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0/01/19
經文:以弗所書五章15-21節
15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16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17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18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蕩,乃要被聖靈充滿。19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的讚美主。20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上帝。21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
引言
再過幾天農曆年(舊曆年)就要結束了,不知在座的兄姊是否也和我有一樣的感觸,那就是時間真的過得很快,又到歲末了。回想起不久前還在迎接新年來到,如今竟然已經來到年尾了,真讓人有種「歲月催人老」的感覺。俗話說的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的確,處在這個與時間賽跑的時代裡,大家都會覺得時間就是金錢,愈能夠掌握時間的人,就愈能夠掌握財富。
中華電信曾有一則廣告,就是在告訴我們,使用中華電信ADSL的網際網路,就能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將客戶所需要的各種資料傳給他們。如此一來,才能夠捉住客戶的心,讓客戶滿意,以致生意日益興隆、源源不絕。另外一則廣告是新安東京產物保險的廣告,所倡導的也是分秒必爭的理賠速度,保證三十分鐘內到達車禍現場。
不可否認的,當我們愈能夠掌握時間時,就愈能夠掌握自己的生活,這是我們的選擇。很多時候,因為我們不能妥善地利用時間、掌握時間,以致於常常有時間不夠用,時間過得很快的感慨,有時甚至會期待一天有四十八小時可以使用。只不過,我們也常常看到,同樣是一天二十四小時,有人卻能夠好好的安排利用,為自己創造出無限的機會,這等人往往都是在社會上很有成就的人。
各位兄姊,既然上帝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樣的時間,問題在於,我們如何去使用它,我們如何去規劃它,而不是常常在抱怨為什麼時間不夠用。
歲末的省思
身為基督徒,我們應該更謹慎來善用上帝給我們的時間,特別是在有限的年日當中,讓我們的生命能夠顯出基督的亮光,為主做見證,而不是浪費時間在毫無意義的世俗價值之中。摩西在《詩篇》九十篇10節告訴我們:「我們一生的年日是七十歲,若是強壯可到八十歲。但其中所矜誇的,不過是勞苦愁煩,轉眼成空,我們便如飛而去。」
的確,這就是我們一般人的生命歷程,我們很努力在追求世俗的價值,只不過,這一切似乎都會隨風而逝,像雲一般消散。基督徒的生命和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於有基督成為我們生命的主宰,我們的生命不再感到空虛,我們有來自上帝給予的智慧來善用我們的生命。我們也能夠在彼此團契的過程中,相互勸勉、一同成長。
在歲末的今天,讓我們透過保羅的教導,來學習幾件事:
首先就是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明白主的旨意。一個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他的生命就不再和以前一樣,因為耶穌基督已經成為他生命中的亮光,這光象徵著純潔以及智慧。當生命的光在我們心中照亮時,我們的言行舉止就不再任意妄為,而是隨時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用上帝所賜的智慧來辨明是非善惡。有時基督徒在這個社會之中,常常會被視為是落伍、跟不上時代的一群人,因為基督徒還堅持《聖經》當中相當傳統的道德標準。
近年來,我們常常可以在新聞媒體看到有關藝人「奉子成婚」的報導,這些公眾人物很大方且公開地向社會大眾宣佈這個消息,而且還「風風光光」的設宴慶祝。但這當中,我看不見有任何道德批判,只聽到記者似乎也很高興的祝賀這對新人,並且報導的相當風光體面。
雖然藝人「奉子成婚」在現代的社會中已不再是「新聞」了,然而,每當這樣的報導出現在新聞媒體時,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我常在想,難道這個時代真的已經沒有「道德倫理、是非黑白」了嗎?如果在以前的時代發生這種「未婚生子」的事情,身為家長或當事人都會相當羞愧、無地自容,甚至當事人老早被抓去「浸豬籠」了,怎麼可能還可以大肆宣傳,風風光光地辦喜宴呢?
基督徒的行為標準就是依循上帝的話,上帝的話就記載在《聖經》當中,一個能夠遵行上帝話語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一個順應時勢,跟著社會上流行步伐的人,就是愚昧無知的人,是在靈裡糊塗的人,因為他們的心被罪惡充滿,常常都用「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心態來處理事情。我們當謹慎行事,要明白上帝的旨意,尋求真智慧,不要被社會上這個錯謬的價值觀牽著鼻子走。基督徒必須要成為社會上道德的監督者。
第二就是要愛惜光陰。對初代的基督徒而言,他們相當謹慎留心來領受上帝所賜給他們的時間,他們相信,耶穌將要再臨,而祂再來的時候,正如祂先前所說的,會像小偷一樣,沒有任何的預警,也沒有任何人能夠知道。因此,他們隨時都會把握時間,時時儆醒,常常聚集在一起禱告,一起敬拜,預備心來等候主耶穌的再臨。
此外,在當時道德相當敗壞的時代當中,保羅也特別提醒每一位基督徒,要愛惜光陰,不能再將生命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面。既然基督徒的生命已經在基督裡重生,就不再是屬世、屬肉體的,而是屬靈、屬上帝的。基督徒的生活不能再迎合世界,在道德上再作出愚昧的行為,而是要去改變世界,使那些處在黑暗、邪惡世代中的人們,同樣也能夠轉向光明,行在上帝的旨意之中。
當基督徒處在一個邪惡的世代之中時,絕對不可以鬆懈,而是要更加與上帝親近,並且信徒之間也要不斷地相互提醒、勸勉,使我們有上帝所賜的各樣智慧來面對世俗的挑戰。否則,我們將會被這個世代的邪惡給吞噬掉。撒但厲害的地方就是,牠會有計劃性的影響我們與上帝的關係,而不會一下子就給我們很大的試探,牠會用非常巧妙的方式慢慢地讓我們在信仰上怠惰。
比如說牠會告訴我們,工作已經很累了,休息比較重要,所以一天沒有靈修,上帝不會怪我們的;牠會告訴我們,偶爾在禮拜天和朋友出去休閒沒有關係,所以一週沒有去教會做禮拜,上帝不會怪我們的。就這樣,我們會慢慢地掉入牠的陷阱當中,我們開始兩天、三天不靈修,兩週、三週不做禮拜。最後,習慣成自然,我們也因而離開上帝。
有些反基督的團體甚至認為,耶穌不會再來啦!都已經過了兩千多年了,如果祂要再來的話早就來了,怎麼會到現在遲遲都不來?因此,要把握時間,即時行樂,因為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了享樂。我相信,說這些話的人有禍了,因為當耶穌再來的時候,他們絕對是第一批被審判的對象。
《彼得後書》三章8-10節說:「親愛的弟兄阿,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悔改。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一樣來到一樣…。」
並不是主的應許耽擱了,或是祂不會再來,而是因為祂的憐憫和寬容,為的就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夠悔改得救。因此,基督徒不僅應該時時儆醒、愛惜光陰,勝過世上一切的邪惡勢力,更要把握任何傳福音的機會,使那些還沒有聽到福音的人,得以回到上帝的大家庭中,因為主的日子近了。
第三就是要被聖靈充滿,常常感謝父上帝。什麼是「被聖靈充滿」?似乎在一些人的印象中,「聖靈充滿」好像是指:會方言禱告、觀看異象,有醫病、趕鬼的能力…等外顯的現象。甚至有些教派將「有沒有這些外顯的現象」視為「有沒有被聖靈充滿」的標準,這真的是誤解了《聖經》當中「聖靈充滿」的真意。
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的首要條件取決於「與上帝的關係」,當我們與上帝建立良好的關係時,聖靈便會進入我們的心中,成為我們生活的指引及幫助,使我們的言行舉止都能散發出「基督馨香之氣」,眾人也得以透過我們的好行為來認識耶穌基督。
當我們決定要成為基督徒的同時,我們就不再過著屬肉體的舊生活,因為舊生活所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種無知、愚昧、放蕩、浪費的生命。我們要倚靠聖靈過一個約束、自制的生活,既然我們已經決定跟隨耶穌,我們屬肉體的舊生命也與基督同釘十架,如今我們是擁有與基督同復活的屬靈新生命了。
誠如《加拉太書》五章22-23節所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基督徒的生命應該不斷讓聖靈更新、充滿,也就是持續有這些聖靈的果子顯明在我們身上,這是我們見證耶穌會「改變生命」最具體的表現。
當我們被聖靈充滿之後,我們的心就會充滿喜樂,不斷地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的讚美主。一個被聖靈充滿的人,他會常常感謝上帝,頌讚上帝,因為他已經領受了上帝豐盛的恩典,即使在患難困苦中,他依然獻上感恩。感謝上帝往往是我們最不容易學習的功課,我們常常都是抱怨多於感謝,這是因為我們對上帝不夠認識,我們對上帝所賜的恩典不能滿足。
或許,從今天開始我們可以學習一件功課,那就是常常感謝上帝,我相信,當我們開始常常感謝上帝時,我們也會持續經驗到意想不到的平安與喜樂。
結論
各位親愛的兄姊,當我們仔細回顧過去一年的歲月時,我們有什麼樣的感觸呢?我們是否有像個智慧人,謹慎行事,明白上帝的旨意?我們是滿心感謝上帝的帶領,使我們沒有浪費一分一秒,並且用我們的生命來榮耀上帝,為主做見證。
或者,我們又開始懊悔,怎麼又浪費那麼多的時間在無意義的事情上面?怎麼又常常抱怨上帝,沒有幫我們安排好的機會?怎麼又被世俗所誘惑而離開上帝的旨意?怎麼又沒有好的行為、好的見證,領引人來認識耶穌?
保羅勸我們處在當今的世代中,要謹慎行事,而不被世俗引誘;要像智慧人,才能明白主的旨意;要愛惜光陰,因為主的日子將近;要被聖靈充滿,用生命來讚美主、感謝父上帝、彼此順服。
有時基督徒在社會中真的很難為,因為我們是活在一個充滿誘惑世代中的少數,實在很難在社會中有很大的影響力。我們唯有求上帝賜給我們智慧,使我們常存敬畏的心,凡事依循上帝的旨意,才能夠站立得穩,不受世俗影響,而繼續在社會中成為光明的指引。
盼望我們都能夠在「歲末的省思」中,重新反省我們的信仰、我們的生命。過去的時光,我們已經不可能再回頭來過一次,我們只能為過去所犯的過錯來求上帝的憐憫,並且在反省之中,重新計劃新的一年,使我們能夠更有智慧來明白上帝的旨意。
同時也在聖靈的引導中,有計劃地安排我們的時間,透過我們重生得救的生命,為主發光作美好的見證,引領更多的人來認識主。我們也要在基督裡有更好的團契,使我們透過彼此分享、勸勉、安慰、鼓勵及扶持,成為好的肢體,一同行走上帝國的道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