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2/08
經文:以賽亞書九章1-7節
1但那受過痛苦的必不再見幽暗。從前神使西布倫地和拿弗他利地被藐視,末後卻使這沿海的路,約但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得著榮耀。2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3你使這國民繁多,加增他們的喜樂;他們在你面前歡喜,好像收割的歡喜,像人分擄物那樣的快樂。4因為他們所負的重軛和肩頭上的杖,並欺壓他們人的棍,你都已經折斷,好像在米甸的日子一樣。5戰士在亂殺之間所穿戴的盔甲,並那滾在血中的衣服,都必作為可燒的,當作火柴。6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7他的政權與平安必加增無窮。他必在大衛的寶座上治理他的國,以公平公義使國堅定穩固,從今直到永遠。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
引言
一位新生兒的誕生必然為這個家庭(家族)帶來無比的喜悅,特別是結婚許久才喜獲麟兒(明珠入掌)的夫婦,或是遲遲無法生育的婦人終於生了孩子,更是令人喜極而泣。《聖經》中有幾位我們熟悉的人物就是老來得子或是婚後不孕的例子:亞伯拉罕和撒拉(以撒)、以利加拿和哈拿(撒母耳)、撒迦利亞和以利沙伯(約翰)。
我相信,當孩子出生後都會被家人「期待」,希望他們長大之後成為什麼樣的人或是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在華人社會中,當孩子滿周歲(「度晬」是閩南人的說法,客家人則稱為「作對歲」)時會舉行一個慶祝儀式(習俗),家人通常會將各種物品(傳統上常用物品有筆、墨、紙、硯、算盤、錢幣、書籍等)擺放於小孩面前,任其抓取,以此來預卜孩子將來的前途。
其實這個習俗只是為了滿足家人的心願(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至於孩子將來的前途還是得由自己來決定。但不可否認的,有些人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他們可以比一般人少奮鬥二十年。只是,如果他們不勤奮努力,只想「靠爸或靠媽」,即使是擁有「家財萬貫」,最終還是會成為「散盡家財、坐吃山空」的敗家子。
今主日是〈待降節第二主日〉,〈待降節期〉是〈基督教會年曆〉的開始,在這個節期裡,我們為要預備心迎接救主耶穌的誕生。正如我們期待新生兒誕生所帶來的喜悅,耶穌基督——這位在兩千多年前誕生的嬰孩也是眾人所期待的,因為祂的出生除了為世人帶來新希望之外,更要完成上帝救贖世界的重要使命。
關於這位嬰孩的預言
在耶穌基督尚未出生的七百多年前(約主前733年),以色列正面臨東方強國亞述帝國的侵略,而北國以色列首當其衝,特別是位於北境的西布倫和拿弗他利。當時亞述王提革拉毘列色掠奪了以色列北方許多城市,並將這些地方的居民全都擄到亞述去了(王下15:29)。
然而,在這個看似北國以色列岌岌可危的處境中,南國猶大也沒有比較幸運,因為當時亞哈斯王並不倚靠上帝的幫助來抵抗以色列和亞蘭的聯軍,反倒是去尋求亞述王的援助。我們可以從《列王紀下》十六章一開始的記載得知,當亞哈斯王登基之後,他不像祖先大衛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反倒是學習以色列諸王敬拜偶像。先知以賽亞曾勸勉亞哈斯王要尋求上帝的啟示,但他卻不肯。
或許我們不難發現,若是在面對生活中的難題時,我們都會先採用人的方法來處理或解決,而不是先安靜在上帝的面前禱告,等候上帝美好的心意。一直到我們真的已經黔驢技窮、無路可走之時,才會想到要回到信仰之中,尋求上帝的幫助。誠如雅各所說:「你們得不著,是因為你們不求。」(雅4:2b)
就在那個戰亂不斷、人心惶惶的世代之中,先知以賽亞向以色列人宣布「但那受痛苦的,必不再見幽暗…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v.1,2)的好消息,真的是莫大的安慰。以賽亞這一番話讓原本已經失去盼望的百姓再次點燃信心,正如他先前預言將有童女懷孕生子,而這個嬰孩正是說「上帝將永遠與他們同在(以馬內利)」的最佳證明。
事實上,自《以賽亞書》第七章開始,先知以賽亞用連續幾個孩子出生的預兆來表達彌賽亞在世上所要成就的事。首先是「上帝永遠同在」(賽7:14)的應許,接著是藉著以賽亞兒女的出生宣告「預兆、神蹟」(賽8:18)的發生,最後是將「彌賽亞的屬性與工作」(賽9:6-7)清楚的呈現。
彌賽亞——這位嬰孩的降生不但成就了大衛的後裔永遠作王的應許,也清楚的表明了祂才是世界的統治者(v.6,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此外,這位彌賽亞更具有四個「尊榮的頭銜」,他們分別代表「上帝的屬性」。
(1)
奇妙、策士(正確的翻譯為「奇妙的策士」):這個頭銜指出這位新生王「治理政事、領導全民」的能力,祂是一個滿有智慧的謀略家,祂將要執行一個偉大、奇妙的計畫——道成肉身,因為這個計畫的執行令全人類大感希奇。
(2)
全能的上帝(直譯為「上帝是勇士、戰士」):把這位新生王比喻為上帝,是因為祂將代表上帝在地上統治,有上帝賦予的能力。祂將要在世上開創一件嶄新的事,就是讓上帝的公義真正在世界展現。
(3)
永在的父(指「上帝永不改變的應許」):上帝是世界的掌權者,也是一位施予仁政給百姓的君王,因此祂甘願永遠以慈愛恩待祂的百姓。誠如父親永遠疼愛自己的孩子,這位繼承父親血脈的新生王也會永遠愛護自己的百姓。
(4)
和平的君:這位新生王要帶來的不只是戰事停息後短暫的和平,因祂要在世上建立一個新的國度,一個行在上帝旨意之下的國度,在這樣的國度裡和平永存。因此,不再有戰事發生,百姓和萬物之間都能和諧共處、互相尊重。
以賽亞在介紹完這位彌賽亞的屬性和即將成就的大事之後,他向世人宣布這個由上帝掌權的國度將會永遠充滿和平,因為這位繼承大衛王權的統治者是以公平、公義來治理世界,祂的國度將從今直到永遠。誠如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所宣佈的說:「你要懷孕生子…他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上帝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他的國也沒有窮盡。」(路1:31-33)
最後以賽亞特別指稱:「萬軍之耶和華的熱心必成就這事」(v.7),也就是說,這整件事的成就都是按照上帝的計畫來實現的。為什麼上帝要積極又充滿熱情的將拯救帶給全世界呢?因為祂不忍心再看到世人繼續迷失在罪惡之中,因此,祂心中那股對世人充滿憐憫的愛,激動自己必須讓救贖世界的行動即刻展開。
耶穌才是聖誕節的主角
各位兄姊,每年的聖誕節我們都在慶祝同一位救主——耶穌基督的降生,不是嗎?但問題是,對於這位救主的身分,我們到底認識多少呢?先知以賽亞告訴我們,這位救主擁有「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的屬性,其實就是在宣佈救主的降臨將要成就上帝的國度,世人不再行走在黑暗之中,他們將因為救主重新在世界掌權而充滿平安喜樂。
雖然我們看似明白耶穌基督才是聖誕節的主角,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將聖誕節期中必須要準備哪些節目、進行哪些佈置看得比耶穌基督還重要,因為這是「教會的傳統」,以致教會內的兄姊有些忙得要死,有些卻是閒得要命。有時,我們還會透過親人、朋友的分享得知他們教會有舉辦哪些活動,因此,教會的牧者、同工也被要求得要如法炮製、照單全收,正所謂「輸人嘸輸陣,輸陣歹看面」。
值得基督徒思考的是,在環保團體不斷鼓勵節能減碳的這個時代裡,到底這類的佈置是否有其必要性?不可否認的,教會似乎也受到這個社會的流行趨勢、商業活動和世俗價值的影響,因此在聖誕節期短短的幾個禮拜內,我們不但花了一筆可觀的費用在作禮拜堂的聖誕佈置,同時也因為其他教會擁有哪些「噱頭」而跟進,否則就會被人說是「跟不上時代」或是「了無新意」,難道這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嗎?
這陣子我經常在臉書上看到的就是一些教會會在待降節前夕舉行點燈儀式,而這些教會會如此大費周章的在禮拜堂周圍安裝許多燈飾,或是大型的聖誕樹(不知花了多少錢),就是為了讓人在晚上可以從遠處就看見閃閃發亮的禮拜堂。(在此我要特別聲明,我並沒有反對教會進行聖誕節的佈置,而是希望我們可以將聖誕節的焦點導回到那位「為愛降生」的嬰孩身上)。
當世界一直希望我們將聖誕節的焦點放在歡樂的商業行為和慶祝活動之中時,教會是否有責任再次將聖誕節的「主導權」拿回來呢?因為主耶穌才是這個節期的主角,祂的降生將為世界帶來改變和更新。誠如兩千多年前耶穌基督降生時天使向曠野的牧羊人所說:「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2:10-11)
或許有人要問,這位救主的降生與他們有什麼關係呢?他們在生活中又沒有遇到什麼困難,甚至有時他們的生活過得比基督徒還要富足、還要幸福快樂。的確,我們不能否認有時基督徒的處境比非基督徒還要困難,因此,當我們向人分享耶穌基督的福音時,總是沒有什麼說服力,甚至有時還會被非基督徒調侃「信耶穌又沒有比較好」。
或許在這個看似什麼都富足不缺乏的世代中,許多人並不認為自己需要福音、需要耶穌。其實我們不難發現,許多人因為面子問題,即使他們在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或無法解決的事情也不願意尋求幫助,直到他們真的走投無路時才願意開口向人求救。誠如主耶穌所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太9:12)
各位兄姊,或許我們無法改變一個人接受耶穌成為救主,因為這是聖靈的工作。但我們卻可以在一個人生命出現難題而主動向我們求救時,與他分享那位能夠在黑暗中光照指引前路,在絕境中賜下平安喜樂的救主,藉著祂我們不再感到悲傷,藉著祂我們的生命可以重新燃起希望。我們本身就是聖誕節最好的見證人,我們向人見證的是自己的生命如何在遇見主耶穌之後有了嶄新的面貌。
結論
各位兄姊,在這個科技文明不斷向前推進的時代當中,為什麼我們還要繼續向世人分享那位兩千多年前降生在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城市伯利恆的馬槽裡的嬰孩——耶穌基督的故事呢?因為這是一個「與每個人的生命習習相關」的故事,這是一個「救人脫離黑暗重新進入光明」的故事。
的確,如果這個故事只是一個虛假的神話,它不可能傳講了兩千多年仍有人繼續再講。如果這個故事不能改變人的生命,也不會有那麼多見證人願意為它賭上自己的性命。如果這個故事與我們完全無關,今天我們也不需要慶祝聖誕節了。最後,讓我們透過一段簡短的影片作為結束,盼望從影片中我們再次思想聖誕節的意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