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6日 星期四

口無遮攔惹禍端


日期:2014/11/09
經文:雅各書三章1-12
1我的弟兄們,不要多人作師傅,因為曉得我們要受更重的判斷。2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3我們若把嚼環放在馬嘴裡,叫他順服,就能調動他的全身。4看哪,船隻雖然甚大,又被大風催逼,只用小小的舵,就隨著掌舵的意思轉動。5這樣,舌頭在百體裡也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看哪,最小的火能點著最大的樹林。6舌頭就是火,在我們百體中,舌頭是個罪惡的世界,能污穢全身,也能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並且是從地獄裡點著的。7各類的走獸,飛禽,昆蟲,水族,本來都可以制伏,也已經被人制伏了;8惟獨舌頭沒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惡物,滿了害死人的毒氣。9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主、為父的,又用舌頭咒詛那照著神形像被造的人;10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11泉源從一個眼裡能發出甜苦兩樣的水嗎?12我的弟兄們,無花果樹能生橄欖嗎?葡萄樹能結無花果嗎?鹹水裡也不能發出甜水來。

引言
  俗話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許多時候,我們會在「無意間」說了不該說的話,以致於得罪他人引起不必要的衝突」;或是使他人的「內心受到傷害」,造成無法彌補的傷痕。特別是公眾人物,更要謹慎自己所說的每一句話,才能取信社會大眾
  或許我們會發現,每次只要到了「選舉期間」,我們就會看見許多候選人信口雌黃亂開支票,甚至是互相謾罵無的放矢黑函滿天飛。這些政治人物常常會在「未查明事實真相之前」,就召開記者會公開指責候選人或某政黨做了哪些不當行為。只不過,當事實查明清楚之後,才發現所接收到的訊息錯誤的,最後的結果就是再開一次記者會公開道歉
  《箴言》二十五章11節說:「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落在銀網子裡。」在〈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的翻譯是說:「一句話表達得合宜,就像金蘋果放在銀盤中。」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當我們在適當的時間面對不同的人說出適當的話語,將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如台灣有一句諺語所說:「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以黑白講」,正足以說明「說適當話語」的重要性了!我們常常都會聽到一句話說:「說話是一門藝術。說話得宜的人,會讓人感到心曠神怡獲益匪淺;相反的,說話不得宜的人,會讓人勃然大怒肝火上升,甚至隱藏殺機
  的確,不懂說話藝術」的人,常常都會惹人討厭引起不必要的爭端。無論我們身處在什麼樣的環境,居在什麼樣的身份地位,都應該學習謹慎自己的口舌,才會受到他人的敬重。否則,我們將因為所說的每一句話,被世人唾棄造成別人的傷害,甚至教會內的兄姊跌倒,最後,我們更無法逃脫上帝的審判。今天,讓我們繼續從《雅各書》三章1-12節的教導中,來學習「說話的藝術」。

不要多人作師傅
  在《雅各書》一章26節中,雅各已經有提到:「若有人自以為虔誠,卻不勒住他的舌頭,反欺哄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是虛的。雅各所要強調的是,一個人對信仰是否虔誠,並不是表現在舌頭上的虔誠,而必須表現在具體的行動上。這也是《雅各書》二章17節所說:「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英文有一句諺語說:「To say is one thing, and to do is another.」就是在告訴我們「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對於我們傳講的福音,也必須「言行一致」,才能得到不只是教會基督徒信任甚至教會非基督徒信任
  在今天經文一開始,雅各再一次提醒所有的信徒,在「行道」上的重要性雅各說:「我的弟兄們,不要多人作師傅,因為曉得我們要受更重的判斷。」(v.1雅各在這裡所提及的「師傅」,其希臘文字義就是與保羅所提及的「教師」一樣。在《以弗所書》四章11-12節中,保羅有提到上帝有將不同的服事者,放在教會裡面,使教會得以完全。他說:「上帝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在教會設立教師」的目的,是為了耶穌基督教訓正確地教導每一位教會內的信徒
  在使徒時代教會中,教師扮演著一個「主要的領導角色」。他們的工作是屬於地方性固定性的,他們給予信徒基督徒生命中實際責任方面的教導」,並且幫助他們建立對《舊約聖經耶穌言訓認識的基礎」。教師的職份為人帶來了尊敬卓越權柄。也因此,有許多人都渴望能夠得著這樣的職份。只不過,雅各告誡每一位信徒,不要著眼教師外表上的利益」,過於它「在上帝監察下的重大責任」。信徒應該要留心自己是否適合教師的職份,多過教師職份外面的裝飾品。因為在末後的日子教師將會按照一個「更嚴格的準則」來接受審判
  雅各要我們每個人不應該急於擠進教師行列,而是要先檢視自己想要擔任教師動機只有那些「能言善道的舌頭」,而沒有學識的頭腦、敬虔的性情、聖潔的生活」,將會使福音的工作遭遇妨礙,而無法推展基督使命耶穌曾經用非常嚴厲的話指責那些「能說不能行」的律法師,祂說:「你們律法師有禍了,因為你們把知識的鑰匙奪了去,自己不進去,正要進去的人,你們也阻擋他們。路十一52
  雖然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具有教師」的資格,但我們都會有向他人介紹福音」,或是「做見證」,或是「團契或是教會之中受邀分享」的機會。或許,我們不敢說這是一種教導;但是,這些見證分享或許也可以成為另一種「變向的教導」,同樣具有鼓勵和造就信徒屬靈生命」的功能。因此,一般來說,我們每一位基督徒具有另類教師的職份」,我們必須更加留心口裡所說的每一句話。因為我們所說的一句話都具有宣告」的權柄,一旦我們錯誤使用時,便成為一種「咒詛」的工具

謹慎使用我們的舌頭
  既然說話教師工作中佔有這麼重要的地位雅各很容易便將話題從第1節的警告,轉至有關舌頭所發出的「善和惡兩方面力量的討論上。雅各說:「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v.2)所謂的「完全人」,就是指一個「成熟的人」。在希臘文學裡,這個字是用來指一個「完全成長的人」,以相對於一個幼童。一個在信仰上、靈命上成熟的人,就能夠控制自己舌頭所說出的每一句話。他不會在教會或是講台上所說的是一回事,而在教會或是講台下所說的又是另一回事。因為那是「沒有信服力」的教導見證
  記得在神學院讀書時,講道學的老師不斷提醒每一位將來要成為傳道人的同學,一定要能夠做到在講台上和講台下的一致性」。老師會這樣提醒,是因為有些傳道人在講台上的教導,似乎是「為了講道而講道」,他們在講台上的言行舉止,與他們在講台下的言行舉止,有明顯的落差
  比如說,有些傳道人在講道時告誡兄姊「不可酗酒」,可是私底下卻又常常和其他的傳道人或兄姊喝得「酩酊大醉」。有些傳道人在講道時告誡兄姊「不可姦淫」,可是私底下卻也有「不當的男女關係」或「婚外情」。這常常會讓信徒覺得傳道人在講台上和講台下是兩種人。其實這種講台上和講台下「沒有一致性的作法」,很容易信徒懷疑傳道人只會「說一套、做一套」。
  不只是傳道人,任何一位「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都必須在自己的言論上成為一位成熟的人。也就是說,我們的言談信仰一致的,而不會表裡不一沒有見證。如果人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舌頭,顯示他一定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全身雅各特別用了三個生動的比喻在馬嘴裡的嚼環v.3)、船的舵v.4),以及星星之火v.5),來說明舌頭的力量。從這三個比喻我們可以知道,舌頭是人性轉向的關鍵。對於一個在言語上能夠沒有過失的人,他真的是一位能夠謹守耶穌基督各樣教導的人,他真的是一位靈性成熟的人。誠如保羅在《羅馬書》八章5節所說:「因為隨從肉體的人,體貼肉體的事。隨從聖靈的人,體貼聖靈的事。
  有一則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故事,是記載蘇東坡與他的和尚朋友佛印之間的對話。有一天,兩人坐著打禪。一會兒功夫,蘇東坡睜開眼問佛印:「你看我坐禪的樣子像什麼?佛印看了看,頻頻點頭稱讚:「嗯!你像一尊高貴的佛。蘇東坡暗自竊喜佛印也反問道:「那你看我像什麼呢?蘇東坡故意氣佛印:「我看你簡直像一堆牛糞。佛印居然微微一笑沒有提出反駁。回到家中,蘇東坡得意的告訴他的妹妹:「今天佛印被我好好的修理了一番。」當蘇小妹聽了事情原委後,反而笑了出來蘇東坡好奇的問道:「有什麼好笑的?蘇小妹說:「人家佛印和尚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如佛;而你心中有糞,所以看人如糞。其實輸的是你呀!蘇東坡這才恍然大悟
  各位親愛的兄姊,你的心中所擁有什麼樣的思維呢?一個人心裡存的是何種念頭看人的眼光往往也會變得如此。當然,這也會反應在他所說的每一句話裡面。莎士比亞曾說:「純潔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動高貴起來。」一個真正聖靈更新生命的人,他在說每一句話之前,都會思考:「我這麼說得體嗎?我這麼說會不會傷害人?我這麼說會不會造就人?我這麼是不是有情緒的說話?如果是耶穌,祂會怎樣說?保羅在《以弗所書》四章29節曾說:「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
  雅各說:「我們用舌頭頌讚那為、為父的,又用舌頭咒詛那照著上帝形像被造的人;頌讚和咒詛從一個口裡出來!我的弟兄們,這是不應當的!泉源從一個眼裡能發出甜苦兩樣的水嗎?我的弟兄們,無花果樹能生橄欖嗎?葡萄樹能結無花果嗎?鹹水裡也不能發出甜水來。」(v.9-12)一個人在禱告讚美中「稱讚上帝」,但又上帝家裡「其他成員的壞話」,這是不正常的。這樣的表現與恩典相違背,也與天性相違背加爾文說:「一個真正敬拜和尊崇上帝的人,是不敢說出中傷別人的話來。
  有一個小女孩把雙臂圍著父親的頸項而坐,但她母親發覺她竟然在父親的肩膊上她年幼的弟弟伸舌頭。於是她母親回應她的舉動面對她「把妳的手臂從妳父親的頸項移開!妳不能愛妳的父親,但同時又向他的兒子伸舌頭。」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當我們在向上帝表白我們愛祂的同時,卻咒罵照著祂的形象被造的人,這是對上帝厚顏無恥的冒犯

結論
  各位親愛的兄姊,我們可以捫心自問:「我們是否曾經在別人的背後說過他們的壞話?甚至是咒詛他們?我們是否曾經在教會之中,四處宣揚別人的醜事,或是對他們的所做所為加以批判?我們是否常常取代了上帝的角色,對教會內的兄姊加以審判定罪?」如果我們是(或曾經)這樣的人,首先,讓我們一起在上帝的面前祈求祂的饒恕與赦免,因為我們所做的明顯違背了祂的心意不配稱為一位「在靈命上成熟」的基督徒。其次,我們要用謙卑的心來學習耶穌的樣式學習耶穌的心腸,使我們能用憐憫的態度來體恤兄姊的軟弱不輕易論斷他人,也能更細心觀察每位兄姊的需要
  最後,我們更要學習禁止我們的舌頭不要四處張揚不實在沒有事實根據的事,特別是那些會造成他人傷害,或是造成教會分裂的事。一個靈命成熟基督徒聽到教會內有什麼樣的流言時,都必須加以制止,並且提醒自己還有傳話的人:「這件事到此為止!」在此時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為這些人禱告,因為他們需要從上帝那裡來的幫助。我們也要適時地伸出援手,來幫助這些在靈性上、肉體上軟弱的弟兄姊妹,使他們能在教會經驗到上帝的愛。或許,他們會因為這樣的愛再次得著力量重新回到上帝的懷抱中
  耶穌曾說:「要憑你的話定你為義,也要憑你的話定你有罪。」(太12:37)要知道,我們所說的每一句話,將來在上帝的審判台前難以逃脫應該負起的責任。既然如此,我們豈能不更加謹慎自己的所說的每一句話呢?《箴言》十五章4節說:「溫良的舌頭是生命樹。」期盼我們每位都能在言語上彼此得到造就用上帝的話語相互勉勵使屬靈生命能更加成熟更加討上帝的喜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