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深知所信(五)



日期:2013/09/22
經文:詩篇十六篇1-11
1神啊,求你保佑我,因為我投靠你。2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3論到世上的聖民,他們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悅的。4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他們所澆奠的血我不獻上;我嘴唇也不提別神的名號。5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6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7我必稱頌那指教我的耶和華;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8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致搖動。9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10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11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引言
  身為一個基督徒,我們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生命不能在受洗、重生得救成為基督徒之後,就不再被黑暗的權勢捆綁,從此可以過著像天堂般無憂無慮的生活?為什麼上帝要我們在成為基督徒之後,仍然要住在這個世界之中,接受世俗的試探和誘惑呢?」的確,只要我們活在世上一天,我們就無法避免遭遇世上各種的試探誘惑。但我相信,基督徒遭遇試探誘惑是上帝所允許的,目的是為了操練基督徒信心
  不可否認的,在我們成為基督徒之後的日子中,撒旦總是想盡各種辦法要從上帝的手中,再次奪去我們重生的靈魂。有一則故事提到,某天撒旦向全世界的邪靈召開了一個會議。一開始撒旦便說:「我們不能繼續讓基督徒往返教會。不能繼續讓他們讀《聖經》並從中知道真理。我們更不能讓他們可以與他們的救主耶穌有一個親密的關係。因為只要他們與耶穌相知相愛,我們的勢力就必定盪然無存。所以讓他們往返教會但偷去他們的時間,以致他們雖彷彿活在耶穌中,但卻無法與耶穌基督建立真實的關係。這就是我今次開會的目的了。」接著繼續說:「分散他們對救主的專注,並且維持他們所有時間都是在那種與主耶穌似有實無的關係中!
  主耶穌吩咐門徒說:「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的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太26:41保羅也曾苦惱著:「我所願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願意的惡,我倒去作。……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7:19,24)各位親愛的兄姊,你目前的信仰是否也正處在這種「心靈願意,肉體軟弱」的景況之中呢?讓我們透過今天這首〈大衛的詩〉,一起認識基督信仰〉與「世俗」的關係。

抓住神,永蒙福
  《詩篇》十六篇這首詩,通常被學者分類為〈信靠詩〉。我們可以從第1節「上帝啊,求祢保佑我,因為我投靠祢」這句話,看到作者表明信靠上帝的心。但也有人認為這是一首個人的〈祈禱詩〉,因為整首詩都是以第二人稱」來稱呼上帝向祂祈求
  如果我們是以〈信靠詩〉的形式來看《詩篇》十六篇時,作者在第1節所要表達的,就是一種對上帝「持續性的請求」。因此,我們可以將第1節譯為:「上帝啊,求祢繼續保護我,像以往一樣。因為在祢裡面有我的避難所。」正因為作者深深體會到上帝「持續的保守和看顧」,他才能從內心呼喊出:「我的心哪,你曾對耶和華說:『祢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v.2)在此,作者除了不斷提醒自己:信靠上帝一定會領受從祂而來的恩典福分,他更希望將這個「好消息」也分享給其他的人,使他們也同樣可以有這樣的領受
  誠如天韻詩班所唱〈好消息〉這首詩歌所說:「福音就是好消息,傳給街坊和鄰里,傳說耶穌的事蹟,信而得救有福氣。台灣也有一句諺語說:「吃好鬥相報。」之前有一個咖啡廣告詞也說:「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的確,我們常常都會用自己的生命見證向人介紹,信了耶穌之後有多麼美好,因為那正是我們信仰實實在在的體會。各位親愛的兄姊,我們是否也願意學習這首詩的作者,從持續不斷信靠上帝的經驗中,將上帝的「良善美好分享給四周圍還未信的親人朋友,使他們也可以「蒙福」呢?
  接著,作者特別用「聖民」和「罪人」的結局,來區別兩者之間的差異
  (1)世上的聖民」通常是指以色列人中,那些「敬虔的子民」;但也有可能是指利未祭司。對於這些在上帝面前敬虔敬拜敬虔服事的人,他們都是信徒「美善的典範」(v.3)。因此,作者特別提醒所有信仰上帝的信徒,要好好學習他們敬拜上帝的態度彼得勉勵我們說:「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上帝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各位親愛的兄姊,我們是否願意成為敬虔」的基督徒,以成為眾信徒「美善的典範」呢?
  (2)罪人」則是指那些選擇追逐別神的人。《舊約聖經》的作者常常都會用「丈夫與妻子」來比喻上帝以色列人的關係,因此,選擇追逐其它神明就表示淫亂對丈夫不忠)。這些人的結局就是「愁苦加增」(v.4a),無法再從上帝那裡獲得任何的福分。對於「離棄上帝(移情別戀」的事情,作者實在是無法認同,也不願意跟隨。他清楚地指出:「絕對不會向偶像獻祭,嘴唇也絕對不會題它們的名號。」(v.4b
  在分析完「聖民」與「罪人不同的結局之後,作者繼續延伸2節中所提到的「好處」。這些好處包含上帝所賜的保護上帝所賜的地業,以及上帝所賜的福分v.5-6)。誠如《詩篇》三十三篇12節所說:「耶和華為上帝的,那國是有福的!他所揀選(上帝)為自己產業的,那民是有福的!」身為基督徒必須知道,沒有任何人可以倚靠自己的能力,為自己添福添壽,因為生命的主權在於上帝。只要我們全心倚靠上帝,祂就要永遠賜福保護
  作者最後特別強調兩件事」,作為「信靠上帝的人永遠領受喜樂、享受福樂的證據(1) 將上帝置於生命中的第一順位,全心、全意、全力、全情敬拜祂v.7);(2)將上帝的命令置於身邊,就能勝過各種試探和誘惑v.8)。當我們願意如此行時,我們就必然可以享受身心靈的喜樂絕對的安全感平安),上帝也會救我們脫離仇敵(撒旦)的試探攻擊疾病的侵擾,以及死亡的威脅v.9-11)。

深知所信(五)
  各位親愛的兄姊,我們是否有將上帝視為生命中的第一順位將上帝作為生命中唯一的倚靠呢?誠如保羅以認識主基督耶穌為至寶」(腓3:8b)一樣。詩人告訴我們:「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v.4a主耶穌警告我們:「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上帝的國。」(路9:62)我們是否還記得,當上帝決意毀滅所多瑪蛾摩拉二城時,祂特別憐憫羅得一家人,在硫磺還沒降下以前,上帝讓他們有時間可以逃離所多瑪。可惜的是,羅得妻子眷戀放不下世俗的一切」,在她逃跑的過程中回頭一看,就變成了一根鹽柱了(創19:26,天使吩咐他們逃命時不可回頭看,免得被剿滅〈v.17)。
  的確,在我們的生活中,實在有太多事情會引誘影響我們,甚至將我們捆綁,以致破壞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關係。就以目前生活中最常見的例子-手機-來說,它的發明確實為我們帶來許多的方便,因為那表示我們可以不用待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別人就可以隨時與我們聯繫,以往都要打室內電話才找得到人)。但不可否認的,它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一大捆綁,不是嗎?在我們當中是否有人在出門之後,若是發現忘記帶手機,就會開始感到極度不安焦慮呢?(恭禧你已經成為手機的奴隸了
  另一個捆綁我們的東西就是-電腦網路電腦似乎是現代人生活中不法缺少的一項工具,現在幾乎每個家庭、學校、公家機關或公司行號都有電腦)。網際網路internet)的發明也為我們帶來許多的便利,許多人可以透過網路找資料買東西做生意辦公上課交朋友…等。因此,現在才會出現許多所謂的「宅男」或「宅女」,待在家裡不用出門,就可以做許多的事。雖然電腦網路確實很方便,但卻也隱藏了許多「致命的危機」。比如說,色情網站詐騙網站交友網站賭博網站…等,這些都是網路世界中的「試探、誘惑」,許多人都難逃其中
  最近這幾年來,全世界所有人最大的捆綁,莫過於「Facebook」(以及「Line」線上即時通)吧!只要一上癮,就真的是「非死不可」了!的確,「Facebook」(Line)真的是一項重要的發明,它除了可以立即發表言論相片了解朋友最新的狀況不用見面就可以與朋友聊天之外,也可以跨越國界與國外的朋友聯繫或是結交外國朋友,真的是一舉數得。我相信,在座的弟兄姊妹(特別是年輕人)一定都有自己的「Facebook」(Line),並且無時無刻都要注意是否有新的動態,或是努力玩遊戲過關
  雖然科技真的可以為人類帶來許多的便利,也可以節省許多的時間;只是,當我們愈抓住愈沉迷於這些尖端科技時,只會使我們與上帝或是與人的關係愈來愈疏遠呢?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呢?因為我有發現,有些人(特別是年輕人)在敬拜上帝或是開會上課時,總是心不在焉一直注意手機是否有最新的訊息。有些人在與家人講話,或是與朋友吃飯聊天時,眼睛不會注視著對方,一直注視電視或是手機螢幕。各位親愛的兄姊,你們認為這是「建立良好關係應該有的態度嗎?主耶穌曾說:「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路6:31建立良好關係與上帝、與人)的基礎,乃在於敬虔上帝)和尊重)。
  中國有一句成語說:「物極必反!」的確,如果我們不能有效地控制這些科技產品,也就是成為科技產品的主人),知所進退有所節制,一旦我們變成這些科技產品奴隸之後,我們真的會如詩人所說「愁苦必加增」,因為我們已經將這些科技產品視為比上帝更為重要了。當然,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只有科技產品會成為我們的捆綁,還有家庭工作習慣喝酒、抽菸、說粗話)、政治色彩影視明星,甚至教會服事…等,這些東西在無形中也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破口捆綁
  主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你們在地上所捆綁的,在天上也要捆綁;凡你們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18:18)各位親愛的兄姊,讓我們利用一點時間,好好地檢視一下自己目前的信仰狀態。我們是否有持續與上帝建立良好的關係呢?我們是否有將信靠上帝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產業耶穌基督視為生命中最寶貴的禮物?我們是否有時時將上帝的話語作為「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詩119:105,指引我們走永生的道路?我們是否有以成為上帝的兒女而感到無比的喜樂
  如果上述的問題,我們無法肯定的回答,或是模稜兩可,那表示我們的「屬靈生命」已經出現了緊急又危險的狀況,我們很有可能目前正面臨世俗的捆綁。而這樣的捆綁不只會影響我們與上帝的關係,也會影響我們與家人同事朋友,甚至教會中弟兄姊妹的關係

結論
  據探險家說,非洲獵人捉拿森林中的小猴,並不須安置圈套陷阱,他們只要帶一壺摻蜜的啤酒到樹林去,把壺蓋打開,自己藏躲附近就行了。猴子因好奇,一個個從樹上跳到壺前開始只想嘗一嘗那甜味,以後越喝越多,就亂打亂鬧亂跑亂跳,直到醉倒為止。這時獵人就開始行動,不到幾分鐘,酣睡的猴子們,就都已被繩子堅牢的縛住,及至醒來,才知道自己已成了獵物,這時任憑亂叫亂咬,總是徒勞無益
  同樣的,魔鬼對付世人也是這樣,他在罪中摻些蜜糖,使你先嘗試罪中之樂」,直到你沉醉入迷,才把罪惡打成的鐵鍊緊緊地套在你的頸項上,使你成為它手中的俘虜,落在痛苦難熬之中。彼得警告我們:「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游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前5:8)各位親愛的兄姊,我們千萬不要中了魔鬼的圈套抓住錯誤的東西世俗的誘惑),以致失去了領受最大福分的機會。求聖靈幫助我們,在善事上聰明信靠上帝、抓住上帝),在惡上愚拙遠離世俗的試探和誘惑),好使我們擁有滿足的喜樂」和「永遠的福樂」。

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深知所信(四)



日期:2013年9月15日
經文:馬太福音七章1-13
1有法利賽人和幾個文士從耶路撒冷來,到耶穌那裡聚集。2他們曾看見他的門徒中有人用俗手,就是沒有洗的手,吃飯。3(原來法利賽人和猶太人都拘守古人的遺傳,若不仔細洗手就不吃飯;4從市上來,若不洗浴也不吃飯;還有好些別的規矩,他們歷代拘守,就是洗杯、罐、銅器等物。)5法利賽人和文士問他說:你的門徒為什麼不照古人的遺傳,用俗手吃飯呢?6耶穌說:以賽亞指著你們假冒為善之人所說的預言是不錯的。如經上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7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8你們是離棄神的誡命,拘守人的遺傳;9又說:你們誠然是廢棄神的誡命,要守自己的遺傳。10摩西說:當孝敬父母;又說:咒罵父母的,必治死他。11你們倒說:人若對父母說:我所當奉給你的,已經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獻的意思),12以後你們就不容他再奉養父母。13這就是你們承接遺傳,廢了神的道。你們還做許多這樣的事。

引言
  〈基督信仰〉與〈文化習俗〉之間到底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到底這兩者是應該彼此切割,還是應該彼此融合?或者這兩者其實是可以和平共處?我相信,這是每位基督徒想要了解的問題。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基督徒到底可不可以吃豬血湯」或「豬血糕」?(認為不可以的請舉手;可以的請舉手。)通常持反對立場的人都會引用利未記》七章26-27節的經文:「在你們一切的住處,無論是雀鳥的血是野獸的血,你們都不可吃。無論是誰吃血,那人必從民中剪除。」在《申命記》十二章23節也記載:「只是你要心意堅定,不可吃血,因為血是生命;不可將血(原文作生命)與肉同吃。
  關於這個問題,就連教派教派牧者牧者之間都有著不同的解答堅持絕對遵守」《摩西律法五經》的教派牧者會說:「上帝的話不容懷疑,也不能隨意改變。」因此,他們堅持只要是「」都不可以吃。就我個人而言,「吃血」是屬於〈文化習俗〉的問題,這是〈台灣文化固有的特色,因為台灣人認為「吃什麼補什麼」。我不會刻意強調什麼可以吃,什麼不可以吃,如果你覺得吃了沒有平安,那就不要吃;反之,如果你覺得禱告之後一切的食物都潔淨了,那就安心的吃吧!
  各位親愛的兄姊,〈基督信仰〉和〈文化習俗不應該衝突對立的(,因為衝突、對立常常是傳福音最大的破口),特別是處在台灣這個「多元族群、多元文化色彩濃厚的地區。古有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相信,只要我們願意「用心」去認識了解文化習俗〉的成因,我們才能用〈基督信仰〉幫助人脫離文化習俗〉的捆綁

法利賽人與文士的假冒為善
  今天我們所讀[《馬可福音》七章1-13節]這段經文,就是〈真實信仰(真理)〉與〈文化習俗猶太教〉之間的碰撞衝突。我們都知道,自從耶穌開始出來上帝國(悔改」的福音各種「醫病、趕鬼」的工作之後,許多人都信從福音並且跟隨耶穌成為祂的門徒。就這樣,耶穌名聲開始在加利利各地傳開了(可1:28)。只是,耶穌教導不是每一個人都認同或是接受,特別是當時的法利賽人文士宗教領袖)。
  〈法利賽〉這個希伯來文原來是「分別」的意思,因此,法利賽人)所指的就是「一群分別出來的人」。法利賽人)這個團體是猶太教中的一個派系起源主前第二世紀主要由文士律法師組成。他們除了非常注重舊約聖經》之外,還認可口傳的信仰」與「生活準則」(613)。法利賽人自命與其他猶太人有所「分別」,表面上恪守禮儀,諸如潔淨禁食禱告賙濟,藉此沽名釣譽,以「自以為是的好行為自豪。但相對來說法利賽人常常忽略了敬虔實質文士是指以「抄寫〈律法」和「教授〈律法」為專職者,一般猶太人稱他們為「拉比」。(文士大多出自法利賽人,但並非法利賽人都是文士。)
  這些宗教領袖認為耶穌和祂門徒的言行,已經明顯違反猶太教道理教訓(文化習俗。於是,他們決定耶路撒冷來到耶穌那裡聚集v.1)。一般來說,文士不會隨便離開耶路撒冷的,他們一生的職志,就是以教授人們認識《摩西律法》為榮。除非真的有特別的任務,他們才會離開猶太人認為最重要的地方——耶路撒冷。因此,當作者提到「文士耶路撒冷來到耶穌那裡聚集」時,表示這些人代表耶路撒冷宗教的權威」。他們來見耶穌目的,就是要批判耶穌的教導他們耶穌指出:「他們曾看見他的門徒中有人用俗手,就是沒有洗的手,吃飯。你的門徒為什麼不照古人的遺傳,用俗手吃飯呢?」(v.2,5
  關於法利賽人文士指控用俗手(沒有洗的手)吃飯」的事,並不是指「衛生方面」的問題,而指〈宗教禮儀〉上的「不潔淨」,意思是「沒有按照規定進行〈宗教禮儀〉之後,才吃飯」。在此,作者特別說明猶太人有關「潔淨」的〈文化傳統〉(,因為《馬可福音》是寫給外邦人看的,作者必須對猶太人的習俗加以說明):(1) 若不仔細洗手就不吃飯(2) 從市上來,若不洗浴也不吃飯(3) 洗杯、罐、銅器等物v.3-4)。因此,對於耶穌的門徒無法謹慎遵守文化傳統〉這件事,這些宗教領袖簡直是無法相信,也無法忍受
  面對這樣的指控耶穌非常不以為然,祂直接引用先知以賽亞的話說,指責他們根本就是「假冒為善的人」(原文為演戲者、演員,他們常戴著假面具說話,隱藏他們原來的真面目,演活另一個人的角色)。耶穌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你們是離棄上帝的誡命,拘守人的遺傳(文化傳統);你們誠然是廢棄上帝的誡命,要守自己的遺傳(文化傳統)。」v.6-9,賽29:13耶穌當著眾人的面,對這些「自以為義宗教領袖指責,肯定讓他們顏面無光
  在此耶穌指出這些宗教領袖兩大問題(1)將人的吩咐(米示拿Mishinah)當作道理教導人(2)離棄上帝的誡命,拘守人的遺傳(文化習俗。接著,耶穌就用生活中「實際的例子」來加以說明。首先耶穌用《十誡》的第五誡要孝敬父母」(出20:12),和「咒罵父母的,必須處死」(出21:17)的〈律法〉規定,來指責這些宗教領袖。因為他們教導猶太人,只要利用已經向上帝『許願』各耳板,v.11過了」作為理由,就可以逃避對父母應盡的『孝敬』」之責任各耳板(分別出來」是將財物作一種「許願式的奉獻」,起源於「耶弗他的許願」(士11:29-40)。凡經擁有者指定為「各耳板」的財物,別人就沒有權利動用。在《民數記》中摩西也曾教導說:「向上帝許願,一定要還願。」(民30:2)。
  耶穌除了用「孝敬父母」這一項《上帝的誡命》,來指責法利賽人和文士因為承接遺傳文化傳統)以致廢了上帝的道誡命)之外,他更嚴厲地指責:「你們還做了許多類似的事」(v.12)。從這句話就可看出耶穌心中的忿怒,以及祂長久以來觀察這些宗教領袖,是如何利用宗教信仰欺騙猶太同胞。

深知所信(四)
  各位親愛的兄姊,或許我們可以仔細想想,我們是否也曾經將一些〈台灣文化習俗〉的元素,帶進我們的信仰教會之中呢?因著這些「莫名的」的〈文化習俗〉,導致我們搞不清楚什麼東西才是信仰應該堅持的,什麼東西根本就與信仰無關。如剛才所說,台灣是一個「多元族群、多元文化色彩濃厚的地區,早在〈基督信仰〉傳入台灣之前,台灣人就已經建立了許多〈文化習俗〉的禁忌。因此,當教會台灣開始建立之後,基督徒還是難免不受到這些〈文化習俗〉的影響,甚至是捆綁
  我曾經收過教會兄姊娶媳婦或嫁女兒)所放的喜帖,當我看見喜宴開始的時間寫著「中午1236分準時開席」或「晚上636分準時開席」時,我心裡就覺得很納悶:「為什麼要選這個時間開席?這個時間有什麼特別意義嗎?」(123612=2×636=6×6)。原來「」這個數字中國人台灣人的〈文化習俗〉中,特別具有「吉祥、吉利、順利」的意思,因此我們常常會聽人說:「六六大順、六畜興旺」。
  我們也常常看見許多人在選門號車牌電話號碼時,也會特別選「」這個數字,「」愈多,就愈「順利」。(只是,「6」在《聖經》中卻有「不完全」的意思,「666」更是撒但的代號。因此,喜宴時間用愈多6,在〈基督信仰〉裡所要表示的應該是「愈不吉利」。)我一直沒有機會當面去問那些兄姊:為什麼要用這個時間這個時間與信仰有什麼關係?但我相信,他們這麼做一定文化習俗有關
  在我之前服事的教會中,也有一個讓我無法理解的「奇怪傳統」。每年只要在農曆春節之前,主任牧師一定會帶我到附近的花市,去購買40盆「小黃菊花」的盆栽20盆是一位資深長老公司要用的,另20盆是教會要用的)。這20盆「小黃菊花」的盆栽會在新春稱謝禮拜〉時,放在講台前面的階梯上
  當時,我就問主任牧師:「為什麼要在〈稱謝禮拜〉時,放這些盆栽呢?這到底有什麼意義呢?主任牧師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他說,當他剛到那間教會服事的第一年農曆春節之前,那位資深長老帶著他去花市買盆栽。他也沒有特別問原因,只是跟著做。這一做,就做了快三十年。原來,菊花在〈台灣文化習俗〉之中,具有大吉()大利健康長壽的含意。「」這個字又與「諧音,具有發財的意思。另外,春暖花開是代表新春新氣象新的開始
  在宋泉盛牧師所著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書中提到:文化是由多采多姿形形色色的東西構成的,像科學藝術宗教道德法律風俗習慣等。也就是說,只要有人,即有文化;只要有文化,就有人。具體而言,人是文化的化身,探討文化的意義就是探討人的存在意義。就這一點的了解上,福音文化不是沒有關係的
  由此可知,基督徒完全與〈文化習俗割離,那還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基督徒甚至一輩子無法擺脫文化習俗〉的捆綁,不然怎麼還會在嫁女兒的時候,仍然有潑水丟扇子動作,在出殯時用黑色雨傘遮住骨灰罈,在野外上廁所時要說「不好意思,打擾了(借光、借光」,要進旅館、飯店的房間之前先敲門,或說「我們要進門了」。有些基督徒也相信,在家中擺放水晶可以改變磁場、改變運勢在門口擺放魚缸可以帶來財富要取什麼樣的名字比較有福氣什麼時候出生的小孩比較好養育
  的確,基督徒絕對不可能從〈文化習俗〉中抽離出來,何況耶穌呼召我們並不是要我們離群索居,而要我們進入世界用生命去影響生命。既然如此,我相信,上帝一定會給我們智慧分辨:〈基督信仰〉與〈文化習俗〉之間,應該如何拿捏取捨使徒約翰曾說:「因為凡從上帝生的,就勝過世界;使我們勝了世界的,就是我們的信心。勝過世界的是誰呢?不是那信耶穌是上帝兒子的嗎?」(約壹5:4-5
  基督徒必須「憑信心相信上帝是世界一切的掌管者。因此,無論我們在何時何地,身處在什麼國家文化之中,只要我們主耶穌的名行各樣的事,我們一定不會被任何〈文化習俗〉、禁忌譴損所捆綁,反倒是用平安喜樂的心去面對。更重要的是,透過我們的信仰所表現出來的平安喜樂,要讓那些還沒有信耶穌的人,也有機會認識這位又真又活賞賜真平安的天父上帝。

結論
  創《進化論》的達爾文旅行南美洲的時候,曾到過一個小島。他見到那裡的土人,沒有文化過著野蠻的生活赤身露體居住山穴茹毛飲血殺人而吃。他看到這種情形,便下結論說:「這樣的原始民族,倘若要進化到像我們一樣,最少需要一個世紀。」但卅年後,他再經過那個野人島時,發現那裡的人溫文典雅性情善良有文化有禮貌居住房屋身有衣著原有的野蠻氣象已無,而變成文明之人了。經打聽以後才知道,原來有一些基督教宣教士冒生命危險把福音傳給他們領他們信了主耶穌,所以全島的人民生活風氣改得這麼快,這麼好,使他驚佩不已
  保羅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1:16)各位親愛的兄姊,我們是否相信「靠著耶穌基督得勝的名」,一定會勝過這世界一切黑暗的權勢文化的捆綁呢?求聖靈賜給我們智慧能力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反倒是用更新變化的心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