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11/27
經文:以賽亞書六十一章1-3節、路加福音四章16-24節
賽61:1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2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3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
路4:16耶穌來到拿撒勒,就是他長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規矩進了會堂,站起來要念聖經。17有人把先知以賽亞的書交給他,他就打開,找到一處寫著說:18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19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20於是把書捲起來,交還執事,就坐下。會堂裡的人都定睛看他。21耶穌對他們說:今天這經應驗在你們耳中了。22眾人都稱讚他,並希奇他口中所出的恩言;又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嗎?23耶穌對他們說:你們必引這俗語向我說:醫生,你醫治自己吧!我們聽見你在迦百農所行的事,也當行在你自己家鄉裡;24又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沒有先知在自己家鄉被人悅納的。
引言
我相信,在生命的各個階段裡,我們都會因為目標不同而有不同的期待。比如說,在求學的階段裡,我們會期待自己可以獲得好的成績、考取理想中的學校;在求職的階段裡,我們會期待自己可以尋得理想的工作、賺取高薪(最好是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在成家的階段裡,我們會期待永遠被另一半珍惜、疼愛,孩子可以平安健康成長。
但不可否認的,有時期待愈高,傷害或失落感也會愈大,因為事情並沒有按著自己的期待成就,最悲慘的是結果根本就與期待大相逕庭。在過去重男輕女的時代中,長輩都期待媳婦可以為家族生男孩以傳宗接待,因此,當媳婦生女孩時,他們就會有很大的失落感。然而,為了彌補心中的遺憾,他們就會將女孩取名為招弟、若男、罔市、岡腰、岡摟…等。當然,更期待的是下一胎可以是個男孩。
同樣的,有些人在信仰上也會對所信的對象給予某種期待,而通常一般人最基本的期待就是「賜我穿、賜我呷、賜我欠錢無免還、賜我平安大發財」。只是,一旦所信的對象無法滿足我們的期待時,他們往往都會蠻悲慘的結局。約莫三、四十年前,台灣正流行大家樂簽賭,而當時常常都會在路旁、水溝裡或是垃圾堆看見被人遺棄的神明(有些甚至被斷肢、毀容),只因為簽賭者摃龜。
各位兄姊,我們對於基督信仰是否也存在著「以自我為中心」的期待呢?我們是否真能明白且相信上帝在《聖經》所說一切關於「拯救」的好消息(應許的話),已藉著耶穌基督的降生在我們的世界成就了呢?讓我們在〈待降第一主日〉藉著先知在《舊約聖經》中所說關於彌賽亞降臨的預言,再次以「期待、盼望」的心來迎接救主聖誕的節慶。
耶穌是世人的盼望
自從主前586年南國 猶大也被巴比倫帝國毀滅之後(北國 以色列是主前722年遭亞述帝國所滅),以色列這個國家就不再存在,除了少數貧窮的以色列人仍留在巴勒斯坦(上帝應許的迦南地)之外,其餘的人都被擄到巴比倫,在那裡他們過著毫無盼望的日子。我們可以從《詩篇》一百三十七篇的內容感受到這群百姓的絕望悲苦。詩人說:
「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我們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因為在那裡,擄掠我們的要我們唱歌,搶奪我們的要我們作樂,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吧!我們怎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詩137:1-4)
其實早在以色列和猶大這兩個國家亡國之前,上帝曾差派許多的先知將上帝預備對兩國的審判向國王和百姓提出警告,因為他們不但背棄了上帝的誡命和律例,事奉迦南地的神明,以上帝看為邪惡的方式獻祭,最後竟然還將迦南地的神明置放在聖殿裡供奉。可惜的是,他們並未為這些行為悔改,大大的惹怒了上帝,因此,上帝決定要藉由外邦人的手來懲罰自己的選民。
雖然上帝向以色列人預言,他們將因自己的罪被擄至巴比倫,但為了遵守祂向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所說的一切承諾——以色列人將永遠居住在應許之地,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七十年),上帝將差遣彌賽亞解救他們,使他們可以重返應許之地,重新領受上帝的賜福。
這正是在今天第一段經文中,先知
以賽亞向那些身處絕望之中的以色列人所說安慰的話: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上帝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
的確,「傷心的人得醫治、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正是當時被擄到巴比倫、成為階下囚的以色列人最大的心願,自從國家滅亡、首都淪陷,以及信仰中心—聖殿被毀之後,他們就像是一群失根絕望、漂泊不定的浪人。如今,藉著先知
以賽亞的口將這個好消息傳給願意在上帝面前謙卑悔改的人,他們的心終於得到安慰和醫治。
然而,以色列人心中所期盼的不只是可以重回應許之地,他們最大的期待是有一位彌賽亞可以帶領他們恢復過往大衛王朝的榮耀國度。事實上,在耶穌尚未出生之前,確實有出現一些領袖級的人物被猶太人誤以為就是彌賽亞,他們起來與當時的統治者對抗。雖然猶太人因而建立了短暫的獨立王朝,但這畢竟不是上帝對彌賽亞的心意,所以他們也很快就被剷除了。
耶穌為了導正猶太人對彌賽亞的認識,祂也引用這段經文作為傳道工作最主要宣講的信息,但祂只引用到「耶和華的恩年」。當耶穌在接受施洗約翰的洗禮、被聖靈引到曠野受試探四十天之後,祂滿有聖靈的能力,於是祂回到加利利,開始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悔改的福音。首先,祂來到自己長大的地方—拿撒勒。當耶穌在安息日來到會堂,有人把先知
以賽亞的書交給祂,祂就打開一處:
「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他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
在此耶穌明白的指出,彌賽亞是要來幫助那些「受苦的、心裡破碎的、被綑綁的以及悲傷的人」。由此可知,在上帝的拯救計畫中,復興以色列國並不是祂最終的心意,而是使世人都可以「重新與祂建立和好的關係」。正確來說,上帝要復興的是自己的國度(上帝國),祂要釋放的是所有被撒但捆綁的人之靈魂,而耶穌就是世人唯一的盼望。
神悅納人的禧年
各位兄姊,我們是否能夠明白先知
以賽亞和主耶穌口中所說「上帝悅納人的恩年(禧年)」的真正意涵呢?這樣的「恩年(禧年)」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其實「恩年(禧年)」這個字是出自於《利未記》和《民數記》之中,是以第七個安息年來計算(安息年即第七年,禧年就是第四十九年,也有說是第五十年),這個日子主要在宣佈「上帝使一切都恢復自由」了。
那麼,是什麼可以「恢復自由」呢?首先就是奴僕。上帝設立「禧年」是為了表示一切的土地都為祂所有,因此在這一年,所有的奴僕都可以獲得釋放,土地也歸回本主,故「禧年」又可稱為「自由之年」(結46:17)、「救贖之年」(賽63:4)和「耶和華的恩年」(賽61:2)。
此外,「禧年」也不得耕種,而這麼做或許會造成糧食的供應發生問題。由於「禧年」來到的頭一年一定是安息年,又是不可耕種之年,如此一來豈不是有兩年的時間都不能耕種,該如何取得足夠的糧食呢?只是,上帝在這裡向所有的百姓應許一定會有額外的豐收,這絕對是足夠用到「禧年」過後,直到田地可以再有收成為止。
最後,「禧年」應可消除社會階級,使富有的地主沒有剝削窮人的機會,因為上帝的心意是以色列當中富人可以照顧窮人,甚至也要關心旅外的客人,因為他們也曾經寄居在埃及地;但可惜的是,這命令在以色列的社群中似乎一直未能真正實行(賽5:8、摩2:6)。
雖然「禧年」是上帝在舊約時代向以色列社群所吩咐的命令,是為了保障所有的以色列人都享有「個人的自由」,特別是當他們被外族統治時更是希望如此。然而,主耶穌在新約時代卻賦予「禧年」一個「嶄新」且能夠「滿足上帝心意」的詮釋——靈魂的自由。這除了是主耶穌來到世上的真正目的,更是身處末世中的每一個人能夠領受的福音(好消息)。
的確,拯救世人靈魂使之不再被撒但(黑暗)的權勢捆綁,恢復與上帝關係的連結才是彌賽亞來到世上最主要的工作,誠如耶穌所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雖然如此,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或者說有機會)與上帝恢復關係,除非他們願意承認自己是軟弱無助的,願意主動開口向耶穌呼求,因為福音正是為這樣的人預備的(太5:3、9:12)。
然而,除非我們對自己的身心狀態能有病識感,否則要承認自己生病,特別是承認自己的靈魂生病、內心生病真的不容易,畢竟對一般人來說是讓人感到丟臉的事。或許我們常常聽到有人說:「身體的病痛容易醫,但內心的病痛卻難醫。」最大的原因就是患病的人有可能不知道自己有病,最悲慘的是,患病的人雖然知道自己有病,卻不願意尋求幫助。
或許我們都知道,身處在現今這個看起來「物質都富足」的世代中,我們似乎不再需要為了各樣民生問題發愁,但這並沒有讓我們的生活不再有煩惱,反倒是引發許多文明疾病,其中一項就是憂鬱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2年6月19日的報導,全世界每八個人當中就有一人罹患精神疾病(依據最新世界人口數80億的統計來看,約有10億人)。
世衛組織更在一份20年來規模最大的全球心理健康報告中表示,在疫情之前已有近10億人患有精神疾病,疫情爆發後第一年,抑鬱和焦慮發生率提高了25%。因此,尋求心靈的安慰、滿足和寄託儼然成為這個世代所有人最期待也最渴望得到的幫助,這正是現今社會上許多以抒解、釋放心靈壓力的團體會如此興盛的主因。
各位兄姊,如果福音就是釋放、解救人心靈的好消息,那麼,教會在這個沒有平安、充滿憂慮、心靈空虛的世代中到底能為我們的親人、鄰舍或是需要幫助的人做些什麼呢?這是我們在〈聖誕節期〉時值得思考的問題。
結論
各位兄姊,「上帝悅納人的禧年」不但是上帝要解救以色列人脫離奴僕身分所承諾的應許,更是上帝要拯救世上所有失喪靈魂所賜予的恩典。感謝主,因為這份禮物已經在兩千多年前主耶穌第一次降生時就向我們顯明了,當時也有許多人願意接受「救命的福音」而享受「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受壓制的得自由」之新生命。
耶穌已經向所有的人宣告自己來到世上的工作,就是要使那些「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受壓制的得自由」。這是一種心靈的醫治工作,只要我們願意承認自己是軟弱無助的,並大聲向祂求救,如同那些在〈福音書〉當中曾向耶穌尋求幫助的人(患病、被鬼附、心靈憂傷)一樣,耶穌一定會憐憫、扶持我們,祂也會陪伴我們走過死蔭幽谷,醫治我們所有的傷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