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0/27
經文:創世記二章8-15節
8耶和華神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9耶和華神使各樣的樹從地裡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和分別善惡的樹。10有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從那裡分為四道:11第一道名叫比遜,就是環繞哈腓拉全地的。在那裡有金子,12並且那地的金子是好的;在那裡又有珍珠和紅瑪瑙。13第二道河名叫基訓,就是環繞古實全地的。14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結,流在亞述的東邊。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15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
引言
各位教會的兄姊、埔頂福德里社區的朋友,以及台北基督學院的同學,大家早安、大家平安!今天早上是關渡教會一年一度的野外禮拜,今年為了減少舟車勞頓的辛苦,特別選在離教會不遠的北投貴子坑水土保持教學園區舉辦。此外,今年也是一個特別的聚集,因為教會也邀請社區的里民和基督學院的同學一起參加,使這場盛會充滿了多元性。
我知道有些社區朋友昨天就已經先和教會部分的信徒來到此地舉辦露營活動,你們是否玩得盡興、吃得飽足、睡得安穩呢?我們當中應該很少人有住在「荒郊野外」的經驗吧!記得我第一次露營的經驗(金山青年活動中心),是在我剛考上高中的那年暑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晚我根本沒辦法睡覺,因為帳棚內實在是太熱了!
我第二次露營的經驗(坪林),是在我考完夜大的那年暑假,那次印象最深刻的是晚上在完全無光害的深山野林裡,我和朋友們不只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星,更能夠看到銀河以及許多流星。
這些讓我想起《聖經》中詩人所說:「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並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萬物,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獸、空中的鳥、海裡的魚,凡經行海道的,都服在他的腳下。」(詩8:4-8)
各位朋友、各位兄姊,我們曾經花多少時間來欣賞自己所居住的環境呢?我們認為擁有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或者是上帝對每位居住在台灣這塊美麗寶島上的居民恩典的賞賜呢?
上帝是創造世界的主宰
對基督徒來說,我們相信這個世界是上帝大能的創造,上帝用六天的時間使世界從無到有,祂更在每一天的創造之後對於自己的作品極為欣賞。因此,《聖經》的作者如此描述上帝看著所造的一切都是「好的」(創1:4,10,12,18,25,31)。這就好比藝術家在完成每件作品之後,都會讚嘆自己的成就說「美極了」;也好比父母在看到新生兒誕生時,嘴裡露出喜悅的笑容說「你是我的心肝寶貝」那般。
如果我們有仔細觀察上帝創造萬物的順序,人類是在第六天才被上帝創造的,這表示上帝為了讓人類有一個適切的居住環境,祂先將生活必需品都整備妥當之後,才將人類安置其中。我相信在場已經為人父母的朋友們,你們一定也是在孩子尚未出生之前就已經將他們該用的物品都準備好了,為的就是讓孩子可以安穩自在的生活。
因此,在我們今天讀的經文中如此說:「耶和華上帝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耶和華上帝使各樣的樹從地裡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v.8-9)
雖然上帝將人類「生活的必需品」備齊了,但不表示人類從此就遊手好閒、坐享其成,當一個「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老爺。上帝特別將人類安置在伊甸園內,使他們修理看守之(v.15)。這就好比一位父親為兒女開辦了一間公司,也將公司所需要的資源都備妥之後,接下來公司的營運就必須由兒女親自操作,不能再仰賴父親為他們打理一切。
上帝將親手創造的美麗世界交給人類,並不是要人類肆無忌憚的揮霍、消費,上帝特別吩咐人類必須治理大地並且管理所有的創造物。的確,人類在世界並不是主人的身分,而是管家的身分。管家必須聽從、順服、了解主人的心意,並且依照主人的方式「治理」和「管理」,如此一來,主人才會給予管家獎勵。可惜的是,人類似乎將自己的身分本末倒置,以致世界愈來愈混亂和敗壞。
自從十六世紀文藝復興運動大舉展開之後,人類開始提昇自己在世界的地位,高舉自己在世界的重要性。而十八世紀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更是提出了「人定勝天」的荒唐理論,認為自己可以透過科學和智能使世界變得更美好。就這樣,人類開始濫用地球資源,毫無節制的發展所謂的科技文明,但這一切似乎都只有利益於那些掌握權力和財力的人。
而這樣的傲慢態度一直到二十世紀初期兩次世界大戰發生之後,人類才開始學習謙卑,並重新反省自己在世界上的角色:「我們真的是這個世界的主人嗎?這個世界有因為文明發展而變得愈來愈好嗎?」
誠如台灣一句諺語所說:「人𠢕,毋值天做對頭。」又說:「人若呣照天理,天就無照甲子。」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當大自然開始對人類反撲之際,我們還是繼續認為「人定勝天」嗎?或者我們該認真思考:「如何成為一個好的管家?」
美麗伊甸園-福爾摩莎
各位親愛的朋友和兄姊,透過今天的經文我想要與大家一起思考「我們與所居住的土地之關係」。我們是否有感受到能夠居住在台灣是莫大的福氣?在過去的歷史教科書中就曾這麼指出,十六世紀葡萄牙人在駕船行經台灣東部海岸時,從海上遠眺,發現高山峻嶺、林木蔥鬱,不禁高呼:「Ilha Formosa!」意即美麗的(Formosa)島嶼,從此「Formosa」成為西方人指稱台灣的專有名詞。
(只是這事最近經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翁佳音查證史料文獻後發現:最先稱台灣「福爾摩沙」的是西班牙人!)
無論如何,所有居住在台灣這塊寶島上的人(無論是先來或者後到),我們都不能否認這裡真的就是福爾摩莎—美麗之島。話雖如此,但我們真的有好好地善待這塊上帝賜給我們的福地嗎?
記得學生時代(威權時代)在讀歷史和地理的課程時,有關台灣的介紹可說是寥寥無幾,這對於出生並居住在台灣本島的人來說真的是很可惜的一件事。這就好比我們花大錢買了一支功能很強的手機,可是卻只有撥打和接聽電話,至於其他的功能竟然一無所知也不曾使用過。那麼,我們買這支手機到底目的何在?
十八世紀末北台灣第一位傳教師 馬偕牧師,他是一位很愛台灣的傳教師,他在台灣二十九年的時間裡,學習閩南語,穿著漢人的衣服,娶台灣人為妻(張聰明),並在死後葬在淡水。他雖然來自加拿大,卻對台灣有很深入的研究,在他所著的〈福爾摩沙紀事(From Far Formosa)〉一書內,特別針對台灣的地理和歷史,地質,樹木、植物和花卉,動物,人種…等都有詳細的紀錄。
當我在幾年前讀完這本〈馬偕台灣回憶錄〉之後,其實有著很強烈的羞愧感,原來我對於自己所居住的土地和環境認識得那麼少,原來我一直在消費這塊土地的資源卻從未以感恩的心向她說一聲「謝謝」。
的確,台灣就是上帝賜給我們的伊甸園,這是一處物產豐富、氣候宜人的美麗島。可惜的是,因為一些惟利是圖之人的摧殘之下,台灣已經變成一座令人怵目驚心的「鬼島」。
在齊柏林導演所執導〈看見台灣〉這部電影當中,我們可以從高山、海洋、湖泊、河流、森林、稻田、魚塭和城市…等景觀,看見了台灣的美麗。但我們也看到了各種環境面對人們的開發而造成的改變、破壞和傷害。土地累積了一道道的疤痕、海洋沉澱了一層層的汙染。是誰必須為這些「殘酷的問題」負責呢?或許是政府,或許是財團,或許是破壞者,或許是在場的每一個人。
《聖經》告訴我們:「萬物的結局近了。所以,你們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你們要互相款待,不發怨言。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4:7-10)
上帝賦予人類「治理、管理世界」的責任,並不是照著自己的喜好「濫墾濫伐」,或是隨從自己的慾望「予取予求」,我們必須依照上帝的「使用說明書(遊戲規則)」來執行。此外,我們也要隨時隨地為他人設想,分享我們所擁有的給身旁有需要的人。當我們都能夠善盡好管家的責任時,上帝就要成就自己的應許,使我們在所行的各樣事上都蒙福。
結論
各位朋友、各位兄姊,我們都是台灣這座美麗寶島上的管家,上帝讓我們居住在這裡,不只是享受島上豐沛的資源,更是要好好的珍惜、保護,好讓我們後代的子子孫孫也能夠繼續享有這一切。我們不應該為了貪圖己利而犧牲了他人或子孫的權益,讓我們學習用更謙卑的心來尊重這塊土地,疼惜居住其上的每一個人以及所有的受造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