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5/11
經文:使徒行傳九章36-43節
36在約帕有一個女門徒,名叫大比大,翻出來的意思是多加;她廣行善事,多施賙濟。37當時,她患病死了,有人把她清洗後,停在樓上。38呂大原與約帕相近;門徒聽見彼得在那裡,就派兩個人去見他,央求他說:請快到我們那裡去,不要躭延。39彼得就起身和他們同去。他到了,就有人領他上樓。眾寡婦都站在彼得旁邊哭,拿多加與她們同在時所做的內衣外衣給他看。40彼得叫她們都出去,然後跪下禱告,轉身對着屍體說:大比大,起來!她就睜開眼睛,看見彼得,就坐了起來。41彼得伸手扶她起來,叫那些聖徒和寡婦都進來,把多加活活地交給他們。42這事傳遍了約帕,就有許多人信了主。43此後,彼得在約帕一個皮革匠西門的家裡住了好些日子。
引言
感謝上帝奇妙的恩典,讓我們兩教會(信友堂關渡自強分堂和關渡基督長老教會)在今年的母親節主日再次舉行聯合禮拜,我相信,是上帝親自在我們當中賜下合一的靈才能成就這奇妙的善工。誠如詩人所說:「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詩127:1a)保羅也說:「上帝能照着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能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弗3:20)
在今主日的禮拜中,除了有兩教會詩班的聯合獻詩,今年也增加了兒童主日學的聯合獻詩,更重要的是,我們特別邀請柯悅敏老師作見證和詩歌的分享。此外,在禮拜結束後,我們也要一同前往餐廳用餐。今年我們不再以自己教會來安排用餐的座位,而是會將兩教會的兄姊打散(梅花座),好讓兩教會的兄姊可以彼此認識,免得在禮拜結束後大家都還如同陌生人一般。
既然今天是母親節主日,我就選了一段有關婦女的經文,就是《使徒行傳》九章36-43節所記載:約帕的女聖徒——大比大(多加)的故事。盼望藉著這位初代教會的女聖徒,讓我們也能在信仰上有不同的學習。
女門徒多加患病死了
今天的經文背景是彼得在眾信徒中到處奔波的時候,他也來到了住在呂大的聖徒那裡。從《使徒行傳》八章的記載得知,當司提反殉道之後,耶路撒冷的教會開始遭受到大逼迫,除了使徒以外,眾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瑪利亞各處。或許從人的角度來思考這件事時,似乎是看到福音事工受到很大的攔阻;然而,從上帝的眼光來理解這件事時,卻是福音可以擴展到耶路撒冷以外的契機。
彼得在呂大(位於猶太境內,在耶路撒冷西北方約40公里)的時候,遇見一個人名叫以尼雅,得了癱瘓,在褥子上躺了八年。彼得奉主耶穌的名醫治了他的癱瘓,使他可以再次起來行走。就這樣凡在呂大和沙崙(沿海岸的平地)的人都看見了他,就都歸向主(徒9:32-35)。我們不難發現,福音真如主耶穌所說,開始從耶路撒冷漸漸向猶太全地擴展,然後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
正當彼得還在呂大的時候,離此地西北方約十多公里的約帕(海港)有位女門徒——大比大(多加)患病死了。作者特別提到多加是一位廣行善事、多施賙濟的婦女,當地有許多寡婦都從她獲得很大的支持和幫助。有人就將她的身體清洗乾淨之後暫時放置在樓上的房間。依照當時猶太人的喪葬習俗是會先清洗屍體,接著再用香料膏抹屍體,最後才會進行安葬。
這時在約帕的門徒聽見彼得正在呂大,他們趕緊打發兩個人去找彼得,並請求他務必儘快趕到多加的家,不要躭誤時間,彼得就立刻起身前往。當彼得來到安置多加的房間時,眾寡婦將過去多加為她們所做的衣服拿給彼得看。於是彼得吩咐眾人出去,然後跪下禱告,轉身對着屍體說:「大比大,起來!」她就睜開眼睛,看見彼得,就坐了起來。
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原來使徒也能奉主耶穌的名使死人復活。其實我們不必感到意外,因為主耶穌曾經說過:「信的人將有神蹟隨着他們:就是奉我的名趕鬼;說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甚麼毒物,也不會受害;手按病人,病人就好了。」(可16:17-18)就這樣,彼得伸手扶她起來,叫那些聖徒和寡婦都進來,把多加活活地交給他們。這事傳遍了約帕,就有許多人信了主。
約帕的女聖徒
有學者指出,聚集在多加身旁的寡婦,有些並不是教會的信徒,她們會特別被作者記錄下來,可能是因為有一部分的寡婦是多加平日救濟的對象。因此,當彼得來到時,她們才會將之前多加所給予的幫助(裡衣、外衣)拿給彼得看,為要證明多加真的是一位廣行善事、多施賙濟的人。而她們更期待看見的或許是彼得真的如傳聞所說的能夠行各樣神蹟奇事。
過去曾聽聞年長一輩的牧者指出,在台灣早期的教會發展中,牧師身邊總是會有一群得力助手,她們除了會熱心參與教會內的各樣事工,更會跟著牧師四處探訪,而這些人就是教會中的婦女。的確,在過往「男主外,女主內」的農業社會,婦女通常都是在家庭裡面「相夫教子」。因此,當時教會若是在週間有安排什麼聚會或活動(如家庭或醫院探訪)時,參與的人多以婦女為主。
當然,要參與教會服事還是得要接受一些門徒訓練的課程,如此一來才能使服事更加得力、更有果效,就好像耶穌訓練十二門徒一樣。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宣教先驅——馬偕牧師,在他宣教的經驗中發現到,因東西方文化和性別角色的差異,很難向漢人婦女傳福音。為了讓台灣婦女也有機會領受福音,馬偕牧師於1884年在淡水設立女學堂,培育出許多女性傳教者,稱為「宣道婦」。
在馬偕牧師在台灣的宣教期間,宣道婦多為年長、在家中享有一定地位,或寡居、無家庭牽掛者,因此她們能夠公開活動、四處旅行,成為向本地婦女傳福音與推廣教育的重要推手。在宣道婦的工作模式下,女性雖不能活躍於教會活動的公開場合,卻能夠藉著宣道婦一對一的教導、家庭訪問等私領域之活動引人信主。就這樣,教會中女性信徒的人數可以持續成長。
我們不難發現,自初代教會以來,女性信徒一直扮演著「多加」的角色(廣行善事、多施賙濟)。相較於男性信徒屬於「陽剛」的特質,女性信徒那種「陰柔」的特性就讓人更容易親近。也因此,教會內許多慕道友、初信者、身體病痛者、心靈軟弱者,在這些婦女的陪伴、照顧和教導之下,他們都經歷主耶穌的憐憫慈愛。最重要的是,牧者在教會中的服事也因著婦女的參與而更加得力。
結論
各位兄姊,誰會是我們教會中那位「約帕的女聖徒——多加」呢?這位多加是一位「誠心敬拜上帝」的聖徒,他願意實踐「愛人如己」的大誡命,因他知道「做在弟兄姊妹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主耶穌身上了」。他也總是默默的參與服事,不想要讓眾人知道,不想要被褒揚獎勵,誠如主耶穌所說:「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太6:3-4a)
是否我們也都可以成為這位「約帕的女聖徒——多加」呢?因為我們蒙召的目的就是要成為「眾人的祝福」,成為「服事的器皿」,成為「牧者的左右手」,成為「復活主耶穌的見證」。
主耶穌說:「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5:16)因為多加對人的憐憫和關懷,不只在生前可以讓人見到主耶穌的慈愛恩惠,在死後更能藉著主耶穌復活的大能使約帕的人都信了主耶穌,這真是令人難以預料的結果。各位兄姊,我們又期待用自己的生命來成就什麼奇妙大事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