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7日 星期四

信仰典範(8)—從懷疑到相信的基甸

日期:2023/04/30

經文:士師記六章11-18節、馬太福音二十一章22

6:11耶和華的使者到了俄弗拉,坐在亞比以謝族人約阿施的橡樹下。約阿施的兒子基甸正在酒醡那裡打麥子,為要防備米甸人。12耶和華的使者向基甸顯現,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13基甸說:主啊,耶和華若與我們同在,我們何至遭遇這一切事呢?我們的列祖不是向我們說耶和華領我們從埃及上來嗎?他那樣奇妙的作為在哪裡呢?現在他卻丟棄我們,將我們交在米甸人手裡。14耶和華觀看基甸,說:你靠著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15基甸說: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16耶和華對他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17基甸說: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給我一個證據,使我知道與我說話的就是主。18求你不要離開這裡,等我歸回將禮物帶來供在你面前。主說:我必等你回來。

21:22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

 

引言

 過去網路曾流傳著一部影片,就是有位老師將一顆水煮蛋放在一個玻璃瓶口,然後學生說:「你們認為這顆水煮蛋有可能完整的塞入瓶內嗎?」經學生們思考一陣子之後都回答說:「不可能!」於是老師拿起水煮蛋,並且點了一根火柴丟入瓶內,接著再水煮蛋放在瓶口,待火柴快要燒盡差那間水煮蛋突然被吸入瓶內。最後學生們這件事都感到不可思議驚呼連連

 其實水煮蛋會從小小的瓶口被吸入瓶內並不是什麼奇妙的魔術,只是一種物理現象而已,因瓶內火柴燃燒使氣體受熱膨脹,一部分氣體瓶口溢出。待火柴熄滅後,瓶內空氣逐漸冷卻氣體收縮氣壓小於大氣壓,與瓶外形成氣壓差外部大氣壓水煮蛋擠進瓶內,於是水煮蛋玻璃瓶」了。這個實驗目的是為了讓我們更具體了解大氣壓力概念

 只是,在生活中我們尚且不能理解一些「看似神奇」,但卻又只是一種「不足為奇」的科學現象之前,我們常常會對無法解釋事情充滿疑惑,且會一種迷信不科學方式作為理由禁止去做一些事,甚至將之視為一股神秘的靈界力量以致心生恐懼不安。最後,我們更是突發奇想的為這種「無法理解的現象立碑建廟加以膜拜,免得遭到惡運

 各位兄姊,或許我們對於上帝的認識有時難免也會陷入不能理解」或是「充滿疑惑」之中,因為我們遲遲等不到上帝所給予的答案其實多半是自己設定想要的答案),我們就以為上帝不關心我們不再愛我們,也不願聽我們的禱告。今天我們所要介紹信仰典範——基甸,他也曾經歷對上帝懷疑」的過程

 

上帝呼召基甸

 當約書亞死後,以色列歷史進入所謂的「士師時期」。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並且依照約書亞分給各支派區域之後,他們開始當地的居民爭戰奪取土地城市。一般學者認為士師記》是記述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後到建立王國這一段紛亂時期」的歷史,而造成如此紛亂」的最大原因,就是以色列人未依上帝的吩咐迦南人全部趕逐出去

 或許我們有發現,在這段期間上帝並沒有特別興起哪一個人起來繼承約書亞成為以色列人領導者」的工作,我們所看到的是每當以色列人悖逆上帝遭到外族侵略迫害統治再次呼求上帝時,上帝就會特別興起一位民族英雄——士師,並且帶領他們外族爭戰。在掃羅成為以色列首位國王之前,以色列共有十三位士師,而基甸第五位士師,他的故事是從第六章開始。

 當時以色列人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耶和華就把他們交在米甸人手裡七年以色列人米甸人緣故極其窮乏,就呼求耶和華;於是上帝就差遣先知責備他們(士6:1-10)。後來上帝的使者來到俄弗拉,他約阿施兒子 基甸顯現,對他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只是基甸並不認為上帝與他們同在,否則他們怎麼會被交在米甸人手中

 其實基甸應該心知肚明以色列人米甸人壓制的原因並不是上帝沒有與他們同在,而是他們背叛上帝。或許這就是人性」,總覺得錯不在我」,都是別人的錯」。比如說我們因違反交通規則警察攔下時,第一個閃過的念頭都是「我怎麼這麼倒楣」,接著我們會覺得警察很愛找麻煩」,我們又沒有犯多大的錯誤最後收到紅單之後我們更是覺得委屈或是一肚子火」。

 對於基甸疑問,上帝沒有給予直接的回應也就算了,反而還要他去執行一項艱難的任務,祂對基甸說:「你靠著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但基甸回應說:「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為此緣故,上帝說:「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v.12-16

 可惜的是,基甸對此事充滿疑惑,於是又說:「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給我一個證據,使我知道與我說話的就是。求你不要離開這裡,等我歸回將禮物帶來供在你面前。說:「我必等你回來。」(v.17-18)後來,上帝基甸顯現v.21,用磐石出來的火燒盡無酵餅),他就在那裡為上帝築了一座名為耶和華沙龍」的祭壇,以此記念他與上帝面對面得享平安不死

 自從基甸與上帝近距離接觸之後,他似乎從上帝那裡得著力量勇氣成為上帝口中的「大能勇士」。首先,他拆毀父親城裡巴力所築木偶,這事引起城裡的人非常不滿。後來,他又召集瑪拿西亞設西布倫拿弗他利支派的人與米甸人亞瑪力人東方人聯軍作戰。上帝為了基甸知道是祂以色列人爭戰,最後基甸只用三百人擊潰十二萬大軍

 後來,以色列人希望基甸他的孩子可以管理他們,但基甸拒絕這件事,他似乎是要提醒他們其實以色列早已經一位王——耶和華上帝,祂才能真正供應所需的一切,只是他們不肯承認而已。的確,自從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後,他們的生活習慣漸漸迦南人影響因未將他們趕逐出去),他們不再信靠上帝,反而去事奉當地的神祇,甚至為其塑造偶像,這事大大的得罪上帝

 雖然基甸表面上好像拒絕作的邀請,但從他自己兒子所取的名字——亞比米勒父親得知,他其實還蠻樂意被推舉為。再者,基甸私自製作金的以弗得,藉此扮演祭司的職分獲得神諭,他更將敬拜上帝的中心示羅移到自己的本城——俄弗拉

 《士師記》的作者指出:「後來以色列人拜那以弗得行了邪淫;這就作了基甸他全家的網羅。」(士8:27b)的確,因為基甸脫序的行徑使得在他死後以色列人又去隨從諸巴力行邪淫,而他妻子所生的七十個兒子全部所生的亞比米勒殺死

 

從懷疑到相信的基甸

 各位兄姊,從基甸這位被上帝揀選士師一生,可以給我們什麼樣信仰反思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聖工的成就不是因為自己有什麼才能,而在於是否有上帝的同在。從上帝的使者基甸顯現時所說的第一句話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v.12),以及後來又說的話我與你同在,你就必擊打米甸人,如擊打一人一樣」(v.16),我們不難發現這是一場上帝親自出征戰役。也就是說,因為上帝基甸同在,他才能成為大能的勇士米甸人作戰

 雖然基甸一開始懷疑上帝是否找錯對象了,因此他指出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v.15),藉以表達自己無力完成這麼大的使命。然而,基甸聽到上帝要與他同在」這件事之後,他似乎感受到自己可以勝任此事,於是他向上帝求一個記號,以證明確實是上帝揀選他帶領以色列人去和米甸人爭戰

 當基甸以色列大軍整頓好準備米甸人作戰之前,上帝竟認為出兵的人數太多了,於是祂對基甸說:「跟隨你的人過多,我不能將米甸人交在他們手中,免得以色列人向我誇大,說:是我們自己的手救了我們。」(士7:2)就這樣,以色列大軍從原本的二萬二千人縮減一萬人,但上帝仍覺得太多人。最後,上帝揀選三百人米甸人作戰,並且大獲全勝,這完全超乎常人所能理解之事。

 保羅曾說:「弟兄們哪,可見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貴的也不多。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揀選了世上軟弱的,叫那強壯的羞愧。上帝也揀選了世上卑賤的,被人厭惡的,以及那無有的,為要廢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氣的,在上帝面前一個也不能自誇。」(林前1:26-29

 由此可知,聖工能否成就並不在於擁有龐大的資源(人力財力」,而在於上帝是否同在。其實,無論是《聖經》或是教會歷史,上帝從來不是用「數量」來成就祂的聖工,免得參與其中的人自誇。同樣的,我們教會的規模雖然屬於中小型各項資源有限。但只要我們願意信靠上帝不住禱告,且同心朝著異象前進,上帝所要成就奇事一定會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第二,我們要知道聖工成就之後,要防備自己落入驕傲自大的陷阱中。當基甸完成擊敗米甸人戰役之後,他雖然推辭擔任以色列人領袖一事,但他卻做了幾件不討上帝喜悅的事。首先,他擅自製作金以弗得,還讓眾人向它跪拜。然後他又將以色列人敬拜中心示羅移至自己的本城 俄弗拉。接著,他娶了許多的妻妾,為自己生了許多兒子,但最後卻也造成了一場家庭悲劇

 的確,當一個人經歷成功一舉成名)之後,他就會開始自我膨脹不可一世,接著他就會做出一些令人感到愚昧和離譜的行徑。不久前,Netflix線上視頻有一部《以神之名信仰的背叛》的記錄片,內容描述四名自稱先知韓國宗教領袖影片中探索令人膽寒真實故事,並揭發盲目信仰黑暗面

 原本這些宗教領袖尚未成名之前,至少還能夠秉持純正的信仰。然而,就在教勢開始攀升信徒不斷增加之後,他們的邪惡真面目暴露無遺看完這部記錄片之後,我感到無比的震驚痛心震驚的是竟然有人敢假借宗教名義行惡,甚至自稱彌賽亞救主),難道他們不怕上帝嗎?痛心的是竟然有那麼多無辜受害的人,而多數都是年輕的女孩,她們都因此人財兩失

 《箴言》的作者曾提醒我們:「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4:23)他又說:「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16:18信仰若不能常常保持警醒,並不斷檢視自己的心思意念是否純正,我們可能就會在不知不覺落入驕傲的陷阱。要避免自己偏離信仰穩定參加聚會接受門徒訓練不斷操練禱告,是身為真門徒必修課程

 

結論

 各位兄姊,信仰是一個「進行式」的過程,必須藉著同信者共同的經驗漸漸建造起來。當然,我們難免會在過程中因為上帝的作為不能理解產生疑惑,這些都是很自然且正常的事信仰本來就會有所懷疑,就像今天經文主角 基甸一樣,重點是我們是否願意在懷疑中持續尋找答案,我相信,上帝會用我們可以理解記號解答一切的疑惑

 此外,我們也要留意不要以為自己的信仰已經夠成熟穩固,因而拒絕持續委身參與信仰團體中,或是不願接受裝備課程。一個信仰停滯不前的人最後就會變成一攤發臭死水,不僅無法自我成長,還會影響身邊的人基甸最後會在信仰上失足的原因就是過度自負,想用自己的方式取代上帝的命令,因此,上帝使他的家庭破裂失去起初上帝呼召時所給他的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