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5日 星期五

改變帶來更新(青年主日)

日期:2023/05/07

經文:路加福音十八章35-43

35耶穌將近耶利哥的時候,有一個瞎子坐在路旁討飯。36聽見許多人經過,就問是什麼事。37他們告訴他,是拿撒勒人耶穌經過。38他就呼叫說:大衛的子孫耶穌啊,可憐我吧!39在前頭走的人就責備他,不許他作聲;他卻越發喊叫說:大衛的子孫,可憐我吧!40耶穌站住,吩咐把他領過來,到了跟前,就問他說:41你要我為你做什麼?他說:主啊,我要能看見。42耶穌說:你可以看見!你的信救了你了。43瞎子立刻看見了,就跟隨耶穌,一路歸榮耀與神。眾人看見這事,也讚美神。

 

引言

 今主日五月第一主日,也是總會所訂的〈青年事工紀念主日〉,許多教會這主日邀請青少年參與禮拜中服事鼓勵肯定他們。保羅曾勸勉年輕的教會領袖 提摩太說:「不可叫人小看你年輕,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提前4:12

 雖然青少年教會內年輕的族群,在經驗知識能力上都還在學習的階段,但我們仍要肯定他們的付出,並常常鼓勵陪伴教導他們,使他們都願意自發性的參與教會服事,也可以明白服事的意義

 我們常會說:「青少年教會未來的柱石,必須好好重視他們、栽培他們。」但有時我們卻也會聽見教會內長輩不明就理批評青少年年少輕狂,做事過於衝動異想天開,常常都要幫他們收拾殘局。我們似乎早已忘記自己也曾經歷這個年紀試圖衝擊體制不願被傳統約束

  如果我們真心希望青少年將來可以成為教會未來的希望,我們是否應該給予他們——多一點鼓勵少一點責備多一點讚美少一點批評多一點關心少一點冷眼旁觀。因此,讓我們先用掌聲肯定鼓勵今天參與服事青少年

 感謝上帝的恩典,過去這幾年的〈青年事工紀念主日〉我們都讓青少年有機會參與禮拜中的各項服事。或許有些人仍不習慣這種敬拜方式,覺得不夠莊重肅穆,但這就是年輕人活力朝氣。雖然他們的表現還是有點生澀靦腆,但我相信,在座的兄姊可能還沒有勇氣像他們一樣在台前參與服事,這是值得讓我們向他們學習功課

 的確,當我們願意心靈」和「誠實」來敬拜上帝時,聖靈就要打開我們的心門,使我們無論用什麼方式禮拜,都能夠經歷上帝的慈愛恩典,因為祂就是一位充滿創造力生命力主宰,祂喜愛我們用各種方式敬拜祂。除非我們願意改變」心中長久以來傳統」的束縛,讓聖靈更新引領我們的生命,我們真的無法享受改變」所帶來嶄新活潑生命

 

耶利哥的瞎子

 今天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是描述耶穌來到靠近耶利哥附近時所行的神蹟。《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也同樣都有這段故事記載,只不過這兩卷書所描述的,都是耶穌離開耶利哥時所行的神蹟。此外,對故事人物描述也有不同,《馬太福音》是提到有兩個瞎子,而《馬可福音》甚至有提到這個瞎子名字叫做巴底買底買兒子)。

 無論這三卷共觀福音書》是如何記載這件神蹟時間點人物重點在於,從這件神蹟我們可以清楚看見一件事,就是瞎子的「積極行動」,不但為他帶來了「生命的改變」,甚至也引起所有看見神蹟的人,一切的榮耀歸於上帝,並且一路上不斷歌頌上帝的聖名

 從經文的記載我們無法了解,究竟這個瞎子一出生就瞎眼,還是後來在意外中才瞎眼的;當然,對一個瞎子而言,他根本沒有任何謀生的能力,他只能過著討飯的生活。既然是要過著討飯的生活,他必須出現在人潮最多的地方,才能吸引人的注意。而當時人潮最多的地方就是城門口。因此,我們大概可以知道,這段故事發生耶利哥城門口附近

  某天,這個瞎子照往例一樣,坐在路旁討飯。只是,這一天卻是非常特別的一天,他發現,這天來來往往的人特別多。我們知道,瞎子雖然眼睛看不見,可是他的耳朵相當敏銳,當他的周圍什麼情況發生時,他都能很容易的感受到。於是他路上的人,到底發生什麼事,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走來走去呢?他們就告訴瞎子:「拿撒勒人 耶穌正要經過這裡。

 瞎子聽到耶穌經過這裡,心中感到異常的興奮,他早已耳聞耶穌名字,他也知道耶穌加利利各地所行的神蹟,他更清楚明白耶穌就是那位聖經》所預言彌賽亞。於是,瞎子使盡所有的力氣大聲呼喊說:「大衛的子孫啊!可憐我吧!」這時,在他前頭走的人就責備他,叫他不要發出聲音。但瞎子並不理會他們的警告,反而更加大聲的呼喊說:「大衛的子孫啊!可憐我吧!

 這時,耶穌似乎也聽見了瞎子呼喊聲,祂便站住吩咐群眾瞎子帶到祂的面前耶穌就問他說:「你要我為你做什麼?瞎子回答:「啊!我要能看見。耶穌對他說:「你就看見吧!你的信心治好你了!瞎子立刻能看見,他就跟隨耶穌,一路歸榮耀於上帝群眾看見這件神蹟,也都同心讚美上帝奇妙的作為

 

改變帶來更新

 各位兄姊,瞎子能夠再次看見,不只是耶穌願意伸出恩典的手進行醫治更重要的是,瞎子願意改變現狀」,就是憑著信心改變原有的生活。或許「改變」對我們而言,不只是一項極大的挑戰,更需要很大的勇氣,特別是我們已經習慣的事情,實在很難立即改變

 就以教會參加禮拜為例,我相信現在兄姊所坐的座位,一定都是我們每次參加禮拜固定或是已經習慣坐座位,除非是遇到特別的情況,比如說突然許多客人來訪,或是原聲國際學院同學出席禮拜),否則我們一定不會隨便更換座位。在我之前牧會鼓山教會中,有幾位兄姊是直接將自己的《聖經》和《聖詩》放在固定坐座位上,似乎要提醒大家此路為我開,此樹為我栽」。

 或許,要兄姊於下主日參加禮拜來個「大風吹」,不要坐自己習慣座位,可能會引起很大的騷動。過去曾聽一位士林聖教會謝明昇牧師分享,有次他們教會舉辦幾間教會 松年團契聯誼活動先到教會之兄姊就先選好自己的座位坐下來,但後來有位老姊妹離開坐定座位上廁所

 過不久,另一間教會的兄姊也抵達禮拜堂,某位老弟兄就走到剛才那位老姊妹坐的座位坐下來。過沒多久,這位老姊妹廁所返回,當她看見自己的座位上有人時,整個人顯得非常不開心,她直接走到那位老弟兄面前對他說:「這是我的位置。老弟兄一臉茫然的看著老姊妹,然後就默默的站起來轉去找其他的空位坐下謝牧師說:「你看,一個人的習慣只要三分鐘就可以養成了!

 我們可曾想過自己為什麼「不想改變」?除了因為沒有勇氣承接挑戰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安於現狀」,覺得現在已經很好了不需要刻意再去改變什麼。其實有許多基督徒信仰狀態就是一直停留在安於現狀」,覺得沒有什麼需要改變的地方。

 我發現,每當教會推出一些新的事工時,很少有兄姊會主動提出:「我可以幫忙!我願意參與!多數的兄姊都會覺得:「反正會有長執或其他人出來做,沒差我一個啦!我只要每主日有來參加主日禮拜就好了。況且,我那麼忙,哪有什麼時間再來做教會的服事」這種「事無關己」的態度就是「安於現狀」的最好證明

 我們不難發現,有些人信仰的態度就是如此現實對於上帝的恩典賜福,我們總是會用積極的態度來努力爭取;可是,對於服事上帝,我們卻都是用盡各種方法來努力推辭各位兄姊,請問這樣的態度是否正確

 或許有人會說:「我這個也不會,那個也不會,實在不曉得該怎麼服事」其實,服事不在於我們「會不會做」,而在於我們「願不願意改變態度沒有任何人天生就會做哪一任事,一切都是從學習而來的。只要我們願意謙卑來學習,任何不熟練的事都會在不斷操練中愈來愈熟練。就好像學習樂器的人一樣,要使樂器可以演奏的愈來愈熟練不二法門就是-不斷地練習

 我相信,對今天參與主日禮拜服事青少年而言,有些人所做的服事都是他們的第一次,雖然第一次並不能做到盡善盡美,但至少他們願意嚐試,而不是用「我不會做」來推辭服事。況且,教會內也有許多裝備訓練課程,提供給長執同工及兄姊可以參加,這些課程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教會內所有的人都可以成為最好的器皿服事上帝

 此外,我們千萬也不要認為自己什麼都會了什麼都懂了,就不參加教會內裝備訓練課程。要小心,因為「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16:18)即使一個人有再多的才華恩賜,卻滿心驕傲,上帝也不會重用這等人,因為上帝喜愛謙卑的人服事祂

 我們更不要認為自己已經年紀大了沒讀過什麼書,也不認識幾個字,就放棄接受裝備訓練課程,只要我們願意用一顆學習的心學習聖靈必要幫助我們在課程中有許多的收穫

 當我們都願意從內心改變信仰態度時,聖靈也要開始我們的內心動工,使我們有信心有勇氣有智慧有能力,存謙卑的心承接各種新的挑戰

 不但如此,聖靈也要更新我們的屬靈生命,使我們願意順服上帝的呼召主動積極參與教會內各樣服事不再認為教會內事工是哪些特定的人長執同工年輕人)才可以做不再認為教會內事工與我們無關,而是願意主動牧師長執同工提出:「我願意參與哪樣服事」我相信,當我們都將教會內的各樣事工視為自己的責任時,我們教會必要大大復興

 

結論

 耶穌說:「新布不能補在舊衣服上,新酒也不能裝在舊皮囊中。」(太9:16-17基督徒更新生命,是無法再與過去舊的生命有任何交集,更不可能再回到過去生活之中。因為過去生命生活,就是讓我們無法認識上帝的救恩,也無法回應上帝的救恩,更無法正面積極態度跟隨主的腳步

 從耶利哥瞎子身上,我們可以清楚明白一個真理-只有當我們存一顆願意改變」的,並且憑著信心積極地向主呼求聖靈才會「更新」我們的生命,「醫治」我們的傷痛,「改變」我們的生活最重要的是,眾人透過我們「更新的生命」,看見上帝的榮耀認識上帝的全能

 盼望我們教會所有的兄姊都有一顆「願意改變」的心,從今天開始,不再做局外人」,不再認為教會內事工與我無關」,不再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參與服事,也不再認為自己「沒有必要接受裝備、訓練課程關渡教會復興不是依賴牧者長執同工,而是需要在座每位兄姊積極的委身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參與其中。各位兄姊,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