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3日 星期四

建造信仰(3)—群體關係

日期2022/06/26:

經文:創世記二章15-25

15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16耶和華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17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18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19耶和華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樣走獸和空中各樣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麼。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那就是他的名字。20那人便給一切牲畜和空中飛鳥、野地走獸都起了名;只是那人沒有遇見配偶幫助他。21耶和華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於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22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他到那人跟前。23那人說: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可以稱他為女人,因為他是從男人身上取出來的。24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25當時夫妻二人赤身露體,並不羞恥。

 

引言

 電影浩劫重生〉的劇情內容講述19951224日(平安夜聯邦快遞公司一名工程師 查克乘坐公司飛機飛向馬來西亞由於天氣原因飛機南太平洋上空失事墜海同機其他人員都因此遇難查克則是依靠救生氣艇幸運地存活下來,後來他就被海浪帶到一座無人小島上。本片故事情結與《魯賓遜漂流記》頗為類似

 為了在孤島上生存下去查克在島上學會下水捕魚鑽木取火生存技巧。為了生存,他將公司託運的幾個包裹打開查看裡面是否有勘用的東西;後來他在一顆威爾森牌排球畫了一張臉,並為它取名威爾森」。就這樣,查克有一個可以作伴對象,而他也時常對著威爾森自言自語,甚至還會詢問威爾森意見。但很不幸的,在查克乘坐木筏離開這座島時,威爾森遺落了。

 或許我們可以從電影情節知道一個事實:「一個人永遠無法單獨生活(生存),每個人需要陪伴者才能存活。」雖然查克看似都是獨自一人完成各項工作,但他始終無法忘記自己的女朋友,在夜闌人靜時要一直盯著懷錶內照片有動力繼續生存下去最重要的是,因著威爾森陪伴,他找到一個可以講話的對象,讓自己不再感到孤單

 各位兄姊,你認為自己能夠獨自一人生活嗎?或許有些事情我們可以獨自一人完成,但要獨自一人生活可能是無法達成目標,因為上帝起初創造世界時的心意,是要造一群彼此相互扶持人類

 

群體關係的原型—人的創造

 如果我們有仔細閱讀創世記》第一、二章的內容就會發現作者似乎記載了兩則有關「世界創造」的故事第一則是記載在一章1節到二章3節,第二則是記載在二章4-25節。

 或許有人要問:「為什麼作者要記載兩則不同的創造故事呢?這兩則故事看起來似乎並不相關。」簡單來說,這兩則創造故事資料來源不同前者為〈祭司文獻〉,後者為〈耶和華文獻〉;後者前者早約四百年。因此我們發現作者在「第一則創造故事」的文體中對「世界的創造過程」之描述,比起「第二則創造故事」更為嚴密詳盡

 在「第一則創造故事」中,作者清楚的提到世界創造的過程是充滿秩序性的,在每一件創造工程完成之後,上帝都會看為美好除了第二天沒有出現)。人類則是在一切萬物創造完成之後才被造出來安置世界之中,且被上帝賦予管理萬物責任。不但如此,人類更是上帝自己的形像」所創造的有別於其它的受造物顯明人類世界獨特性

 在「第二則創造故事」中則是人類的創造」作為開始首先上帝地上的塵土造人」,這跟第一則創造故事順序完全相反。上帝在完成人類創造之後才又造了一個「完美的伊甸園」,使人類可以安穩的生活在其中。然而,想要在這個完美的樂園永久生活人類必須遵守上帝所設立的「」。這也是作者在此所要強調:「人一出生,就帶有生命之約,而這是與上帝密不可分的」。

 我們不難發現人類兩則創造故事中都被賦予重要的責任——管理一切的受造物。[第一則:使他們管理海裡的、空中的、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創1:26)。第二則:耶和華上帝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耶和華上帝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樣走獸,和空中各樣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甚麼;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那就是牠的名字(創2:15,19)。

 然而,世界如此廣大萬物何其繁多,上帝所造的第一個人類——亞當要如何獨自管理呢?此外,上帝也發現那人獨居不好」,於是上帝決定亞當造一個配偶面對面、同等而相配成為他的幫助者。但問題來了,在上帝所有的創造物中,沒有一個是適合成為亞當配偶,因為牠們與亞當人類)分屬於不同性質類別(創1:21,25,上帝創萬物各從其類,牠們與人類不同等)。

 因此,上帝使亞當沉睡,並他的一根肋骨造了一個女人夏娃成為他的幫助者。的確,只有從相同性質類別所造的兩者人類)才具有同等的關係,也才能彼此心靈契合建立有效的溝通管道。就這樣,這位被亞當稱為骨中的骨,肉中的肉」就成為亞當配偶,除了可以使他不再自己一人獨居,更可以幫助他一同管理所有的受造物

 亞當夏娃創造可說是人類群體關係」的原型,誠如上帝所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雖然我們總是將這段經文視為上帝針對夫妻關係」的勉勵,因為夫妻二人本來就是面對面、同等的」的幫助者彼此之間本來就是合作伙伴沒有一人是另一人附屬品,也不是誰的地位比較高比較低

 這也是後來作者第二則創造故事結束前所下的結論:「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耶穌就特別針對休妻」的議題提醒前來試探祂的法利賽人夫妻本是一體的,二人必須信實、慈愛彼此相待互相尊重,而不該為了滿足個人私慾傷害對方

群體關係

 從今天經文中上帝所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這件事,我們曉得起初上帝創造人類心意就是希望他們可以成為彼此的陪伴者幫助者,人與人之間不該存在性別上族群上或是膚色上優越感排他性。也只有在這種「互助、互信、互愛」的群體關係中,我們才能共同完成管理天父世界」的重責大任

 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在信仰生活中建立成就上帝心意」的群體關係呢?首先就是要學習尊重且接納每個人生命獨特性存在價值

 一首在教會主日學常常吟唱詩歌耶穌喜愛世上小孩〉提到:「耶穌喜愛一切小孩世上所有的小孩,不論紅黃黑白棕,都是耶穌的寶貝,耶穌喜愛世上所有的小孩」的確,所有人都是天父上帝獨一(唯一)的創造耶穌手心的寶貝,且擁有不同的特質沒有人有資格評論否定任何人的存在價值。當我們能夠看見每個人生命獨特性存在價值時,才會知道如何彼此尊重接納

 在電影奇異恩典〉中,年輕英國國會議員 威廉威伯福斯特別針對廢除黑奴」的議題國會中指出:「上帝造人,生而平等。」這個信仰宣言自稱是「信仰基督」,卻又容許黑奴存在大英帝國而言,根本就是極大的諷刺。而相同的問題也存在於「基督教立國」的美國當中,雖然後來林肯總統廢除黑奴制度,但直至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黑人仍受到不平等的對待

 或許我們不難發現民族優越感一直存在人類社會當中,特別是十九世紀西方強權國家世界各地推行殖民主義運動。一些自認為是「文明發展」的國家美其名是要更美好的生活方式、更先進的科技文明」以改造這些思想落後國家;但實際上卻是用武力侵略佔領其他國家領土城市,為要掠奪當地豐沛的資源。[最近的烏俄戰爭其實也有類似的情況發生。

 《創世記》的作者特別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是照著上帝的形像樣式所造,沒有誰比較優越、誰比較次等;因此,我們都應該上帝的視角」來欣賞彼此的獨特性存在價值過去台灣社會中,漢人總是自視甚高自以為文明」,以致用「」來稱呼原住民外國人。但事實證明漢人才是「最沒有文明」的人,常常用不正當手段欺哄原住民騙取他們的財產土地

 雖然現在已經來到二十一世紀,但我們發現還是有些人會輕篾的眼光看待他人,比如說基層工作的人外籍移工社會邊緣人等。如果我們有仔細觀察耶穌起初在加利利開始傳道時就會發現,祂所接觸的對象都是社會邊緣人,誠如祂所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因此,我們這些跟隨耶穌門徒也要效法祂的作法走入失喪的人群中。

 這也是我們在建立成就上帝心意」的群體關係第二項功課——向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成為眾人幫助者。《箴言》的作者指出:「你手若有行善的力量,不可推辭,就當向那應得的人施行。」(箴3:27使徒雅各也說:「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德蕾莎修女更是勉勵所有的人說:「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不可否認的,有時基督徒社會中讓人有一種「比別人優越、遙不可及、與社會脫節」的感受,以致非基督徒難有機會接觸福音進入教會。曾有非基督徒朋友問我:「禮拜堂裡面是長什麼樣子?為什麼禮拜堂的大門總是深鎖,不能像廟宇一樣開放讓人可以隨時進入呢?」過去更有某個基督徒群體錫安山新約教會主張要與國家社會完全分離而引發衝突事件

 若是依照耶穌大使命〉的吩咐基督徒去(被差遣出去),成為眾人幫助者」,也就是進入人群之中,與人群建立關係,如此一來才能與人分享福音最重要的是,透過我們的新生命重生、復活)可以讓人經歷看見耶穌有能力改變每一個信靠祂的人生命,就是「貧窮的人聽到福音,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受壓制的得自由」(路4:17)。

 

結論

 在〈我們愛,讓世界不一樣〉這首詩歌中提到:「你和我是天父愛的創造,每個人有最美的夢想;一路上彼此照亮,扶持擁抱,我們的愛讓世界不一樣。我們愛,因神先愛我們;雖你我不一樣,我們一路唱,走往祝福的方向。我們愛,因神先愛我們;心再堅強也不要獨自飛翔,只要微笑,只要原諒,有你愛的地方就是天堂

 各位兄姊,雖然我們的出生是來自不同的家庭背景長相天差地遠,但我們卻都是天父上帝愛的創造,擁有與上帝相同形像樣式並沒有哪一個人比較尊貴,哪一個人比較卑賤。而我們被造的目的就是要「成為彼此的幫助者、成為彼此的祝福」,並且透過每個人所擁有不同的恩賜才能建造一個「同心合意、彼此相愛、互相接納」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