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9/21
經文:馬可福音六章45-56節
45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伯賽大去,等他叫眾人散開。46他既辭別了他們,就往山上去禱告。47到了晚上,船在海中,耶穌獨自在岸上;48看見門徒因風不順,搖櫓甚苦。夜裡約有四更天,就在海面上走,往他們那裡去,意思要走過他們去。49但門徒看見他在海面上走,以為是鬼怪,就喊叫起來;50因為他們都看見了他,且甚驚慌。耶穌連忙對他們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51於是到他們那裡,上了船,風就住了;他們心裡十分驚奇。52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那分餅的事,心裡還是愚頑。53既渡過去,來到革尼撒勒地方,就靠了岸,54一下船,眾人認得是耶穌,55就跑遍那一帶地方,聽見他在何處,便將有病的人用褥子擡到那裡。56凡耶穌所到的地方,或村中,或城裡,或鄉間,他們都將病人放在街市上,求耶穌只容他們摸他的衣裳繸子;凡摸著的人就都好了。
引言
我大哥以前是一位職業軍人,下部隊前他在高雄 岡山的空軍機校讀書。畢業後,他就被分派到台中的水湳機場服役。某次,他和同袍完成直昇機維修後,長官要求他們全部坐上直昇機,接著駕駛員就在台中上空試飛,目的是為了檢視維修人員是否有詳細維修直昇機的各個部分。
我大哥形容說:當他們坐上那架有五、六十年機齡的直昇機時,每個人的表情都驚恐萬分,並緊緊抓住機上任何可以讓他們有安全感的帶子,因為直昇機晃得很厲害,感覺像是快要解體一般。最後,他們終於安全且平安的返回基地降落,大家都在這趟出奇不意的旅程中嚇破膽。後來長官就問他們:「坐上自己維修過後的直昇機有什麼特別的感想?」大家都回答:「很恐怖!」
此時長官就用很嚴肅的語氣來提醒每位維修員:「既然如此,你們是不是應該更小心謹慎來維修每一架飛機呢?因為飛機上的駕駛員和機組人員的性命都在你們的手中,如果你們少拴了一顆螺絲,或是少做一項檢視,他們的性命就會不保。」從此以後,大家都非常認真檢修每架飛機,絲毫不敢怠慢,因為他們必須為飛機上每個人的性命負責。
同樣的,基督徒也必須常常檢視自己的信心才能知道自己的靈命是否有穩定且持續在成長。我發現,多數基督徒都有靈命停滯不前的現象,原因包括失去熱忱、被外來的事物誘惑、受到攻擊和試探等。各位兄姊,我們是否有每天檢視自己的信心和靈命狀態?我們的信心和靈命現在是處於停滯不前或穩定成長?
耶穌行在水面上
今天的經文告訴我們,耶穌在行了五餅二魚的神蹟,並且讓超過一萬以上的大人和小孩吃飽之後,祂立刻催促門徒上船,先渡到對岸的伯賽大(約6:17是指迦百農),等祂遣散群眾。
為什麼耶穌要遣散群眾呢?根據《約翰福音》指出,當群眾經驗五餅二魚的神蹟之後,他們都認為耶穌就是那位要來世上的先知,就想要拉住祂,強迫祂作王(約6:14-15)。耶穌知道上帝的時間還沒有到,為了避免群眾破壞上帝的時間表和計劃,祂就將他們散開,然後獨自前往山上去禱告(v.46)。
在此我們看見,耶穌再次受到撒但的試探。撒但企圖要耶穌放棄十字架的道路,迎合群眾的呼求,成為猶太人的王,救他們脫離羅馬帝國的統治。這好像起初撒但試探耶穌,叫耶穌跪下拜牠,就可以得到全世界一樣(太4:9)。
然而,耶穌明白上帝的心意,也知道來到世界的目的,祂絕不輕易向撒但妥協,也不隨便迎合群眾的期待。祂必須倚靠上帝賜予的力量,繼續完成救贖的重大使命。因此,耶穌再次獨自前往山上去禱告,並向上帝汲取智慧、能力和勇氣,使祂可以勝過一切的試探。
這時,門徒搭乘的船已行駛一段時間,到了晚上,他們來到湖的中央,而耶穌仍獨自一人留在岸上,還沒到他們那裡。忽然,狂風大作、浪濤翻騰。耶穌看見門徒搖船非常辛苦,因為船逆著風走(v.47
或許門徒此時心裡正想著:「我們怎麼這麼衰呀!每次坐船都會遇到這種情況。上次還好有耶穌在船上,祂對風浪吆喝一聲就平靜了。但是這次耶穌根本就不在我們船上,這下鐵定完蛋了。」各位兄姊,我們是否常常和門徒一樣,因為看不見耶穌,就以為祂不在我們身邊呢?
天快亮的時候,耶穌在湖面上朝著門徒走來,想要從他們旁邊走過去。門徒看見祂在水上走,以為是鬼魂,就驚喊起來、非常驚慌(v.48b
耶穌在此用的是「是我(ego imee)」這個希臘文,這字與《出埃及記》三章14節中,上帝回答摩西「我是自有永有的」的希伯來文具有相同的意思。耶穌的回答是要門徒清楚知道,祂就是全能者本身,而不是什麼妖魔鬼怪。因此,當耶穌上船之後,風立刻停止了。門徒又驚奇又困惑,因為他們還沒有了解「分餅」這件事的意義;他們的思想遲鈍(v.51-52)。
檢視信心
各位兄姊,對於門徒如此「離譜」的表現,是否讓我們感到十分錯愕和不可思議呢?因為不久前門徒才經驗耶穌如何在荒郊野外用五餅二魚餵飽超過一萬人的神蹟嗎?那麼,他們應該知道若耶穌不是上帝的兒子,不是那位彌賽亞,他們根本沒有福氣可以經驗那麼多異能奇事。但正如作者所說:他們還無法了解,他們的思想遲鈍。
不可否認的,這樣的事情不也是常常發生在我們身上嗎?對於耶穌的教導、命令和異能奇事,我們常常是「聽是聽見,卻不明白;看是看見,卻不曉得。因為我們的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賽6:9-10)。
透過今天的經文,讓我們一同來檢視自己的信心。我們要檢視什麼呢?就是檢視我們是否也和門徒一樣的小信與心硬。在《馬可福音》中我們發現,門徒的小信和心硬都是持續出現的兩種「罪」。或許我們會問:「什麼?罪?有那麼嚴重嗎?小信和心硬算是哪門子的罪呀?」
首先就讓我們來看看——小信。「小信(oligopistos)」這個希臘文在《新約聖經》中總共出現5次(太6:30、8:26、14:31、16:8;路12:28),這個字的英文解釋是「of little
faith;trusting too
little」,翻成中文的意思:信心薄弱或小到幾乎沒有的信靠,也就是近乎於不信。
宗教改革者 馬丁路德認為:「不相信上帝就是罪。」當然,「不相信上帝」的含義很廣,其中一項就是:不相信耶穌就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獨生子,是拯救人類脫離罪惡的唯一中保。
耶穌總是用「小信」這個字來責備門徒,特別是他們已經跟隨耶穌那麼長的日子,也曾看過祂行許多神蹟奇事,可是卻仍不認識耶穌究竟是誰(沒有概念)?的確,「小信的人」常常不能(不願)記得上帝在世界或自己身上的作為,不能(不願)將我們對祂本質的認識,應用在當前的問題上面。
當我們綜觀以色列歷史時不難發現,以色列人就是「小信的人」的代表,因為他們常常不能記得上帝一切的作為。同樣的,門徒也常陷入這樣的困境之中,雖然他們一直在經驗耶穌所行的神蹟,卻又不願相信祂就是彌賽亞,這真是非常悲慘的事。就好像我們被自己的父母撫養長大,最後我們竟然不知道他們是自己的父母。
反觀那群總是圍繞在耶穌身旁的群眾,他們從不放棄每次可以與耶穌親近的機會,因為知道耶穌擁有「從上帝而來」的能力,也不曾拒絕他們的請求。在今天經文的記載得知,當耶穌一行人在革尼撒勒靠岸下船之後,群眾立刻認出耶穌。於是他們走遍那地方,聽到耶穌在哪裡,就把患病的人用褥子抬到祂那裡。無論耶穌到何處(村中、城裡、鄉間),群眾都把病人放在街市上,要求耶穌讓病人只摸祂外袍的衣角;所有摸著的人都得醫治(v.53-56)。
各位兄姊,我們對耶穌是否也有像群眾一樣單純的信心呢?或者,我們也和門徒一樣,常不記得耶穌所行的大能奇妙作為,以致無法用信心來面對上帝為我們預備的每一天呢?
接下來我們要看的是——心硬(愚頓)。心硬乃是缺少屬靈的知覺力,沒有預備好要學習,最後我們就會忽視上帝的作為,甚至認為那不是上帝的作為。心硬也是指一個人在信仰上自以為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懂了,因而不願意接受教導、訓練或別人的指正。
我們常在《聖經》中看到「上帝使人的心硬」這句話,這並不是指上帝操控某人的心思意念,而是既然某人不願意相信或接受上帝的作為,那麼上帝就「順從」他自己的選擇,但他最終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我們可以從《出埃及記》關於法老的表現來了解這件事。
各位兄姊,我們是否也和門徒一樣常常心硬(愚頓)呢?我們總是要求要經驗、看見上帝的作為(神蹟奇事),卻不曉得上帝的作為一直在我們身邊發生。我們自以為「很認識上帝、很認識《聖經》」,卻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最糟糕的是,我們又不願意敞開心領受上帝更多、更豐盛的作為,去聆聽不同的聲音,終日沉浸在自己的象牙塔裡,成為自以為義的「法利賽人」。
事實上,我們根本就沒有屬靈洞察力和知覺力,對上帝的認識只停留在文字化的教條之中。過去我就是這樣的人,自以為是第三代的基督徒,從小在教會長大,讀過幾本神學或信仰的書籍,曾參加什麼信仰裝備或門徒訓練課程,對上帝的認識就比別人「更高階」。因此,常常會鄙視初代信徒,甚至對他們提出的問題感到無知可笑。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我和耶穌的門徒沒有兩樣,因為門徒對彌賽亞的認知也是常常用過去的理解和自己的認知來界定,這使他們不但難以明白耶穌所行的各樣神蹟奇事的奧祕,更無法明瞭耶穌來到世上的真實意義。
結論
幾十年前曾在台灣社會造成轟動的一位神棍——宋七力,他曾對那些看不見或不相信自己可以分身顯像的人說:「眼未明、心未開,如何能看到分身呢?」或許,對於選擇相信宋七力且可以分身顯像的信徒而言,他絕對可以超越時空的限制,用分身顯現給信徒看見。(但我們知道最終這一切都是騙局。)
舉這個例子的用意,是要提醒兄姊,既然我們選擇基督信仰,是否有真實認識這個信仰,不斷經驗上帝的作為,承認且相信耶穌就是救主嗎?我們千萬不要像門徒一樣,雖然在耶穌身邊已經跟隨一段時間,也一直看見、經驗各種神蹟奇事,可是竟然對耶穌的身分一知半解,或是全然不知。
求聖靈開啟我們的屬靈洞察力和知覺力,使我們可以有更大的信心來領受上帝的作為,並且用更單純的信心來認識上帝的豐盛和多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