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6/25
經文:撒母耳記上三章1,10,19-21節、箴言二十三章12節
撒上3:1童子撒母耳在以利面前事奉耶和華。當那些日子,耶和華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
10耶和華又來站著,像前三次呼喚說:撒母耳啊!撒母耳啊!撒母耳回答說:請說,僕人敬聽!
19撒母耳長大了,耶和華與他同在,使他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20從但到別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華立撒母耳為先知。21耶和華又在示羅顯現;因為耶和華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這話傳遍以色列地。
箴23:12你要留心領受訓誨,側耳聽從知識的言語。
引言
以往在帶領青少年玩團康遊戲時,有一名為〈含水傳話(杯水傳情)〉的遊戲。此遊戲就是利用嘴巴含住水時傳話,此時就會造成傳話的人口齒不清而使遊戲充滿趣味性。遊戲開始時主持人會將所有的人分成幾組,並讓各組排成一列,接著主持人就會將題目秀給各組第一位組員看。
待主持人說遊戲開始(有以計時的方式和全部傳送完成的方式)之後,第一位組員就要嘴巴含住水傳話給第二位,第二位也要嘴巴含住水傳給第三位,依此類推直到傳給最後一位。最先完成且能說出正確答案的小組就能獲得一分,遊戲結束時以得到最高分的小組獲勝。當然,玩這個遊戲時必須特別注意不要被水嗆到,否則會非常不舒服。
這個遊戲其實也是在提醒我們要留意自己生活中嘴裡所傳說的每一句話,免得因為我們誤傳或亂傳一些未經考證的話而引起不必要的爭端。所羅門的《箴言》曾提醒我們:「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10:19)明末進士 黃淳耀也說:「閒話多,是一大病,中間逗漏不覺。」《甲申日記(選一)》有句俗話更是指出:「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說。」
的確,「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真的需要有智慧去分辨。在《聖經》中有一種身分——先知,就是專門在向人說話,而他所傳講的是上帝的話語。因此,他必須忠實於自己的職分,免得上帝因他的胡言亂語而追討他的罪。今天我們就來探討在士師時代的最後一位士師——撒母耳,這位上帝忠實的傳聲筒,他也是奉上帝的旨意膏立掃羅和大衛成為以色列王的先知。
與上帝的第一類接觸
首先我們還是來了解撒母耳的相關背景。從《撒母耳記上》一章開始的記載得知,他是以法蓮支派的後裔,父親是以利加拿,母親是哈拿,他們居住在拉瑪.瑣非。起初哈拿無法為以利加拿生育孩子,她為這事相當悲傷難過。某年,當以利加拿全家再次前往示羅(當時安置會幕的所在地)敬拜祭祀上帝時,哈拿就在會幕門口哭求上帝能賜她一子,並立誓將孩子獻給上帝。
只是,當時在殿門旁的祭司
以利看見哈拿心中默禱,只動嘴唇不出聲音,以為她是喝醉了。因此,哈拿就將心裡的愁苦向以利訴說,表示自己並不是不正經的女子。以利得知實情之後就告訴哈拿:「平平安安的回去,願以色列的上帝允准妳向他所的。」哈拿得知自己的禱告蒙上帝悅納後,面上不再帶著愁容,並且轉回去吃飯。翌年,上帝果然賜給哈拿一個兒子,並給他起名撒母耳。
為了承諾向上帝的祈求,哈拿在撒母耳斷奶(約兩歲)之後,就把孩子帶上示羅上帝的會幕前交給以利。哈拿說:「主啊,我敢在你面前起誓,從前在你這裡站著祈求耶和華的那婦人,就是我。我祈求為要得這孩子;耶和華已將我所求的賜給我了。所以,我將這孩子歸與耶和華,使他終身歸與耶和華。」於是哈拿在那裡敬拜耶和華。就這樣,撒母耳開始跟著以利學習事奉耶和華。
從今天經文的記載得知,在以利事奉上帝的「那些日子」,上帝的言語稀少,不常有默示。關於「那些日子」指的是哪段時間?許多聖經學者認為是指士師時代,因為《士師記》最後的記載曾如此指出:「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21:25)因而上帝不再有任何指示,又或者上帝曾有指示,但從沒有人在意。只是也有學者認為是以利當祭司的年代。
因此,當上帝三次呼喚撒母耳時,他一直以為是以利在呼喚他,而以利一直等到撒母耳第三次去找他之後才驚覺原來是上帝在呼喚撒母耳,所以提醒他若再聽見該如何回應。在此經文特別提到:「那時撒母耳還未認識耶和華,也未得耶和華的默示。」(撒上3:7)無怪乎撒母耳不曉得是上帝在呼喚。但身為上帝的傳聲筒——祭司,竟然對上帝的啟示是如此無感、難以察覺,這是何等悲哀的事。
就在上帝第四次呼喚撒母耳時,他就回答:「請說,僕人敬聽!」於是,撒母耳就展開了一生成為上帝傳聲筒的工作者。而他所領受的第一個信息就是對以利家的審判,因為他尊重自己的兒子過於尊重上帝,又將以色列人獻給上帝的美好祭物奪去來養肥自己。因此,上帝要廢除以利家族的職位,並選立一位忠心於上帝又照上帝心意做事的祭司。
後來,撒母耳長大了,耶和華與他同在,使他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從但到別是巴所有的以色列人都知道耶和華立撒母耳為先知。耶和華又在示羅顯現;因為耶和華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這話傳遍以色列地(撒上3:19-21)。在撒母耳擔任以色列士師期間,曾吩咐以色列全家要一心歸向上帝,除掉外邦神明,單單事奉上帝,上帝就會將他們的仇敵擊退。
可惜的是,在撒母耳晚年時,他立自己兩個兒子(約珥、亞比亞)為士師,但他們卻不學父親的榜樣,只顧賺錢,收受賄賂,不按公道判案。於是以色列的長老請求撒母耳為他們立一位王來治理他們,像其他國家一樣。撒母耳雖然不高興,上帝卻要他順從百姓的意思,因為他們不是厭棄撒母耳,而是厭棄上帝,不要上帝作他們的王。
就這樣,撒母耳在上帝的指示之下,從便雅憫支派中膏抹基士的兒子 掃羅成為以色列第一位王。後來因為掃羅因違背上帝的命令,就後悔立他為王。因此,上帝再次指示撒母耳去膏立耶西的兒子
大衛為王。
忠實的傳聲筒撒母耳
各位兄姊,撒母耳除了是以色列
士師時代的最後一位士師,他也是以色列從神權政治改變成為君主政體的促成者。事實上,撒母耳並不同意也不樂見以色列推行君主制度,因為這代表著以色列人不再期待上帝成為他們的領導者。但誠如上帝所說:「自從我領他們出埃及到如今,他們常常離棄我,事奉別神。現在他們向你所行的,是照他們素來所行的。」(撒上8:8)
雖然以色列在掃羅成為第一位君王之後正式邁入君王統治時代,撒母耳並沒有因此而功成身退,他仍以巡迴士師的身分周遊各地,對於道德和靈性的問題,作出「從上帝而來」的判斷,努力將上帝的律法和權柄建立在以色列人的內心和生活之中(撒上7:15-17)。由此可知,撒母耳的一生真能活出其名字的意思:「祂的名是上帝」,也就是上帝「忠實的傳聲筒」。
可惜的是,撒母耳在晚年卻做了一件嚴重的錯誤,就是設立自己的兩個兒子繼任士師,這並不是上帝的心意。從經文的記載我們無法得知撒母耳是否知道自己兒子不當的行徑,但從以色列的長老向撒母耳指出「你兒子不行你的道」這件事,可以十分確定撒母耳很清楚自己兒子的惡行(不行父親的道,只顧賺錢,收受賄賂,不按公道判案)。而百姓也因此向撒母耳要求為他們立王。
各位兄姊,從撒母耳的故事可以給我們什麼樣的信仰反思呢?首先就是要在上帝面前成為忠實的人。自從撒母耳被上帝揀選並成為以色列的領導人(兼具祭司、士師和先知的職份)之後,他完全忠實於上帝,用賜給他的智慧和能力宣講上帝的信息。如經文所說:「撒母耳長大了,耶和華與他同在,使他所說的話一句都不落空。耶和華將自己的話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這話傳遍以色列地。」
的確,一個忠實於上帝的人,他不但能夠熟知上帝的話語(誡命和律法)、遵行上帝的話語,最重要的是他也會用上帝的話語鼓勵、造就、安慰且督促同信的人。當然,一個忠實於上帝的人不只是會專注於上帝的話語,他也會忠心於上帝交付給他的責任。當我們回顧撒母耳擔任士師的這段期間,他真的是對上帝的命令言聽計從,他也指示以色列人必須專心歸向上帝、事奉上帝。
或許身處於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有些人早已不再將「忠實」當作是生命中至關重要的品格,而導致我們不再「忠實」的原因就是「忙碌」和「妥協」。因為「忙碌」使我們做事漫不經心、草草了事,甚至推卸責任;因為「妥協」讓我們無法堅持正確的事情,最後更是做出損人又不利己的決定。令人遺憾的是,有人將「忠實」當作是「過氣、不符合時代」的思維。
只是,對基督徒而言,為人處事「忠實」是生命被主耶穌更新後的證據,為讓人看見上帝的本質之一就是「信實」。或許有會認為「忠實」不能當飯吃,「忠實」難以賺大錢,「忠實」容易得罪人;但我相信,當我們堅持在所做的每一件事上都能「忠實」,最後不僅能夠獲得眾人的敬重,上帝的名也會因此被人高舉,而我們更是會被上帝肯定,受邀進入祂國度的快樂。
第二個信仰反思就是不要自作主張,要尋求上帝的指示行事。先知雖然是上帝的傳聲筒,但他也不能自作主張隨意說話和行事,而是必須先在上帝面前禱告以尋求祂的指示。在撒母耳擔任以色列士師的期間,我們確實看見他就是一位用禱告領受上帝指示的先知,他曾在米斯巴用禱告帶領以色列人擊退非利士人,他也用禱告在以色列境內公正審判各式各樣的案件。
可惜的是,在撒母耳晚年的時候,他竟然自作主張,在未經上帝指示(沒有禱告)的情況下就隨意設立自己兩個兒子成為士師,而他們二人在以色列人的眼中並不是行事公正(不行父親的道,只顧賺錢,收受賄賂,不按公道判案)的領袖。這事引起以色列長老的不滿,因而向撒母耳提出要為他們立一個王治理他們,像列國一樣。由此可知,因撒母耳一人的錯誤決定,最終以色列人離棄上帝。
其實教會的事工和異象也是透過不斷向上帝禱告而來,並不是牧師或是長執說了算。有趣的是,有人因為不願意支持牧師或長執所提出的事工,就會說:「牧師,我在禱告中沒有感動要進行這項事工,是否應該暫緩?」的確,有些事工並沒有急於一時得立刻進行,需要用更多的禱告來尋求方向,因此,牧師才會不斷鼓勵兄姊可以一起參加禱告會,在同心合意的禱告中一起領受上帝的指引。
當然,對於我們個人和家庭也是需要藉著禱告來尋求上帝的心意,比如說在做任何重要的決定之前。禱告不是自己先做好決定然後才要上帝為我們的決定背書,禱告是讓上帝的意念取代我們的意念,讓上帝成就祂的美意,這並不是短時間能夠全然瞭解,而是需要付出相當的時間才能確認。
結論
各位兄姊,我們的生命是否有對上帝忠實呢?或者我們只是將上帝當作是在我們手掌心把玩的傀儡呢?一個忠實於上帝的信徒必須將上帝的話語銘記在心,也要能用生命將上帝的話語活出來,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黑暗混亂的時代中,要勇敢宣講上帝的話語,藉以導正世人可以歸向正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