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8/04
經文:約翰福音十章22-30節
22在耶路撒冷有修殿節,是冬天的時候。23耶穌在殿裡所羅門的廊下行走。24猶太人圍著他,說:你叫我們猶疑不定到幾時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的告訴我們。25耶穌回答說:我已經告訴你們,你們不信。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為我作見證;26只是你們不信,因為你們不是我的羊。27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28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29我父把羊賜給我,他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們奪去。30我與父原為一。
引言
在四本《福音書》當中,《約翰福音》的作者特別很喜愛用不同的比喻,來形容耶穌的身分。諸如:耶穌是上帝的羔羊,是聖殿,是《聖經》的憑據,是生命的糧,是世上的光,是羊的門,是好牧人,是道路、真理、生命,是真葡萄樹…等等。
而從這些比喻當中,我們可以很清楚地明白、認識耶穌的身分,以及祂與世人有什麼樣的關係。「信」這個字可說是《約翰福音》相當重要的字眼,也是整本《約翰福音》所要強調的部分。而《約翰福音》二十章31節中是作者對這本《福音書》所作的總結,他說:「但把這些事記下來,是要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使你們信了,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
此外,作者也特別喜歡用耶穌所行的神蹟、記號來證明耶穌確實是上帝的兒子,祂之所以有能力行這一切奇妙的事,完全是藉著上帝賜予的權柄,這也足以說明,耶穌的確具有上帝的本質。透過對「信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我們可以得到「重生的新生命」,因為這是出自於「上帝的愛」。
誠如《約翰福音》三章16-18節所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因為上帝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上帝獨生子的名。」
透過作者在《約翰福音》當中對耶穌的描述,我們知道,有些人因為耶穌的教訓、神蹟,就相信祂是上帝所差遣的彌賽亞。只不過,對於那些法利賽人及不信的人而言,耶穌的教訓、神蹟,簡直就是違反了他們的基本教義,尤其是耶穌總是選擇在猶太人的重要節期中來行神蹟。
修殿節的歷史背景
今天所讀的經文一開始,有提到這個故事的相關背景,是發生在修殿節,也就是冬天的時候。修殿節並不是摩西律法規定的節期,它是在慶祝介於舊約與新約之間所發生的事。當亞歷山大大帝在主前第四世紀大獲全勝後,希臘帝國就藉由全面希臘化的方式,來統治被征服國家的百姓,好使希臘文化能夠延續下去。因此,關於希臘帝國的文化、語言以及宗教就被帶入受征服的國家之中,包括猶太人的居住地。
當然,在這當中並沒有特別用強硬的規定,要求所有的百姓不得保有自己的文化傳統,一直到安提阿哥四世即位後,他硬性規定被統治的百姓一定要全面接受希臘文化。這對猶太人而言,表示他們必須被禁止遵守安息日及割禮,同時,摩西的律法書也全被燒毀。
在主前167年時,更有人將豬肉獻在耶路撒冷聖殿的祭壇上,這嚴重褻瀆了上帝的祭壇。此外,他們也將聖殿改建為希臘的神廟(宙斯奧林匹斯廟),猶太人也被命令得向異教的神明獻祭。這對猶太人而言,簡直是極大的羞辱。
後來,有一位叫馬加比的人,在主前164年時,帶領著猶太人起來推翻安提阿哥四世,並將聖殿內所有偶像清除,使聖殿能夠得到潔淨,再次用歡欣的心來向耶和華獻上感恩的祭。
修殿節或許不是猶太人最大的節期,卻是最喜氣洋洋的。在這日,家家戶戶都會點上蠟燭,並且聚集在自己城鄉內的猶太會堂,慶祝聖殿能夠再次回復到以往,是單單用來敬拜耶和華上帝的地方。因此,修殿節又稱為「燭光節」。既然修殿節對於猶太人而言是相當重要的節期,對於身處在耶路撒冷的耶穌也一定不會錯過,於是,他便前往聖殿去參加這個節期。
再次詢問耶穌的身份
當耶穌來到聖殿裡的所羅門廊時,祂遇到了一些猶太人,將祂團團圍住。所羅門廊是猶太人每次在聖殿聚會之後,一起討論《聖經》的地方,因此,常常會許多的人聚集在此。當這些猶太人看見耶穌時,他們立刻向前詢問祂說:「你叫我們猶疑不定到幾時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告訴我們。」(v.24)
或許,這些猶太人正在討論關於耶穌身分的問題,因為他們對於耶穌具有醫治能力的事情上面,有不同的意見。有些人認為耶穌是被鬼附著,而且瘋了,沒有必要聽祂的話;而有些人認為,被鬼附的人豈能讓瞎子看見呢?耶穌很有可能就是他們一直在期待的彌賽亞呀!
在這事發生的幾個月前,也就是住棚節的節期,耶穌曾經用「好牧人」的比喻來教訓身旁的人。耶穌清楚的表示,祂就是一位「好牧人」,祂的羊認得祂的聲音,也會聽從祂的聲音。祂會保護祂的羊群,使他們不致受傷或死亡,他們也能夠得到豐盛的生命。在必要時,「好牧人」甚至會為羊群捨命,這是祂自己願意捨的,然而,祂也有權柄再次將捨去的生命取回來(約10:11-18)。
在《聖經》當中,有許多地方都用「牧羊人與羊」的關係,來形容「上帝與我們之間」的關係,像是我們所熟知的《詩篇》二十三篇。詩人說:「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受到牧羊人妥善照顧的羊群,牠們可以安心自在、無憂無慮地生活,牠們在飲食上可以得到很好的供應,而沒有任何的缺乏,因為牧羊人會幫牠們打理好這一切。
似乎在我們的觀念中,羊是相當溫馴、聽話的動物。只不過,《聖經》中之所以常常用牧羊人與羊來形容上帝與我們的關係,是因為羊在還沒有被馴服之前,是相當自我、固執的動物,牠們會隨便亂跑,到處惹麻煩,不聽從牧羊人的聲音,完全不把牧羊人放在眼中。也因此,牠們常常會迷路、陷入危險之中,最終還得由牧羊人將牠們領回羊群之中。這些隨意亂跑的羊在重返羊群之後,都會學得教訓而乖乖聽從牧羊人的聲音。
猶太人對於耶穌身分的質疑,並不是單純地想知道耶穌是否真的是「彌賽亞」,而是想要從耶穌的回答當中找到把柄,用以定祂的罪。
耶穌相當清楚這些人的用意,於是耶穌回答說:「我已經告訴你們,你們不信。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為我作見證。只是你們不信,因為你們不是我的羊。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我又賜給他們永生;他們永不滅亡,誰也不能從我手裡把他們奪去。我父把羊賜給我,他比萬有都大,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把他們奪去。我與父原為一。」(v.25-30)
耶穌透過行許許多多的神蹟來表明,祂的確就是那位全能的上帝所差遣的「彌賽亞」,這些神蹟若不是藉著上帝的大能,豈能成就呢?耶穌也清楚地告訴所有的人,祂行神蹟的權柄是上帝賦予的,因為祂本身就與上帝有相同的地位,具有上帝的形像。
誠如保羅在《腓立比書》二章6節所說:「耶穌本有上帝的形像…」,他又在《歌羅西書》一章15節所說:「愛子耶穌是那不能看見之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凡事清楚耶穌身分的人,都知道祂就是受上帝差遣進入世人之中的「彌賽亞」,認識祂的人會聽從祂的聲音,順服祂的教訓。
然而,對於這些猶太人而言,他們期待聽到的是,耶穌能夠帶領他們起來推翻羅馬政府的統治,使他們能夠重新建立一個強大的以色列王國。
雖然耶穌有時會在那些試圖想要知道耶穌身分的猶太人和法利賽人面前隱藏自己是「基督」的身分。只是,有時祂又會公開地在那些需要得著福音之人的面前宣稱祂就「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但可惜的是,對於那些總是要試探耶穌的猶太人及法利賽人而言,他們永遠「看不見」、也「聽不見」耶穌要傳講的信息,因為他們是「眼盲、心也盲」的人呀!
成為專心聽主聲音的人
各位親愛的兄姊,我們是否能夠真正「聽見」主呼喚我們的聲音,也能夠清楚「看見」祂權能的作為呢?
在我們平時所吟唱的台語短歌中,〈輕輕聽〉這首詩歌是我非常喜愛的詩歌之一。在歌詞中有提到:「輕輕聽,我欲輕輕聽,我欲專心聽主的聲;輕輕聽,祂在輕輕聽,我的牧者認識我的聲。祂是大牧者,祂知我的名,我一生愛聽主的聲。祂是大牧者,保守我性命,祂的羊群認識祂的聲。」
這首詩歌不僅告訴我們,必須仔細聆聽主的聲音,使我們因為遵行祂的命令得著平安;更重要的是,祂也會聆聽我們懇求的聲音,使我們的生命得以保全。
在很多牧者的教導之中,都常常提醒我們,主的聲音是相當的微小,必須要安靜聆聽。這讓我想起,當先知以利亞被耶洗別皇后追殺時,他逃到何烈山的山洞之中,以躲避被殺的命運。那時,耶和華上帝要以利亞站在山上,來與祂見面。當烈風大作、地大震動、火光四射時,上帝都不在其中,反而是在火光之後,有一個微小的聲音在呼喚以利亞。
先知撒母耳也是在夜闌人靜的時刻,聽見上帝對他的呼召,而被命定為先知。我們也在《福音書》當中看到,耶穌常一個人離開人群,在夜晚來到山上向上帝祈禱,以聆聽祂的聲音,尋求祂的旨意。由此可知,只有當我們真正安靜心,謙卑來到主的面前時,我們才能真正聽見祂那微小,但又充滿溫柔的聲音,因為在我們身旁常常會有許多吵雜的聲音,阻隔了我們仔細聆聽主的聲音。
一個真正認得主聲音的人,就不會聽從陌生人,也就是撒但的聲音,因為那是一個充滿誘惑、又充滿危險的聲音;它也有可能是很溫柔的聲音,但卻會帶我們走入死亡。誠如保羅在《哥林多後書》十一章13-14節所說:「那等人是假使徒,行事詭詐,裝作基督使徒的模樣。這也不足為怪,因為連撒但也裝作光明的天使。」
既然如此,我們該如何分辨何為主的聲音?何為撒但的聲音呢?曾經聽過一些傳道人分享,如果是來自主的聲音時,它會為我們帶來平安喜樂的心;如果是來自撒但的聲音時,它會帶給我們不安又恐懼的心。只不過,對於這樣的教導,我覺得仍必須建立在一個大原則之下,那就是要有持續不斷的靈修生活。
常常靈修、讀《聖經》會幫助我們在做決定時,用上帝的話語來做決定,而不致於用自己的方法來解決。常常靈修、讀《聖經》會幫助我們,用屬靈的眼光來體貼上帝的心意,而不是用屬世的角度來看待一切。常常靈修、讀《聖經》會幫助我們,在禱告時用交託仰望的態度來擺上,而不是要求上帝來成全我們所求的一切。
結論
各位親愛的兄姊,你最近聽到主的聲音是在什麼時候呢?主對你說了什麼話呢?主要你做什麼樣的事呢?面對猶太人對耶穌的詢問,祂回答說:「我已經告訴你們,你們不信。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為我作見證。只是你們不信,因為你們不是我的羊。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著我。」(v.25-26)
真正認識主的人,會相信祂所要成就的一切大事,仔細聆聽祂的聲音,並且緊緊跟隨祂的腳步來行。真正認識主的人,是用心觀看祂的言行舉止,並且學習祂的樣式,成為祂的見證人。真正認識主的人,會不斷與上帝建立良好的關係,也就是建立良好的靈修生活,從《聖經》的話語來體貼、了解上帝的心意,並且將《聖經》的話語作為我們生活的指標。
《雅各書》一章22-24節說:「只是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自己欺哄自己。因為聽道而不行道的,就像人對著鏡子看自己本來的面目,看見,走後,隨即忘了他的相貌如何。」一個聽見主聲音的人,就要付諸行動,將所聆聽到的信息也能夠行出來,如此,我們才能夠在生活中見證、榮耀主的名。求聖靈幫助我們,讓我們一同來學習,成為一個願意聆聽主聲音的基督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