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3/15
經文:以斯帖記四章1-17節
1末底改知道所做的這一切事,就撕裂衣服,穿麻衣,蒙灰塵,在城中行走,痛哭哀號。2到了朝門前停住腳步,因為穿麻衣的不可進朝門。3王的諭旨所到的各省各處,猶大人大大悲哀,禁食哭泣哀號,穿麻衣躺在灰中的甚多。4王后以斯帖的宮女和太監來把這事告訴以斯帖,他甚是憂愁,就送衣服給末底改穿,要他脫下麻衣,他卻不受。5以斯帖就把王所派伺候他的一個太監,名叫哈他革召來,吩咐他去見末底改,要知道這是什麼事,是什麼緣故。6於是哈他革出到朝門前的寬闊處見末底改。7末底改將自己所遇的事,並哈曼為滅絕猶大人應許捐入王庫的銀數都告訴了他;8又將所抄寫傳遍書珊城要滅絕猶大人的旨意交給哈他革,要給以斯帖看,又要給他說明,並囑咐他進去見王,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懇切祈求。9哈他革回來,將末底改的話告訴以斯帖;10以斯帖就吩咐哈他革去見末底改,說:11王的一切臣僕和各省的人民都知道有一個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內院見王的,無論男女必被治死;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不得存活。現在我沒有蒙召進去見王已經三十日了。12人就把以斯帖這話告訴末底改。13末底改託人回覆以斯帖說:你莫想在王宮裡強過一切猶大人,得免這禍。14此時你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滅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15以斯帖就吩咐人回報末底改說:16你當去招聚書珊城所有的猶大人,為我禁食三晝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宮女也要這樣禁食。然後我違例進去見王,我若死就死吧!17於是末底改照以斯帖一切所吩咐的去行。
引言
台灣有一句諺語說:「千算萬算不值天一丿」,意思是無論世人再怎麼想要「仔細地計算」即將會發生的狀況,到頭來很有可能都是白忙一場。《箴言》的作者曾勸勉我們說:「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16:9)當然,我們不能因此就不善盡自己的本分而尋找許多不願努力的藉口,將所有無法完事的責任都推給上帝,因為上帝絕對不會幫助「生性懶惰」的人。
只是,我們也不能否認有時上帝做事的方式就是那麼「特別」,以致我們不得不驚呼上帝真的是行奇妙大事的全能者。還記得我在考大學時,因為成績考得很不理想而決定當兵去。剛巧那年夜大聯召開放給尚未服兵役的男生也可以報名,我爸就鼓勵我去報名,好歹這也是一個可以上大學的機會。於是我在極度不願意又用非常隨便的態度前去考試,豈料竟然真的讓我考取一所大學。
在這次武漢肺炎的衝擊之下,整個社會又再次陷入一種無助、害怕和恐慌之中,大家瘋狂似的搶購口罩、酒精和衛生紙,深怕自己會染上病毒而成為全民公敵。然而因為十幾年前的SARS經驗,這次政府所做的防疫措施真的是可圈可點,值得稱許(,當然還是會有不盡人意之處)。或許從來就沒有人想過,過去不成熟的防疫經驗竟然可以造就今日有效的對抗疫情。
其實信仰也是如此,當我們仔細回想過去生命中的經歷時,才驚覺到原來上帝是我們生命的舵手,祂的掌控從來就不會失誤,祂的引導使我們經歷了奇妙神蹟,誠如詩人所說:「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耶和華是我性命的保障,我還懼誰呢?」(詩27:1)
以斯帖記的背景
今天我們所讀的經文,是《以斯帖記》一段重要的記載,其焦點是落在末底改對以斯帖所說的這句話:「焉知妳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v.14b)。是什麼樣的原因導致末底改會向以斯帖說出這樣的話呢?首先,我們就來了解這卷書的相關背景。
《以斯帖記》一開始就提到了故事是發生在亞哈隨魯擔任波斯王的時候,按歷史學家的推算,亞哈隨魯是在主前486-465年這段期間繼承父親大利烏的王位。關於本書的作者是誰,書中並沒有明確的記載,但可以確定的是,作者是居住在波斯某個城市的猶太人,他除了對於波斯的風俗民情、宮廷禮儀、政治制度相當熟悉之外,更在最後將猶太人的〈普珥節〉的由來做清楚的記錄。
本書有幾個特色是值得我們留意的:
(1)《聖經》中以女人名字為書卷之名的僅有兩卷,一是《路得記》,另一是《以斯帖記》,本書即為其中之一。
(2)本書是以「宴席」作為主題的書,共提到九次的宴席(1:3-4,5-8、1:9、2:18、3:15、5:1-8、6:14、7:1-8、8:17-19)。經文開始就以「國王的宴席」揭開故事的序幕,中間提到前後兩位王后也舉辦宴席,最後以猶太人的歡樂喜宴慶祝勝利作結束。
(3)作者很喜歡用「兩次」來表明「重複敘述」的筆法以強化故事的戲劇性,藉此將故事帶入高潮。例如亞哈隨魯王連續舉辦兩次宴席(1:3,5),並在第二次宴席中廢除王后華實蒂。後來以斯帖也是連續辦了兩次宴席(3:4、7:1-2),她也在第二次宴席中,廢掉哈曼 宰相的職位且將他吊死在絞刑架上;兩次說明以斯帖未將自己猶太人的身分暴露(1:10,20);兩次禁食(4:3,16)等。
(4)本書的最大特色就是在文中不曾提到上帝的名字、敬拜、禱告或獻祭。因此,許多人認為這本書沒有甚麼宗教價值。然而,作者避免提及上帝或任何宗教活動,似乎是他刻意採用的文學技巧,為要強調一個事實——上帝在掌管安排一切這些表面上看來不重要的巧合,而這些巧合卻構成了猶太人遭受謀害但卻獲救的情結。
本書寫作的目的,除了記載一年一度〈普珥節〉設立的經過,為要幫助猶太人的後代記住這個發生在亞哈隨魯王統治年間所蒙受的大拯救,並且有責任不斷記念這個節日之外,最重要的是藉由這些文字記錄讓我們知道,雖然猶太人因叛逆而被上帝分散到外邦各地,但他們仍是上帝的子民,是蒙愛的族類,並受上帝特別的保護。因此,上帝的兒女無論身在何種處境,上帝一定會保全我們。
在了解整個《以斯帖記》的輪廓之後,我們就不難發現,對一個被強權統治的民族來說,他們不但沒有自由可言,甚至有可能活得一點尊嚴也沒有(奴隸)。如今,他們終於有了翻轉自己命運的機會,怎麼可以輕易放過呢?這也是今天經文中為何末底改會希望身為王后的以斯帖可以做些什麼以防止自己的族人遭到滅族的命運。
因此,當末底改向以斯帖提出:「妳莫想在王宮裡強過一切猶大人,得免這禍。此時妳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妳和妳父家必致滅亡。焉知妳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為現今的機會嗎」的提醒時,以斯帖決定孤注一擲,她請求書珊城內所有的猶太人與她一起禁食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然後她要違例去晉見國王,因為這是她能夠為自己族人所做的唯一方法。
誰知道不是為了這時刻?
各位兄姊,我們是否常常對於上帝在生命中所做的安排感到疑惑?我們不明白為何上帝會突然間讓我們有機會被提拔到某一個高位,或是在某個時間點讓我們經歷各種患難、艱苦、失敗、病痛的處境。好像今天經文中的「意外」被亞哈隨魯王選為皇后的以斯帖,「突然」被國王賜予尊榮爵位的末底改,以及那些被哈曼設計即將滅族的猶太人。
或許我們對《創世記》中約瑟的故事有深刻印象,當他被哥哥厭惡而賣到埃及成為奴隸的時候,或許我們以為他這輩子應該沒有機會再與自己的父親和兄弟見面是一件極悲慘的事。但這還不是約瑟最悲慘的命運,當他被帶到埃及之後,法王的護衛長 波提乏將他買回家中成為僕人,竟然被自己的主母誣陷而成為階下囚,那時的約瑟才知道什麼叫做永無翻身之日。
然而,讓我們永遠料想不到的是,因為上帝賜給約瑟擁有解異夢的才能,使得約瑟有機會為法老解夢,最後他不但被法老釋放,還被擢升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埃及的宰相。也因此,當時居住在迦南地又遭遇旱災的雅各一家人才能夠獲得解救,並且住在埃及土地最肥沃的地區——歌珊。試問:有誰知道上帝為約瑟安排的人生就是為了這個時刻呢?
有一則故事提到,上帝指示一個人「盡全力」去推一塊大石頭。這個人就很認真的遵照上帝的話去做,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用他的肩膀抵住那塊大石頭,用盡力氣去推。每到夜晚,當他回到家時,總是渾身疼痛又筋疲力竭,感覺好像每天都是徒勞無功。
這個人極為沮喪,來到上帝面前。他問上帝說:「上帝啊!我為祢做了這麼久的工,卻還是動不了那塊大石頭,我到底什麼地方做錯了?為什麼會這麼失敗呢?」
於是,上帝用慈愛的聲音回答他說:「孩子!我要你為我做工,是要你用力去推那塊石頭。我從來沒說過要你移動它呀!你看!這些年來你做得很好,怎麼說自己是失敗的呢?看看你自己!你的手臂變得更強壯有力,腿也變得結實粗壯了。經過不斷的磨練,你已經成長許多,擁有前所未有的能力。」
「現在,把你鍛鍊好了,也就是我移動那塊石頭的時候了!」於是,上帝輕鬆的推開了那塊大石頭…。
各位親愛的兄姊,或許我們目前正遭遇人生極艱難痛苦的時候,我們就像故事中的這個人一樣,急欲想要推動或推開擋在我們前面的石頭,可是我們卻始終使不上力,甚至到了非常絕望、想要放棄的時刻。我們可以學習末底改的信仰態度——對上帝的信靠,誠如他對以斯帖所說:「此時妳若閉口不言,猶大人必從別處得解脫,蒙拯救」(v.14a);波提乏深信上帝一定會眷顧自己的百姓。
天韻有一首詩歌〈看不見的時候〉的歌詞提到:「看不見的時候,主的話給我信心;暴風雨的夜裡,我高聲讚美主名。我說,我說:主啊謝謝祢,挪去我心裡憂愁;我說主啊謝謝祢,主謝謝祢!被傷害的時候,主的愛使我饒恕;在孤單的曠野,主的名使我得勝。我說,我說:主啊謝謝祢,代替我心裡軟弱;我說主啊謝謝祢,主謝謝祢!」
的確,在我們看不見前面道路,無法分辨何去何從的時候,上帝向我們所要的其實就只有「單純的」對祂順服和抱持信心。只要我們盡全力鍛鍊自己的信心,順服上帝的所要成就的美意,我們必然可以經歷耶穌所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太17:20)
但我們也要知道一件重要的事,那座山並不是由「我們的手」將它挪移,而是因為我們對上帝有信心,上帝「親自」將它移開了。
結論
已故的高俊明牧師當他在獄中的時候,曾經寫下一首詩〈我求主給我一束鮮花〉,其內容如下:
「我求主給我一束鮮花,但祂給我又難看又有刺的仙人掌;我求主給我幾隻美麗的蝴蝶,但祂給我許多又醜陋又可怕的毛毛蟲。
我震驚、我失望、我哀嘆!
但經過了許多日子,忽見那仙人掌盛開了許多鮮豔的花,那些毛毛蟲也變成美麗的小蝴蝶,飄舞在春風裡。
上帝的旨意最美善!開花成蝶需要時間等待。上帝的公義,或許有點慢,但絕對不會太慢,因為,時候快到了。」
各位兄姊,我們永遠不知道現今上帝所給的生命課題到底要鍛鍊我們成為什麼樣的人。我們唯一能做的,也是必須要做的,就是全心信靠祂。雖然在這些過程中我們似乎已經筋疲力盡或是覺得徒勞無功,但我們不要擔心,誰知道上帝所要「成就的美意」不是為了這時刻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