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4日 星期三

上帝國的親屬(可13)

日期:2025/06/08

經文:馬可福音三章31-35

31那時,耶穌的母親和他兄弟來,站在外邊,打發人去叫他。32有許多人在耶穌周圍坐着,他們就告訴他說:看哪!你母親、你兄弟和你姊妹在外邊找你。33耶穌回答他們: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兄弟?34就環視那周圍坐着的人,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兄弟!35凡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母親。

 

引言

  約十幾年前,有則新聞提到某女大生參加完某佛教團體舉辦佛學夏令營之後,毅然決然放棄大學學業家庭削髮出家成為比丘尼尼姑)。女大生家長得知此消息立即前往該寺院尋找愛女,並要求她必須立刻還俗回家

  但女大生見到父母竟對他們說:「施主,請回吧!」這讓女大生父母相當震怒,當場甩她兩個耳光。他們無法理解,到底佛學夏令營女兒下了什麼迷藥,以致原本乖巧孝順女兒,變得如此冷酷無情六親不認

  的確,宗教民俗活動常會對一些心智尚未成熟青少年造成很大的影響,如八家將廟會佛學夏令營等,當然也包括基督教某些活動。我曾看過一些青少年參加特會營會回來之後,都會充滿火熱的心,甚至有人因此決志要獻身成為傳道人

  不可否認的,特會營會常會挑旺青少年信仰,然而有九成的人在特會營會結束後沒多久,就會忘記起初的火熱。而另外兩成保持火熱的人,卻常成為教會頭痛人物,因為他們想要將在特會營會所學到內容拿來套用自己的教會,因而造成了一些緊張的氣氛

  青少年好像海綿很快就能吸收外來的東西,但卻無法過濾它們的好壞無法正確分辨它們的適用性。因此,特會營會主辦單位必須傳遞正確的信仰價值,而不是青少年一味盲從,以致回到教會之後反而成為麻煩製造者

  真理永不改變的,但認識真理方法卻是多元。一個真正認識真理的人,不會因為方法不同上帝國親屬家人教會發生衝突反而會因為方法不同更認識上帝的偉大自己的渺小。各位兄姊,我們真的認識真理嗎?

 

誰是我的母親?我的弟兄?

  許多非基督徒在讀到〈福音書〉的這段經文之後,都會因為耶穌母親兄弟所說的話不可思議,甚至就此認耶穌是個「不孝子」。其實,就連一些基督徒難以理解,為何耶穌要講出如此的話?〈十誡〉的第五誡不是特別指出要孝敬父母」嗎?因此,當非基督徒這段經文責備基督徒說「耶穌是個不孝子」時,他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回應解釋,最後只能保持緘默

  事實上,今天的經文聖經編輯的方式來說,應該接續在三章21之後,而2230節是一段置入性經文,主要在記述耶穌文士對話。也就是說,當耶穌的親人聽見別人說「祂發瘋了」之時,他們就立即起身拿撒勒前往迦百農要見耶穌,藉此阻止祂繼續工作

  就這樣,耶穌母親兄弟來到祂居住屋子外面。只是,屋子前面實在是聚集太多的群眾,以致耶穌母親兄弟無法進到屋子裡面,於是他們就託人告訴耶穌,說他們要來見祂v.31)。或許屋外的場景就如同我們去聽演唱會那般擁擠,根本就沒有空間讓人群眾走到屋子裡面耶穌傳達祂的母親兄弟要見祂消息。因此,他們有可能透過群眾一個接著一個傳話進去

  32節提到,許多人耶穌周圍坐著。從3234節的動詞坐著得知耶穌當時系統性的方式」在教導群眾依照猶太人習慣,「坐著教導」是屬於一種「暗示性教導方式」,也就是「比喻教導」。一般來說,講道比較常用站著進行舊約時代先知常用這種形式,這是一個傳信者傳達上帝話語信息)的工作,通常內容比較簡潔

  由此可知,當耶穌母親兄弟來見耶穌時,祂正用比喻講解很重要的信息,且不容許任何人干擾。因此,當群眾有人將話從遠方傳到耶穌的耳中說,「看哪!你母親、你兄弟和你姊妹在外邊找你」時,耶穌語帶輕微責備口吻說:「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兄弟」(v.33

  各位兄姊,當我們聽到耶穌的回答會有什麼反應呢?如果是我,當我聽到自己的孩子如此無禮的回答時,我一定當場走過去甩他兩個耳光。就好像剛才提到的那位女大生對她父母施主,請回吧」一樣,好歹他們也是辛苦養育、又女大生拉拔長大親生父母怎麼可以如此無禮無情呢?

  我們常常會以耶穌母親兄弟坐在祂周圍群眾的角度批判耶穌的回答,而不是以耶穌的角度來理解為何耶穌會這麼說話?因此,我們會覺得耶穌的回答沒有禮貌。事實上,耶穌知道祂的母親兄弟來找祂為要阻止祂繼續這種「無暝無日」的事奉,也就是為了工作而忘記吃飯休息。(或許這正是有人耶穌發瘋了的原因

  有學者認為耶穌母親兄弟來找祂另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聽見法利賽人希律黨徒密謀要害祂,因此,他們來耶穌要減少公開的活動,以避免那些人發生更強烈敵對關係。但耶穌知道什麼事情是應該放在優先的位置什麼事情是應該放在次要的位置

  雖然猶太人來說家庭乃是一個人首要義務,而孝敬父母更是律法強制要人遵守的(出20:12)。耶穌當然也不會忘記這個重要的誡命,因此,當祂被釘在十字架上時,特別吩咐所愛的門徒——約翰,要馬利亞當作自己的母親孝敬(約19:26-27)。

  然而,耶穌在意的並不只是這種肉身的天然的親屬關係,祂打破這種純粹以人性作為出發點親屬關係重新建構一個以遵行上帝旨意依歸擁有全新親屬關係這個關係屬靈的內在的,是上帝國裡面必須有親屬關係。因此,耶穌指著所有圍坐在祂身旁的人說:「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兄弟。凡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兄弟姊妹母親了。」(v.34-35

 

上帝國的親屬

  有一首詩歌歌詞提到:「耶穌裡我們是一家人」,另一首詩歌也說:「我們成為一家人,因著耶穌,因著耶穌,成為神兒女」。這兩首詩歌清楚表明今天經文耶穌教導因信耶穌基督、遵行上帝旨意,所有的基督徒,不論是來自哪個家庭民族國家,在上帝國大家庭裡都是親屬關係。這也是保羅在《以弗所書》所說「、一信、一洗、一上帝」(弗4:5-6a屬靈的親屬關係

  我們常說:「教會是一個屬靈的大家庭所有基督徒都是這個家庭裡的一份子,都是弟兄姊妹」既然如此,我們就要不分彼此相互合作切實相愛年長信徒愛護疼惜年幼信徒年幼信徒尊敬服事年長信徒。可惜的是,教會內總是會有一些小圈圈小團體),而最糟糕的就是小圈圈小圈圈常會有衝突對立事情發生

  或許,我們都曾聽聞有些教會分裂原因,是因為家族家族之間的對立,或是長執牧者之間的對立,或是信徒信徒之間的對立。而這些對立關係也使教會基督的身體滿目瘡痍。事實上,這種教會內信徒之間彼此對立問題,也曾發生初代教會哥林多教會

  在《哥林多前書》的開始保羅提到,他革來氏家中的人得知哥林多教會內部有分成亞波羅黨保羅黨磯法黨基督黨四個派系。這四個派系使教會發生很大的衝突,並且意見不合互相鬥爭(林前1:11-12)。

  耶穌曾說:「一國自相分爭,那國就站立不住。若一家自相分爭,那家就站立不住。」(可3:24-25保羅強調:「信徒之間要說話要一致,不可分裂,要團結,有一致的想法,有共同的目標」(林前1:10)的確,既然所有信徒都是連結於耶穌基督肢體肢體肢體之間就必須相互扶持合作,才能使教會發揮最大的功用。否則,教會無法成為耶穌基督見證人

  耶穌說:「凡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兄弟姊妹母親了。」(v.35耶穌在此說的「上帝的旨意」,其實就是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7節所說〈愛的真諦〉。雖然我們常常在結婚訂婚禮拜這段經文勉勵新婚夫妻,但保羅傳講這段經文真正目的,是要勸勉哥林多的信徒,只有真正落實彼此相愛」的教導,才是真正認識上帝遵行上帝旨意基督徒

  使徒約翰說:「人若說我愛上帝,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了;不愛他看得見的弟兄,就不能愛看不見的上帝。愛上帝的,也要愛弟兄;這是我們從上帝所受的命令」(約壹4:20-21)各位兄姊,身為上帝國親屬你和我,是否真的有遵行上帝旨意實踐彼此相愛的大誡命呢?我們可以捫心自問:「我真的有愛教會裡每一個人嗎?

  在之前服事教會,有位退任長老孩子後來都不願意再踏進教會一步在我前往該教會)。事情的起因這位長老某次主任牧師發生嚴重的爭論,當時主任牧師姑姑當著眾人的面這位長老一記耳光,這讓長老的太太孩子非常錯愕生氣。他們要求主任牧師他的姑姑必須此事道歉,但卻一直沒有下聞。於是這位長老憤而辭去長老一職,並聲稱全家從此不再踏入該教會

  後來當我到該教會服事之後,因著常常與這位長老桌球談話中很希望孩子可以再回到教會,於是這位長老請我關心他孩子,讓他孩子不要因為之前受到傷害離開信仰。最後,我用了一些時間與他建立關係主日下午約他籃球一起討論中華職棒賽事。就這樣,他漸漸穩定出席華語禮拜,最後我更是邀請擔任華語禮拜同工

  或許,我們在教會裡仍有看不順眼的人,只因為他們的做事風格說話方式對人的態度與我們不合,我們就視他們為仇敵,或認為沒必要去愛他們嗎?保羅真正的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

 

結論

  各位兄姊,在教會這個大家庭當中,難免會有一些讓我們覺得一點也不可愛的人。講明白一點的就是,教會內某些人就是讓我們看起來不是很順眼」。的確,因為就連我們對自家人也難免會感到不耐煩或是感到厭惡,何況是教會內與我們非親非故信徒呢?因此,要在教會中落實彼此相愛」的命令,是需要花一段很長的時間,甚至要一輩子的時間才能學會這個功課

  就好像一句我們熟悉廣告詞所說:「要刮別人的鬍子之前,先將自己的刮乾淨」。我特別將這句廣告詞做一些修改,就是「要學會愛教會內弟兄姊妹之前,先學會愛自己的家人;要學會愛自己的家人之前,要先學會愛自己;要學會愛自己之前,要先學會愛上帝,因為上帝是一切愛的源頭」。

  或許,我們可以利用一點時間仔細檢視自己與上帝的關係、自己與自己的關係、自己與家人的關係,以及自己與上帝國親屬教會內弟兄姊妹)的關係」。

  求聖靈幫助我們學習遵行上帝的旨意家中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並且在上帝的國度教會)裡,關顧同信的弟兄姊妹,用基督的愛來互相款待,共同打造一個充滿光彩、甜蜜、幸福的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