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7/01/29
經文:以賽亞書六章1-10節
1當烏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2其上有撒拉弗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3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他的榮光充滿全地!4因呼喊者的聲音,門檻的根基震動,殿充滿了煙雲。5那時我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6有一撒拉弗飛到我跟前,手裡拿著紅炭,是用火剪從壇上取下來的,7將炭沾我的口,說:看哪,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惡就赦免了。8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9他說:你去告訴這百姓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10要使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發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回轉過來,便得醫治。
引言
在上次的講道中有提到,基督徒必須清楚明白所敬拜的上帝是誰?就是那位創造天地萬有的主宰-耶和華上帝,為了使我們能重新與祂建立和好的關係,祂差遣獨生子耶穌基督到世上來救贖我們,凡願意信祂的人都能倚靠聖靈得著更新的生命。
為什麼我們在每個主日要來教會作禮拜呢?宗教改革家約翰.加爾文說:「認識上帝也就是認識真我本性。」一個真正認識上帝的人,他會知道自己只是被造者,而他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榮耀上帝、見證上帝的名。因此,禮拜就是為了幫助我們更認識上帝的無限,以及人類的有限;為了高舉聖潔、尊貴的上帝,以及需要蒙恩的人類;為了歌頌上帝的榮耀,以及活出有見證的生命。
每當我們來到上帝施恩寶座前時,要用什麼樣的態度來敬拜祂呢?耶穌已經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祂。」(約4:23b)或許我們會認為,參加主日禮拜就好像猶太人守安息日一樣,因為這是上帝在十誡當中所頒佈的命令,這一天,我們必須停止一切的工作,專心一意來事奉上帝。然而,更重要的是,耶穌基督在主日的早晨復活了,祂的復活帶來了新的盼望,更新的生命,我們當用歡喜雀躍的心來迎接救主耶穌的復活,這是每一位重生得救之基督徒的信心宣告。
我們都知道,在主日禮拜當中,都會依照一定的程序來進行,其目的就是為了幫助我們能夠按部就班、全心投入。就好像每當我們買了新的電器用品時,一定要先看說明書,了解使用規則,才能正確使用。否則,一旦操作不當、本末倒置時,我們很容易就會弄壞了。
或許,對於禮拜當中的這些程序,我們會覺得相當的制式化及公式化,時間久了,更會讓人覺得相當的沉悶、無聊。特別是長老教會的禮拜程序,常常會被他教派的人批評沒有變化、死氣沉沉、不夠活潑,講道者講道的時間太長,並且與信徒之間的互動性太低,信徒參與禮拜的熱忱太少…等等。只是,我們的禮拜程序真是如此嗎?難道它只是「上級指導人員」所製訂的遊戲規則嗎?對於長老教會禮拜的神學意涵,我們究竟認識多少呢?
如果我們曾仔細看週報中台語禮拜的程序時,是否有注意到四項大標題:靜候上帝的話,恭受上帝的話,應答上帝的話,奉差遣(為主做見證)?這四項大標題可以說是我們禮拜神學的四項元素,也是支撐整場禮拜的四根柱子,如果禮拜失去了這四根柱子,或是不明白他們的神學意涵,甚至認為不需要他們時,我們就會很容易偏離禮拜的中心,失去了禮拜的焦點,而最後禮拜真的會成一種「制式化」或「公式化」的儀式了。今天,我們就先來認識「靜候上帝的話」在禮拜中的意義。
靜候上帝的話語之主題
今天我們所讀到的這段經文,可以說是禮拜神學相當重視的一段經文。在這段經文當中所提及關於先知以賽亞與上帝之間的親密接觸,是我們在主日禮拜當中,敬拜上帝的重要內涵。一般研究禮拜神學的學者,都會以這段經文為設計禮拜程序的大原則及方向。在「靜候上帝的話語」這項元素當中,涵蓋了四個重要主題:
第一個主題就是「上帝的臨在」。《馬太福音》十八章20節耶穌告訴我們:「因為無論在哪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每當我們奉主名聚集、同心合意敬拜時,上帝就要親自臨與在我們之中。上帝的臨在是我們每一次禮拜時非常重要的關鍵,禮拜中如果少了上帝的臨在,那麼我們的聚集只能稱得上是一場集會或是社團活動罷了。
從今天的經文中第1 節後段我們看到,以賽亞在朝見上帝的時候,他看見上帝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祂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這個圖像象徵著上帝一直坐在至高的寶座上掌權,上帝無時無刻都居住在祂的百姓中間,看顧保守祂的子民。
「上帝的臨在」是我們在每次禮拜中,享受上帝恩典與慈愛的重要關鍵。每當司禮的人宣佈禮拜開始,也就是宣讀「宣召文」之後,我們這群蒙上帝呼召的子民,就必須開始用專注的心,聚集在上帝面前,預備聆聽上帝透過祂的僕人所要吩咐給我們的各項教訓及教導。禮拜的先決條件來自於上帝對祂百姓的呼召與揀選。
我們都知道,以色列人是上帝親自呼召揀選的百姓,在《出埃及記》十九章6節有說:「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這些話你要告訴以色列人。」若沒有上帝親自的呼召揀選,以色列百姓仍繼續留在埃及成為埃及人的奴隸。上帝呼召揀選以色列百姓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知道,是祂將他們從苦難中救贖出來,他們要歸屬於上帝,成為祭司的國度,成為聖潔的國民。同時,也藉著以色列百姓來顯明上帝的權能與作為,使世人得以認識這位全能的主宰。
各位親愛的兄姐,在每一次主日禮拜當中,我們是否有經歷到上帝的臨在呢?聖靈透過禮拜當中不同的程序,使我們可以經歷到上帝的臨在,而上帝的臨在所要顯明的,就是祂永遠掌權、永遠同在、永遠賜福、永遠教導。因此,每當我們這群蒙恩的百姓來到上帝的面前敬拜祂的時候,我們必須用全心、全意、全情來事奉祂,領受祂從天上來的靈糧。
第二個我們所要看的主題就是「靜候」。「靜候」有等候、安靜心、預備心的意涵,這是每一位參加禮拜的人所必須做的預備工作。我相信,當我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都會有妥善的計劃、良好的預備,如此一來,我們才不會在面臨突如其來的狀況時不知所措。
在去年十一月,我一個好朋友計劃騎腳踏車環島(,這是他第二次環島),雖然他後來沒有真正環完全島,但其精神也值得肯定和鼓勵。在他尚未出發之前,一直在做體能訓練,並且開始規劃行程。比如說:路線該如何安排?要攜帶什麼裝備?該注意什麼事情?腳踏車該具備哪些功能…等等。看他如此用心規劃行程,就知道他真的很重視這件事。
我們都知道,要成為一個優秀的運動選手,除了有先天的條件之外,更重要的就是預備的工作,這才是他們贏得勝利的不二法門。正所謂「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拍拼,愛拼才能贏」。
同樣的,當我們在每主日來到上帝的面前朝見祂、敬拜祂時,怎麼能夠不預備心呢?我們是否在前一晚就開始預備心,提早就寢,使自己在禮拜中有好的精神,參與在整場禮拜中。很遺憾的是,我常常看見有些人來參加禮拜的時候,都是匆匆忙忙的趕到,甚至有些人是在禮拜已經開始之後,才陸陸續續進入禮拜堂就坐,禮拜還沒有完全結束就先行離開,我不知道還會有什麼事比專心敬拜上帝來得重要?
在《出埃及記》與《利未記》中都有特別說明,祭司在服事上帝時必須預備心,潔淨自己,遠離不潔淨的東西,清酒、濃酒都不能喝,這些都是我們每位敬拜上帝的人必須具備的態度。
各位親愛的兄姐,你們覺得上帝會喜歡我們用什麼樣的態度來朝見祂呢?曾去過韓國純福音教會的人,都有很大的感觸,就是韓國人對參加禮拜的熱情,那是我們學習的典範。純福音教會每主日都有七場禮拜,讓人感到不解的是,在每場禮拜的交替過程中,已經有許多人在禮拜堂的門口排隊等候,而且這個隊伍排列的相當長,猶如參加歌星的演唱會,或是觀賞球賽一般。
難怪有很多人會說,韓國的教會會如此復興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從他們參加禮拜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來了。反觀我們自己呢?當我們每週來到上帝的面前時,我們預備好了嗎?
敬候上帝的話語所要談的第三個主題是「歌頌讚美稱謝上帝的名」。在今天的經文中有提到,在聖殿上面有撒拉弗侍立,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萬軍之耶和華,祂的榮光充滿全地。」這是一段對上帝聖名的頌讚。而這樣的讚美聲是如此的震撼,以致於門檻的根基震動,殿充滿了煙雲。
常常聽年長一輩的傳道人說,韓國、日本以及台灣三個國家的教會都具有其不同的特色,韓國教會很會禱告,日本教會很會讀經,而台灣教會很會讚美。因此,我們可以發現在早期的長老教會當中,會眾吟唱聖詩以及聖歌隊獻詩的時候,其氣勢可以說是相當的雄壯宏偉,就連非基督徒都為之震撼。
歌頌讚美上帝是所有受造物應盡的本份。《詩篇》一百四十八篇1-4節說:「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從天上讚美耶和華,在高處讚美他!他的眾使者都要讚美他!他的諸軍都要讚美他!日頭月亮,你們要讚美他!放光的星宿,你們都要讚美他!天上的天和天上的水,你們都要讚美他!」一百五十篇6節又說:「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你們要讚美耶和華。」
因為上帝賜給我們生命氣息,以及各樣豐盛的恩惠、慈愛,所以我們要歌頌讚美稱謝祂。因為上帝親自為我們征戰,使我們在敵人面前能夠勇往直前,所以我們要歌頌讚美稱謝祂。因為上帝差獨生子耶穌基督來到世上,拯救我們脫離黑暗的權勢,所以我們要歌頌讚美稱謝祂。因為上帝的國度要再次臨到我們當中,我們可以永遠居住在新天新地之中,享受永遠的福樂,所以我們要歌頌讚美稱謝祂。
我們的生命就是要歌頌讚美稱謝上帝的聖名。透過我們的讚美聲,我們要讓世人知道,我們所敬拜的上帝,是那位又真又活的獨一真神;透過我們的讚美聲,我們要將耶穌基督的救恩,分享給我們四周圍的人知道;透過我們的讚美聲,我們就是在為主作美好的見證。各位親愛的兄姐,我們是否有讓我們的生命隨時都在歌頌讚美稱謝上帝的聖名呢?
最後一個主題是「認罪悔改,並得著赦免的確據」。每當我們來到上帝的施恩寶座前敬拜祂時,我們必須用聖潔的身、心、靈來朝見祂,因為上帝是聖潔的,任何罪惡在祂的面前都無法站立。也因此我們看見,當先知以賽亞站立在聖潔的上帝面前時,他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又因我眼見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v.5)的確,我們這些有罪的人豈能站立在上帝的面前,而不被祂擊殺呢?除非上帝願意憐憫、赦免我們。只要我們願意謙卑自己,祈求上帝的饒恕,我們便能得到潔淨。猶如天使用聖壇上所取下來的紅炭來潔淨以賽亞一樣,他因此而得到了上帝的赦免,可以坦然無懼地站立在上帝面前,聽候祂的差遣。
自從亞當、夏娃犯罪之後,人類便陷入黑暗死亡的權勢之中。雖然人類一直想要用自己的方法來跳脫這個權勢,如修煉、行善、積功德…等等的。只是,這些對於我們的罪都沒有任何的幫助。我們都知道,當一個人在溺水時,他有可能用自己的手抓著自己的頭浮出水面嗎?根本就不可能。除非有另一個人伸手將他從水裡救上來,他才有可能獲救。《羅馬書》三章23-24節說:「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如今卻蒙上帝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
我們脫離黑暗死亡權勢的唯一方法,就是接受上帝的恩典,也就是認罪悔改、接受耶穌基督成為我們救贖的憑據,以無罪代替我們這有罪的身軀,才能獲得重生,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約翰壹書》一章9節說:「我們若認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
透過耶穌基督寶血的潔淨,我們可以成為新造的人,我們得以再次回到上帝的懷抱中。只不過,有時我們仍有軟弱,仍會在有意或無意之中來得罪上帝,誠如保羅所說:「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反倒去作。…我真是苦啊…感謝上帝,靠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就能脫離了。」(羅7:19,24-25)因此,每當我們來到禮拜堂來敬拜上帝時,一定要先在祂的面前認罪悔改,奉主名來除去一切的罪孽,祂就要赦免我們,使我們再次得著潔淨。如此,我們才能用聖潔的身、心、靈來敬拜祂。
結論
各位親愛的兄姐,禮拜的各項程序,並不是「制式化」、「公式化」的要求,而是源自於《聖經》的教導,有很清楚的神學基礎,目的是為了幫助我們用更正確的方式來敬拜上帝,融入整個禮拜當中。禮拜如果沒有用程序來規範時,就會失焦失序,跳脫《聖經》的教導,以致禮拜失去了功效。透過禮拜程序,我們才能知道自己在禮拜中的身份。
上帝在禮拜中的臨在,是整場禮拜的重心,如果我們的禮拜沒有上帝,充其量只是一場集會而已。唯有我們都用恭敬的心、預備的心、讚美稱謝的心、聖潔的心來朝見上帝,而不是用漫不經心、匆匆忙忙、晚出早退的態度,上帝才會真正臨到我們的禮拜當中。期盼我們都能夠清楚明白禮拜的意義,也能清楚明白禮拜程序的重要性,求聖靈開啟我們的心思意念,使我們在禮拜當中能夠全心全意來事奉上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