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2/23
經文:馬太福音四章23節~五章12節
四23耶穌走遍加利利,在各會堂裡教訓人,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百姓各樣的病症。24他的名聲就傳遍了敘利亞。那裡的人把一切害病的,就是害各樣疾病、各樣疼痛的和被鬼附的、癲癇的、癱瘓的,都帶了來,耶穌就治好了他們。25當下,有許多人從加利利、低加波利、耶路撒冷、猶太、約但河外來跟著他。五1耶穌看見這許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門徒到他跟前來,2他就開口教訓他們,說:3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4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5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6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7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8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9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10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11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12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在你們以前的先知,人也是這樣逼迫他們。
引言
我相信在座的兄姊有許多人都曾在遊樂場玩過射箭的遊戲,這個遊戲除了要能穩定的拉弓和放箭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專注的瞄準目標物。幾年前我和師母年休時特別去台南的朋友家作客,某天晚上他們特別帶我們去逛台南某個夜市。我們除了在那裡吃些夜市小吃,也買了一些有趣的東西。後來我們看到了射箭的遊戲,於是就興致勃勃的花錢玩這個遊戲。
剛開始老闆很用心的教我們要如何拿弓和放箭,當一切就緒之後,師母首先站上射箭位置,她驕傲的展現了自己對射箭很在行的原住民血統,開始將箭放在弓的上面,然後深吸了一口氣拉弓將箭射出,我們就看著箭直直地飛出並且射中靶心。
正當我們高興的準備向老闆領大獎時,老闆神情暗淡的看著師母,說:「不好意思,妳射中的是隔壁的靶!妳的靶是右邊這個。」當時我們的臉上愉悅的神情頓時消逝無蹤。老闆看我們像是洩了氣的氣球,就安慰我們並送了一個安慰獎給師母。可想而知,接下來我們所射出的每一箭沒有一支是在靶裡面的。
事實上,基督徒也必須將全心全人都專注在上帝身上,如此一來我們的生命才不會被世俗誤導以致偏離上帝的正道。主耶穌提醒所有跟隨祂的門徒,可以與上帝面對面的接觸、交往是生命中極大的福氣,然而只有心地純潔的人才有資格享有這個福分。
為何與上帝面對面的人要保持清心?
「清心」是舊約一個非常重要的品格,只有「清心」的人才能在上帝面前站立的住,不被上帝的義憤給消滅了。「清心(καθαρός)」這個希臘文可以直接指向上帝的一個屬性——聖潔,在《出埃及記》、《利未記》和《民數記》有多處記載都是上帝在提醒以色列百姓:「要成為聖潔的人,因為上帝是聖潔的」。在《申命記》中,摩西也不斷告誡以色列百姓:「要歸耶和華—你上帝為聖潔的民」,因為他們是上帝特別從萬民中揀選出來成為祂的子民。
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承接了上帝起初創造人類時「聖潔」的屬性(上帝的形像和樣式),那時人類和上帝就像親密的朋友,彼此之間有和睦的關係,也藉著交心、分享更加熟識對方。從《創世記》三章8節「天起了涼風,耶和華上帝在園中行走,人和他的妻子聽見上帝的聲音…」的記載,我們得知上帝是非常樂意且主動和人類建立關係,藉此可以享受「與主合一」的喜樂。
但誠如俗話所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類因為與「愛說謊話」的撒但有了交集之後,原本「聖潔」的屬性就不復存在,伴隨人類而來的是害怕、羞恥、說謊、兇惡、仇視、背叛…等黑暗污穢的念頭。自此以後,人類就像是斷了線的風箏,被世俗敗壞的風向帶往死亡毀滅之境,無法再與「聖潔」的上帝面對面接觸,並且有親密的連結。
然而,上帝並沒有放棄「與世人保持連結」的機會,祂藉由〈誡命、律法、條例〉頒佈給以色列人遵守,使這群被上帝「分別出來」的民族可以保持「聖潔」,繼續領受上帝應許的賜福。上帝不單只是期待以色列人要成為「聖潔之民」,最重要的是,透過這個「信仰上帝的群體」讓其他的族群也可以「尋求上帝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再次被上帝稱為「名下的子民」。
各位兄姊,當我們奉主耶穌的名受洗成為基督徒時,就是在主裡被上帝稱義且分別為聖的人,因此,我們要常常倚靠聖靈的能力,讓自己的心思意念保持「純潔清淨」,因為這樣的人才能在上帝面前站立得住。誠如詩人所說:「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詩24:3-4)
「清心」也可以解釋為「專注於自己所珍視的人事物之上」。有一回我和師母休假時特別去花蓮拜訪一位神學院的學長,他特別帶我們去一處「秘境」欣賞花蓮的景色。當我們抵達那裡(某個山頭),突然見到一位「觀察候鳥遷徙」的愛鳥人士,他在觀景台上架了幾台相機準備拍攝候鳥。在談話中得知,他必須全神灌注在候鳥慣常飛行的路線中,如此才能捕捉到最佳畫面。
每次當我在觀賞〈國家地理頻道〉時都很佩服那些拍攝的人,有一個節目專門在捕捉世界各地稀有品種的淡水大魚。有位動物學家為了觀察某條河水中的大魚,他將自己塞進一個裝設透明玻璃、空間窄小的鐵箱裡,然後安置在河水裡一整天。他除了要專注觀察每條游過的大魚之外,還得忍受鐵箱裡面熾熱難耐的高溫。因此,當他傍晚從鐵箱中爬出來時,早已全身濕透又呈現脫水的狀態了。
《箴言》的作者曾提醒我們:「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箴3:5-6)一個「清心」的人將不再倚靠自己的聰明行事,他會「專注」於上帝的話語以及主耶穌的教訓,因為他知道只有上帝的話語和主耶穌的教導才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各位兄姊,我們每天會用多少時間「專注」在上帝的話語之上呢?每當我們用「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詩119:105)來自我勉勵時,我們真的有清楚明白哪些是「上帝的話語」,哪些是「世俗的謊言」?要知道,並不是牧師、傳道人、聖經學者或是神學家所說的話都是真理,要分辨自己聽到的話是否為真理的最好方式,就是熟讀《聖經》。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
從耶穌所說:「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的教導中,我們可以有什麼樣的信仰反省呢?首先就是要常常檢視自己是否為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
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曾子曾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譯: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謀事有沒有不盡心盡力的地方?與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誠信之處?師長傳授的功課有沒有復習)」(〈論語•學而篇〉)一個懂得自我反省的人,為人處事才能深得信賴。
法國人是一個很注重「從小就培養自我反省習慣」的民族。有個人曾在法國朋友的家庭吃飯,當時法國朋友8歲的孩子正用一小塊麵包逗著小狗玩,突然間小狗跳起來撞翻了他手中的盤子,盤子碎成幾塊。男孩對他的父母說「你們看見了,是小狗打碎了盤子,不是我的錯。」他的母親回答說,「盤子確實是小狗撞翻的,可是你有沒有錯?」男孩大叫:「是小狗的錯,不是我的錯。」
他的父親過來叫男孩離開餐桌到他自己的房間裡去,想想自己究竟有沒有錯。十幾分鐘後男孩走出房間說:「小狗有錯,我也有錯,我不該在吃飯時逗狗,這是你們多次對我說過的。」他的父親高興地笑了:「那麼今天你就該為自己的錯承擔責任:收拾餐桌,並拿出零用錢賠這只盤子。」
基督徒雖然已經藉著「信靠主耶穌的救贖」被上帝「分別為聖」了,但這不意味著我們的生命不會再落入撒但的試探之中。事實上,我們必須每天都要檢視自己的心思意念,因為只要稍微不慎我們又會掉到「自義」或「自我審判」的罪性之中。
因此,我們每天都要回到密室之中,藉著聖靈來光照「內心深處」最真實的自己。主耶穌基督的僕人雅各曾告誡我們說:「你們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雅4:8)當我們願意持續與上帝親近時,我們才能持續成為主耶穌所說「有福的人」。
第二,就是要建立專注於上帝話語的生活。在這個資訊快速傳遞的世代中,我們很容易就可以透過社群網站(Facebook、Instagram、Line)獲得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但也因為資訊太快速的傳到每個人的手中,我們常常在尚未查證某些消息的正確性之前,又將這些有可能是錯誤、造假、抹黑的消息再傳給其他人。在這個惡性循環之中,除了顯示多數人的無知,最悲慘的是那些無辜的受害者。
基督徒雖然身處於「次文化」充斥的世代中,卻不能被這些「似是而非」,甚至是「顛倒是非」的價值觀影響,而是必須時時專注於上帝的話語,並且用上帝的話語來辨明祂的心意。為此,保羅特別提醒我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一個清心的人自然會以上帝的話語作為信仰的基礎。
一個農夫教導他的兒子怎樣把畦犁得直,他說:「你只要望著田那邊的某一個目標筆直犁過去,你犁的畦就會整齊了。田的那一邊有一條牛,你就望著那條牛犁吧!」過了一會兒,這位作父親的發現他兒子所犁的畦不但不直,還像個問號!他的兒子的確是遵照他父親的吩咐去犁的,但問題是所望的目標—牛—會不斷的移動著。
各位兄姊,世俗的價值觀就像這隻會走動的牛一樣,不斷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衍生出新的看法和新的論述,如果我們的思想也是隨著這些價值觀飄忽不定,最後一定會精神錯亂。基督徒必須將眼目專注在信仰的核心價值,而信仰的核心價值就是記載在《聖經》—上帝的語話之中。當我們有穩固的信仰根基時,即使世界一直在變幻莫測,我們仍可以穩當地在信仰之路上奔跑,既不疲憊也不致失跌。
結論
各位親愛的兄姊,我們有非常渴慕可以見到上帝的榮面嗎?我們有多久的時間沒能與上帝好好的親近呢?主耶穌說:「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上帝。」對基督徒而言,能夠見到上帝是生命中最大的福分,誠如大衛所說:「至於我,我必在義中見祢的面;我醒了的時候,得見祢的形像就心滿意足了。」(詩17:15)因此,我們要好好珍惜和把握每一次與上帝見面的時刻。
當然,我們不能用隨隨便便的態度與上帝見面,而是要先省察自己,祈求上帝潔淨我們心中的罪孽,好使我們可以成為上帝聖潔的百姓,在世人面前見證上帝是一位充滿憐憫、慈愛,樂意主動與人親近,並賜下豐盛恩典的神。這正是每位重生得救的基督徒被主耶穌呼召出來的使命。
雖然這個世界常常用許多謊言來迷惑我們,但只要我們能夠專注在上帝的話語之中,一定能站立得穩。誠如《箴言》的作者所提醒的話:「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4:23)當我們的心思意念都能夠扎根於上帝的話語時,我們就有屬靈的洞察力來分辨何為上帝純全、善良、可喜悅的旨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