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主啊,是我嗎?(棕樹主日)

日期:2025/04/13

經文:約翰福音十三章21-30

21耶穌說了這些話,心裡憂愁,於是明確地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出賣我。22門徒彼此相看,猜不出他說的是誰。23門徒中有一個人,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胸懷。24西門彼得就對這個人示意,要問耶穌是指着誰說的。25於是那人緊靠着耶穌的胸膛,問他:主啊,是誰呢?26 耶穌回答:我蘸一點餅給誰,就是誰。耶穌就蘸了一點餅,遞給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27他接了那餅以後,撒但就進入他的心。於是耶穌對他說:你要做的,快做吧!28同席的人沒有一個知道耶穌為甚麼對他說這話。29有人因猶大管錢囊,以為耶穌是對他說「你去買我們過節所需要的東西」,或是叫他拿些甚麼給窮人。30猶大受了那點餅以後立刻出去。那時候是夜間了。

 

引言

  今天是教會曆的《棕樹主日》,或稱為《受難主日》,從這天開始,我們要一步一步主耶穌邁向各各他之路這主日更是大齋節期最重要一週受難週)。《棕樹主日》為要記念主耶穌凱旋進入耶路撒冷,只是五天後祂就要被捕受難。在受難週週四又稱為洗腳日),有些教會這日舉行禮拜會中牧師信徒代表洗腳,表明要遵行吩咐要彼此相愛」的新命令

  週五就是「受難日Good Friday)」,為要記念主耶穌世人的罪被釘死十字架上。有些教會在〈主耶穌復活主日〉前的深夜週六)舉行「復活主日守夜禮拜」,並在禮拜中舉行洗禮聖餐

  記得某年高中)的《棕樹主日》,母會士林教會)的聖歌隊還原聖經》所描述眾人拿著棕樹枝迎接耶穌進入耶路撒冷」,幾位聖歌隊員就在前一晚(週六晚上接近午夜的時間,特地開一輛小貨車故宮博物院附近自強隧道前的分隔島剪一些棕樹枝,當時的行道樹剛好是棕梠樹

  雖然現在回想起來感到很慚愧,我們為要在棕樹主日呈現耶穌進入耶路撒冷時,被眾人夾道歡迎熱鬧氣氛竟做違法的事

  各位兄姊,我們會什麼心情面對棕樹主日》呢?當主耶穌騎著小驢駒從我們面前經過時,我們是否也會和當時群眾一樣,將自己的衣服舖在路上手裡拿著棕樹枝高聲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衛的子孫,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呢?

 

耶穌與門徒相處的最後一夜

  從《共觀福音書》的記載得知耶穌進入耶路撒冷之後並沒有閒著,祂立刻前往聖殿。當祂看見聖殿外院那些不公義販售行為非常不悅,於是趕出一切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桌子,和賣鴿子之人凳子。祂責備這些人說:「經上記着:我的殿要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後來耶穌醫治殿裡尋求祂幫助瞎子瘸子(太21:12-14)。

  第二天早晨祂在路旁看見一棵無花果樹,可是祂在樹上找不到甚麼只有葉子,就:「從今以後,你永不結果子」那無花果樹立刻枯乾了門徒這件事感到非常驚訝。接著耶穌來到聖殿教導人祭司長民間的長老來問他:「你仗着甚麼權柄這些事?給你這權柄的是誰呢?耶穌並未明確回應,但祂卻又用長篇講道指責宗教領袖種種罪行(太21:23-22:14)。

  後來一位法利賽人律法師詢問最大的誡命」是什麼,為要試探耶穌耶穌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你的上帝。這是最大的,且是第一條誡命。第二條也如此,就是要愛鄰如己。這兩條誡命是一切律法先知書總綱」(太22:34-40)接著耶穌論及耶路撒冷被毀以及祂第二次再來時會出現種種跡象

  第三天晚上耶穌伯大尼痲瘋病人 西門家裡,有一個女人拿著玉瓶極貴香膏來,耶穌坐席的時候,澆在祂的頭上祂的門徒不知道這事意義,反而責備這女人浪費極貴香膏耶穌稱許女人的行為,因為這麼做耶穌的安葬作準備耶穌指出:「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這福音,都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來記念她。」(太26:6-13

  第四天兩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件就是耶穌門徒同守逾越節的晚餐耶穌以此賦予新的意義,就是藉著手中擘開的餅表明耶穌的身體為罪受死,而杯中的酒表明耶穌的血洗淨一切的罪孽。此時耶穌悲慟的表示,與祂一同坐席的人一個人出賣祂門徒非常憂愁彼此議論,他們一個一個的問耶穌:「,該不是我吧?」(太26:21-30

  《約翰福音》記載了在逾越節晚餐第二件重要的事,就是晚餐耶穌親自為門徒洗腳。基本上,這是家中最卑賤僕人工作耶穌甘願成為奴僕的樣式服事門徒。祂對門徒說:

我為你們所做的,你們明白嗎?你們稱呼我老師,稱呼我,你們說的不錯,我本來就是。我是你們的主你們的老師,尚且洗你們的腳,你們也應當彼此洗腳。我給你們作了榜樣,為要你們照着我為你們所做的去做。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僕人不大於主人奉差的人也不大於差他的人。你們既知道這些事,若是去實行就有福了。」(約13:12-17

  後來耶穌門徒前往客西馬尼園,祂要為即將面臨的「受難向上帝汲取力量,於是祂帶著彼得西庇太兩個兒子同去,並對他們說:「心裡非常憂傷,幾乎要死;你們留在這裡,和我一同警醒」祂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啊,如果可能,求你使這杯離開我。然而,不是照我所願的,而是照你所願的。」(太26:36-39

  可惜的是,彼得雅各約翰無法明白耶穌即將面臨苦難,因而當耶穌希望這三位貼身弟子可以與祂一起禱告警醒時,他們竟然都睡著了。為什麼耶穌要他們警醒禱告呢?因為耶穌知道當自己被逮捕之後門徒將會面對難以承受試煉禱告是為了幫助讓他們可以勝過

  從後來經文的記載得知門徒沒有勝過試煉,當猶大帶著大批人馬抓拿耶穌時,門徒全都逃之夭夭最令人難過的是,那位自稱耶穌一同死彼得,果然耶穌所說三次不認」。

主啊,是我嗎?

  當耶路撒冷百姓衣服棕樹枝舖在路上,又高舉棕樹枝高聲呼喊和散那歸於大衛之子!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至高無上的,和散那」來迎接耶穌時,他們是否清楚明白耶穌真實身分,祂來到世上真正目的

  其實,從五天之後耶路撒冷百姓耶穌大聲喊叫釘祂十字架這件事,我們不難發現大家都誤解耶穌的身分,的確,有哪位英勇的君王騎著小驢駒進入王城呢?豈不是應該騎著剽悍的戰馬嗎?此外,如果耶穌推翻羅馬政府統治,當祂進入耶路撒冷之後應該要往右邊總督府安東尼亞堡方向前進才是,怎麼會往左邊聖殿方向去,最後還潔淨聖殿

  而更令人難以置信的就是,那位自稱甘心要與耶穌下監、同受死」的貼身大弟子——彼得,在耶穌被捕之後,他也跟著來到大祭司官邸要看耶穌受審的情形。就在他以為沒有人知道自己的身分時,他大祭司使女在場的人指認是「耶穌同夥的」,最後他更是賭咒發誓耶穌撇清關係。就這樣,彼得耶穌所預言的,在當夜雞叫兩遍以先三次不認耶穌

  各位兄姊,在奔行天路過程中,我們是否也曾像那些耶路撒冷群眾耶穌的門徒一樣,在前一刻大聲呼喊歡迎耶穌到來,但很快的,在下一刻我們不只是急忙與耶穌撇清關係賭咒發誓不認識祂;甚至我們也百姓一同大聲喊叫釘祂十字架」,因為這位所謂的救主彌賽亞」與我們的期待明顯有很大的落差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

  就好像小時候父母告訴我們週末要到郊外出遊踏青之後,我們就開始滿心期待這一天來到思考著當天要穿著什麼樣的衣服鞋子要帶什麼樣的玩具在身邊要買什麼樣的零食在車上吃。然而,就在前一天晚上父母突然告訴我們,因為臨時重要的事要辦理,必須取消週末出遊踏青行程。我相信,我們當時的心情一定會瞬間跌落谷底,並且感受到被父母晃點了。

  不可否認的,有時我們的信仰常會因為上帝不能滿足自己的期待,因而認為不再愛我們不再關心我們不再聆聽我們的呼求。於是,我們開始與上帝漸行漸遠不願與祂建立關係不願遵行祂的話語不願順從祂的命令不願降服祂的心意最糟糕的是,我們與猶大一樣開始想方設法出賣耶穌信仰),與門徒一樣為不受牽連逃離耶穌,與彼得一樣為明哲保身否認耶穌

  在服兵役之前,我曾在教會中熱心參與服事大四時更是決志獻身成為主的僕人教會牧長好友滿心期待我在退伍後可以前往神學院接受裝備。但「計畫總是跟不上變化」,在服兵役期間我開始對上帝的安排感到不滿,當時我認為上帝根本就沒有眷顧我沒有聆聽我的呼求。於是我不再相信上帝休假返家時也不再前往教會,甚至退伍後我也完全忽略獻身這件事

  沒有人知道我的信仰到底出了什麼問題,為何在服兵役前後判若兩人?一些關心我是否退伍後就要去考神學院牧長朋友一直問我:「今年是否準備好要考神學院了?面對這些提問,我一律以不友善的口吻回應:「不要再跟我談這件事了!」大家對於我有如此激烈的反應難以理解最後我甚至不耐煩的指出:「除非讓我親眼看見神蹟,否則我不會再相信上帝!

  或許對於要永遠向上帝(耶穌)保持火熱的心這件事,我們似乎很容易說出口,就像兄姊在接受洗禮時或是長執同工就任時,每個人都能大聲肯定很快回答牧師所提出問題,說:「有!要!」只是,過不了多久,這樣的熱忱漸漸消退,甚至忘記自己曾經在上帝和眾人面前所立誓約。一直到我們受到一些挫折試煉時,才在埋怨上帝為何沒有保守看顧

  我們可曾想過,當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出賣我」之時,原來我們也是口中提及的「那個人」,可是我們卻毫無自覺的問耶穌:「啊,是我嗎?」直到我們也像彼得一樣在「三次不認」、聽到響亮的雞鳴聲」,接著又與耶穌四目相覷之後,我們才終於明白,「出賣耶穌」竟然是如此輕而易舉,因為它近在咫尺隱藏在我們內心最深之處

 

結論

  〈聖詩〉第88首〈主受釘彼時,你有佇遐無?〉的前四節歌詞提到:「受釘彼時,你有佇遐無?受釘十架,你有佇遐無?脅下受鏧,你有佇遐無?埋葬彼時,你有佇遐無?

  各位兄姊,讓我們在《棕樹主日透過這四節歌詞內容可以有一些信仰反省:當主耶穌受難時,我們是否有繼續跟隨祂的身邊,就像當時那些讓人以為纖弱無能,但卻毫無畏懼婦女一樣,或者我們也是其中一位逃跑的門徒?不可否認的,我們常常就像猶大一樣出賣耶穌,因為耶穌走的路與自己預期的不同就像彼得一樣否認耶穌,因為耶穌同夥有可能會小命不保

  或許這是一個抉擇的時刻,我們會在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出賣我」時,回應說:「啊,是我嗎?」或者是在耶穌說「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我」時,回應說:「啊,是我嗎?雖然選擇跟從主耶穌這條路並不容易,但絕對是最值得的,因為將來必得大賞賜(來10:3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