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1日 星期四

來自母親的信心(母親節主日)

日期:2023/05/14

經文:提摩太後書一章1-7

1奉神旨意,照著在基督耶穌裡生命的應許,作基督耶穌使徒的保羅,2寫信給我親愛的兒子提摩太。願恩惠、憐憫、平安從父神和我們主基督耶穌歸與你!3我感謝神,就是我接續祖先用清潔的良心所事奉的神。祈禱的時候,不住的想念你,4記念你的眼淚,晝夜切切的想要見你,好叫我滿心快樂。5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尼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6為此我提醒你,使你將神藉我按手所給你的恩賜再如火挑旺起來。7因為神賜給我們,不是膽怯的心,乃是剛強、仁愛、謹守的心。

 

引言

 自古以來,父母家庭中角色就是負責教養我們,使我們可以明辨事理走向正途。然而在過去主外、主內」的世代中,母親常常被視為孩子最主要養育者。的確,從懷孕開始母親已經在養育腹中的胎兒,因為母親生活起居飲食習慣情緒反應,都會影響胎兒成長將來的個性。因此我們才會不斷提醒懷孕的婦女注意胎教

 正因為母親與我們每個人關係是如此的緊密相連小時候在我們感到害怕不安時,首先想到的都是投入母親懷抱中,好像重新進入母親肚子裡獲得保護。據說人在臨終前口中也會一直喊著媽媽」,或是想要找媽媽」,因為只有依偎在媽媽懷裡才能安然入睡安息)。不知我們曾否留意華人傳統墳墓的外形,其實那就是象徵著往生的人再次重回母親的子宮

 由此可知,母親與我們的生命確實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無怪乎有許多人會為母親媽媽記念她們一生子女無怨無悔付出勞累犧牲。只是,這事卻引起父親爸爸)的嫉妒不滿,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也為家庭付出許多,他們雖然不像媽媽長時間陪伴子女身旁,但他們也是非常努力掙錢,使家庭無後顧之憂只是在現今雙薪的世代中,這理由似乎不再成立)。

 的確,我們都不否認父母家庭中付出辛勞,只是基督徒的家庭而言,父母子女教養似乎不能只停留在生活品格而已,如何傳承信仰父母更加重要課題。今天經文中提摩太信仰,就是藉著外祖母 羅以母親 友尼基傳承才得以建立起來

 

信仰傳承來自家庭

 關於提摩太相關背景是記載在《使徒行傳》十六章1-3節。當時保羅宣教團隊來到了特庇路司得,他在那裡遇到了一位名叫提摩太門徒作者特別提到提摩太父親希臘人,而母親信主猶太人。當保羅得知提摩太路司得以哥念是一位受到眾人肯定門徒時,他決定要將提摩太帶在自己的身邊裝備成為福音工作者

 在這處記載中,我們不清楚提摩太是與母親一同接受福音,或是母親先接受福音,然後再傳承提摩太。但從今天經文敘述我們不難發現,很有可能是提摩太外祖母母親先聽到福音受洗成為基督徒爾後她們才將福音繼續傳承提摩太。因此,保羅才會說:「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 羅以和你母親 友尼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v.5

 的確,通常在教會中自稱為第二代、第三代」的基督徒的人,他們的信仰多是傳承父母祖父母。而他們從小都會父母祖父母半強迫帶到教會參加兒童主日學少年團契接受信仰教育。雖然這樣的方式看似可以讓自己的兒孫持續接觸信仰出入教會,然而一旦到他們長大獨立之後,很有可能就會離開教會,甚至離開信仰,因為信仰傳承教育)必須家庭做起

 可惜的是,有些人常會信仰傳承教育」的工作丟給牧師主日學老師團契輔導,但自己在家裡從不談論信仰或是活出信仰生活。我常提醒並不是每週花三個小時孩子教會就能夠建造信仰,讓孩子透過家庭生活經歷信仰才是關鍵。過去我在擔任少年團契輔導時,有些家長都會希望輔導特別關心他們的孩子,並鼓勵他們的孩子出席團契活動,因為他們叫不動自己的孩子

 後來在與幾位被提醒需要特別關心」的孩子談話的過程中才知道,這些孩子不來教會原因,其實家長很大的關係,因為他們孩子面前常常都是言行不一嘴巴很會「談論信仰」,但生命無法活出信仰」,這讓他們感到非常困惑錯愕更令人惋惜的是,這些孩子的父母有些在教會中擔任重要的同工,甚至還有牧師

 前幾天在臉書看到一位好友PK)的動態看完之後令我震驚痛心。她的父親堪稱教會界一位受人敬重牧師,但從小她卻一直被父親用言語數落」,她指出每當做事父親看不慣時,父親就說其言行會讓他「折壽」。另外,父親責備她為何行為都沒有學習父母的樣式」?她說自12歲開始就都在外面住宿住校、出國讀書),父母在旁從哪裡學習?[後來她刪除留言了。

 誠如保羅所說:「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11:1)各位兄姊,信仰不是自己憑空想像經驗,而是需要一位導師成為典範,我們除了藉著與他一起生活觀察他的言行舉止,更要學習效法他的處事方式,如此一來我們的信仰才能不斷提升進步。那麼,在家庭中由誰來幫助我們建立信仰根基典範呢?豈不是身為父母的人嗎?

 我們可以從保羅所說「想到你心裡無偽之信這信是先在你外祖母 羅以和你母親 友尼基心裡的,我深信也在你的心裡得知提摩太可以擁有無偽的信仰」,最大功臣莫過於他的外祖母母親若不是她們二人在家庭中不斷建造堅固提摩太信仰根基,他不但無法擁有純熟的信仰更不可能受到教會弟兄姊妹肯定稱讚

 因此,若我們仍然認為孩子信仰建造與自己無關,並且將責任推給牧師主日學老師團契輔導的話,我們真的要好好的檢討反省。其實《聖經》中有許多人物後來偏離上帝的誡命律法原因,都是父母沒有善盡信仰教導責任,而他們最後承受極悲慘的結局

來自母親的信心

 幾週前,我和幾位牧者同工一起前往位於台北市 仁愛路建國南路附近的〈薛智偉娜猶台文化交流協會Jewish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參訪協會創辦人 薛智偉是一位美裔猶太人,他為了讓台灣人可以更認識猶太人文化信仰,特別創辦此協會歡迎所有人蒞臨參觀。其實猶太人非常保守族群,因此薛智偉願意非猶太裔的人慷慨實屬不易

 在導覽員帶領之下,我們參觀聆聽許多關於猶太人歷史,我們也透過許多文物認識猶太人信仰。後來我聽到一件令我感到意外又驚奇的事——猶太人血統傳承自母親的血脈。也就是說,一個人是能否被視為猶太人條件在於其母親是否為猶太人這事讓我想到今天經文中提摩太,他的父親希臘人母親猶太人,因此,提摩太一定可以被視為猶太人

 猶太人子女教育方式生活信仰),12以前子女仍為孩童階段養育的工作一般來說是母親主導,一旦子女年滿12歲(成年之後父親就會帶著兒子一起參與會堂集會,並一位拉比教導更認識上帝的誡命律法。由此可知,提摩太12歲以前是母親 友尼基負責教養,而外祖母 羅以有可能與他們同住,很自然的她也參與教養提摩太行列中。

 各位兄姊,子女信仰教育必須家庭做起,而且要孩童時期開始,使他們自然的生活中認識上帝親近上帝更明白自己是上帝獨一無二的創造

 雖然身處21世紀社會中教養孩童工作可能不再只是母親責任雙薪家庭兩性平等隔代教養),然而無論是什麼人照顧孩童基督信仰家庭一定要用聖經上帝的話語教養他們。誠如《箴言》所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

 既然如此,我們要如何開始呢?其實,從婦女懷孕階段就可以開始胎兒信仰教育。或許我們會感到好奇,對未出生胎兒可以給他們什麼樣信仰教導呢?答案就是:不斷的提醒腹中的胎兒,他們是被眾人期待,也是被眾人歡迎和疼愛的寶貝

 詩人曾說:「我的肺腑是你所造的;我在母腹中,你已覆庇我。」(詩139:13先知 耶利米指出:「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我已派你作列國先知」(耶1:4-5)透過這兩段經文,我們知道每個人生命未出世之前就已經「被上帝命定」了,因此我們要腹中胎兒知道,他們的出生都有上帝美好的心意

 在過去」的時代中,因長輩往往都是希望男孩」以傳宗接代,這使得女孩」常被冷漠忽略,甚至罔市罔腰罔摟」等名字勉強接受她們的出生。這種「不被期待、被拒絕」的陰影影響孩子一輩子,如果她們內心的傷痛始終無法獲得醫治,這股「負能量」有可能會繼續傳給下一代,甚至到好幾代。為此,我們絕不能忽略懷孕階段胎兒信仰教育

 接著就是在嬰兒孩童階段信仰教育。雖然嬰兒不能聽懂理解我們的語言,但他們卻有敏銳的聽力觀察力,因此父母可以在嬰兒階段使用聲音圖畫不是影像信仰的教導。至於已經可以聽懂理解語言孩童,可以有聲書故事書父母講說」教導信仰,甚至直接簡要敘述聖經故事〉。目前基督教書房許多關於這類的資料,我們可以查詢參考

 我不會建議父母使用手機平板電視播放聖經故事〉,這感覺像是應付信仰教育責任。現在有許多父母為了打發孩童,然後自己的事或是朋友聊天,就手機平板放在孩童面前讓他們觀看,因此當孩童說了一些不可思議」的詞句時,我們也毋須感到意外孩童信仰教育需要父母參與其中,並在彼此互動聽、說)的過程中對上帝有更多的認識

 最後,常常陪伴孩子親近大自然也是一種信仰教育,透過所觀看天地萬物,我們可以孩子分享天父上帝奇妙創造,祂是什麼眼光觀看這個世界,又是什麼方式疼惜每一個人孩子信仰需要我們陪伴他們一同經歷一同探索一同驚嘆一同建造

 

結論

 各位兄姊,提摩太能夠成為初代教會重要領袖最大的原因,就是他從小擁有無偽的信心信仰」,或者我們可以稱之為堅固的信仰基礎」。猶太人父母從來就不會教育子女信仰責任丟給其他人,他們非常重視子女一同認識上帝時刻。自從孩童懂事開始約兩歲左右),父母會與子女每年恭讀妥拉摩西五經一遍,因此到他們成年之前早已經非常熟識上帝的誡命律法

 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到老也不會偏離上帝的道」,當趁早為他們建造穩固信仰根基免得他們長大之後成為迷失的羊群。若我們是初代基督徒,而孩子還未聽聞福音不用擔心,就先為他們也能夠得救禱告。但最重要的是,要自己的生命成為主耶穌見證人,讓孩子可以看到我們信主之後生命轉變透過我們「無偽的信心信仰帶領他們進入上帝的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