絕
 在今天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中,作者教導我們必須遵守兩項上帝的命令,首先就是修理看守伊甸園。關於這項命令,或許我們在上次的講道當中已經有特別提出,就是人類具有管理治理地上萬物的責任,並且人類只是管理者,必須順服遵照造物主方式妥善管理才是。只是,今天我們要從另一個角度來了解,什麼是修理看守伊甸園
 在剛才我們有提到野地還沒有草木田間還沒有菜蔬長起來的原因,除了上帝還沒有降下雨水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沒有人耕地。或許我們要問,既然上帝是萬物的主宰,很自然地,祂一定可以使萬物自然生長,為什麼非得要人來耕地呢?這樣豈不是說上帝不是全能的嗎?的確,上帝既然稱之為全能主宰,祂一定可以使萬物自然生長,這是無庸至疑的。上帝之所以要人耕地好使草木和菜蔬生長最主要的用意,是要人學習使用自己的勞力來贏得日用所需,而不是認為一切都可以不勞而獲
 有一則故事就是在說明「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有一位農夫某天在田間耕田的時候,突然有一隻兔子快速奔馳在田地裡,不知怎麼的,這隻兔子突然很用力的撞上田間的一顆樹,然後就死了。於是,農夫將這隻莫名奇妙撞樹而死的兔子帶回家拿給妻子烹調農夫妻子說:「上天對我們真是太好了!搞不好明天我們還是會有兔子肉可以吃呀!
 因此隔天一早,農夫就抱著一顆期待的好心情坐在田間的樹下,預備等候另一隻不長眼兔子自己撞樹而死。只是,這天並沒有這麼好的運氣,田野間並沒有出現任何兔子農夫不死心,心想:「沒關係!今天沒等到,明天還是有機會的!」就這樣經過了兩天、三天、一個禮拜、一個月,農夫始終沒有再遇見一隻撞樹的兔子。最後,他還是乖乖地回到田裡耕種,以維持家中的生計
 各位親愛的兄姊,天下並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我們不可能不用做任何的事就可以獲得什麼樣的好處。近年來,有許多詐騙集團就是利用人性貪婪」的心,設下了許許多多的陷阱,以致有許多人受騙上當。有些人甚至將自己一輩子辛苦所賺來的積蓄,全都葬送詐騙集團手上。他們深刻地體會到「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話的真正意涵
 使徒保羅曾說:「…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飯。」(帖後3:10b奧古斯丁也說:「懶惰是最大的罪。」上帝要我們修理看守祂所創造的世界,目的是要我們學習勤勞贏得每日所需,而不是成天無所事事好吃懶作,以為不用付出就可以得到成果
 第二就是不可吃分別善惡的果子。關於上帝的這項要求,有許多人感到很困惑。既然上帝知道人會去吃分別善惡的果子,祂為什麼要將它安置伊甸園內來引誘人犯罪呢?這豈不是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嗎?的確,當我們用人的理性來思考這個問題時,一定會覺得上帝沒事找事做。只是,我們實在無法用人有限的智慧理解上帝的作為作者在這裡安插了這段經文的用意,並不是強調上帝到底知不知道人是否會去吃分別善惡樹的果子?正如一開始所說的,第二個創造故事主要是在說明人類墮落的開始
 作者用意是要告訴所有的人,上帝的命令不容被懷疑,也不容被破壞的。一旦人不聽從上帝的命令所帶來的結果,就是死亡v.17)。這個死亡主要的意涵是在說明,人類與上帝關係的破裂人類不希望再聽從上帝的命令不希望再用上帝的方式生活,因為人類自以為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使生活變得更好
 可惜的是,人類並沒有用了自己的方法之後而使生活變得更好,反而是愈來愈糟糕。因為人類的方法充滿了許多的自私慾望仇恨驕傲歧視,這些性格完全與上帝的本質背道而馳,也因此,自從人類離棄了上帝的命令之後不久,發生了人類歷史第一宗謀殺案件該隱殺死亞伯

結論
 各位親愛的兄姊,上帝的命令並不是限制我們的思想行動,上帝的命令是為了要與我們保持緊密的關係,使我們不會被邪惡的勢力所誘惑。《申命記》三十章1114節指出:「上帝的命令並不是難行的,也不是離我們遠的。…上帝的命令離我們非常近,就在我們的口中,在我們心裡…。」的確,當我們將上帝的命令時時放在我們的口中來述說放在我們的心裡來思念的時候,我們絕對不會讓撒但有機可趁
 或許我們會覺得,用「上帝的命令」這樣的字眼,似乎帶有一點威嚇性,讓人有種被限制的感覺。如果我們換另一個方式來思考,將「遵守上帝的命令」改為「領受上帝的賜福」,或許會比較具有親切感。我們都希望擁有領受上帝賜福的權利,但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我們在領受上帝的賜福之前,還是得我們的義務,就是遵守上帝的命令。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將遵守上帝的命令當作是領受上帝賜福的管道時,我們絕不會認為遵守上帝的命令是一項苦差事,反而會將它當作是一種見證上帝恩典的最佳管道

 求聖靈幫助我們,使我們曉得上帝命令的真正意涵,是為了要讓我們得著生命,而不是為了要限制我們的思想行動。我們應當曉得,要善盡自己的本份努力完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不要以為天底下會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唯有殷勤的人才能夠得到上帝所賞賜的一切恩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