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7日 星期五

把我所有的給你(野外禮拜)

日期:2023/10/29

經文:使徒行傳三章1-10

1申初禱告的時候,彼得、約翰上聖殿去。2有一個人,生來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擡來,放在殿的一個門口,那門名叫美門,要求進殿的人賙濟。3他看見彼得、約翰將要進殿,就求他們賙濟。4彼得約翰定睛看他;彼得說:你看我們!5那人就留意看他們,指望得著什麼。6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7於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他的腳和踝子骨立刻健壯了,8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神。9百姓都看見他行走,讚美神;10認得他是那素常坐在殿的美門口求賙濟的,就因他所遇著的事滿心希奇、驚訝。

 

引言

 各位兄姊,在我們生命的歷程中,哪些人曾給予我們極大的關心幫助以致至今仍然印象深刻呢?當然,這些關懷幫助不一定是提供金錢這方面的資源有可能物資工作建議方法,甚至只是一個擁抱,無論這些關心幫助是大是小,對當時正處於消沉難過悲傷絕望情緒,猶如一劑強心針,讓我們可以撥雲見日重新振作起來

 同樣的,我們是否也曾在某些人最需要關心幫助的時伸出援手,使他們可以平安渡過危機?幾年前我和師母竹圍全聯購物完畢,就在準備爬上樓梯的過程中,我們看見一位手拉著菜籃車行動看似很吃力婆婆正在爬樓梯。於是師母就要我幫忙菜籃車搬上一樓,她則是攙扶著那位婆婆安穩爬上樓梯。到一樓後婆婆對我們說:「我今天遇到兩位菩薩了!

 其實關心別人被人關心以及幫助他人被人幫助,在我們每天生活中一直在發生。在能力所及時,我們就不要吝於向人提供援助;當然,在需要他人援助時,我們也不要面子問題不好意思開口。如果人與人之間都是用「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態度彼此對待,我們的世界一定會更和諧美好。如果我們常常都要擔心自己會吃虧被人佔便宜,這只會讓我們愈來愈自私不快樂

 今天上午我們有機會來到這個充滿紀念性孫理蓮紀念營地,就讓我們透過剛才所讀的經文一同來思想無私的付出——把我所有的給你」這個主題

 

申初禱告發生的神蹟

 對猶太人而言,他們每天會有三個禱告的時間,分別是清晨下午三點以及黃昏日落時,而清晨下午禱告時間剛好聖殿獻祭時間一致。今天經文中所提到的時間申初)就是猶太人下午禱告的時間,因此自然許多人都會前往聖殿參加獻祭禱告儀式彼得約翰也在這個時間點眾人聖殿外院進入內院入口——美門位於聖殿東面」一起聖殿

 正當彼得約翰進入美門之前,有一個生來瘸腿的人正好坐在門口求乞。因為他沒有謀生的能力,只好每天讓人抬來這裡並透過進入聖殿的人給予施捨維持生活。基本上,猶太人認為幫助貧困的人除了是一種善舉之外,更是〈摩西律法〉的規定(申15:7、箴3:27)。因此,凡是美門經過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拿出一些錢幫助這個瘸腿的人

 另一個讓這個生來瘸腿的人一輩子感到悲慟的事,是他無法眾人進入聖殿敬拜上帝。其實根據摩西律法〉的規定殘疾的人不能擔任祭司的職務(利21:17-23),但後來猶太拉比此規定擴大一般百姓,因為他們認為會有身體殘疾原因是「犯罪所致耶穌的門徒曾針對生來瞎眼的人提出他自己犯罪或他的父母犯罪」(約9:1-2)之疑惑

 的確,在許多宗教信仰或是文化之中,總是會身體殘缺」與「犯罪畫上等號,而這樣連結常常使這些人受到歧視,甚至被人欺凌迫害內斂的人可能會把自己孤立起來不再與人接觸最糟糕的情況就是自殘。而不堪長期遭人羞辱踐踏的人,他們有可能會武裝自己暴力相向。各位兄姊,我們又是用什麼樣眼光看待這些身體殘缺的人呢?

 我相信,每位身體殘缺的人都希望自己不要被人貼上標籤」,他們何嘗不希望自己正常人」的生活,或是在隔天睡覺起床之後身體恢復健康澳洲知名基督徒 演說家——力克胡哲出生就是四肢殘缺嬰孩,他曾分享自己在青少年時期每晚上睡前向上帝的禱告內容,就是希望隔天醒來後四肢能夠恢復正常遺憾的是,他的禱告未曾實現

 或許對這位生來瘸腿的人而言,他早已失去獲得痊癒」的幻想,畢竟他四十多年來(徒4:22)都是這樣的生活模式,而每天可以乞討維持基本生活盤纏似乎才是他唯一的渴求。因此,當他在美門之前看到彼得約翰時,很自然的就依照以往的習慣求他們賙濟。但令他感到意外的是,彼得約翰竟然停下腳步,甚至彼得開口向他說話,這是平時不可能發生的事

 彼得說:「你看我們!這人留意看他們,心想:「今天該不會遇到貴人了吧?眼前的這個人該不是要給我大筆的救助金?如果是的話,我以後就不必再到這個地方行乞,這是何等大的福音啊!」然而,彼得開口第一句話金銀我都沒有…」就讓他希望完全破滅,「什麼!金銀你都沒有,那你還在這裡跟我大眼小眼。趕快走吧!別妨礙我向其他人行乞。

 雖然這位生來瘸腿的人已經彼得感到絕望,但彼得知道什麼才是這人真正的需要,他接著說:「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 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於是拉著他的右手扶他起來;他的踝子骨立刻健壯了這人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可以起來行走,正確來說,他從未有過行走的感覺,因為他是生來瘸腿的人。這時他才真正明白得醫治是比擁有金銀更為寶貴禮物

 就這樣,他用喜樂感恩讚美的心彼得約翰一同進了聖殿敬拜上帝,這是他今生未曾想過可以進入的地方。而這件神蹟吸引在場許多前往聖殿的人之目光,當他們發現這位素常在聖殿美門口求賙濟的人竟然可以行走都感到希奇驚訝,並開口讚美上帝

 

把我所有的給你

 各位兄姊,什麼是我們生命中所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我們是否願意與他人分享,甚至是免費贈予呢?或者我們壓根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擁有如此的寶貝。在電影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中,所有人都覬覦那枚可以為自己帶來極大權力魔戒,而片中咕嚕哈比人 史麥戈)更是曾經魔戒滿足一切慾望,但他最後卻因此變成一頭扭曲又墮落生物

 今天經文中的彼得約翰就是樂意與他人分享生命中最重要寶貝的人,因為他們自己曾經這個寶貝獲得極大的益處——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重生),因此他們也希望每個人都能享有這份禮物。就這樣,彼得使這位自出生後就已經瘸腿四十多年的人可以起來行走。不但如此,他還已獲重生」的生命向上帝獻上讚美感恩的祭眾人見證耶穌基督大能作為

 感謝上帝的帶領,讓我們教會今年野外禮拜可以來到萬里 芥菜種會孫理蓮紀念營地舉辦,歡迎每位與會弟兄姊妹親人福德里朋友。今年會特別選擇這個地點,除了在下午有特別安排營地內聖經文化園區導覽活動之外,也是藉此機會來認識孫理蓮這位宣教士,她曾用盡自己的青春歲月投入服務台灣 弱勢族群工作把自己領受的一切都奉獻給居住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人)。

 孫理蓮1901129出生於美國 明尼蘇達州,在大學時她結識孫雅各牧師26歲時嫁給孫牧師。後來孫牧師決定加拿大長老教會差派前往台灣成為宣教師時,她並未拒絕,反而說:「讓我們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因為我們的一生只有一次。」就這樣,她與孫牧師偕行來到當時日本統治台灣開始宣教工作。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孫雅各夫婦因是美國人被迫返國

 戰後隔年1946年)孫雅各夫婦再度受派來台孫牧師目標轉向原住民,他除了在神學院教書週末就會開吉普車前往山區各處傳道,而孫理蓮藉此機會婦女兒童佈道。她曾孫牧師說:「我不要只是一個宣教師太太,我要做一個太太宣教師孫牧師感慨的說:「妳可以非正式地做些工作,就是我們其餘的人做不來的。」於是孫理蓮實踐愛的誡命開始著手社會福利事業

 1954年,孫理蓮創立芥菜種會〉,靈感來自經文一粒芥菜種,種在地裡的時候,雖比地上的百種都小,但種上以後,就長起來,比各樣的菜都大,又長出大枝來,甚至天上的飛鳥可以宿在它的蔭下」(可4:31-32)這是一個推動社會福利事工機構經費主要來自募款。她為經費奔走勸募不達目的總不罷休,因此被讚譽為最小的婦人、最大的心」,又被稱為理蓮颱風」。

 1983114日,孫理蓮工作中,恩召安息,享年82歲。她與孫雅各牧師同葬於嶺頭 台灣神學院 教堂旁。她一生台灣設立救助機構不勝枚舉,因此被人稱為烏腳病之母」、「原住民之母」、「盲胞之母」、「孤兒之母」、「痲瘋病人之母」,而「聞聲救苦、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精神正是她的寫照

 雖然孫理蓮曾為台灣留下許多善舉,但她卻謙卑的說:「我只是一個女人,我所做的是每位母親家裡都會做的事。」我們不難發現孫理蓮一生活出來生命態度,就是彼得所說「把我所有的給你」之實踐,也就是將自己耶穌基督福音領受慈愛救贖分享給每位自己生命接觸的人,因為他們也都是上帝急欲尋回心肝寶貝

 各位已經領受主耶穌救恩的兄姊,孫理蓮和其他來台灣宣教師並沒有比我們或是其他人更偉大,他們只是自己的生命實踐主耶穌教導:「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40)我們是否有留意身邊哪些人就是需要被幫助的人呢?我們又可以為他們做什麼呢?

 

結論

 我們常說現在社會很冷漠每個人只會為自己不管他人的死活,而為了避免被人詐騙人與人之間信任感似乎也蕩然無存。因此,對於生活周遭發生的事情,我們所採取的態度就是「與我何干」。然而主耶穌卻要所有跟隨祂門徒學習愛人如己、彼此相愛」的功課,因為真正愛上帝的人,他也一定會愛所有按著上帝形像所造的人

 我們總是希望能夠在生活中經歷耶穌同在,並且為祂做些什麼;只是耶穌卻要我們多關注四周圍人事物,且留意他們的需要。在待會要吟唱回應聖詩耶穌,阮佇叨位尋〉的歌詞提醒我們:耶穌就在我們生活所接觸的人事物之中,只要我們「仔細看」和「留心聽」,並且付出「關愛的行動」,我們就能真實的與祂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