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因信與上帝和好(加4)

日期:2015/12/27
經文:加拉太書二章11-21
11後來,磯法到了安提阿;因他有可責之處,我就當面抵擋他。12從雅各那裡來的人未到以先,他和外邦人一同吃飯,及至他們來到,他因怕奉割禮的人,就退去與外邦人隔開了。13其餘的猶太人也都隨著他裝假,甚至連巴拿巴也隨夥裝假。14但我一看見他們行的不正,與福音的真理不合,就在眾人面前對磯法說:你既是猶太人,若隨外邦人行事,不隨猶太人行事,怎麼還勉強外邦人隨猶太人呢?15我們這生來的猶太人,不是外邦的罪人;16既知道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連我們也信了基督耶穌,使我們因信基督稱義,不因行律法稱義;因為凡有血氣的,沒有一人因行律法稱義。17我們若求在基督裡稱義,卻仍舊是罪人,難道基督是叫人犯罪的嗎?斷乎不是!18我素來所拆毀的,若重新建造,這就證明自己是犯罪的人。19我因律法,就向律法死了,叫我可以向神活著。20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21我不廢掉神的恩;義若是藉著律法得的,基督就是徒然死了。

引言
 常常會有人問我,既然基督教信仰的都是同一位創造主天父上帝,同一位救贖主耶穌基督,同一位聖靈保惠師,為什麼要那麼多教派呢?到底有沒有必要分那麼多教派呢?對於這個問題,往往我都會開玩笑地回答他們說:「沒辦法,因為有太多人想要當老大了!他們認為只有自己的觀點是對的!
 雖然只是一句玩笑話,卻也透露出一個訊息人就是這麼軟弱與無知,總想要用有限的智慧來解明上帝無限的大能,堅持一些無關緊要的理論。不可否認的,有些人常常將信仰的「次要理論(神學取代了「主要真理」,以致於「信仰的焦點」被模糊最糟糕的是,這些「次要真理」活生生地耶穌基督身體教會分裂了!
 在先前的講道中我有特別強調基督信仰主要的真理,也是唯一的真理,就是-因信耶穌基督而與上帝建立和好的關係;一個罪人能夠得救,不在於遵行《摩西律法》,乃在於信靠主耶穌基督。也就是說,任何離開這個「真理原則」所制定的條例規定,都不是得救的依據」。教派的產生,就是因為過度將「次要理論(神學絕對化,因而引起許多不必要的對立關係
 如果教派存在是為了因應不同人的需求提供他們一個可以接受福音、認識福音的管道,那麼教派的存在絕對是上帝所賜福的。如果教派的存在只是為了相互批評互相攻訐,這不但是在撕裂耶穌基督身體,更會非基督徒看笑話。我們如何讓他們相信,信耶穌之後的生命會更好呢?我們不過是在羞辱耶穌基督罷了!
 有些「信仰根基不夠穩固基督徒,也會在聽到不同教派闡述的理論之後,開始懷疑自己的教派是否純正。坦白說,這些基督徒就好像是「牆頭草」,很容易被其他教派的理論影響。他們之所以那麼容易被影響,實在是因為他們本身「信仰根基不夠穩固,甚至對基督信仰的「真理」不夠明白。因此,當他們接觸到不同「次要理論(神學」的論點時,便無法清楚分辨,最後只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了!這也正是教會為什麼要開辦「基要真理」課程的原因,正所謂「樹頭若徛乎在,就嘸驚樹尾做風颱。

保羅對彼得的責備
 不可否認的,我們就是充斥在一個「多元基督信仰論點」的世代之中,我們的信仰常常都會在不同教派的「論點」影響中搖擺不定,甚至到了最後也會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之下這些論點說服,以致將「基督信仰的核心轉移了。
 不只是處在現世代的我們會遇到這樣的「麻煩」問題,就連初代教會中被稱為「教會磐石」的彼得,也曾經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時做出錯誤的抉擇,以致使徒保羅對他提出嚴厲的責備保羅對於彼得居然會因為害怕得罪某些人,而掩滅了該有的信仰原則態度,感到相當不可思議。我們可以從今天經文11-14節的內容中,來了解整個事情的前因後果
 從第11節一開始說「後來磯法到了安提阿」這一段記載得知,彼得曾經來到位於敘利亞安提阿,這安提阿初代教會時期,僅次耶路撒冷基督教宣教中心主要信徒都是外邦人。關於彼得是在什麼時候來到安提阿,而他又在那裡停留了多長的時間,《聖經》並沒有明確的記錄
 從《使徒行傳》第十二章的記載中可以知道,當時希律王正下手苦害耶路撒冷教會中的幾個人,他用刀殺了約翰的哥哥雅各希律發現猶太人喜歡這樣做,於是又捉拿彼得收到監裡。後來彼得的使者救出,來到那稱呼馬可約翰-他母親馬利亞的家。當他告訴所有人如何領他出監之後,就出去往別處去了。有些學者認為,《使徒行傳》十二章17節所說「於是出去往別處去」所指的,就是彼得前往安提阿去,因為安提阿不在希律管轄範圍之內。
 正所謂「入境隨俗」,既然彼得來到了外邦基督徒的地區,很自然的,他也與他們一同坐席吃飯,而沒有所謂的「外邦」與「猶太基督徒區別。只是,後來有雅各那裡的人(從耶路撒冷來的信徒),也來到了安提阿教會彼得突然間像是變了另一個人。第12節說,彼得因為害怕那些主張外邦人心須接受割禮」的人(律法主義者),看見他與外邦信徒一同吃飯,於是就退去與他們分開不敢再與他們一起吃飯
 其他的猶太信徒也跟著彼得,像沒有原則的人一樣;連巴拿巴當時安提阿教會領袖)也受到他們的影響對於彼得一行人的所做所為保羅看了非常生氣,認為他們並沒有遵循福音真理」的原則,於是就當面責備彼得說:「你是猶太人,而你的生活卻像外邦人,不像猶太人。這樣,你怎麼可以勉強外邦人猶太化的生活呢?」(v.14
 很明顯的,即使是身為「教會磐石」的彼得,也會因為害怕被那些保守猶太信徒指責,將「福音真理」的原則丟棄了。的確,有很多時候,我們都會為了討好某些人,或是害怕得罪某些人,因而做了一些無關福音真理,或是違反信仰原則的事情。為了討好台灣宗教界,有一些基督徒政治人物做了一些不甚恰當的事,如在寺廟獻花獻香,甚至是等等。前總統李登輝先生在擔任總統時,就曾經在寺廟獻香,這件事引起當時教會界批評,認為李前總統這樣的舉動,對基督徒形象可說是當頭棒呵失去基督徒該有的信仰原則
 很多牧者認為,這完全違背了上帝「不可敬拜偶像」的誡命,身為基督徒國家元首應該更加謹言慎行,時時展現基督徒生命見證,而不應該為了迎合討好其他的宗教輕言與世俗妥協才是。《歌羅西書》三章23節說:「無論作什麼,都要從心裡作,像是給主作的,不是給人作的。
 我們絕對不能像「牆頭草」一樣,隨風搖擺不定信仰原則絕對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或是擔任什麼樣的職位而有所改變彼得之所以害怕得罪那些保守猶太基督徒,實在是因為他仍被「傳統」的《猶太律法主義》所束縛,他早已經忘記上帝曾在約帕所傳遞的異象,就是「上帝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的信仰真理(徒10:9-1611:1-18)。

因信與上帝和好
 保羅接著改變原有的語氣,從原本第二人稱的「」,轉變為第一人稱的「我們」,目的就是為了將自己與彼得聯成一起,以一個更友善、有助於修好的方式來表達整個論點。保羅說:「彼得,你和我生來就是猶太人,而不是出生於異教的罪人;然而,因為我們知道,只有一種方法能與上帝有著正常的關係,那就是透過相信耶穌,甚至我們也已經相信了耶穌基督,以致我們能夠因信耶穌基督而稱義,而不是靠行律法稱義。」(v.14-15保羅這段對話透露基督信仰唯一真理「因信稱義」,也就是因信耶穌基督而與上帝重新建立和好的關係
 保羅提醒彼得,既然他們都清楚知道與上帝重新建立和好的關係,並不是透過律法,乃是藉著主耶穌基督救贖,那麼,他怎麼還會害怕那些「律法主義者」呢?他怎麼還會在那些「律法主義者」來到時,選擇外邦信徒疏離切割,繼續律法捆綁約束呢?這豈不是暗示了「棄絕律法」是錯誤的嗎?
 保羅深信彼得領受的、所教導的,同樣是「因信稱義」的真理,一個超越律法」的真理,如果他現在又再次讓「律法成為他的捆綁束縛時,他就是走回頭路,重新宣判自己仍是一個有罪的人,因為凡有血氣的沒有一人因為律法稱義。既然罪人唯一得救的憑據,是信靠耶穌基督,而不是遵行律法,就不應該律法成為信仰包袱,更不能律法使人繼續活在罪的權勢之下。  
 我們都知道,上帝的律法聖潔公正對人有益的,只可惜守律法不能為世人帶來拯救,誠如《羅馬書》三章20節所說:「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上帝面前稱義,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無論是猶太人或是外邦人,都必須藉著耶穌基督裡才能獲得拯救。既然我們這有罪的人已經得到耶穌基督寶血的救贖律法不再是我們的包袱,因為我們已經不再是罪的奴僕了。如今,我們的生命重新讓上帝掌管,我們是為榮耀上帝而生活。這也是保羅所說:「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上帝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v.20
 《哥林多後書》五章17節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一個被稱為「基督」的人,表示他已經與耶穌基督同死同埋葬同復活,他所擁有的是一個全新的生命,這完全是出自於上帝的恩典。既稱之為恩典,就是沒有任何條件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只要憑著信心來領受就可以得著。我們不再受到律法管轄約束,因為耶穌基督超越律法。如果我們仍然堅持必須嚴守律法才能得救豈不是耶穌基督白死了嗎?由此可知,任何脫離耶穌基督是「唯一救贖」的論點,都是推翻福音真理異端邪說,我們必須謹慎小心,絕對不能與之妥協

結論
 各位親愛的兄姊,任何一位重生得救基督徒,都是「福音真理」的見證人,我們所要見證真理,就是保羅所說的「因信耶穌基督而與上帝重新建立和好的關係」。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個真理,也相信這個真理,只不過,有時我們仍會受到某些「次要理論(神學」的影響,使我們懷疑自己是否已經真的得救了?比如說,洗禮是不是一定要用浸水禮才能得救?《聖經》是不是一定要讀過一次才能得救吃豬肉豬血是不是不能得救?比較誇張一點的是,長老教會信徒不能得救這個謬論。
 這是我好幾年前台北所遇到的經歷。某天,當我正教會走路回家沿途正好遇到一群穿著白色背心熱心福音召會聚會所)兄姊。不可否認的,他們福音熱忱確實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他們有許多的青少參與其中
 那時,有某位弟兄向我走過來,準備向我福音。我就禮貌性地告訴他說:「平安!我已經是基督徒了!」他很高興地說:「感謝!那請問你在哪間教會聚會?」我回答說:「士林長老教會」這時,他整個人的表情大變,並且用很嚴厲的口氣說:「長老教會信的是假的,你們不會得救!你要來我的教會才能得救。」接著,他就開始拿起聖經》,要用《聖經的話證明長老教會不是。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衝突,我對他說:「不好意思,我還有事要先離開。你應該將福音傳給還沒聽過的人,而不是在我身上浪費時間。說完,我就轉身離開
 或許,我們都曾有過類似的經驗,就是遇到一些試著用「次要理論(神學」來影響我們的他教派信徒。有時,我們真的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影響懷疑自己所信的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必須慎重的告訴各位兄姊,不要被這些「次要理論(神學」的言論,影響我們對「福音真理」的信心,這些「次要真理」就像是當時律法主義者」的謬論,為要使我們與耶穌基督的救恩隔絕。要記得,救恩是來自上帝的恩典,是透過耶穌基督成全,任何脫離這個真理的外在行為,都只是「次要理論(神學」。如果我們仍然透過外在行為稱義耶穌基督就真的白死了!求聖靈賜給我們智慧分辨一切真理的奧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