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3/24
經文: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3-43節
33到了一個地方,名叫髑髏地,他們就在那裡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又釘了兩個犯人:一個在右邊,一個在左邊。34這時,耶穌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知道。士兵就抽籤分他的衣服。35百姓站在那裡觀看。官長也嘲笑他,說:他救了別人,他若是基督,是上帝所揀選的,救救他自己吧!36士兵也戲弄他,上前拿醋送給他喝,37說:你若是猶太人的王,救救你自己吧!38在耶穌上方有一個牌子寫着:這是猶太人的王。39同釘的犯人中有一個譏笑他,說:你不是基督嗎?救救你自己和我們吧!40另一個就應聲責備他,說:你是一樣受刑的,還不怕上帝嗎?41我們是應得的,因為我們是自作自受,但這個人沒有做過一件不對的事。42他對耶穌說:耶穌啊,你進入你國的時候,求你記念我。43耶穌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
引言
嚴清華(阿華)是馬偕牧師來台宣教的第一個學生,也是北台灣第一位本土籍的牧師,為人真誠爽朗、勤學知識、積極進取。馬偕為了幫助阿華在靈性上有所突破,某日就帶他從淡水過河到對岸的觀音山,爬上觀音山,為了讓他能從觀音山頂俯看大自然的美景,使其靈性躍進更新。
當時爬觀音山非常困難,不像今天可以開車到半山腰後再往上走,馬偕和阿華得要一早出發從山下往上爬。不但如此,還必須沿路將草木斬開,因此當他們抵達山上時身上除了汗水,就連雙手也都被草割傷流血。起初阿華不能明白為何馬偕這麼早就帶他到山上,後來馬偕就在山頂與阿華同唱詩篇一百篇,接著又吟唱「我認救主無驚見誚(不怕羞恥)」。
就這樣,阿華在山上透過詩篇和聖詩的啟蒙受到很大的感動,馬偕看到聖靈開啟阿華的心,讓他那一天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上帝的偉大、上帝的奇妙,他開始能看也能聽在上帝所創造當中的信息。
從阿華這趟登山的體驗我們得知,有時信仰若沒有經過一些特別的經歷,很有可能就會一直原地踏步、難以突破。各位兄姊,我們對信仰的理解是仍停留在知識上的理解,或是能夠真實看見上帝啟示的奧妙?
同釘犯人求主記念
十字架之路是耶穌來到世上所走的最後一哩路,也是祂必須要走的路。當耶穌與門徒吃完逾越節晚餐之後,祂與門徒來到橄欖山下的客西馬尼園,就是祂平常與天父禱告的地方。就在耶穌禱告結束,猶大帶著一群猶太公議會派來的人將耶穌抓起來,把祂帶到大祭司的住處進行審問。事實上這是非常不公不義的審判,因為公議會必須在白天才能審問犯人。
雖然羅馬政府給予猶太公議會可以依自己的律法審問犯人,但他們並沒有被賦予判決死刑的權力,因此當大祭司認定耶穌犯下褻瀆上帝的死罪時,他還是得將耶穌押解到當時具有最後裁決權的巡撫 彼拉多。於是到了早晨,祭司長、文士和民間的長老就將耶穌捆綁帶到彼拉多面前,要求彼拉多必須將耶穌治死,因為祂煽動百姓不要服從該撒,還自稱「是基督,是王」。
起初,彼拉多認為祭司長一干人等只是因為嫉妒耶穌才將祂帶來審判。此外,彼拉多也無法查出耶穌犯了什麼該死的罪,因此他決定在責打耶穌之後就把祂釋放。只是這樣的決定反而引起眾人更大的反彈,他們同聲喊著說:「除掉這個人,釋放巴拉巴給我們。」這事讓彼拉多感到十分詑異,因為巴拉巴是一個殺人犯,而耶穌曾幫助、救治許多的人。
依照《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的記載,每當逾越節的節期,巡撫會依眾人的請求釋放一個囚犯(太27:15、可15:6)。在特殊節期釋放囚犯是古時的一種習俗,有可能是統治者為了收買人心的一種手段。對猶太人來說,逾越節是要記念上帝用大能的手將他們祖先從奴隸之地釋放出來的重要節期,或許羅馬政府為減少猶太人有生亂的念頭,因此用此方式來取悅他們。
雖然彼拉多希望將無辜枉屈者(耶穌)釋放,並將作亂殺人者(巴拉巴)處死,但眾人卻極力喊著說要將耶穌釘十字架。彼拉多為了避免百姓因此事而發生暴動,只好迎合他們的請求,先將耶穌交給衙門院內的兵丁戲弄、鞭打並羞辱之後,接著就帶祂出去釘十字架。耶穌被帶到耶路撒冷西方城外一處稱為各各他的地方,許多曾跟隨耶穌的人都為祂號咷痛哭。
當日,另有兩名犯人和耶穌一同帶來處死,他們分別被安置在耶穌的左右兩側與祂同釘十字架。許多百姓都站著觀看這場判決,雖然有些人知道耶穌是無辜的犧牲者,但他們也無可奈何;而有些人則是歡喜看見耶穌這個眼中釘死去,免得他們在猶太社會中失去領導地位。此時也有官府的人和士兵嗤笑他說:「他救了別人,他若是基督,是上帝所揀選的,救救他自己吧!」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連同釘耶穌身旁的兩個犯人,其中也有一人譏誚祂說:「你不是基督嗎?救救你自己和我們吧!」我們無法了解為何這個將死的犯人竟然敢如此大膽又無禮的譏諷耶穌,但或許是這個犯人並不想死,他期待這位能夠行各種神蹟奇事的「救主」也可以救他脫離死亡的陰霾。也就是說,他其實是因為害怕死亡而無意識的胡言亂語。
另一位聽到這話的犯人隨即責備他說:「你是一樣受刑的,還不怕上帝嗎?我們是應得的,因為我們是自作自受,但這個人沒有做過一件不對的事。」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許多受刑人在接受刑罰之前,審判官都會詢問他們是否還有未了的話?幾乎每位受刑人都會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向受害者家屬道歉,當然他們更希望自己未曾犯下如此滔天大罪。
接著這個犯人懇求耶穌說:「耶穌啊,你進入你國(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從「進入你國(得國降臨)」這句話可以得知,這個犯人承認耶穌就是彌賽亞,他希望耶穌可以拯救、憐憫自己的罪過。於是耶穌就對他說:「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
同我在樂園裡了
關於罪犯也可以「和耶穌同在樂園裡」一事,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結果,因為在多數人的觀念裡,犯罪的人本來就必須承受該有的刑罰,而他們死後最後的歸宿也只有「下地獄」這個選項。最近這一個月來社會上所討論的一個重要議題,就是關於「虐童致殘,加重刑責;虐童致死,唯一死刑」的提案,因為這些虐童者沒有資格存活,目前連署也已經破2萬人。
的確,對生活在世上的每個人來說,我們都必須受到世上法律的制約,否則我們的世界就會亂無章法。當然,基督徒也不能置身事外,因為耶穌呼召我們並不是要離群索居,而是要進入世界為祂作見證。誠如耶穌所說:「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太22:21)使徒彼得也說:「你們為主的緣故要順服人的一切制度,或是在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懲惡賞善的官員。」(彼前2:13-14)
雖然就人類世界的法則而言,犯罪的人接受法律的制裁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此才能使冤屈得以平反,使正義得以伸張,使受害者及其家屬可以暫時止息憤怒。然而,上帝更希望看見的是自己所造的每個人之靈魂都可以得到救贖,重新與上帝恢復和好的關係。於是,祂賜下一個拯救的途徑,就是藉著自己的獨生子成為贖罪祭,使一切認罪悔改並相信耶穌基督的人之靈魂得以重生。
因此,當那位與耶穌同釘十字架的犯人開口責備另一位犯人「我們是應得的,因為我們是自作自受」時,表示他願意為自己的過犯痛心疾首。接著他又對耶穌說「你進入你國的時候,求你記念我」這話,是表達自己需要耶穌的憐憫和拯救,他知道只有耶穌才能夠除去自己一切的罪和所有的不義。誠如使徒約翰所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壹1:9)
或許有人要說:「我又沒有犯罪,我何需耶穌的拯救?」的確,若是依照耶穌所說:「健康的人用不着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不是來召義人悔改,而是召罪人悔改。」(路5:31-32)沒有犯罪的人哪裡需要耶穌的拯救。然而,保羅也曾指出:「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羅3:10,23)[台諺:「鼻孔朝下沒有好人。」]
此外,我們也可以從非基督徒為自己過世的親人舉行「超渡」儀式得知,因為他們生前的人生不夠完好,死後靈魂難以前往極樂世界或轉世投胎,因此必須透過此儀式使他們可以離苦得樂(彌補生前罪業,得到冥福、增加福報、減輕身處地獄、餓鬼等輪迴惡道的困擾等)。由此可知,會說自己沒有犯罪的人根本就是在自欺欺人。
耶穌曾針對「犯罪」的問題特別指出:「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太5:28)耶穌在此不單只是針對「動淫念」的議題在教導眾人,祂主要在強調:「犯罪」不一定需要「付諸行動」,凡「在頭腦思想」就等同於犯罪。這也提醒那些總是強調自己「沒有犯罪(行為)」的人得要好好檢視自己的生命,我相信,沒有人敢說自己從來都不曾在「思想上」犯罪。
當然,另外有人也想要問:「那些曾經作奸犯科的人,難道只要在臨死之前接受耶穌的救恩,死後就可以進入樂園(永生)。這樣是否太不公平?」這個問題的起因大概就是來自槍擊要犯 陳進興伏法之前,在監獄中受洗成為基督徒。許多人針對這件事有極大的反彈,甚至認為基督教怎能容許一個十惡不赦的罪犯在洗禮之後就可以上天堂?這實在是太荒謬了。
關於陳進興死後是否可以上天堂?這件事的決定權在於上帝,並不是幫他施洗的牧師或任何基督徒說了算。但至少我們知道陳進興在伏法之前願意承認自己曾經犯下的過錯,他也為過去造成社會不安以及被害人和家屬致歉。基督信仰的核心價值是要透過一個人在上帝面前誠心認罪悔改,並接受耶穌成為救主,他的靈魂才能得救,如耶穌所說:「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可16:16)
最重要的是,一個重生得救的人必須活出新生命的樣式,如此才能證明自己真的已經認罪悔改。耶穌說:「凡好樹都結好果子,而壞樹結壞果子…所以,憑着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太7:17,20)保羅也說:「現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着;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加2:20)
雖然我們看不見那位與耶穌同釘的犯人和陳進興在重生得救之後是否有結出好果子或活出基督的樣式,因為他們都已經伏法了。我們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因為他們願意在上帝面前認罪悔改,他們的靈魂都已經被上帝接納,不致滅亡。
結論
各位兄姊,在棕樹主日的這天,我們除了再次思想主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也要在與主耶穌同行苦路的過程中重新省察自己的信仰狀態。我們是否在接受耶穌成為救主之後,已經將過去的老我與主耶穌同釘十字架?我們現在活著的生命是否有結出好的果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為是否能夠見證主名、榮神益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