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12/19
經文:馬太福章一章18-25節
18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19他丈夫約瑟是個義人,不願意明明的羞辱他,想要暗暗的把他休了。20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他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21他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22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23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神與我們同在。)24約瑟醒了,起來,就遵著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娶過來;25只是沒有和他同房,等他生了兒子,就給他起名叫耶穌。
引言
從小我們就被教導為人處事一定要「言出必行」,如此一來才能獲得別人的信任。如果我們是一個「言而無信」的人,不只是很失禮的一件事,更不會有人想要與我們交朋友。
記得在國中的國文課本中有一課〈陳元方答客問〉就是在提醒我們「言出必行」的重要性。內容提到:陳太丘和朋友相約一同出行。他們約定在正午動身,但過了正午朋友還沒到,陳太丘就先行離開,爾後朋友才抵達。陳元方(陳太丘的兒子)當時七歲,在門外玩耍。
朋友問元方:「你父親在家嗎?」元方回答說:「等您很久您都沒到,已經先離開了。」朋友便生氣地說:「真不是人啊!和別人約定同行,卻丟下別人走了。」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沒到,就是不守信用;對著兒子罵他父親,就是不講禮貌。」朋友感到很慚愧,走下車去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元方頭都不回的就走進門去了。
各位兄姊,或許在人與人之間「失信」似乎是無可避免的事,雖然有時我們真的很努力讓自己盡量不要「失信於人」,但有時我們卻又不慎犯下如此的錯誤。無怪乎保羅會如此說:「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故此,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做;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做。」(羅7:18b-19)
雖然人與人之間常存在著「言而無信」的劣根性,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所信靠的創造主上帝不同於世人,因為祂是一位「言出必行」的神,祂一定會成就自己所應許、承諾的每一件事,而主耶穌的降生就是上帝對世人的應許。
難以置信的噩夢?
今天我們所讀的經文,是關於主耶穌降生的記載。當時主耶穌的母親 馬利亞已經許配給大衛家的約瑟(訂婚),只是還沒有迎娶入門(結婚)。就在這個時候,約瑟發現馬利亞竟然已經懷孕了,這個晴天霹靂的消息讓他感到十分不安。其一是這個孩子並不是自己的親身骨肉,這表示馬利亞不守婦道(紅杏出牆);其二是如果將此事公諸於世,馬利亞有可能會被人用石頭打死。
由於約瑟是一個正直的人(義人),且深愛著馬利亞,他並不願公開這件事使馬利亞受辱,因此他決定要私底下解除婚約。當約瑟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在夢中向他顯現,對他說:
「大衛的子孫 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 馬利亞來,因他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他將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耶穌,因他要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這一切的事成就是要應驗主藉先知所說的話,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以馬內利翻出來就是上帝與我們同在。)」(v.20-23)
關於天使所說的這個孩子——耶穌,其實指的就是猶太人朝思暮想的彌賽亞,因為耶穌(希伯來文是約書亞)這個名字有「上帝拯救、上帝已拯救」之意,意即上帝要藉著彌賽亞拯救他們脫離羅馬人的統治。接著,天使又引用《以賽亞書》七章14節所說的預言「必有童女懷孕生子;人要稱他的名為以馬內利」來印證這事早已經在上帝應許的計畫之中。
其實在主耶穌降生前的七百多年,當時的猶大國的耶路撒冷正面臨亞蘭王和以色列王(自己的手足)的圍攻,先知 以賽亞向猶大王
亞哈斯指出,他可以向上帝求一個兆頭以「抓住」對上帝的信靠。可惜的是,亞哈斯王並不願意向上帝尋求幫助,反而轉去向當時興起的亞述帝國尋求幫助。
於是,上帝說祂自己要以「童女生子」為記號,小孩尚未懂得棄惡擇善之前(12歲以前),亞蘭和以色列都要滅亡。一般認為,這裡所說的「童女生子」是指「以賽亞的妻子所生的小孩」,雖然他出生在一個黑暗和災難的世代中,但上帝卻應許要與他同在,這樣的安慰使人歡欣鼓舞、充滿救恩的盼望。
在了解這個預言的背景之後,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天使引用這段經文的用意,天使要約瑟明白,這位藉著聖靈感孕的耶穌,除了是為了要拯救所有身處在黑暗、罪惡裡的世人而降生,更是為了表明上帝拯救世人的應許絕不落空,因為祂就是一位「以馬內利」的神。
因此,約瑟醒了之後,他就遵著主使者的吩咐把妻子 馬利亞娶過來,只是沒有和她同房,等她生了兒子,就給他起名叫耶穌。
必有童女懷孕生子
各位兄姊,「必有童女懷孕生子」是上帝拯救「被罪惡捆綁」之世人所說永恆不變的應許(承諾),更是向這世界「黑暗勢力」的宣戰;上帝要證明自己才是世界的主宰者,任何邪惡勢力都無力攔阻這一股強大翻轉的力量。上帝這麼做的目的為要證明:「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其實上帝的拯救計畫早在人類的始祖
亞當、夏娃犯罪之後就已經展開,祂在人類幾千年來的歷史中一直用各種方式主動向世人啟示自己的憐憫和慈愛(某位義人和他的家族、被揀選的民族、許多先知),祂甚至不計任何代價(犧牲自己的獨生愛子),就是為了讓世人願意重新回轉歸向正途,不再沉淪於罪惡之中。
誠如保羅所說:「就如上帝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祂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使祂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祂在愛子裡所賜給我們的。」(弗1:4-6)
上帝的拯救計畫這就好像電影〈搶救雷恩大兵〉中的救援行動一樣,是一項艱鉅又刻不容緩的工作。當約翰.米勒 上尉(John H. Miller)接到上級(美國陸軍參謀長 馬歇爾上將)的命令必須要去將空降於法國
諾曼地、隸屬於美國101空降師中的二等兵 詹姆斯.法蘭西斯.雷恩(James Francis Ryan)從戰場上搶救出來的任務時,他隨即率領一個由8人組成的救援小組前往救援。
但問題是,法國的戰區那麼大,該如何在茫茫人海又槍林彈雨的戰場上尋找那位生死未卜的雷恩大兵,並將其平安送回後方呢?這對米勒上尉而言真的是傷透腦筋。但麻煩的不只是如此,在整個救援行動中,隨著小組成員在作戰時陣亡,小組中引起了很大的爭執,有人認為雷恩已戰死沙場,拒絕再繼續執行任務。但米勒上尉卻仍堅信雷恩還活著,不管小組成員是否願意,他都要完成這項任務。
各位兄姊(以及在座的親友),我們就像是身處槍林彈雨(黑暗權勢)戰場上的雷恩,上帝(陸軍參謀長)為使我們脫離死亡的威脅,派遣一個救援小組(耶穌基督)來解救我們的性命,使我們可以安全返抵家門(上帝的國度)。最重要的是,當救援小組來解救我們的性命時,我們是否願意接受這項救援行動,跟著救援小組返回溫暖的家?
其實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價值就是這麼簡單:因為世人在黑暗的世界中迷了路,上帝為了救他們脫離死亡的威脅,祂按照自己所說的承諾,差遣自己的兒子——耶穌基督來到世界,成為一盞明燈,指引世人重新走在光明的道路上。凡事願意跟隨祂腳步的人,都可以回到上帝的家中,在那裡享受上帝為得救之人所預備的福分。
結論
或許我們有發現,近年來聖誕節不再只是教會和基督徒專屬的節日,每年只要到了十二月,幾乎世界各地都在歡慶這個節日。然而,到底有多少人真的知道聖誕節到底在慶祝什麼?難道就只是家人團聚、朋友送禮或嘉年華會而已嗎?或許有少數人知道聖誕節就是要紀念一位名叫耶穌的嬰孩降生,至於為什麼要大費周章來慶祝就不得而知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