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12/20
經文:以賽亞書六十一章1-4,8-11節
1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2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3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4他們必修造已久的荒場,建立先前淒涼之處,重修歷代荒涼之城。
8因為我─耶和華喜愛公平,恨惡搶奪和罪孽;我要憑誠實施行報應,並要與我的百姓立永約。9他們的後裔必在列國中被人認識;他們的子孫在眾民中也是如此。凡看見他們的必認他們是耶和華賜福的後裔。10我因耶和華大大歡喜;我的心靠神快樂。因他以拯救為衣給我穿上,以公義為袍給我披上,好像新郎戴上華冠,又像新婦佩戴妝飾。11田地怎樣使百穀發芽,園子怎樣使所種的發生,主耶和華必照樣使公義和讚美在萬民中發出。
引言
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不斷地在接收禮物,雖然有時收到的禮物並不是我們喜歡或期待的東西,但至少心中還是會存著感恩的心來領受。美國人有個還算有趣的風俗,當他們送禮物給朋友或親人時,會將買禮物的收據也附在其中,如果收到禮物的人不滿意該項物品,他可以拿著收據去購買禮物的商店變換自己喜歡的同值商品。的確,我們真的無法保證自己所送的禮物每位收禮者都能滿意。
當然,如果我們收到的是心中有著重要地位的人所送的禮物時,一定會感到欣喜若狂,並且將那份禮物視為珍寶,妥善保存。我印象中收到最具有記念價值的禮物,是小學六年級時一位我喜歡的女同學送的生日禮物(戴著博士帽的貓頭鷹娃娃),因為這份禮物對我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我一直將之保存到讀大學之後(後來就丟掉了)。
的確,這世上有許多我們認為重要的東西,常常會隨著我們年紀增長以及環境改變而覺得不再重要了。年少時想抓取的事物與中壯年、老年時認為重要的東西肯定會有很大的落差。有些人認為賺錢很重要,可是賺了一輩子的錢自己卻無福享受,最後只是將錢花在看病和住院之上。有些人認為朋友很重要,可是再怎麼親密的朋友都不及自己的親人。
各位兄姊,這世上有什麼東西才是永恆又保值,並且值得我們不計任何代價來爭取呢?我認為,那一定是與我們生命有直接關係的東西,而基督信仰中關於一位救主的降生就是與我們生命習習相關的事情,因為祂要幫助我們重新找到生命的意義。
福音帶來醫治的果效
在今年的待降節期中,我打破以往教會中比較常用《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關於耶穌降生的故事做為講道經文的傳統,特別選了《以賽亞書》來分享,是為了讓我們用猶太人的角度來思想「彌賽亞」這個身分,他與基督信仰所宣稱的「基督、救主」有什麼樣的關連性。
「彌賽亞」在希伯來文中是「被膏抹」的意思,他的身分有可能是先知、祭司或君王,他是猶太人熱切期盼的拯救者。因此,在猶太人的認知裡,彌賽亞一定是「某個人」,他的出現是被上帝特別賦予在「某個時期」所要完成某項重要的任務。
基本上,只要是在以色列人遭受逼迫或被外邦統治的時代出來領導他們、拯救他們的人都會被稱為彌賽亞。因此,在整個以色列的歷史中,他們曾經出現過許多位的彌賽亞。更令我們匪夷所思的是,以色列人也會將外邦統治者視為彌賽亞,波斯王古列就是上帝所膏立的彌賽亞(賽45:1),因為他使以色列人回歸猶大和耶路撒冷。這與基督徒只將主耶穌視為彌賽亞真的有很大的差別。
在今天所讀的經文一開始,看似上帝的靈要先知 以賽亞這位「受膏者」去完成一項重要的工作:「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v.1)。然而,以賽亞並不是彌賽亞,他只是一位被膏抹去宣傳福音的使者,這福音就是以色列人將從巴比倫被釋放,重新返回上帝所應許的土地。我們也確實看見了以賽亞所說的預言在波斯王古列統治時成就了。
這段經文也是耶穌剛開始出來傳道時,在拿撒勒的會堂向眾人所引用的經文,表明這位以賽亞所預言的「受膏者」指的就是他自己,而耶穌也確實具有受膏者如此的特性。或許我們可以發現,耶穌這位受膏者的出現不再只是要成為猶太人的彌賽亞(政治性)而已,耶穌被膏抹最重要的目的為要使「傷心的人得醫治,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這是一種「拯救靈魂」的工作。
或許我們可以想像一下,當一個人被監禁在一個暗無天日、密不透風,只能容納一個人的狹窄空間內,手腳又被銬上鎖鍊時,那會是什麼樣的感受?我相信,那肯定是生不如死、極度痛苦的感受。
兩年前,我和幾位教會同工有機會去大稻埕教會體驗「密室逃脫」的遊戲,遊戲開始前我們分為兩組分別被關在兩個房間內,接著我們就要依照房間內所寫的各種提示找到如何逃離房間的方法。有趣的是,當大家找不到可以順利離開房間的方法時,大家就的情緒就開始慌亂並感到不耐煩,因為長時間被關在一個密閉空間之內真的很不是滋味。
同樣的,如果一個人的靈魂長時間被「罪惡」捆綁、挾制,他的生命肯定相當黑暗又充滿暴戾之氣。因此,只有當他的靈魂得到救贖,他的生命才能夠獲得真正的自由,並享受「以華冠代替灰塵,以喜樂代替悲傷,以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的生活。這樣的人重新被上帝栽植,被上帝稱為義人,從他的身上散發出上帝榮耀的光輝(v.3-4)。
耶穌這位彌賽亞來到世上的工作,就是要拯救所有人的靈魂,使他們可以脫離撒但黑暗的權勢、進入上帝永恆光明的國度之中,這正是天使所報的喜信(耶和華的恩年之實現)。事實上,這與傳統上猶太人所認定的彌賽亞有很大的落差,因為他們仍期盼有一位大衛的後裔可以復興以色列國。無怪乎耶穌在升天之前,門徒仍向耶穌提出「主啊,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候嗎」(徒1:6)如此的疑惑。
報告耶和華的恩年
或許對許多人而言(特別是在台灣只有大約5%基督徒的社會中),耶穌其實與他們的生命真的沒有太大的關係,基督教不過是一個來自西方世界的宗教(過去還夾帶著宗教殖民統治的色彩),而耶穌就是這個宗教的神明或教主。當然,也因為過去宣教師傳教的方式(只有一位神,信耶穌上天堂,不信者下地獄)讓許多長年信奉台灣民間宗教(多神信仰、祖先崇拜)的人很反感,甚至拒絕。
雖然多數的台灣人認為他們的生命不需要耶穌,但有趣的是,他們竟然也跟著教會和基督徒一起慶祝聖誕節(雖然有些人強調要說「耶誕節」)。或許我們不難發現,每年只要到十一月底,百貨公司、商店、餐廳、社區大樓就會開始做聖誕節的佈置,擺放聖誕樹且在下方堆滿禮物,在牆壁、欄竿或樹上掛滿光彩繽紛的燈飾,在家庭中也會掛上聖誕襪,甚至隨處都可以聽到聖誕節的音樂。
但問題是,這許多人為什麼要過聖誕節,又他們到底在過什麼樣的聖誕節,我們就不得而知了。或許他們只是因為剛好有這個節日(行憲紀念日)而慶祝,為了與親朋好友相聚而慶祝,為了找到理由可以吃喝玩樂而慶祝,為了寄送卡片表達關心之情,為了可以贈送禮物而慶祝。
事實上,教會和基督徒慶祝聖誕節是要向世人宣佈一個與世上每個人都有關的大喜信息(福音、耶和華的恩年),就是有一位救主耶穌為顯明「上帝愛世人」而降生。上帝不忍心再看見世人沉溺於罪惡之中,因此,祂差自己的獨生子來到世界為要將世人從罪惡的網羅中救贖出來,這罪惡指的就是與創造主上帝之間關係的疏離,因罪惡造成的結果就是靈魂之死亡(罪的工價乃是死,羅6:23)。
或許我們可以用溺水的人來比擬陷入罪惡之中的人,當一個人溺水時,他絕對無法倚靠自己的力量將自己拉出水面,他一定需要外力的介入(有人丟救生圈給他、拿竹竿伸過去給他抓住、有救生員從旁協助)才能夠將他從水中救上岸,否則他就會溺水身亡。同樣的,當一個人被罪惡的意念、思想「捆綁、控制」時,除非有人可以救我們脫離罪惡,最終我們都得面臨死亡的結局。
基督信仰所傳揚的福音,其核心價值就是「世人都犯了罪,虧欠了上帝的榮耀」(羅3:23),沒有人可以倚靠「自己的行為」除罪,唯有上帝所賜的獨生子耶穌基督才有能力承擔眾人的罪,因為「除祂(主耶穌)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4:12)。因此,凡事願意「在上帝面前謙卑悔改、奉耶穌基督之名受洗的人,都可以使罪得赦」(徒2:38)。
因此,在座非基督徒的朋友們,如果你們到今天還不明白為什麼要慶祝聖誕節,我要告訴你們,主耶穌才是慶祝聖誕節唯一的原因,祂的降生是為了向眾人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就是「傷心的人得醫治,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最重要的是,主耶穌要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使我們重新恢復與上帝的關係,再次被稱為上帝的兒女。
對於已經領受這份恩典的基督徒來說,我們就是宣揚救主耶穌降生這個大好信息的見證人,誠如今天經文中以賽亞向那些接受福音之人所說的話:「他們的後裔必在列國中被人認識;他們的子孫在眾民中也是如此。凡看見他們的必認他們是耶和華賜福的後裔」(v.9)。
教會在每年的聖誕節都會舉辦許多活動,牧師和長執也都會鼓勵兄姊邀請親友、鄰居一同來參加。當然,我們所期待的不只是邀請他們來禮拜或是慶祝活動湊熱鬧而已,最重要的是用我們自己與主耶穌相遇的生命見證和他們分享,使他們可以看見信仰耶穌的人之生命是充滿喜樂與平安的。
結論
各位兄姊,「耶和華的恩年」已於兩千多年前藉著一位在馬槽裡出生的嬰孩—耶穌臨到這個世界,這是一份免費的禮物,只要我們願意接受主耶穌成為救主,我們就不再被黑暗籠罩,生命也不再被罪惡捆綁、挾制。上帝要恢復我們原本屬於祂兒女的身分,進入祂為我們預備永恆的國度裡。誠如《聖經》所說:「凡接待祂的,就是信祂(耶穌)名的人,祂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約1:12)
當我們知道聖誕節並不是一個吃喝玩樂的節期,而是為了迎接一位與我們生命習習相關的救主降生時,我們就不會跟著世俗盲目的慶祝,更不會在節期結束後心靈仍感到莫名的空虛感。《聖經》說:「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詩34:8)親愛的朋友,你們願意接受耶穌成為救主,享受祂所賜豐盛又更新的生命嗎?
〈一件禮物〉
有一件禮物,你收到沒有,眼睛看不到,你心會知道,這一件禮物,心門外等候,是為了你準備,別人不能收。
生命有限,時光也會走,如果你不珍惜,機會難留,禮物雖然好,如果你不要,你怎麼能夠得到,怎麼能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