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12/15
經文:路加福音二章8-20節
8在伯利恆之野地裡有牧羊的人,夜間按著更次看守羊群。9有主的使者站在他們旁邊,主的榮光四面照著他們;牧羊的人就甚懼怕。10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11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12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13忽然,有一大隊天兵同那天使讚美神說:14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15眾天使離開他們,升天去了。牧羊的人彼此說:我們往伯利恆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們的。16他們急忙去了,就尋見馬利亞和約瑟,又有那嬰孩臥在馬槽裡;17既然看見,就把天使論這孩子的話傳開了。18凡聽見的,就詫異牧羊之人對他們所說的話。19馬利亞卻把這一切的事存在心裡,反覆思想。20牧羊的人回去了,因所聽見所看見的一切事,正如天使向他們所說的,就歸榮耀與神,讚美他。
引言
今主日是〈待降節期〉第三主日,感謝迦勒團契會長點燃代表「宣佈、喜樂」的紫色蠟燭。的確,耶穌基督降生的目的,就是要向世人宣佈「救恩」已經臨到這個世界之中,這是一個「大喜的信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用「喜樂」的心,來領受這份上帝所賜的「美好的禮物」。
我相信,在座的每個人(兄姊)都喜歡聽到「好」的消息或「令人感到愉快」的消息;我們都不喜歡聽到「不好」或「令人感到難過」的消息。不僅如此,每當我們聽到「好」消息或「令人感到愉快」的消息時,我們一定也會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身旁的親朋好友,使他們也可以一同快樂、一同慶賀。就好像在今主日,我們教會內有三位姊妹將在上帝和眾人面前領受洗禮,歸入耶穌基督的大家庭中,這就是一件「令人感到愉快」的消息,因此,所有的兄姊都要與她們一同快樂、一同慶賀。
各位親愛的朋友,有一個關乎全人類「大喜的信息」,大約在兩千多年前的這個時候(聖誕節期),上帝已經透過祂的助手──天使,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祂揀選的百姓(以色列人),使每個聽見的人都感到無比的欣喜和快樂。這個「大喜的信息」也從第一世紀開始,從以色列的猶太地向歐洲、非洲和全世界各地區傳揚。時至今日,這個「好」消息仍然透過全世界的基督徒繼續傳遞。這個「大喜的信息」就是耶穌基督的出世。
救主的降生
有關耶穌基督降生的故事,在《聖經》中有兩處記載。一處是記載在《馬太福音》第一、二章;另一處是記載在《路加福音》第二章。傳統上,我們都會很自然地將這兩個故事串連在一起,因為他們都是記載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蹟。因此,當每年各教會在〈聖誕節〉演出耶穌基督降生的戲劇時,最後一幕一定是所有演出角色(約瑟、馬利亞、剛出生的小耶穌、牧羊人和東方博士)和樂融融的「大匯集」。
但實際上,這兩段故事發生的時間點並不一樣。《路加福音》是記載耶穌基督剛出生的情形(路1:7,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馬太福音》則是記載耶穌基督已經出生一段時間了(太2:2a,11a,當希律王的時候,耶穌生在猶太的伯利恆……我們在東方看見祂的星,特來拜祂……進了房子,看見小孩子……)。雖然這兩卷《福音書(馬太、路加)》的作者,在記載耶穌基督降生的故事上有所差別,我們卻仍然可以清楚地在故事中看見,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涵──彌賽亞(基督、救主)已經降臨在世人當中。
為什麼彌賽亞──耶穌基督要降臨呢?這件事又與世人有什麼關係呢?從今天的經文《路加福音》二章10-11節的內容,我們可以知道,耶穌基督的降生是「令人感到歡喜」又「與每一個人都有關係」的信息,因為祂將帶領世人迎向一個新的世代、新(生命)的開始。
對第一世紀的猶太人而言,他們滿心期待的就是《舊約》先知所預言的那位──大衛的後裔出世,好使他們不再被外族(羅馬帝國)統治。的確,自從以色列人被外族統治以來,他們雖然還可以居住在自己的土地上(自波斯帝國統治起),卻無法擁有上帝起初賜予以色列人土地的所有權。這就好像今天經文中所說的牧羊人,他們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擁有許多的羊群,但實際上,他們只是被請來看羊的雇工,根本就沒有權力買賣這些羊隻(沒有所有權)。更糟的是,如果羊群稍有什麼樣的閃失,他們「輕」則照價賠償,「重」則官府查辦。
《路加福音》的作者就是特別用「在曠野的牧羊人」,來比喻當時猶太人的處境(沒有國家、身份、自由)。因此,當天使向牧羊人宣佈,「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時,他們的心中真的是充滿了無比的欣喜。因為猶太人即將脫離外族(羅馬帝國)的統治,他們在這位英明的領袖(大衛的後裔)的帶領之下,將再次恢復大衛王朝的盛世。
或許對猶太人而言,彌賽亞(基督、救主)的降臨真的是一件「關乎以色列大喜的信息」,因為他們將再次嚐到「脫離奴役生活、擁有自己國家、重新回復自由」的滋味。然而,從上帝的旨意來看,這個「大喜的信息」似乎不只是猶太人「獨享的權益」,而是「關乎全世界」的好消息。因此,就連天上的天使們也都為救主的降臨感到無比的喜悅,他們都隨著天使長加百列一同高聲讚美上帝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上帝,在地上平安歸與祂所喜悅的人。」(v.13-14)的確,救主耶穌基督的降生就是為了顯明上帝的榮耀,凡是願意敞開心接受祂的人,都可以獲得上帝所賜的平安(和睦關係)。
就這樣,牧羊人彼此說:「我們往伯利恆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們的。」他們急忙去了,就尋見馬利亞和約瑟,又有那嬰孩臥在馬槽裡,於是牧羊人就將這件事傳開了(v.15-17)。只是,對於上帝要透過「馬槽裡的嬰孩」所要成就的工作,在當時猶太人的眼中,根本就是難以想像的事(詫異):「什麼!彌賽亞(救主)出生在馬槽裡?怎麼可能!祂可是『偉大君王』大衛的後裔呀!馬槽怎麼會是祂出生的地方!別開玩笑了!」雖然如此,牧羊人仍滿心歡喜、頌讚這個「得天獨厚」的第一手資訊,馬利亞也是存在心裡,反覆思想(v.18-20)。
大喜的信息
各位親愛的兄姊,我們是否曾經想過: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信息」,居然可以從「第一世紀」開始傳講,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仍然持續傳講呢?這其中一定有讓人感到「非講不可」的原因。[如保羅說:「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林前9:16b)]
我母親是一個非常重視身體保健的人,從我小時候開始,她總是會特別留意、向人請教,或是刻意學習許多保養身體的方法,如中藥、營養食品、腳底按摩、耳朵針灸、刮痧、拔罐…等,為的就是好好地照顧家人。當然,她也常常不吝嗇將這些「保健資訊」分享或分送給親朋好友,使他們也可以一同受惠,正所謂:「吃好鬥相報!」
同樣的,正因為耶穌基督降生的「信息」,真的就是一個「關乎萬民(全人類)」的好消息,又或者說,這個「信息」真的就是一件又「好」又「令人感到愉快」的禮物,所以那些已經接受禮物的人才會希望繼續將這份禮物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既然耶穌基督對全人類而言是一件「好」又「令人感到愉快」的禮物,為什麼還是有人不願意接受呢?或許有幾個原因:(1)不明白禮物的內容是什麼?(2)不曉得該如何得到這份禮物?(3)不認為自己需要這份禮物。
很多非基督徒都認為「信仰耶穌」的人(基督徒),不過是「信仰另一個宗教」罷了!而宗教豈不都是「勸人為善」嗎?因此,信什麼宗教還不是都一樣嗎?其實「信仰耶穌」並不是「信仰一個宗教」,因為宗教是透過許多行為(遵守教條、修行、積功德)來改造自己的生命,以彌補生命中缺陷、不足的部份。(一般的宗教都相信每個人多少都有道德上的缺陷、不足,所以才會透過宗教行為來彌補,多數宗教都認為人可以自救的)。
只是,「信仰耶穌」的人相信,人永遠無法「憑著自己的行為」自救,因為無論人如何在生命中的缺陷、不足上面,加增多少美麗的色彩,這些缺陷、不足還是不會消失。就好像一張白紙上面沾到了一滴墨水,無論我們在這張白紙上面增加多少美麗的圖案或色彩,那滴墨水還是不會消失。除非我們可以用特殊的工具將墨水移除,我們才有可能重新擁有一張乾淨的白紙。基督徒相信,只有耶穌的救恩可以將人生命中的缺陷、不足完全移除[耶穌是上帝的羔羊,可以除去世人的罪孽(約1:29)],使生命煥然一新[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羊(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b)]。
因此,只要我們願意承認自己永遠無法倚靠行為自救,並且相信只有耶穌可以將我們的缺陷、不足(原罪)完全移除,我們就可以獲得一個「嶄新的生命」──這份美好的禮物。或許有人要問:「獲得一個『嶄新的生命』有什麼好處呢?為什麼一定要擁有『嶄新的生命』?」因為「嶄新的生命」是我們領受上帝起初應許的恩典與福份的唯一憑據。也就是說:有了「嶄新的生命」,我們就可以進入永恆的國度(天堂)。
可惜的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接受這份禮物,因為他們不認為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缺陷、不足;或是仍然覺得可以憑著「自己的力量」彌補生命的缺陷、不足;或是認為生命有些許的缺陷、不足,也不是一件什麼大不了的事。這就好像有位「好朋友」知道我們的生活中缺少了一定要使用東西,而且沒有能力可以購買。而他特地將這樣東西買來,並且拿來家門口準備送給我們。結果我們從門口的另一頭對他說:「不好意思,我不需要那樣東西!」或是「不好意思,我會自己想辦法買!」或是「多謝你的好意,我不認為缺少那樣東西就無法活下去!」
耶穌曾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可2:17)的確,只有那些真正看見自己心靈空虛,需要被耶穌醫治的人,他們才能夠得著這份「改造生命、使生命全然更新」美好的禮物。
結論
各位親愛的兄姊(朋友),當每年十二月全球都因為〈聖誕節期〉精心佈置、歡欣慶賀,並且彼此送禮時,我們是否有認真思考過:「為什麼我要慶祝這個節日?這個節日到底與我有什麼關係呢?」不可否認的,許多人根本不曉得〈聖誕節期〉的焦點是耶穌基督──這份上帝所賜的大禮;即使知道,也認為這份禮物與自己沒有任何關係。但事實上,這份禮物與所有人習習相關。
在南印度有一窮人,負債太多,無力償還。債主們想要把他下在監裏。同村有一慈善的財主,聽說他這種困難的情形,就想幫助他。但他不願叫人知道,就在夜間帶著五千盧比,足以還債有餘,和一些食物到他門前,站住敲門。但他卻不起來開門。財主敲了一會,自念這人不配受此幫助,就回家去了。第二天早晨,那窮人聽見這事,非常懊悔,然而還有甚麼用處呢?
同樣的,上帝今天也已經為你我準備好這份使生命煥然一新、全然改變的禮物,你是否願意敞開心來接受呢?親愛的朋友,千萬不要再錯過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