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1/21
經文:約翰福音四章19-24節
19婦人說: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20我們的祖宗在這山上禮拜,你們倒說,應當禮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21耶穌說:婦人,你當信我。時候將到,你們拜父,也不在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22你們所拜的,你們不知道;我們所拜的,我們知道,因為救恩是從猶太人出來的。23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24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
引言
養育過小孩的父母親都知道,父母親不可能24小時都待在小孩的身邊,特別是當小孩還在嬰兒階段,只要他們哭鬧時,就會拿奶嘴給他們吸吮,使他們可以有安全感。當小孩再長大一些時,他們可能就會拿身邊的東西抱在懷中(如棉被或娃娃),使他們的情緒可以安定。
我大哥的長子從小就習慣抱著一條浴巾睡覺,有趣的是,當他每次早上或什覺睡醒時,他一定會拿著那條浴巾走出房間,然後大聲呼喊「奶奶」(他是我媽媽帶大的),因那條浴巾帶給他很大的安全感。後來到他五年級的時候,他買了一隻皮卡丘的娃娃,自此,這隻皮卡丘就成為他另一個安全感的來源,他無時無刻都會將皮卡丘帶在身邊(無論是上學、出去玩、回爺爺奶奶家)。
現在他已經是高二生了,還是一直將那隻皮卡丘帶在身邊(沒有眼睛、尾巴也斷了),每次暑假或過年他回台北找爺爺奶奶家時,我爸媽就會叫他將那個娃娃丟掉,因為它又髒又破又醜。
的確,雖然小孩漸漸長大,但我們會發現,他們似乎無法將一些可以帶給他們安全感的東西丟掉,他們仍會希望將之放在身旁或抱在懷裡的習慣。
同樣的,有宗教信仰的人也需要一些有形的東西來建立信心,比如說神像、紙符條、香符袋…等,因為看得見的保護會帶來安全感。這也是為什麼基督教讓一般人難以接受的原因之一,因為我們信靠的上帝是沒有任何形體可看的。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知道」這位上帝是真實存在的呢?我們該「如何向人介紹」所信靠的這位上帝呢?
上帝是靈
的確,對很多人來說,基督教讓人很難接受的原因,除了「只能敬拜一位上帝,只有耶穌是唯一的拯救」之外,「上帝是一個沒有具體的形像可以讓人看見的神」也是原因之一。畢竟在一般人的觀念中,信仰不就是需要有一個具體的形像成為倚靠的對象嗎?
身處在這個「凡事講求證據」的世代中,「眼見為憑」確實是我們相信那件事是「真實的」的重要依據,因為在我們有限的能力中,只有「看得見的東西」才能為我們帶來安全感和真正的倚靠。可惜的是,基督信仰無法提供這方面的東西讓信仰者可以看得見和抓得住。既然上帝是沒有可見的形體讓人可以知道,我們該如何認識這位神呢?
使徒約翰曾說:「從來沒有人看見上帝,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表明出來。」(約1:18)耶穌也說:「我與父原為一。……我在父裡面,我父也在我裡面。」(約10:30,38b)。由此可知,只有耶穌才知道上帝真正的形像如何,只有耶穌才能正確地呈現上帝的樣貌,因為世界上只有耶穌曾經親身與上帝有非常緊密連結和交往。
就好像當有人向我們問起,我們爸爸媽媽的特徵和個性時,我們可以很容易地與他們分享自己的爸爸媽媽給他們認識,因為我們是實際與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生活的人,對於爸爸媽媽的行事為人我們可說是再清楚不過了!
在今天所讀的經文中,耶穌就為我們清楚地介紹了上帝具有什麼樣的形像,祂指出:「上帝是個靈」(v.24)。各位兄姊,我相信當大家聽到這個介紹時,一定都和我有相同的感受,耶穌的話有說等於沒說。不過,或許我們就單純的從這句話來認識上帝吧!
首先,讓我們來認識「靈」這個字,她在希伯來文和希臘文都具有「風、氣息」的意思;而這個「靈」在世界創造的起先就已經與上帝同時存在了。我們可以從《創世記》一章1-2節記載確認這項證據:「起初,上帝創造天地。……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從「上帝的靈運行」這個描述得知,上帝的靈是「自主性」和「動態性」的,意思是說,上帝的靈可以隨著「自己的心意」四處走動、做事。因此,基督徒常常會稱上帝為「無所不在、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神,因為祂和有形的偶像不一樣,祂不受限於某個看得見的形體,或必須被人安置在某個特定的地點(如寺廟宮)之內,祂不需要被人抬著才能四處走動。
此外,當上帝的靈開始做工(運行)的時候,會產生一股讓人可以感受得到的能力,猶如風吹拂過我們的臉龐一般,我們雖然看不見風,卻知道風的存在。就好像一般人常會說「愛是看不見的」一樣,但卻可以從愛我們的人之行動感受他們對我們的愛,如父母的愛、兄弟姊妹的愛、朋友的愛、夫妻的愛…等。
「運行」這個希伯來文有「生育、孵育」的意思,就像嬰孩在母親細心的照護之下,他可以在母親的子宮裡慢慢地成形、長大。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從一粒種子的生長過程(生根、發芽、長成枝幹、樹葉茂盛、開花結果),看見上帝的靈如何運行做工。
由此可知,我們雖然看不見上帝的形體,也不曉得祂具有什麼樣子的形像,卻可以透過上帝的靈之「運行」經驗到上帝是一位又真又活、又充滿能力的神。我們也透過上帝的靈「運行」在萬物中真實的感受到上帝的臨在。
如何經歷上帝之靈的同在?
或許有人想問:能否提供一個比較簡單又容易學習的方式,讓我們可以看見或經歷上帝真的存在,讓我們知道祂真的是以馬內利的神?在此,我提供幾個讓大家可以學習的方法,讓我們一同認識且經驗「上帝是靈」之實存。
首先,讓我們從上帝創造的萬物中認識且經驗「上帝是靈」。人類的創造有別於其他動物,乃在於上帝將「生命的氣息(靈與靈之間的交通)」吹入人類的鼻孔裡,因此,人類可以「直覺性的」感受到上帝的思想和作為;猶如「心有靈犀一點通」這句話所說的一樣,或者我們也可以說是「默契」。
保羅在《羅馬書》一章19-20節指出:「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的確,從自然界中的天體運行、四季變化、動植物的生長…等的現象,我們真實地經驗到上帝活生生地存在在我們左右。只有驕傲的人才敢誇口說:「我感受不到上帝的存在。」
各位親愛的兄姊,這個世界就是透過上帝的靈之「運行(生育、孵育)」創造出來的,並且在祂細心的攝理下持續照著秩序「運行」。只要我們願意用心觀察、認識、經驗和領受,就會知道上帝真實地活在我們身邊。
第二,藉著《聖經》啟示的話語,我們認識且經驗「上帝是靈」。自古以來,從來沒有一個宗教信仰敢宣稱自己擁有來自神明啟示的經典,只有猶太教和基督教信仰敢這麼說。為什麼只有這兩個宗教信仰敢如此大言不慚的宣稱呢?因為《聖經》中光是「上帝說…」或是「上帝的靈啟示…」等類的話就出現過三千八百多次。
一般來說,《聖經》的作者都是在上帝的靈的感動之下得到上帝話語的啟示,如保羅在《提摩太後書》三章16節所說「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神所給予靈感的、神所吹成的)的…」。或許我們要問,什麼樣的人才可以擁有能力領受上帝話語的啟示呢?答案往往都是與上帝有親密連結(靈與靈之間的交通),並且願意謙卑順服上帝旨意的人。
各位親愛的兄姊,《聖經》是我們認識和經驗上帝最容易也是最直接的方法,當我們每天願意花時間與上帝親近時,上帝的靈就要透過《聖經》向我們說話;誠如《希伯來書》四章12節所說「神的道是活潑的,是有功效的,……連心的思念和主意,都能辨明」。因此,藉著上帝所說每句「安慰、勉勵、教訓、督責」的話,我們可以真實地認識上帝,並與祂相遇。
第三,透過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我們認識且經驗「上帝是靈」。在《馬太福音》、《路加福音》的記載,以及〈使徒信經〉的信仰告白中都提到,耶穌基督是受上帝的靈感孕(運行),藉由童女馬利亞所生,祂是上帝在肉身的顯現,從耶穌基督的身上(不是指形體,而是祂的生命)我們可以看見上帝。
阿比斯(Shah Abbis)是一位愛民的波斯王,他喜歡穿著便衣訪察民情。一天,他到了一處窮人的公共浴堂,與燒火的火伕交談,吃飯時分享火伕的粗食,二人竟成莫逆之交。之後某一天,他向火伕吐露了自己的身分,以為這個窮火伕一定會向他求什麼賞賜,那知這火伕十分驚訝地定睛看著他,莊嚴地說:「你離開皇宮與尊榮,來到這黑暗地方,與我並坐在一起,關心我的憂喜。對別人你可能要賜給他好些貴重之物,但對我來說,你已將你自己給了我,我只求你永遠不要收回你對我的友誼。」
同樣的,耶穌基督也是一位離開天上的國度,道成肉身來到這黑暗世界的主上帝。祂與世人親近,和世人成為朋友,為要將自己的生命完全賜給世人。雖然我們不像新約時代的信徒和使徒一樣,曾近距離與耶穌基督面對面的接觸,被祂的手觸摸,聆聽祂的教訓,看見祂行的神蹟,甚至親眼目睹復活的主耶穌。但藉著上帝的靈(保惠師)的感動和幫助(運行),我們從初代教會和歷代教會 信徒屬靈生命的孕育,以及生命的見證,知道上帝一直陪伴在我們的身旁,也確信祂永遠會住在我們生命之中。
結論
各位親愛的兄姊,主耶穌說:「上帝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4:24)耶穌的意思是要我們用正確的方式來認識上帝,這樣我們才能用正確的方式來敬拜祂。這個方式就是用上帝起初創造人類時所吹的那一口氣——靈與靈的交通,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用真實無偽的心與上帝相遇。
雖然,上帝是靈、是沒有形像和形體可供我們認識和察覺,我們卻可以透過上帝所造的萬物,《聖經》啟示的話語,以及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來認識且經驗「上帝是靈」。如此一來,我們無論處在什麼地方、使用什麼方式敬拜上帝時,我們都可以因著「靈與靈之間的交通」知道祂一直都陪伴在我們的身旁,並且也因著上帝永遠與我們同住,我們的生命可以更加豐盛蒙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