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8/13
經文:創世記十二章1-9節
1耶和華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2我必叫你成為大國。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3為你祝福的,我必賜福與他;那咒詛你的,我必咒詛他。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4亞伯蘭就照著耶和華的吩咐去了;羅得也和他同去。亞伯蘭出哈蘭的時候年七十五歲。5亞伯蘭將他妻子撒萊和姪兒羅得,連他們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所得的人口,都帶往迦南地去。他們就到了迦南地。6亞伯蘭經過那地,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裡。那時迦南人住在那地。7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耶和華築了一座壇。8從那裡他又遷到伯特利東邊的山,支搭帳棚;西邊是伯特利,東邊是艾。他在那裡又為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求告耶和華的名。9後來亞伯蘭又漸漸遷往南地去。
引言
許多人都曾有搬家的經驗,而搬家最令人感到麻煩的地方,就是要花許多時間整理舊房子裡面的東西。哪一些東西是應該丟棄的?哪一些東西是應該保留的?打包的時候應該如何分類?應該先打包什麼東西…等等。或許我們會發現,家裡有許多沒有用的東西是在搬家的時候才願意丟掉,或是轉送給其他的人;有許多東西原來是放在什麼地方,難怪一直都找不到。正因為搬家是如此繁雜的一件工作,因此,很多人都會「聞搬家而色變」。
當然,搬家麻煩的地方絕對不只是整理東西而已,令人感到最困擾的莫過於適應新的環境。記得在小學的時候,每學期班上總是會有轉學生加入,他們絕大部份都是因為父親工作換地方的緣故才會轉學,甚至有人在小學六年的期間,就曾經轉過六間學校。情況好的轉學生很快就可以融入新的班級,與同學打成一片;可是情況不好的轉學生就會顯得孤僻沉默,因而最後常常會被同學視為怪痂而不願意與他交往。
此外,從「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更能了解,居住環境對於小孩的影響,也因此,有些家長總是會搬到充滿「文藝、書香氣息」的區域,為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小孩可以被環境感染而前途無量。也難怪許多家長都希望自己可以讀明星小學、明星中學、公立高中和國立大學,因為只有在那樣的環境中才能塑造出比別人更高的成就。
亞伯蘭蒙上帝呼召
今天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創世記》十二章1-9節,就是在描述亞伯蘭如何被上帝呼召,離開自己的家鄉,前往一個陌生的環境居住的故事。在上帝還沒有呼召亞伯蘭之前,他的父親他拉就曾經有過一次家族大遷徙的經驗。原本他拉一家人是居住在迦勒底的吾珥(幼發拉底河下游地區),後來不知道什麼樣的原因,也許是當地發生大飢荒,也許是當地被外族人侵略,也許是上帝呼召他離開拜偶像的環境,他拉就決定帶著全家人離開吾珥,沿著幼發拉底河的上游往西北方行走,準備前往迦南地居住。只是,他們到了哈蘭(米所波大米亞北部)之後就不再繼續前行了,有些學者認為當時因為他拉生了重病,因此他們必須在哈蘭停留居住下來,後來他拉就死在哈蘭(創11:27-32)。
我們無法從經文的記載中得知,究竟他拉一家人在哈蘭住了多長的時間?亞伯蘭到哈蘭的時候年紀多大?唯一有記載的是亞伯蘭在七十五歲的時候才蒙上帝呼召(v.4a )。耶和華上帝對亞伯蘭說:「你要離開故鄉、親族,和你父親的家,到我所指示你的地方去。我要使你多子多孫;他們要形成大國。我要賜福給你,使你大有名望;這樣,人要因你蒙福。祝福你的,我要賜福給他;詛咒你的,我要詛咒他。我要藉著你賜福給萬民。」(v.1-3)
各位親愛的兄姊,如果你是亞伯蘭的話,你會如何回應上帝的呼召呢?或許我們會這麼回答:「喔!親愛的上帝,請祢不要開玩笑好嗎?搬家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呀!我們全家都已經在這裡住了那麼久的時間,早已經習慣這裡的生活了。更何況我又是一個大財主,要打包我所有的財產可是很麻煩的事啊!還有呀!祢說要我搬到祢指示的地方去,可是我對那裡一無所知又人生地不熟的,搞不好還會遇到危險呢!」
的確,對任何人來說,要離開安逸又舒適的生活環境,轉向另一個不確定又沒有安全感的地方去,真的是需要很大的勇氣。或許對於上帝的呼召亞伯蘭當下也曾有疑慮,但最終他還是順從了上帝的心意。
在此我們也可以從上帝與亞伯蘭的對話來思考一件事:「什麼樣的人才能在聽見上帝對他說話之後立刻採取行動?」答案就是:「有上帝有密切關係的人。」我們常常會用「很有默契」來形容一對夫妻之間的互動,也就是說,當丈夫或妻子看見另一半做了某個動作,或是使了某種眼神時,他/她立刻知道對方在想什麼或需要什麼。這是因為他們對彼此非常認識和了解,在生活中也有很好的互動和溝通,因此他們對於彼此之間一言一行都非常的敏感。同樣的,亞伯蘭也是因為對上帝有絕對的認識和親密的關係,才會在上帝開口向他說話之後,毫不猶豫地採取行動。
就這樣,亞伯蘭帶著自己的妻子莎萊、姪兒羅得,以及他們在哈蘭所積蓄的財物和所有的奴隸向迦南地出發。他們到迦南地之後,亞伯蘭繼續他的旅程,來到示劍的聖址,摩利的聖樹附近(;那時迦南人還住在那地方)。耶和華上帝再一次向亞伯蘭顯現,對他說:「我要把這片土地賜給你的後代。」亞伯蘭就在那裡為向他顯現的上帝建了一座祭壇(v.5-7)。
對亞伯蘭而言,耶和華絕對是一位信實的上帝,祂對於自己所應許、承諾過的事情,一定會確實做到。上帝會二度向亞伯蘭顯現完全是為了堅固他的信心,上帝要亞伯蘭知道,雖然迦南人目前還是居住在迦南地,但總有一天他的後代將擁有這塊土地,因為這是祂的應許。就這樣,亞伯蘭就在上帝向他顯現的地方建了一座祭壇敬拜上帝,除了是感謝祂的帶領,使他們可以平安抵達迦南地之外,更是為了感謝上帝應許要將迦南地賜給他的後代子孫。
此後,亞伯蘭又繼續南遷,來到伯特利城東邊靠近艾;他在那裡紥了營,又建了一座祭壇,敬拜耶和華。以後,他漸漸南遷,到了迦南地的南部(v.8-9)。在此我們再一次看見亞伯蘭真的是一位敬畏上帝的人,凡他的腳所踏過之地,必然為耶和華建立祭壇,而不是誇口自己的財富和成就。誠如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所言:「人生以榮耀上帝為目的」,從亞伯蘭的身上我們可以學習到這個寶貴的功課。
萬族因你得福
各位親愛的兄姊,上帝呼召亞伯蘭的目的,就是要使他多子多孫、成為大國、大有名望。他除了領受上帝的賜福之外,也要將使眾人都因他蒙福,這實在是上帝豐盛的慈愛與恩典呀!事實上,我們每一位基督徒被上帝揀選的目的,也是為了要成為眾人的祝福,使他們也可以認識救恩。既然如此,我們應該如何做才可以使萬族因我們而得福呢?
首先就是要與上帝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是基督徒成為眾人的祝福的第一個步驟。上帝是一切福氣的源頭,只有當我們與這個源頭保持連結,我們才能常常領受賜福。要與上帝建立良好關係的方法其實很容易,就是「持續建立」讀經、禱告、團契、禮拜…等等的生活。可惜的是,有許多基督徒雖然知道與上帝建立良好關係很重要,但卻常常都做不到,原因其實不外乎:我很忙、我找不到時間。試問:有什麼事情會比我們與上帝建立關係更為重要呢?
有一則關於水龍頭的故事,被人說了又說。這則故事是這樣的:二次大戰終了之際,來自中國的阿兵哥看見台灣人牆上插著某種東西(水龍頭),很奇妙的是水居然會自己跑出來。於是阿兵哥也跑去五金行買了一個同樣的東西,然後就往牆壁一插,結果一滴水也沒有。阿兵哥很生氣,跑去五金行大吼大叫,怪罪老闆為什麼賣壞掉的東西給他。
這個故事或許讓我們聽了之後覺得很好笑,卻也有值得讓我們反省之處。其實我們常常會像這位無知的阿兵哥一樣,擁有水龍頭,卻沒有連接水塔的水管,如此一來怎麼會有水從水龍頭流出來呢?也就是說,雖然我們自稱為基督徒,可是卻從來都不透過親近上帝(水管)來與上帝(水塔)保持暢通的管道和連結,然後就一直埋怨上帝都不照顧、不保守我們。
試問:沒有接上電源線的電器用品要如何使用呢?沒有加汽油的車子要如何行駛呢?沒有與上帝建立良好關係的基督徒,要如何領受福分,並且將祝福分享出去呢?
要使萬族因我們得福的第二個步驟就是要有好的生命見證,這個步驟是必須連接在第一個步驟之後。也就是說,只有當我們與上帝建立良好的關係之後,才會有好的生命見證出現。台語聖詩254首〈我認救主無驚見誚〉是我非常喜愛的詩歌之一,其中的歌詞有提到:「1.我認救主無驚見誚,好膽干證道理…2.耶穌聖名至貴至寶,世間無名可比…」。身為基督徒必須常常宣認自己身份是獨特的、是分別為聖的,絕對不能再與世俗的罪惡相提並論。誠如使徒保羅所說:「…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你們學了基督……,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心志改換一新……,穿上新人。」(弗4:1,20-24)
從前有一個人去旅行,準備在旅館裡結賬時,他要求櫃枱人員要給他優待的折扣。櫃枱問:「為什麼要給你優待呢?」他就回答說:「我是牧師…」(原來牧師在英美等國家中都可以享有一些優待的折扣),他擔心別人不相信,繼續說:「我可以拿身份證給你們看。」幾個Waiter就說:「不需要了!我們看見你吸煙、酗酒,吃飯時也沒有禱告,難道你真要把我們當成傻瓜,相信你是牧師嗎?」
一個有生命見證的基督徒,大家都會喜愛與他相處、交往,因為從他的身上可以看見聖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5:22-23),也可以看見上帝的賜福(創26:28)。相反的,一個沒有生命見證的基督徒,根本就是耶穌基督最大的敵人,因為他的行事為人都與救恩無關,他仍然用肉體私慾來過生活,以致與他相處、交往的人會認為其實信了耶穌之後也沒有什麼獨特之處。
要使萬族因我們得福的第三個步驟就是要榮耀上帝、高舉基督。什麼是榮耀上帝、高舉基督呢?就是將上帝、基督放在生命中的第一位。也就是說,我們不再將自己的需要、慾望放在優先位置,而是將上帝的命令、耶穌基督的教訓當作是生命唯一的方向和指引;我們可以從亞伯蘭蒙上帝呼召之後遷移的過程學習這樣的功課。雖然亞伯蘭知道前面的路程有許多不確定性,但他仍願意信從上帝的命令和應許,在所到之處都以感恩祭獻給上帝。
基督徒必須知道生命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帝賜予的,因此我們實在沒有什麼是可以拿來當作誇口的工具,如財富、權貴、學歷…等。唯一可以讓我們拿來誇口的,大概就是我們擁有上帝所賜下的恩典與賜福吧!就好像音樂之父-巴哈在每一首曲目完成之後都會寫上一句拉丁文:「Soli Deo Gloria」,意思是:「榮耀歸於上帝」。因為巴哈知道他所有的音樂天賦都是上帝所賜,因此,他的每一首曲目都是為了「榮耀上帝」而作。這也是為何巴哈的音樂在數百年後仍然可以受人尊敬的原因。
結論
各位親愛的兄姊,我們都是上帝揀選的百姓,我們被揀選的目的就是要成為眾人的祝福,這個祝福就是萬民都可以回轉歸向上帝。當然,在我們成為眾人祝福的管道之前,有幾樣功課是必須學習的。就是要與上帝建立良好的關係,這是我們領受賜福唯一的方法,只有當我們擁有祝福的時候,才有能力去祝福他人。接著就是要有好的生命見證,上帝的賜福是必須透過我們的生命見證才能顯明出來,否則我們就只會自欺欺人罷了。最後就是要榮耀上帝、高舉基督,這是我們不斷得到賜福,並且將祝福傳送出去的方式。求聖靈幫助我們的生命真的可以成為祝福的管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