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8/17
經文:馬可福音六章14-29節
14耶穌的名聲傳揚出來。希律王聽見了,就說:施洗的約翰從死裡復活了,所以這些異能由他裡面發出來。15但別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先知,正像先知中的一位。16希律聽見卻說:是我所斬的約翰,他復活了。17先是希律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的緣故,差人去拿住約翰,鎖在監裡,因為希律已經娶了那婦人。18約翰曾對希律說: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19於是希羅底懷恨他,想要殺他,只是不能;20因為希律知道約翰是義人,是聖人,所以敬畏他,保護他,聽他講論,就多照著行,並且樂意聽他。21有一天,恰巧是希律的生日,希律擺設筵席,請了大臣和千夫長,並加利利作首領的。22希羅底的女兒進來跳舞,使希律和同席的人都歡喜。王就對女子說:你隨意向我求什麼,我必給你;23又對他起誓說:隨你向我求什麼,就是我國的一半,我也必給你。24他就出去對他母親說:我可以求什麼呢?他母親說:施洗約翰的頭。25他就急忙進去見王,求他說:我願王立時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裡給我。26王就甚憂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不肯推辭,27隨即差一個護衛兵,吩咐拿約翰的頭來。護衛兵就去,在監裡斬了約翰,28把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女子,女子就給他母親。29約翰的門徒聽見了,就來把他的屍首領去,葬在墳墓裡。
引言
俗話說:「忠言逆耳。」自古以來,凡是說誠實話的人,總是不能討人歡欣,有時甚至還會賠上自己性命。也因此,為了「明哲保身」,很多人都會「鄉愿」,也就是「少說為妙」,免得惹禍上身。
或許,小時候我們都曾被長輩告誡:「囝仔人有耳沒嘴」,這句話並不只是單純警告小孩不要亂講話,其實,在此話的背後可說是充滿著「台灣人」的悲情和無奈。是什麼樣的悲情和無奈呢?就是處在「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時代」之下的悲情和無奈。
我們不難發現,多數長輩都不願提起台灣的這段歷史,因為內心充滿許多「敢怒而不敢言」的恐懼。甚至有些受難家屬因而移民到國外居住。雖然台灣的民主至今已向前躍進一大步,他們仍無法忘記過去的那段陰影。有些台灣人則是在那段毫無「人權」的時代裡,用音樂、文章、電影及歎息聲來抒解心中的苦悶、失望和悲傷。而這些藝文作品多數也都是被國民黨政府禁播或禁刊。
感謝上帝的憐憫,在七○年代的台灣興起許多自由民主鬥士,勇敢宣講公義誠實的話,使得國民黨政府必須正視台灣「自由、民主和人權」的問題。畢竟一個自稱是「自由民主」的國家,怎麼會用暴政、極權的統治方式來壓制人民,這豈不是國際笑話?各位兄姊,身為基督徒是否敢站在信仰真理的原則勇敢為正義發聲?或者,我們仍會選擇「自掃門前雪」的態度來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呢?
施洗約翰之死
今天的經文似乎是耶穌在傳道生涯中的一段小插曲,是記錄施洗約翰最後的結局,這段經文也是《馬可福音》唯一一處不是以耶穌為中心的故事。
經文開始提到,因耶穌的名聲傳遍各地方,以致希律王也聽見了。有人說:「施洗的約翰從死裡復活了,所以這些異能由他裡面發出來。」有人說:「他是以利亞。」也有人說:「是先知,正像先知中的一位。」但希律聽見這些話,卻說:「是我所斬的約翰,他復活了。」(v.14-16)
這裡所指的「希律王」,並不是在耶穌出生時,屠殺所有兩歲以內的小孩的大希律(太2:16),而是繼他死後登基的希律安提帕,他負責治理加利利和比利亞的區域(位於約但河東,加利利海和死海之間)。當他聽見耶穌的事蹟時,認為是施洗約翰復活了。
其實以他希臘化的宗教思想,是完全否定復活之事。既然如此,為何希律也認為施洗約翰從死裡復活?有學者認為,這是因為他知道施洗約翰在生前並沒有行過神蹟,但他以為死亡使施洗約翰與那看不見的世界聯繫,因而使他可以發揮特殊的能力(Vincent)。
然而,其他人對這事卻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說耶穌是以利亞,因為猶太人相信以利亞會在彌賽亞來臨前出現(瑪4:5)。也有人認為耶穌是先知中的一位,或許是因為希律殺了施洗約翰,他的良心經常受到責備,而此罪行常盤旋在他的腦海中,以致當每次他聽見耶穌的事蹟時,都以為是施洗約翰從死裡復活了。我們可以從接續的經文(v.17-28),了解施洗約翰被希律殺死的來龍去脈。
希律殺死施洗約翰的背景:希羅底原本是她叔父 希律腓利一世的妻子,但她卻離開他,而改嫁給另一位叔父,就是腓利的兄弟 希律安提帕。希律安提帕本來就有妻子——亞拉伯王 亞勒突(Aretas)的女兒,後來竟休掉妻子,改娶希羅底為妻。施洗約翰知道後就咒詛這段婚姻,因而得罪希羅底。
希羅底就好像舊約的耶洗別王后,不容許任何人阻礙她的意願。因此,希羅底強迫安提帕把施洗約翰下在監裡,並且用盡各種方法要殺掉他。但希律為了保護施洗約翰,只好將他收在自己治理的國土南方一處名為馬策勒(Machaerus,靠近死海東面)的監獄中。
其實希律對施洗約翰一直存有幾分畏懼,十分尊重他的誠實正直。當他與施洗約翰交談時,常常被他的話提醒,所以希律很喜歡聽他教導。但希律也經常感到困擾,雖然他很欣賞施洗約翰那種總是強調正直的性格,卻因為他深愛著希羅底而使他陷入兩難之中,以致他的心思意念游移不定、優柔寡斷。
終於,希羅底得到一個除掉施洗約翰的機會。希律開辦一場生日宴會,並邀請許多政府的顯要、文武官員和加利利的民間領袖一同赴宴。這時,希羅底的女兒 撒羅米進到會場跳舞(通常這是奴婢的工作)。當希律喝得醉醺醺,又看完撒羅米的表演後,心情興奮莫名,於是隨口答應可以滿足撒羅米的任何要求。然而,撒羅米不知道該求些甚麼,就離開會場去詢問她母親的意見。
希羅底認為這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馬上要她女兒去向希律求施洗約翰的人頭。撒羅米不假思索立刻去告訴希律,請他馬上將施洗約翰的人頭放在盤子上拿來。希律這才驚覺自己的錯誤,他感到十分憂愁,但又害怕在眾官員面前不守諾言,只好馬上傳令照辦。
就這樣,希律派一個護衛兵前去監裡斬了施洗約翰,並將他的人頭放在盤子裡拿給撒羅米;撒羅米立刻將它拿去給母親 希羅底。施洗約翰的門徒聽見此事之後,就前去將他的屍首領去,將他安葬在墳墓裡(v.29)。
施洗約翰被斬的啟示
各位兄姊,施洗約翰被希律斬首的事件究竟給我們什麼信仰啟示呢?有學者認為,《馬可福音》的作者將施洗約翰的殉道故事「夾」在差遣十二門徒(v.7-13)以及他們回來報告傳道結果的記載(v.30)之間,似乎是作者特別針對「成為門徒的代價」提出的警告。
的確,在回顧基督教會宣教史時不難發現,傳福音真是一條苦路,除了要忍受被人誤會、排擠、攻擊之外,最後甚至還得賠上性命,這麼做真的值得嗎?每當國家社會出現不公義或不道德的事情,基督徒又得要站在真理上與錯誤價值觀對抗時,不是被人嫌棄思想老舊,跟不上時代,就是被人說是與政治掛勾。的確,基督徒就是這麼辛苦在過日子,既然如此,我們還願意選擇成為基督徒嗎?
記得當我辭掉工作準備去讀神學院之前,一位大學同學問我:「讀神學院當牧師可以賺很多錢嗎?如果不能,幹嘛沒事跑去當牧師呀!?」的確,當牧師真的賺不了錢,有時還會虧錢,甚至到退休時也沒能存多少錢,最慘的是,退休後連一處養老的房子都沒有。既然如此,為什麼還要選擇當牧師呢?
多年前,我在facebook上面看到一篇文章,主題叫做「不要跟牧師借錢,因為他比你更缺錢」。文章提到,牧師會沒錢的原因,常常是因為教會的需求而自掏腰包添購東西;基於愛心而借錢給會友,但他們常常忘記還錢,而牧師又不好意思去討;再來就是弱小教會無法按年資支薪。
最後,作者總結說:「任何人若需要借錢,請先找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兄弟姊妹;再不行的話,再找其他人。就是不可以跟非法機構(地下錢莊)借錢,更不能向牧者借錢。」
在此,並不是要告訴大家:「牧師很窮,要為牧師奉獻。」而是要提醒大家:「前往上帝國的道路是一條窄路,甚至是走在懸崖邊。而它的四周圍更是開滿許多美麗花朵,常常誘惑我們視線,使我們分心。因此,只要稍微不注意,很有可能就會跌入深谷之中。這深谷就是這個世界。」
各位兄姊,我們所處的世界總是告訴我們:「賺錢很重要;走旁門、抄小路沒有關係;法律只是參考用的,不必太遵守;倫理道德不必在意;不公平、不公義的事情與我無關…」,這類與信仰抗衡的事情。因此,自律性較低的基督徒就會被世界牽引,隨著世界的潮流走,因而變成一個披著宗教外皮的偽信徒。
使徒保羅曾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從這段經文的教導得知,保羅並不是要我們脫離這個世界,而是不要被這個世界同化,因為這個世界常常帶出錯誤價值觀。保羅要我們讓上帝改造、更新我們的心思意念,好明察甚麼是祂的旨意,知道甚麼是良善、完全,可蒙悅納的事。
由此可知,成為一個基督徒最大的學習就是:不要被這個世界同化,要常常讓上帝改造、更新我們的心思意念,這樣我們才能明察上帝的心意,繼而行出上帝的心意,最後才能使世界回轉歸向上帝的心意。
既然如此,要如何不被這個世界同化呢?就是落實保羅教導我們的:「在基督裡」,意思就是讓耶穌基督進住在我們的生命之中。誠如保羅所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加2:
一個在基督裡的基督徒,他不但清楚明白上帝的心意,更能行出上帝的心意,也就是先知 彌迦所說:「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上帝同行。」(彌6:8)因此,他會常常告誡、提醒自己的生命是否以基督的心為心?是否榮神益人?
此外,一個在基督裡的基督徒,他也甘願為主捨命。所謂的甘願為主捨命,並不是要我們像初代教會的使徒,或是早期的宣教師一樣,抱著殉道的精神,而是願意為真理堅持到底。當我們願意為真理堅持到底時,我們就不畏懼人的辱罵、逼迫,也不怕人用各樣壞話毀謗我們。因為我們的內心存有一股盼望,就是雖然在現今受苦,但在將來必要承受天上更大的賞賜。誠如耶穌所說:「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10-11)
結論
各位兄姊,跟隨耶穌的人是必須承受風險的,除了要承認自己內心的惡、戰勝自己內心的惡、捨棄自己內心的惡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讓從上帝而來的美善永遠釘根在生命中(這美善又可以稱為真理),〈舊聖詩〉486首的歌詞足以說明一個跟隨耶穌的人應該持守的態度。
「為主拋命交戰若息,放下軍器戰甲,彼時咱欲向天祖家,歸去朝覲天父。
世上黑暗滿滿污穢,咱人時常犯罪,此無活命亦無快樂,不是所求的國。
咱有病痛厭倦煩惱,救主共咱醫好,祂必賞賜快樂無限,助咱勝過世間。
交戰拋命危險的聲,攏是喧嘩若定,在咱頭前活命平安,便便在聽候咱。
(和)為主交戰拋命,為主交戰拋命,直到路尾較贏,見主在祂聖城。」
求聖靈幫助我們,成為一個真正願意為主捨命的基督徒,藉著我們對真理的堅持和盼望,在所處這個黑暗的世界中作光作鹽,並靠主勇敢為公義發聲,持守《聖經》所教導正確的道德價值觀,使上帝國早日在我們的世界實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