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12/24
經文:路加福音二章1-7,21-24,40節
1當那些日子,該撒亞古士督有旨意下來,叫天下人民都報名上冊。2這是居里扭作敘利亞巡撫的時候,頭一次行報名上冊的事。3眾人各歸各城,報名上冊。4約瑟也從加利利的拿撒勒城上猶太去,到了大衛的城,名叫伯利恆,因他本是大衛一族一家的人,5要和他所聘之妻馬利亞一同報名上冊。那時馬利亞的身孕已經重了。6他們在那裡的時候,馬利亞的產期到了,7就生了頭胎的兒子,用布包起來,放在馬槽裡,因為客店裡沒有地方。
21滿了八天,就給孩子行割禮,與他起名叫耶穌;這就是沒有成胎以前,天使所起的名。22按摩西律法滿了潔淨的日子,他們帶著孩子上耶路撒冷去,要把他獻與主。23(正如主的律法上所記:凡頭生的男子必稱聖歸主;)24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說,或用一對斑鳩,或用兩隻雛鴿獻祭。
40孩子漸漸長大,強健起來,充滿智慧,又有神的恩在他身上。
引言
各位兄姊,我們可曾想過在一生中曾做過哪些選擇?又在這些選擇中,有哪些是讓我們感到獲益良多,哪些是讓我們至今仍後悔不已?我相信,無論是得是失,這兩種結果一定是深深的影響自己的人生。就像今天學青團契演出的這齣戲劇中的主角,在同學和教會的「選擇」之中,他的確非常難為。當然,我不希望大家誤以為選擇哪邊才是正確或不正確的,因為每個選擇都是一種學習。
今天是待降節第四主日,我們點燃第四根喻表「啟示、主愛」的蠟燭,為向世人宣告這位即將降臨的救主耶穌,祂為愛而生,誠如《約翰福音》三章16節所說:「上帝那麼愛世人,甚至賜下他的獨子,要使所有信他的人不致滅亡,反得永恆的生命。」(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上帝為了拯救所有被罪惡捆綁的世人,不惜犧牲自己的兒子成為贖罪祭(挽回祭),這是何等大的慈愛與恩典。
難以置信的出生地點
既然主耶穌是天父上帝的兒子,又是大衛的後裔,那麼,我們認為祂會在什麼地方出生呢?我們先假設如果天父上帝是一位受人愛戴的君王,那麼祂肯定是居住在富麗堂皇又被許多僕婢侍奉的皇宮裡。今天,祂的一位兒子即將臨盆出世,可想而知祂一定是出生在皇宮某處佈置的美崙美奐的房間內。此外,祂的身旁也有許多照顧、服侍的人,而皇親貴族更是用歡喜的心向他獻上許多禮物。
然而,令我們感到意外的是,耶穌竟然是出生在飼養牲畜的地方(當時馬廄是設在客店後方的山壁洞穴內),在這裡並沒有舒適的床舖,只有放置飼料的馬槽。而耶穌的身旁也沒有皇親貴族的歡笑聲和眾多僕婢的侍奉,更沒有各樣精美的禮物。環繞耶穌四周圍的除了各種牲畜的叫聲,還有刺鼻難聞的排泄物,我相信沒有人會想要在此久留。
或許有人想要問:「為什麼耶穌要在這麼卑微的地方出生呢?」如果從天使報給牧羊人的喜信之內容「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裡,那就是記號了」得知,耶穌降生在馬槽裡是上帝早已預定的計畫。誠如保羅所說:「祂(耶穌)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腓2:6-7)
耶穌除了以卑微的姿態來到世上之外,祂還在一個貧困清寒的家庭成長。按摩西律法的規定,一般經濟能力許可的家庭,在孩子出生後都會獻一隻羊羔為燔祭(為贖回頭生的男孩),一隻斑鳩或雛鴿為贖罪祭(為潔淨生育的婦人)。只是,若是經濟能力有困難的家庭,他們可以改獻一對斑鳩或兩隻雛鴿(利12:2-8)。
從今天經文提及「又要照主的律法上所說,或用一對斑鳩,或用兩隻雛鴿獻祭」(v.24),我們不難發現,耶穌的家庭其經濟狀況並不富裕。因此,約瑟和馬利亞只能以律法所規定最卑微的祭物獻上,如此才能蒙上帝喜悅(盡諸般的義)。
雖然耶穌這位君王(拯救者)的出世背景和我們理解中的領袖人物相去甚遠,但《舊約聖經》中所提及關於彌賽亞(救主)降生的每個預言確實都在耶穌的身上應驗了。就連當時在耶路撒冷忠心敬拜上帝的西面和女先知 亞拿在見到耶穌之後也相繼確定祂就是萬民的救贖和盼望。於是孩子漸漸長大,強健起來,充滿智慧,又有上帝的恩在祂身上(v.40)。
降生馬槽的君王
各位兄姊,或許有人會質疑一個身分地位如此卑賤的人真有可能為世人成就什麼大事嗎?但就像現在的政治人物最常說的一句話——「苦民所苦」,正因為他們自己出身卑微才能夠體會弱勢族群和社會邊緣人的悲苦和需求,因而願意花時間陪伴受苦的人,也努力修訂相關的法律和制度,使社會上不再有貧富不均或是不公義的事情發生。
而耶穌基督—上帝的獨子—以卑微的形像來到世界,不單只是要「苦民所苦」,更是要透過自己成為贖罪祭「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太1:21)。以往猶太人都會利用一年一次的贖罪日,藉著羔羊的血除去一年以來所有的過犯,意即「將罪債轉移至動物身上」以除去自己應該承受的責罰。只是,這樣年復一年的祭祀最後不但變成一種毫無意義的宗教儀式,最終也無法除去罪孽。
對於這種流於形式(只重外表而非真正悔改)的贖罪祭,上帝早已感到厭煩又氣憤,祂曾透過先知的口向猶太人指出:「我厭惡你們的節期,也不喜悅你們的嚴肅會。你們雖然向我獻燔祭和素祭,我卻不悅納,也不顧你們用肥畜獻的平安祭;要使你們歌唱的聲音遠離我,因為我不聽你們彈琴的響聲。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摩5:21-24)
為了徹底解決世人自始祖以來一切罪的問題,耶穌成為上帝所命定贖罪的羔羊,藉著祂的血除去世人的罪孽,使世人得以重新與上帝和好。最重要的是,因著耶穌從死裡復活,祂要重新作王統治世界以恢復上帝起初創造世界的秩序。誠如先知 以賽亞所說:「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和平的君。」(賽9:6)
耶穌這位君王有別於世界的君王或國家領導者,因為祂是按照上帝的心意治理世界,而不是為了要滿足個人的慾望或自身的利益。祂除了要使世上萬物(包括人類)都能重新與上帝和好,也要使所有的受造物彼此和好(人與人、人與己、人與萬物)。在耶穌為王的世界裡,不再有嫉妒、仇恨、殺戮,祂要以慈愛善待所有悔改的人,以和平引領他們進入永生的國度。
結論
各位兄姊,在聖誕節這個令人感到溫暖的節慶中,我們可以有哪些不一樣的選擇和決定。或許以往在這個節期裡,我們只是享受在一種熱鬧的(商業)氣氛中,如親友之間彼此贈送禮物,相約吃一頓豐盛的晚餐,參加各種節慶活動(演唱會、舞會、Party等)。然而在節慶過後我們到底經驗了什麼、感受了什麼,或是得到了什麼?有可能過沒幾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當然,我們也可以選擇在這個節期裡認識聖誕節真正的主角——耶穌基督(更正確來說,如果沒有耶穌基督,也不會有聖誕節),以及祂來到世界的目的——拯救被罪惡捆綁的世人,使信祂的人得以恢復上帝兒女的身分。誠如使徒約翰所說:「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上帝的兒女。」(約1:12)
不但如此,當耶穌基督第二次降臨並在世界作王掌權之時,凡信靠祂名的人都要和祂一同作王,享受上帝所應許新天新地的福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