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6日 星期四

培育成熟靈命



日期:2014/01/19
經文:彼得前書二章11-17
11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12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神。13你們為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14或是君王所派罰惡賞善的臣宰。15因為神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糊塗無知人的口。16你們雖是自由的,卻不可藉著自由遮蓋惡毒,總要作神的僕人。17務要尊敬眾人,親愛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

引言
  台灣有句諺語說:「六月芥菜,假有心」,是比喻一個人虛情假意表面上對人關懷備至,其實內心虛偽狡詐一點誠意也沒有。的確,務農的人都知道,芥菜是冬天出產的農產品,它的葉面廣大濃綠色葉甲肥厚,多被用來做酸菜鹹菜。芥菜的中央內心芥菜仁或稱芥菜蕾、芥菜心);只是,農曆六月長大的芥菜,因天氣濕熱的關係,葉子雖然也長的豐碩外表看起來與冬季出產的芥菜一樣實際上卻是沒有菜心的。
  身為一個基督徒必須常常檢視自己的信仰狀況,是否也常常淪為六月芥菜」的景況?只有在禮拜天主日)的時候才表現得很敬虔,可是在平常的生活中禮拜一至六)卻依然過著世俗化的生活。不曉得在座的兄姊是否曾有過類似的經驗,當有朋友或同事(同學知道我們是基督徒之後,他們的反應是瞠目咋舌難以置信,因為我們的言行舉止完全看不出來非基督徒有什麼差別
  各位親愛的兄姊,一個基督徒靈命是否成熟不只是表現在他是否有固定的靈修生活有每個主日參加禮拜聚會有定期定額的奉獻最重要的是,他的信仰態度生活表現是否一致?是否讓眾人可以從他的身上看見耶穌基督樣式

初代教會信徒的挑戰
  在上主日的信息中,牧師鼓勵兄姊要在信仰上立好根基,才不致在試探來臨時輕易地離棄信仰牧師期待兄姊不要成為一個「只有頭腦知道(聽道」的假教徒,而是要成為一個「用心相信,並願意付諸行動(行道」的真信徒。的確,「真實的信仰」是表現在我們「生活中的行為」上面,誠如雅各所說:「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2:17)只是,基督徒要如何將信仰落實在生活中呢?不用說,「成熟的靈命」就是最大的關鍵
  在我們今天所讀《彼得前書》的經文中,使徒彼得勉勵所有蒙召分散在各本丟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小亞細亞,今土耳其北部基督徒說:「親愛的弟兄啊,你們是客旅,是寄居的。我勸你們要禁戒肉體的私慾;這私慾是與靈魂爭戰的。你們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叫那些毀謗你們是作惡的,因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在鑒察的日子,歸榮耀給上帝」(v.11-12);他又說:「因為上帝的旨意原是要你們行善,可以堵住那糊塗無知人的口」(v.15)。
  為什麼彼得會有這樣的勸勉呢?原來,初代教會基督徒是處在一個「受到極大逼迫」的世代之中;其一是猶太教猶太教徒)的逼迫,另一則是羅馬政府逼迫。自從耶穌基督復活的事件」被基督徒傳開之後,猶太教領袖為了避免猶太人受到影響皈信基督,他們就開始逼迫基督徒,甚至製造許多不實的謠言,如控告基督徒反抗該撒命令(徒17:7),並且搧動異教徒反對基督徒(徒13:5014:2-1917:518:12)等。
  第一個「屬世政權掌政者迫害基督徒的,是希律亞基帕苦害教會中的人,殺害約翰的哥哥雅各,以及捉拿彼得(徒12:1-3)。後來,一般人對基督徒的態度也愈來愈仇視,因爲基督徒信仰與當時羅馬帝國中心的生活大不相同。最後,羅馬政府更將基督徒看成與叛亂團體有關,導致基督徒受迫害的情況更加嚴重。主後 64年的尼祿皇帝Nero)甚至誣陷基督徒放火焚燒羅馬城,繼而以極殘忍的方式殺害基督徒
  為了避免受到猶太人逼迫,許多原本居住在耶路撒冷猶太地區基督徒,就紛紛遷徙小亞細亞歐洲各地。或許對這些人而言,他們必須離開自己的家鄉熟悉的環境),但從宣揚福音的角度來看,他們更有機會基督救贖的福音傳給外邦人。誠如耶穌升天前使徒所說:「聖靈降臨在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
  然而,對這些遷徙外邦基督徒來說,他們並不是那麼容易過生活,除了要面對羅馬政府持續逼迫肉體的試探)之外,還得面對許多外邦生活習慣以及宗教信仰誘惑靈魂的試探)。因此,彼得特別提醒居住在外邦的基督徒:「要禁戒(原文是一種繼續不斷、反覆不息的動作)肉體的私慾」,因為「這種情慾老在跟靈魂爭戰」(v.11b)。
  的確,生活環境常常是塑造一個人性格品德)的重要關鍵,這也是為甚麼孟母需要三遷的緣故。特別是對正處於苦難中(受苦」的基督徒而言,當他們看見外邦人的世界(生活習慣、宗教信仰」所帶來的是,各種享樂無憂無慮放縱情慾生活時,難免內心會有許多的衝擊:「我為甚麼要因為基督受苦呢?我為甚麼要過著受人逼迫的生活呢?和這些人一樣開開心心的過日子不是很好嗎?
  為了堅固居住外邦基督徒信心彼得要他們知道(1)通過信心試驗的人,將來在基督顯現的時候,可以得著稱讚、榮耀、尊貴(2)要約束自己的心、謹慎自守,不要效法從前蒙昧無知的時候,要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保守聖潔(3)要愛慕那純淨的靈奶,堅固自己的信仰,建造像活石般的靈宮(4)不可藉著自由遮蓋惡毒,總要作上帝的僕人(5)務要尊敬眾人,親愛教中的弟兄,敬畏上帝,尊敬君王(彼前1:7,13-152:2-5,16-17)。這些不但是「靈命成熟」的基督徒所擁有的特質,更是基督徒宣揚復活主耶穌最直接生命見證
培育成熟靈命
  各位親愛的兄姊,保羅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2:20彼得勉勵所有「重生得救」的基督徒說:「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既然如此,基督徒生命就必須與這個世界「有所分別」,而不再是「隨波逐流」。
  當然,牧師所說的「與世界有所分別」,並不是要我們「離群索居」,找一處像伊甸園的「福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高雄錫安山)。「與世界有所分別」的意思,正如今天經文所說「在外邦人中,應當品行端正」。一個「重生得救(基督在生命裡活著」的基督徒,他的生命已經聖靈洗滌更新,並且重新與上帝的靈連結在一起。由於他與上帝的關係愈來愈親密靈命也愈來愈成熟,很自然地,他的各種行為表現,也會愈來愈像耶穌基督
  基督徒必須認清一個事實,就是在主耶穌再來之前,我們都會一直居住在「充滿罪惡」、「是非難以辨明」、「試探誘惑不斷」的世界之中。雖然如此,只要我們能夠擁有成熟的屬靈生命,我們一定可以勝過這世界。問題是,要擁有成熟的屬靈生命並非一朝一夕工夫,而是必須透過每天不斷地親近上帝」,「每天檢驗、省察自己的信仰狀況」,「下定決心改正自己的缺失」,並且用好行為歸榮耀給上帝
  關於「每天不斷地親近上帝」,使屬靈生命愈來愈成熟的功夫,其實就是上主日所提到的「建造信仰根基」,我們就不再多作討論了。因此,我們就來看看使屬靈生命愈來愈成熟的另一個要素──每天檢驗、省察自己的信仰狀況
  中國古代思想家曾子曾經說過:「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曾子這一番話道出了一個人「為人處事」的重要原則要有自我反省的能力。的確,一個懂得在生活中「不斷自我反省(隨時察覺自己的缺失」的人,他才能塑造並且擁有高尚的人格主耶穌也曾勉勵我們:「…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太7:5)。
  在世界各民族之中,法國人最注重從小培養自我反省」的習慣。有一位中國留學生曾經在法國看過這樣的一幕情景:他在吃飯時法國朋友8歲的孩子用一小塊麵包逗著小狗玩,狗玩起來撞翻了他手中的盤子,盤子碎成幾塊。男孩對他的父母說:「你們看見了,是小狗打碎了盤子,不是我的錯。」他的母親回答說:「盤子確實是小狗撞翻的,可是你有沒有錯?」男孩大叫:「是小狗的錯,不是我的錯。」他的父親過來叫男孩離開餐桌到他自己的房間裡去,想想自己究竟有沒有錯十幾分鐘後男孩走出房間說:「小狗有錯,我也有錯,我不該在吃飯時逗狗,這是你們多次對我說過的。」他的父親高興地笑了:「那麼今天你就該為自己的錯承擔責任:收拾餐桌,並拿出零用錢賠這只盤子。
  各位親愛的兄姊,一個靈命真正成熟」的基督徒,他一定會每天的生活中透過聖經》—上帝的話語檢驗省察自己的言行舉止。比如說:是否有榮耀上帝是否有愛人如己是否有過聖潔的生活是否有說造就人的話
  當然,一個靈命成熟基督徒除了能夠每天檢驗、省察自己的信仰狀況之外,他還會下定決心改變自己(有意或無意)的缺失。俗話說:「人非聖賢,熟能無過?」我相信,在座的沒有任何人都敢說,自己從沒有犯過錯重點在於「知過能改,善莫大焉」。
  我們所了解的,當一個「」在面對自己犯錯時,通常都會有三種反應(1)不知錯也不願意悔改該隱何弗尼非尼哈);(2)知錯但不願意悔改以利掃羅);(3)知錯也願意悔改大衛撒該)。基督徒並不是「聖人、完全人」,因此難免犯錯)。但重點是,當我們犯錯)之後,就必須知錯),而不是一大堆理由來「合理化」自己的缺失進一步地,我們要學習認錯)、悔錯),祈求上帝赦免我們的)。最後,我們更要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的缺失不再犯錯)。
  《箴言》二十八章13節說:「遮掩自己罪過的,必不亨通;承認離棄罪過的,必蒙憐恤。使徒約翰也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1:9)各位親愛的兄姊,當我們願意在每天的生活中「知錯、認錯、悔錯、改錯」,並且「不再犯錯」時,我們除了可以獲得上帝的憐恤赦罪之外,更重要的是,眾人會因為我們生命的轉變,也想要進一步認識親近我們所信仰的上帝。

結論
  幾天前,我在網路上看見一則因酒駕車禍死亡的新聞,死者是兩位玉山神學院學生。據了解,他們可能因期末考完畢,為了輕鬆一下小酌幾杯,在回家的路上不幸與一輛小貨車相撞,當場死亡。經警方抽血結果,發現酒測值超標,因而判定此車禍為「酒駕事件」。
  或許有兄姊想要問:「怎麼神學生基督徒)也會犯這種錯()?」但仔細想想,我們是否也常常存著僥倖的心態」,以為私底下」的犯錯),不會有人知道呢?各位親愛的兄姊,如果基督徒不能將「信仰」和「生活」是結合在一起,我相信,這類基督徒也會犯錯)的社會新聞絕對會「層出不窮」。
  求聖靈幫助我們,透過每天不斷地親近上帝」,「每天檢驗、省察自己的信仰狀況」,「下定決心改正自己的缺失」,培育更成熟的靈命。並且在生活中用「端正的品行(好行為」,見證自己是一個「與世界有所分別」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