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9日 星期四

我信!但我信不足…(主受洗主日)

日期:2020/01/12
經文:馬可福音九章14-29
14耶穌到了門徒那裡,看見有許多人圍著他們,又有文士和他們辯論。15眾人一見耶穌,都甚希奇,就跑上去問他的安。16耶穌問他們說:你們和他們辯論的是什麼?17眾人中間有一個人回答說:夫子,我帶了我的兒子到你這裡來,他被啞巴鬼附著。18無論在哪裡,鬼捉弄他,把他摔倒,他就口中流沫,咬牙切齒,身體枯乾。我請過你的門徒把鬼趕出去,他們卻是不能。19耶穌說:噯!不信的世代啊,我在你們這裡要到幾時呢?我忍耐你們要到幾時呢?把他帶到我這裡來吧。20他們就帶了他來。他一見耶穌,鬼便叫他重重地抽瘋,倒在地上,翻來覆去,口中流沫。21耶穌問他父親說:他得這病有多少日子呢?回答說:從小的時候。22鬼屢次把他扔在火裡、水裡,要滅他。你若能做什麼,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23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24孩子的父親立時喊著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25耶穌看見眾人都跑上來,就斥責那污鬼說:你這聾啞的鬼,我吩咐你從他裡頭出來,再不要進去!26那鬼喊叫,使孩子大大的抽了一陣瘋,就出來了。孩子好像死了一般。以致眾人多半說:他是死了。27但耶穌拉著他的手,扶他起來,他就站起來了。28耶穌進了屋子,門徒就暗暗的問他說:我們為什麼不能趕出他去呢?29耶穌說:非用禱告,這一類的鬼總不能出來。

引言
 身為基督徒最常被人問的問題,如「天主教基督教有什麼不同」,「基督教是不是不拜馬利亞」,「基督教怎麼那麼霸道,為什麼只能夠拜一位上帝?為什麼基督教的神才是真神」。更甚者是直接將基督徒貼上一些標籤,如「基督教西方文化殖民主義)的宗教佛教道教才是華人文化信仰」,「基督教是忘恩背祖的宗教,不許祭祀自己的祖先」。
 由於上述的這些問題基督徒華人世界中一直是少數信主的比例總是無法太大的突破台灣3-5%)。不但如此,基督徒更是常常會被非基督徒冷嘲熱諷背骨、背教),一些激進者由於民族仇恨的緣故甚至會用一些殘暴的手段驅逐或是傷害基督徒。從早期中國台灣或是東亞地區傳教宣教師或是初代信徒經歷,我們確實看見基督徒生命常常受到威脅
 只是,雖然這些宣教師初代信徒經歷了許多信仰上困苦逼迫殺害,許多基督徒仍舊堅持信仰。猶如第一世紀基督徒那般,即使要被送去競技場野獸吞噬異教徒用火焚燒羅馬政府下到監牢,他們絲毫沒有畏懼,因為他們知道比起將來要承受永恆國度,這些痛苦都只是短暫的
 的確,真實的信仰並不會遭受苦難改變消失,因為還有更值得我們盼望信靠目標——天國的福分。誠如保羅所說:「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後4:17-18)各位兄姊,你「所相信的」到底是什麼呢?

信仰的選擇題—信或不信
 在耶穌三年多傳道的日子裡,祂曾三次門徒預言自己即將受難被殺,但第三天將復活,因為這正是祂來到世上真正目的。只是,這些學生似乎仍搞不清楚耶穌真實的身分,還以為耶穌哪一天成為猶太人的王之後,他們都會被列為開國功臣並且有機會擔任重要的政府官員
 因此,當耶穌第一次開口告訴門徒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文士棄絕,並且被殺」時,彼得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他甚至大聲斥責耶穌絕對不可以這麼做。有趣的是,在這事之前彼得才在眾門徒之前大聲宣告耶穌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怎麼會在突然間彼得像是吃錯藥似的,想要阻止耶穌必須成就之事。
 或許彼得心情我們是可以感同身受的,就好像我們滿心期待的在團體中選出一位領袖成為領導者,並且期待他能夠有所作為利益群體。可是他卻在上任之後只想著更上一層樓,完全忽視大家對他的信任。因此,為了團體的益處,只好將這位不適任的人下架重新選一位有責任真心為團體謀福利領導者
 事實上,除了耶穌揀選十二門徒之外,許多跟隨耶穌的人也都搞不清楚耶穌到底是何方神聖以及世上要成就的工作。誠如五餅二魚神蹟之後耶穌向那些尋找祂的人所說的話:「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約6:26
 的確,在當時羅馬帝國統治之下的巴勒斯坦許多百姓都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令人感到更心酸的是,原本應該在百姓困苦流離肉體軟弱餵養堅固他們心靈欠缺宗教領袖卻也沒有善盡自己的責任,他們只知道討好當時的羅馬政府謀取自己的利益,甚至有亞倫後裔的人用錢買通政府官員謀取大祭司職分
 就在那個看似徹底絕望」的世代中,耶穌來到猶太百姓面前分享上帝國福音,並且餵養他們靈魂肉體上的欠缺。不但如此,耶穌醫治許多患有疾病被鬼附身被社會邊緣化的人,因為這正是祂來到世上的工作——將自己的百姓從罪惡裡救出來(太1:21)。誠如耶穌所說:「我來了,是要叫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人(包括門徒)都相信耶穌就是《舊約聖經》中先知預言彌賽亞,他們只是耶穌視為一位先知或者猶太拉比。甚至有些激進人士是將耶穌視為推翻羅馬政府」的革命家,因為彌賽亞就是上帝所膏立的王,他要來復興以色列國(徒1:6)。或許是這樣的誤解導致一些門徒跟隨耶穌的人無法辦明最重要的使命是「和好」的工作
 今天經文中的門徒被啞吧鬼附著孩子的父親都是不明白不相信耶穌能力的人。門徒不能趕出孩子身上的是由於過度自信,雖然耶穌曾賜給門徒趕鬼的權柄,但他們卻忘了趕鬼不是憑自己的本事,而是來自信靠上帝,無怪乎他們無法孩子身上的鬼趕出去。而孩子的父親或許曾經看過聽別人講過耶穌門徒行神蹟的能力,但他只是用孤注一擲僥倖心態,無怪乎無法經歷神蹟
 耶穌曾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他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太17:20耶穌在這裡所要強調的是「」或「沒有信心,而不是「大(」或「小(」的信心,因為信仰只有兩種選擇——」或者「不信」。這正是耶穌回答那位孩子的父親所說的話:「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v.23

我信!但我信不足…
 各位兄姊,在信仰的選擇題中,我的選擇是「」或「不信」?事實上,信仰沒有模稜兩可」的答案的,因為它是一個「決心(信念」,當我決定選擇相信」時,即表示我願意放手,讓上帝來接手」。如果我們仍三心二意猶疑不定,就會錯過上帝所要成就大能作為`
 有個登山好手獨自一人冰天雪地的高山上去攀岩天色已暗不巧釘在岩壁上的釘子鬆脫了,他被懸吊在半空中手電筒也掉了往下不知道有多深往上不知道有多遠,就這麼不上不下的吊著,吊在冰天雪地的半空中。身處一片無助的漆黑裡,他突然想起禱告:「上帝啊!若你救我順利下山,我願意終身信靠祢。
 誠心禱告之下,突然上頭響起一陣如雷巨響,說著:「那你就把繩子割掉吧!」真的是上帝的聲音嗎?祂真的要我把繩子割掉嗎?這登山客不禁懷疑,若不是自己凍昏頭幻聽,就一定是上帝在跟他開玩笑。這樣的高度割繩子豈不是死路一條?想一想,他決定停止禱告靜候天亮後的救援吧!
 第二天早上救援人員終於發現懸吊在繩子上的他,但已經凍僵昏死了,更令人惋惜的是,他距離地面只有兩三公尺
 各位兄姊,「」就是「願意放手,讓上帝來接手」的決定,當我們選擇信靠上帝」時,「放棄主導權」是必要的功課。就好像我們買了一張前往高雄車票並且搭上車之後,我們絕對不會一直跑到駕駛旁邊詢問:「請問這輛巴士真的會開到高雄嗎?」我們豈不是就安心的坐在座位上,直到駕駛將我們安全的載往目的地
 但我們不難發現,我們常常就是耶穌口中所說小信的人」,我們的信仰常常像那位被啞巴鬼附著孩子的父親一樣,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幫助。」(v.24)這看似一種「我已經將這件事全然交託給」的祈求,其實是將責任歸屬事情的成敗)都丟給主耶穌,而與孩子的父親毫無關聯。若是最後的結果仍然無法醫治孩子,或許他只好再另尋出路了。
 從前,在美國東部一座大城的港口通道上,有一艘大船進港時,不幸沉沒了。於是船主付了一筆龐大的價錢,立刻請了幾位著名的工程師設法將這沉船拉上來,因為沉船阻礙港口通道,以致別的船隻不能出入工程師用盡了方法先用一個起重機後用許多的起重機,那艘沉船動也不動,他們都束手無策
 當時有一位少年工程師剛從學校畢業,他自告奮勇為求一試。那些老工程師看見少年人,都說:「假若你有辦法,我們各自願意送你一千元。」那少年工程師沒有回應,只吩咐幾艘運煤的空船趁著潮水退去的時候,用沉船船頭船尾繫牢。待潮水再漲起來時,這艘沉沒的大船隨著潮水上升的力量,輕易的這些運煤的空船提起來,就這樣解決阻礙船隻通行問題
   正如俗話所說的「一個巴掌拍不響」,這位少年工程師所用的其實是一個簡單的方法秘訣就是運煤的空船)與上帝海水的潮汐彼此合作。的確,「信心(信仰」是必須建立在「人的決心」與「上帝的作為」之上,這兩者缺一不可
 如果「信心(信仰」只是將責任歸屬事情的成敗)都丟給上帝,我們只會充滿懷疑更多的抱怨最後甚至選擇放棄。只是,如果我們願意在「信心(信仰」的課題上也下定決心付出行動,我們必要看見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4:7)。

結論
 各位兄姊,今天透過這段經文與大家分享,其實是要邀請大家一同回顧在過去這六年半多的日子裡,我們的教會是如何在上帝的恩典中繼續向前行。這六年半年以來我們經歷教會一個很大的「震盪時期」,牧師館的貸款會友的流失經常費的不足…等。我們除了「一步一腳印」地共同面對這些困境,也確實經驗了「上帝的恩典永遠夠用」的應許。在此,我要特別謝謝各位兄姊。
 然而,就在牧師館貸款即將繳清之際,教會再次面臨另一個難題——購買禮拜堂307共同持分的土地新北市關渡段430),這筆將近110萬的費用真的又是上帝給我們的一大考驗。其實我的內心曾有如此的吶喊:「天啊!還要還多久啊?」雖然我們當前看似又處在一片愁雲慘霧之中,但我內心只有一個念頭:「關渡教會是我的家,我願意和兄姊一起再次突破困境,展望未來。
 或許過去我們的教會不曾經歷那麼辛苦那麼長時間那麼重債務問題,我們一直在安穩之中享受教會資源。如今,我要再次邀請兄姊一起經歷主耶穌所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的奇妙旅程之中。過去我們沒有什一月定奉獻習慣的人,從今年開始學習回應從上帝領受的恩典財務能力許可的人可以有計畫性教會貸款事工奉獻領受特別恩典的人也可以獻上感恩的祭
 我相信,當我們開口主耶穌祈求我信,但我信不足,求幫助」,而我們也願意選擇全心信靠付出信心的行動)之時,祂要讓我們經驗上帝打開天上的窗戶,把各樣好東西豐豐富富地傾倒給我們」之應許。那時,眾人要說我們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的教會將是可以榮耀上帝見證信仰團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