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8/05/13
經文:彼得後書一章16-21節
16我們從前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和他降臨的事告訴你們,並不是隨從乖巧捏造的虛言,乃是親眼見過他的威榮。17他從父神得尊貴榮耀的時候,從極大榮光之中有聲音出來,向他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18我們同他在聖山的時候,親自聽見這聲音從天上出來。19我們並有先知更確的預言,如同燈照在暗處。你們在這預言上留意,直等到天發亮,晨星在你們心裡出現的時候,才是好的。20第一要緊的,該知道經上所有的預言沒有可隨私意解說的;21因為預言從來沒有出於人意的,乃是人被聖靈感動,說出神的話來。
引言
基督徒一定都知道,《聖經》是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一本書,是上帝送給人類最大的一份禮物,《聖經》也是目前全世界最暢銷的一本書。根據台灣聖經公會的報導:截至2009年底,《聖經》在世界各地已經用2,530種語言出版(含單行本)。而從《聖經》出版至今,累計發行量超過40億本,目前,全世界仍以年銷量約3000萬左右的速度,呈上升趨勢發行!
在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四項的信仰精神中,第二項就有論及「《聖經》為信仰與生活的最高權威」(其他三項為上帝的絕對主權、信徒皆祭司、復活的主耶穌是教會唯一的元首)。由此可知,《聖經》與「基督徒的生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沒有一位基督徒可以說:「我不需要擁有《聖經》,我不需要讀《聖經》」。
只不過,有些基督徒並不是不願意讀《聖經》,而是因為他們不曉得該怎麼讀《聖經》?也不明白《聖經》的內容到底在說些什麼?因此,每當他們拿起《聖經》想要認真閱讀的時候,真的不知道要從哪一卷書開始?是新約,還是舊約呢?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常會聽到一些人說:「每次讀《聖經》都出不了埃及呀!」
為了讓每一位兄姊都可以在讀《聖經》的過程中經驗上帝,今天,我就利用一點時間概略地介紹一些《聖經》的背景,以及幾個讀《聖經》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讀《聖經》更有果效。
聖經是真理的明證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些《聖經》的背景。
一、《聖經》是上帝主動啟示自己的證據
在《聖經》中上帝「主動啟示自己」的方法有幾種:
(一)上帝透過親手創造的宇宙萬物來啟示自己。保羅曾說:「自從造天地以來,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20)詩人也說:「諸天訴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詩19:1)
(二)上帝會透過親自說話,或是向人說話來啟示自己。在《聖經》的內容中,「上帝說」、「耶和華說」或「耶和華上帝說」等,這一類的記載共出現三千八百多次,這些都是上帝透過「親自說話」來啟示自己的證據。此外,《聖經》中也有許多「上帝對某人說」、「上帝曉諭某人說」、「上帝吩咐某人說」等等的字句,上帝透過「向人說話」來表達祂將要成就的事。
(三)上帝會透過讓人親眼看見來啟示自己。雖然在《聖經》中有提及「人直接見上帝的面就不能存活」(出33:20),因此,上帝差遣耶穌基督來到世上,讓世人可以「親眼看見」上帝救贖的恩典。
那些曾經跟隨耶穌的門徒,就是親眼看見上帝啟示自己的見證人。他們將所有事情的經過,用口傳或文字記錄的方式,傳給後世的人可以知道。如今天經文的作者 使徒彼得所說:「我們從前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和他降臨的事告訴你們,並不是隨從乖巧捏造的虛言,乃是親眼見過他的威榮。」(v.16)
(四)上帝會透過聖靈的工作來啟示自己。耶穌升天之前曾對門徒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從此以後,門徒領受聖靈所賜的能力,到各地去宣揚耶穌基督的救恩。我們可以從《新約聖經》的內容明白這個啟示。一直到今日,基督徒仍然透過聖靈的工作來為上帝作見證。
二、《聖經》的功能/目的
《聖經》的功能除了是要讓世人「明白上帝的作為與旨意」之外,最重要的是為了「幫助世人活出耶穌基督的樣式」,意思是說,《聖經》可以「幫助世人走在人生正確的道路之上」。詩人曾說:「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119:105)保羅也在《提摩太後書》三章16-17節教導說:「《聖經》都是上帝所默示的,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由此可知,《聖經》就像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面的道路,指引我們前面的方向,導正我們的錯誤,使我們可以行走在人生正確的道路上。《聖經》也可以讓基督徒得到益處,並且幫助我們去行出各樣的善事。
世人恭讀《聖經》的目的,就是為了從上帝的啟示之中,明白宇宙萬物的來歷、上帝創造世界的心意、祂對全世界救贖的計畫,並且行走在祂所喜悅的道路上面。所以說,身為基督徒絕對不能不認識《聖經》,和勤讀《聖經》。
三、《聖經》的作者
我們必須相信,《聖經》起初(一開始)的作者就是上帝自己。為了讓世人可以認識祂,並且知道祂是真實存在的,祂的靈感動了四十幾位作者(包括有:君王、先知、祭司、牧羊人、漁夫、醫生、學者等),這些作者將祂要向世人所表達的心意記錄下來。我們可以發現,《聖經》的作者並沒有特定的身份地位,因為上帝願意揀選誰,就揀選誰;願意啟示誰,就啟示誰。
也因著作者不同,《聖經》著作的地點也不同,包括:在曠野、山林間、宮廷內、或是在監獄裡。而《聖經》著作完成的時間,自主前1500年左右(摩西五經-摩西),一直到主後99年(新約啟示錄-使徒約翰),前後共經歷了約1600年的時間。
四、《聖經》的內容
全本《聖經》(正典Canon)共有66卷,其內容有歷史、文學、詩歌、預言、書信等,每一卷書的歷史背景都不相同,而發生的年代前後也相差大約2000年。雖然如此,其中主題卻完全相同,內容一致,並沒有任何衝突,都是為了宣告上帝對世人的計畫和救贖,要透過耶穌基督十字架的恩典來成就。
《聖經》所以能夠有如此完整的連結性,是因為全本《聖經》都是由一位上帝所啟示的。《聖經》的內容又分為《舊約聖經》(Old Testament)與《新約聖經》(New Testament)。其中《舊約聖經》有39卷,大部分是用猶太民族使用的希伯來文(只有少部份使用亞蘭文)寫成的,舊約主要記載耶穌基督降生以前的事。《新約聖經》則有27卷,使用當時流行於國際間的希臘文寫成的,主要記載耶穌基督降生以後的事。
恭讀聖經的態度和方法
在了解《聖經》的背景之後,接下來我們要認識「恭讀《聖經》的方法和態度」。許多兄姊閱讀《聖經》的計劃不能夠持續的原因,幾乎都是因為不曉得「如何讀《聖經》」,因此,常常不是半途而廢,就是在閱讀的過程之中問題重重。另一個無法持續閱讀《聖經》的原因,是因為「錯誤的讀經態度」。我們要先針對「恭讀《聖經》的態度」來做討論。
第一、要用禱告的心來恭讀《聖經》。讀經除了需要用悟性(理智)來理解之外,更需要倚靠聖靈的幫助,聖靈是我們明白《聖經》最好的導師,透過聖靈的啟示,我們才能曉得《聖經》中的每個字句。因此,在我們每次要準備恭讀《聖經》之前,一定要用禱告的心,讓我們的身心靈可以完全安靜下來,並且祈求聖靈引導我們明白《聖經》的真理。
第二、要用切慕的心來恭讀《聖經》。讀《聖經》不應該只是每天的例行公事,或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隨隨便便就應付了事。詩人曾說:「上帝阿!我的心切慕祢,如鹿切慕溪水。」(詩42:1)我們讀《聖經》的態度一定要用切慕的心來追求,將上帝的話看成生命的糧那樣地重要,以填滿我們心靈的空虛,才能夠進入《聖經》中那奇妙的境地。
第三、要用饑渴的心來恭讀《聖經》。耶穌說:「饑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太5:6)基督徒必須要天天讀《聖經》,使我們的靈命可以不斷成長;正如我們每天都需要吃飯一樣,身體才能獲得足夠的營養。基督徒一定要養成天天讀《聖經》的習慣,不能只有在主日禮拜時才拿起《聖經》來讀,這樣靈命永遠不會成長,最糟糕的是愈來愈退步。先知 阿摩司曾警告說:「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摩8:11b)
第四、要用節制的心來恭讀《聖經》。飲食不可暴飲暴食,讀《聖經》最好能「定時、定量」。時間最好是在尚未工作以前的清晨。若不在早上,也當每天規劃出一個固定時間,按照固定的順序和份量,有系統地來讀。當然也不能為了節省每天讀經的麻煩,一次就讀了很多的份量,可是之後卻又有好幾天都不讀《聖經》。
當我們有了正確的讀《聖經》態度之後,接下來要學習的是「讀《聖經》的方法」。任何有價值的事物,都是要付代價才能獲得;任何學問,也不是讀一次之後就可以完全通曉。《聖經》也是一樣,不能因為讀了一、兩次,仍然不太明白就放棄了。讀《聖經》必須將它看成是獲取生命的糧,應該每天定時、定量地來讀(吃)它,最好每天早上或晚上「分別」一段時間出來,有計畫地來進行。
首先,我們來了解有效果的讀經方法:
1.選定一種讀經日程表(如新眼光讀經、豐盛人生、糧命日糧、活潑的生命或讀經會等每日讀經材料),同時也預備一本筆記本。
2.在每次讀經之前,用禱告祈求聖靈教導我們、光照我們、造就我們可以明白真理。誠如詩人所說:「求你開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詩119:18)
3.讀《聖經》的步驟:
(1)觀察事實─這一段《聖經》本身在說甚麼?(讀五遍,寫下大意或大綱:人、時、地、事、物等。)
(2)思想涵義─分析、綜合、比較,了解其意義。(再讀三遍,簡單記下)。
(3)遵行應用─這一段《聖經》對我們有甚麼幫助,和我有甚麼關係?要我實行甚麼?(再讀二遍,寫下心得或亮光。)
(4)把你所得到的亮光或心得化為禱告,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實行。
第二、有計畫性的讀經法:
1.順序讀法:即由第一卷《創世記》開始讀起,每日按順序讀下去,目標以一年或二年為期,讀完全部《聖經》。這對初信的人很有幫助,也能使人對《聖經》有一個全盤或概要的了解,有許多信徒信主多年,仍是這樣在讀《聖經》。
2.專卷讀法:即選定一卷書來綜合研究,先查考其背景、主旨、大綱後,再分段研讀。(查經班、成人主日學、團契)一般讀舊約可選讀《創世記》、《出埃及記》、《約書亞記》、《路得記》、《詩篇》和《箴言》;新約可選《約翰福音》、《使徒行傳》、《羅馬書》、《以弗所書》、《雅各書》來讀。
3.專題讀法:即用歸納的方法來讀經,先決定一個主題或專題,然從《聖經》中,讀出有關的經文,加以歸納研究,以求深入了解《聖經》。專題的範圍很廣,如:立約、信心、救恩、聖靈、愛、應許、永生盼望、聖經人物……等等。
結論
《箴言》二十九章18節說:「沒有異象(默示),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為有福。」在這裡所指的「異象」,其實就是「上帝的啟示」;對基督徒來說,什麼是「上帝的啟示」?就是記載在《聖經》中的一切話語。也就是說,當上帝的百姓無法遵行上帝的命令時,他們就會開始任意妄為、無法無天、目無法紀,而他們也將失去領受上帝賜福的機會。
各位親愛的兄姊,《聖經》並不是拿來放在書架上裝飾用的,也不是拿來當作收藏用的。《聖經》是拿來閱讀的,拿來查考的。求聖靈幫助我們,真的將每天恭讀《聖經》當作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使上帝的話語可以滋潤我們乾渴的心靈,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同時也成為我們領受上帝恩典與福氣的重要憑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