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

作猶太人的王?(待降第三主日)

日期:2024/12/15

經文:馬太福音二章1-12

1在希律作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有幾個博學之士從東方來到耶路撒冷,說:2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3希律王聽見了,就心裡不安;耶路撒冷全城的人也都不安。4他就召集了祭司長和民間的文士,問他們:基督該生在哪裡?5他們說:在猶太的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着:6猶大地的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統治者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7於是,希律暗地裡召了博學之士來,查問那星是甚麼時候出現的,8就派他們往伯利恆去,說: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小孩子,找到了就來報信,我也好去拜他。9他們聽了王的話就去了。忽然,在東方所看到的那顆星在前面引領他們,一直行到小孩子所在地方的上方就停住了。10他們看見那星,就非常歡喜;11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出黃金、乳香、沒藥,作為禮物獻給他。12因為在夢中得到主的指示,不要回去見希律,他們就從別的路回自己的家鄉去了。

 

引言

  以往一黨專政時代台灣總統雖然是由所謂的民意機關——國民大會選舉而出,但其組成的代表全都是同一政黨,因此我們不難想像最後選舉都只會出現一個結果——又是某人當選總統。有趣的是,當這位「永遠的領袖過世之後,這些民意代表似乎尚無知覺,於是才會鬧出總統要選蔣總統老蔣這類笑話

  的確,在極權國家中,國家領袖幾乎是做到死為止,有些甚至是世襲的方式不斷接續下去北韓)。幾年前,我們的鄰國某位國家領導人竟還擅作主張,將領導人改為無任期」,而所有與會的人也全都無異議鼓掌通過。但我們都知道,不願意支持的人肯定在當下就會「被消失」,無怪乎有句俗話會這麼說「權力使人盲目」。

  電影霍元甲》是我蠻喜愛電影之一,[雖然劇情是捏造的,與事實不相符],其中有一段霍元甲母親與他的對話是值得我們省思的。當時年紀小霍元甲因在擂臺上打輸趙健氣憤難耐,他就告訴母親自己要習武以成為津門第一,這樣大家就會怕他」。但母親卻對他說「習武是為強身,幫助弱者以得他人尊重,不是要逞兇鬥狠,而讓人害怕並不會獲得尊重」。

  各位兄姊,我們對國家領袖會有什麼樣的期待呢?他應該來自什麼樣的身家背景具備什麼樣的學經歷,曾在社會上有過什麼樣的豐功偉業?或是我們該思考的是他可以如何領導國家,使社會更加安定和諧

 

東方博學之士的尋訪

  在今天經文的開始,作者為了讓讀者猶太人知道耶穌事蹟並不是捏造出來故事,於是就將耶穌出生的時間地點提供給讀者了解:「希律作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伯利恆」(v.1a)這裡提及希律就是大希律,主前47羅馬皇帝派他出任加利利巡撫,後來在主前40被封為猶太王管理猶太以土買加利利等地,他最終於主前4去世

  雖然我們得知耶穌是在大希律猶太王出生在猶太伯利恆,可是確切出生時間卻仍難以掌握,而《路加福音》二章1-7提供我們可以正確推算時間學者根據一些歷史資料記載,當約瑟馬利亞接到命令返回猶太伯利恆報上名冊」的時間大概是在主前六年前後。後來耶穌出生在伯利恆某間客店馬廄用布包著放在馬槽),因為客店已經客滿了。

  就在耶穌出生時,有幾個博學之士東方來到耶路撒冷,他們希律王詢問:「那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在哪裡?我們在東方看見他的星,特來拜他。」(v.1b-2)對於博學之士當頭棒喝問題,或許希律王心裡這麼想:「你們到底是在說什麼猶太人的王啊?你們不就是正在跟所謂的猶太人的王說話嗎?現在是把我當作空氣嗎?

  關於博學之士,我們可星象學家智慧之士」,他們有可能是來自東方波斯,因猶太人曾被波斯人統治過,當時的波斯王不但友善對待他們,又幫助他們返回耶路撒冷重建。或許波斯博學之士因此就接觸到希伯來宗教文獻,而他們也文獻的內容知道彌賽亞相關應許,但未必能夠完全理解真正的救贖意義。於是,當他們發現一顆星出現時就特地前來耶路撒冷請益

  之前曾與大家分享一位新生兒出生常會帶來喜悅之情,然而,對希律來說卻是很大的危機,因為這位新生兒要來取代自己的王位,這絕對是不能接受的事根據歷史學家研究大希律是一個殘暴不仁猜忌成性的人,他曾將企圖謀篡王位兒子殺死。因他本身以土買人以東人),關於封為猶太王一直無法得到猶太人認同,他也經常為此濫殺反對他的人

  因此,當希律聽到有一位猶太人的王已經出生消息,他開始感到驚慌失措。不但如此,耶路撒冷城裡的人也開始感到不安,他們不曉得希律又會做出什麼殘酷的事後來真的發生了)。的確,一個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可以毫不留情除掉的人,還有什麼人不能或不敢殺的回顧人類歷史,我們不難發現那些想要獨攬大權的人全都是殺人不眨眼劊子手

  於是希律立刻召集了祭司長民間的文士問他們:「基督該生在哪裡?」(v.4)他們回答說:「猶太伯利恆。因為有先知記着:『猶大地伯利恆啊,你在猶大諸城中並不是最小的;因為將來有一位統治者要從你那裡出來,牧養我以色列民。』」(v.5-6祭司長文士根據先知 彌迦預言(彌5:2),將這位彌賽亞受膏者)的出生地點就是伯利恆告知希律

  希律得知此事之後,他開始籌算如何除掉這個眼中釘,但他知道若是明著做一定會受到猶太人反對,畢竟彌賽亞就是他們朝思暮想救世主。所以他暗地裡召了博學之士來,查問那星甚麼時候出現的,就派他們往伯利恆去,說:「你們去仔細尋訪那小孩子,找到了就來報信,我也好去拜他。」他們聽了王的話去了v.7-9a)。

  雖然這些博學之士透過啟明星出現指示來到耶路撒冷,也祭司長文士口中得知猶太王出生地是在伯利恆,但該如何知道他是哪一戶人家孩子呢?他們總不能挨家挨戶敲門尋找,這樣不只擾民又會浪費時間,更何況希律指示他們不得讓人知道此事

  此時,在東方所看到那顆星忽然出現在前面引領他們一直行到小孩子所在地方的上方停住了。他們看見那星,就非常歡喜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和他母親 馬利亞,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開寶盒拿出黃金乳香沒藥作為禮物獻給他v.9b-11)。

 

作猶太人的王?

  或許希律王猶太人以及來自東方博學之士而言,他們在希伯來文獻舊約經典裡面所記載關於受膏者彌賽亞」的認知期待仍舊停留在「政治領袖」的思維之中,而猶太人更是這位受膏者視為即將復興以色列國」的大衛後裔。[即使主耶穌在升天之前,門徒也還在問:「啊!,你就要在這時候復興以色列國嗎?」(徒1:6

  誠如以賽亞所說:「耶西的殘幹必長出嫩枝他的根所抽的枝子必結果實。到那日耶西的根立作萬民的大旗列國的人必尋求他,他安歇之所大有榮耀。當那日必再度伸手救回自己百姓中所剩餘的,就是在亞述埃及巴特羅古實以攔示拿哈馬,並眾海島所剩下的。他要向列國豎立大旗,召集以色列被趕散的人,又從地極四方聚集分散的猶大人」(賽11:1,10-12

  自猶大國亡國以來,猶太人一直認為以色列國大衛王朝)若沒有再次由大衛的子孫重建起來重新站在世界的舞台,他們(或是萬國萬族)就無法看見上帝的保守賜福。那麼,上帝曾指著自己的名所說的一切應許就會成為世人的笑柄,這確實也會使上帝「信實守約」的本質因而破功。[但事實是以色列人一直在毀壞與上帝之間的約定

  然而,上帝所應許受膏者難道就只是為了要「猶太人的王」嗎?那他能夠治理的地方不就只在巴勒斯坦猶太以土買加利利這塊土地而已。這難免也會讓人質疑上帝的視野胸襟是否太窄小了,這樣祂如何被人稱為世界主宰呢?的確,自古以來上帝預備要拯救的對象都是指向全世界人類和所有的受造物」,而不只是侷限在某個族群或是某個區域

  誠如主耶穌自己所說:「我另外有,不屬這圈裡的,我必須領牠們來,牠們也要聽我的聲音,並且要合成一羣,歸一個牧人」(約10:16)既然我們每個人都是主耶穌這位受膏者世界的王預備要拯救的對象,祂可以拯救我們哪個部分?我們既不是身處在極權獨裁的國家,也沒有被強暴者逼迫,為什麼一定要接受主耶穌拯救呢?

  主耶穌曾說:「心靈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3)又說:「人子來是要尋找和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再說:「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從主耶穌所說的這些話語我們得知,祂要拯救並不是我們外在生活需求脫離貧困、取得財富權勢地位),而是我們內在生命貧窮孤獨創傷仇恨)。

  在王陽明牧師所著窮得只剩下錢》一書的開始提到一則故事美國某位女企業家有一次邀請某位同學去自己的居所作客,當同學看到女企業家猶如皇宮般居所時,對她所擁有成就驚訝羨慕閒談之中同學問及女企業家丈夫,但她回答早已離婚多年尷尬之餘,同學趕快轉移話題問及子女情況,她說都不願陪伴身邊。最後她無奈指出自己現在是「窮得只剩下錢」。

  各位兄姊,我們目前處境是否如同這位女企業家一樣,雖然生活看似一無所缺,但心靈卻是空虛無助?或許我們期待能夠藉著參加一些社交活動暫時解除內心孤獨感,只是當我們回到獨自一人時,那股孤單寂寞再次籠罩下來,以致快要有窒息的感覺本月初12/4知名作家 瓊瑤辭世,我相信有很大的原因就是來自心靈空虛無助

  詩歌永恆唯一的盼望提到:「有一位真神,祂名字叫耶穌,祂來到這世界上,為要救贖你。生命的意義,盡在這福音裡,只要你開口呼喊,耶穌耶穌生命一切問題解答耶穌生命一切黑暗亮光。將憂傷變為喜樂,將懼怕變為力量,耶穌是永恆唯一的盼望」親愛的朋友,如果我們的生命正處於黑暗無助的狀態趕快開口向主耶穌呼求祂必要賜予豐盛的生命

 

結論

  大約一個世紀以前,一位英國人 格林Greene)在森林散步時遇見一位陌生人。當這位陌生人對他招手微笑時,不禁讓他大吃一驚陌生人說:「您好,格林先生」這位陌生人顯然認得格林先生,但格林先生記不起他是誰格林先生感到尷尬,但卻不願承認自己對名字長相記性不好,就回答說:「您好,老朋友,很高興見到您,我們多久沒見啊!

  陌生人說:「不就是去年十月分在阿斯奎斯女士Asquith)的宴會上見面嗎?都快一年了。格林先生記得阿斯奎斯女士宴會,而這位陌生人確實很眼熟,但就是想不起他的名字。為了掌握線索格林繼續問:「您的妻子還好嗎?陌生人說:「很好!格林說:「您呢?還繼續在做同樣的工作吧!」「當然!原來這位陌生人溫莎王朝喬治五世,他說:「我還是在當英國國王

  各位兄姊,或許今天總統出現在我們眼前時,我們不會認不出來,甚至會爭相與他拍照。然而,當那位「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出現在我們眼前時,我們是否可以認得出來呢?如果我們知道這位受膏者可以使自己獲得更豐盛的生命,是否願意承認祂是我們的救主開口向祂祈求呢?在點燃第三根喻表宣佈、喜樂」的蠟燭的同時,我們也一起世人宣揚喜樂的好消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